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王寧:卜辭“王吳”相關問題補述
在 2015/8/2 23:24:49 发布

 

卜辭“王吳”相關問題補述

(首發)

 

王寧

棗莊廣播電視臺

 

殷墟卜辭中有先公名“王”,第二字或寫作“”(合1825),象人傾頭之形,傾頭方向左右無別,此字以前學界基本上是認可羅振玉之說釋“夨”,或從葉玉森說釋“夭”。1在《說文》所載小篆中,“夨”、“夭”分別作“”、“ ”,一個頭左傾,一個頭右傾,而在甲骨文中這種情況都是一個字,正反無別,姚孝遂先生指出:就金甲文而言,均為字。小篆分化為二字。字晚出。就小篆而言,其形體來源與夨,而分化作2𣅔(昃)”字從的“夨”,甲骨文中多寫作“”(合20421)、“”(合13312)形,象傾側的“大”形,是表示人體傾側之意,即《說文》中的“仄”字,訓“側傾也”,非傾頭也;或寫作“”(合4415正),從“大”,是為了刻寫方便之故;偶或有寫作“”(合20957)、“”(合29801),看上去很象是從“夨”,可那不過是將中間一筆彎曲表示人身體的傾側,並非是從傾頭的“”。“傾頭”、“傾身”都有“傾”意,故從周金文開始逐漸訛變混淆,到了小篆里就把二者混同為一字,用了前者的字形、字義,用了後者的讀音。

至於“夭”字,在甲、金文、小篆糾纏不清的情況下,可參考楚文字,楚文字中是寫作“”(帛乙5.23)、“”(郭.2),是在人的身體中間部位加一彎曲的筆,秦簡文字作“”(睡日甲簡32背),為了書寫方便將中間的彎筆變成了橫筆。此字當是象人扎束腰帶之形,當即要約之“要”或“約”的本字,“夭”、“要”、“約”古音都是影紐宵部字音同,“要”、“約”音義均同,《廣雅·釋言》:“要,約也”,古書傳注中也多訓“要”為“約”。至今北方一些農村在收割小麥時用麥秸擰成索狀以捆扎麥捆,稱“要子”,大概就是用此義。要子是捆扎在腰部的,即中間的位置,故動物、植物未長成稱“夭”,謂中途而死也。可能要約為約束、束縛義,人受要約則屈曲而服,再引申為彎曲義,故《說文》訓“屈也”。它不是傾頭義,小篆用“”為“夭”恐怕也是借形、義而用,蓋人傾頭則屈頸,亦有屈義,其本字非“夭”也。所以這個人名用字釋《說文》中的小篆“夨”、或“夭”從字形、字義上說是對的或近似的,從讀音上說恐怕就不對。

柳詒徵先生把這個字釋為“吳”,云:“釋者謂即吳字,蓋吳之初文本作,即大字,象人形,次演而為,次又演而為。”3根據柳先生的說法,應該是在他之前已經有人把這個字釋為“吳”了。

後郭沫若先生在《卜辭通纂》中也釋為“吳”,并就“王吳”其人作了進一步討論:

羅釋夨,余謂乃《說文》古文吳字。下第三三三片亦正作。王吳者當即糧圍(寧按:圍當圉之筆誤)。《史記·殷本紀》云: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索隱》云:《系本》作糧圉也。糧、王、圉、吳各為疊韻字。曹字古作𣍘與糧形近,故譌也。《天問篇》:吳獲迄古,南嶽是止。孰期去斯,得兩男子,舊解為太伯、仲雍竄吳之事。案其事敘在舜次,在該、恒等之前,舜即帝俈,則所謂吳者蓋指此王吳矣。”4

郭說提出後,學界并沒有多少人響應,其中的原因可能一是“”這個字諸家多不認為是“吳”,二是郭說的一個重要證據是《天問》的此事“敘在舜次,在該、恒等之前”,就斷言王吳為糧圉,這個并不可靠,因為《天問》所述歷史部分本來就混亂無序,上古三代之事摻雜顛倒,王逸在《敘》里就說它“文義不次”,難以先後論之,故說服力不強。董作賓先生在《五十年來考訂殷代世系的檢討》一文中把郭說和其他諸家說一起臚列之後認為“以上各種附會之說,未能令人滿意,今皆不取”,5認為郭說不可信。又如象影響較大的陳夢家先生的《殷墟卜辭綜述》中僅提到羅振玉釋“夨”,陳先生將此字釋為“夭”,沒提及郭說。6

當然也有學者注意了的,如加拿大學者明義士先生在《甲骨研究》中於“王夨”條下說:

“或釋‘吳’。《天問》:吳獲迄古,南嶽是止。孰期去斯,得兩男子7

應是採用了郭說。丁山先生在《新殷本紀》中也把此人名釋為“王吳”,認為是閼伯,也就是昭明,8其“王吳”之釋可能也是受柳、郭說的影響,但他認為是閼伯、昭明則與郭說不同。

近年出版的韓江蘇、江林昌兩先生合著的《〈殷本紀〉訂補與商史人物徵》從郭說將此人名釋為“王吳”,認為“郭沫若以為王吳當為曹圉,見於《卜辭通纂》331片考釋,可備一說。”9

關於“”這個字的正確認識,大約是在2000年底至2001年初山西省天馬一曲村遺址北趙晉侯墓地M114:217出土了“叔夨方鼎”之後,此器為西周晚期的晉國器物,李伯謙先生認為時代可早至西周成王時期,并認為其銘文上的“叔夨”當即“叔虞”,即唐叔虞。10後來李學勤先生在《叔虞方鼎試證》一文中也贊同李伯謙先生的看法,並做了比較詳細的論證,認為“夨”是“虞”的本字,象一人正立,側首伺望警備之形,11這算是對“夨”這個字做出了比較合理的解釋。韓、林兩位先生採用郭說,可能是受此影響而然。另外的證據是,“吳”字是從口從夨,曾侯乙墓出土竹簡中“吳甲”的“吳”多寫作“”(曾43),所從的“夨”已經變為“大”形,而125簡的“吳甲”之“吳”寫作“”,亦是“大”形,這里很明白就是“夨”字,仍當讀為“吳”,或者說“夨”這個字從口與否均當讀“吳”。故“夨”當是備其不虞之“虞”的本字,象人傾頭顧盼警備之形,“吳”字從其聲,二字古讀音應該相同,古書里“吳”、“虞”通用的例子很常見。12卜辭中這個人名當釋為“王虞”,《天問》里寫作“吳”是很正常的;那麼,要把他與《世本》、《史記》中的商人先公比附的話,唯一適合的就是糧(曹)圉,因為“吳”作“圉”也很合理,“虞”、“吳”、“圉”三字古音都是疑紐魚部字,音同而可互相通假。

《世本》作“糧圉”,《史記·殷本紀》作“曹圉”,《漢書·古今人表》作“根圉”,均以為是昌若之子、冥之父,而《禮記·祭法》《正義》引《世本》在曹圉與冥之間多出了“根國”一世,云是“曹圉生根國,根國生冥”,陳夢家先生云:

“《祭法》《正義》所引《世本》,多出根國一世,這是由於注文誤入正文。《殷本紀》‘曹圉卒’《索隱》云:‘《世本》作糧圉也’,而《古今人表》和《魯語上》韋昭注則作‘根圉’。有此諸異文,可推測‘根國’一名致訛之由來:曹圉—[糟圉]—糧圉—[粮圉]—根圉—根國。”13

其中關於從“糧”訛作“根”的過程,陳先生說基本可信,唯“根”字可能本來是作“桹”(見《說文》),與“糧(粮)”音同通用(同來紐陽部),後人傳抄而訛作“根”。

但是“曹”字訛作“糧”有點不好解釋,郭沫若先生認為“曹字古作𣍘與糧形近,故譌也”,陳夢家先生認為是先由“曹”寫作“糟”,又訛作“糧”,但是“曹”與“量”的字形差距較大,實在是難說相近的。在金文中“量”字有時候或寫作“”(大師虘簋)、“”(克鼎),這種寫法是承襲甲骨文的寫法而來的,“曹”字或作“”(中山王壺),二字乍看上去構件有點相同,可能是古人認錯了字;還有一種可能是,郭店楚簡的“早”字寫作“”(老乙.1)、“”(語四1.2),乃從日棗聲,14字形與從日從東的“量”形極近;在金文中用為曹姓之字多作“”(鼄友父鬲),從女棗聲,《新金文編》與此字形下注:“郭沫若云即邾姓曹之本字也,以棗為聲。” 15“早”、“曹”古均從棗聲,讀音相近,所以筆者懷疑是先由“量”形訛為“早”,又通假作“曹”。

那麼“量”又是怎麼來的?郭沫若先生認為是因為“王”、“量”疊韻而轉,但是“王”匣紐字,“量”是來紐字,二字聲紐差距較大,是否能互轉還是個問題。筆者認為可能也是字誤造成的,“王”、“皇”古常通假,16而“皇”和“量”在古文中的確是形近,容易致訛,所以很可能是先由“王”通假作“皇”,又形訛為“量”,再通假作“糧”、“桹”,形訛為“根”;“量”又形訛為“早”而通假作“曹”。

就上而論,筆者認為郭沫若先生說卜辭中的“王吳”就是曹圉,應該是正確的看法。

《天問》:“吳獲迄古,南嶽是止。孰期去斯,得兩男子?”王逸注:

“獲,得也。迄,至也。古,謂古公亶父也。言吳國得賢君,至古公亶父之時,而遇太伯,陰讓避王季,辭之南嶽之下,采藥於是,遂止而不還也。期,會也。昔古公有少子,曰王季,而生聖子文王,古公欲立王季,令天命及文王。長子太伯及弟仲雍去而之吳,吳立以為君。誰與期會,而得兩男子,兩男子,謂太伯、仲雍也。去,一作夫。”

現在知道這其中的“吳”就是因先公王吳(曹圉),則王逸對這四句所言歷史故事的解釋是不準確的。

其中“去斯”之“去”當是“胠”之假借字,《說文》:“胠,亦(腋)下也”,又曰:“斯,析也”,“胠斯”就是腋下裂開的意思。這幾句是說:王吳獲得長壽,到了南嶽之下,誰想到腋下裂開,生了兩個男子。知道其含義,就可以知道關於王吳的故事是一直有流傳的:

《太平御覽》卷三六一引《玄中記》曰:“丈夫民,殷帝大戊使王英采藥於西王母。至此絕糧,不能進,乃食木實,衣以木皮,終身無妻,產子二人,從背脅間出,其父則死,是為丈夫民,去玉門二萬里。”

又卷七九〇引《括地圖》曰:“殷帝大戊使王孟采藥於西王母,至此絕糧,食木實,衣木皮。終身無妻,而生二子,從背間出,是為丈夫民,去玉門二萬里。”

《山海經·海外西經》“丈夫國”下郭璞注:“殷帝太戊使王孟採藥,從西王母,至此絕糧,不能進,食木實,衣木皮,終身無妻,而生二子,從形中出,其父即死,是為丈夫民。”

《玄中記》、《括地圖》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的書,《古佚書輯本目錄》云:

“唐、宋類書等引《郭氏玄中記》,或但稱《玄中記》(清人避諱,或改為《元中記》)。郭氏不詳何人,《隋》、《唐志》亦不載其書。羅苹《路史》卷二注以‘狗封氏’一節與郭璞《山海經》注同,謂此書即璞所撰。”17

又說:

“《晉書·裴秀傳》載秀《禹貢九州地域圖序》云:‘今秘書既無古之地圖,又無蕭何所得,惟有漢氏所畫《輿地》及《括地》諸雜圖’云云。王謨云:‘則此圖在晉以前有之,但與本圖體例不合,《隋》、《唐志》不載,未知即此圖與否。’”18

從這些說法看,此二書的製作時間應該不會晚於晉代。僅就這個故事而言,郭璞已經明確言及,也說明它不會晚於晉代;可注意的是王逸注里說到“辭之南嶽之下,采藥於是,遂止而不還也”,他也提到了“採藥”的之事,很可能王逸也看過這個故事,而且他看到的本子大概就是作“王吳”,才用了其中的故事來解釋這句,他是把“王吳”理解成了稱王於吳國的意思,故把太伯、仲雍的故事移植過來這麼說,說明這個故事東漢時期就有;再進一步,它和《天問》的記載相合,顯然這至少是一個從戰國時代就有的傳說。

把此故事和《天問》對看,可以看出一些古傳的痕跡:

一是這些記載裡面把王英或王孟的故事歸在殷帝太戊的時代,這的確應是與商人有關的傳說。但說是殷帝大戊云云當是誤傳,王英或王孟既然如王亥、王恆等稱王,當是商王的身份,太戊何得而使之?這個“大戊”或“太戊”可能是誤記,也可能是王英(孟)的父名之訛誤,可惜現在不能知道為誰了。

二是這個故事的主角本來可能就是作“王吳”,王逸見到的本子當如是,說已見上。後來傳本的“王英”、“王孟”均當是“王吳”的音轉或訛誤,“吳”、“英”古音疑影旁紐雙聲、魚陽對轉疊韻;“孟”當是“盂”之形訛,“吳”、“盂”疑匣旁紐雙聲、同魚部疊韻,“盂”、“英”匣影旁紐雙聲、魚陽對轉疊韻,都是音相近的字。他的“王”字沒有發生訛變。

三是“吳獲迄古”應當就是《括地圖》、《玄中記》所說王吳(盂、英)“采藥於西王母”之事,神話中西王母是掌管不死之藥的,所以也就是求獲得長生不死的意思。“迄”古訓“竟”,“古”疑當讀為《詩·載芟》“胡考之寧”的“胡”,《毛傳》:“壽也。”“迄胡”也就是《逸周書·謚法》中“彌年壽考曰胡”之“彌年壽考”的意思,所以“吳獲迄古(胡)”就是說王吳得以長壽,說明戰國時代的傳說中,王吳是一個很有名的長壽之人,類似《天問》里提到的另一位長壽者“彭鏗(彭祖)”。“南嶽是止”當是說在王吳時期他帶領商人去了南嶽,這當是商人的一次遷徙。

四是這裡所說的“南嶽”絕非今天湖南衡陽的南嶽衡山,而應該是黃河流域的某座山,看看王吳之孫王亥時代還在河國和有易國之間遊牧(見《山海經》、《天問》),說明商人并沒有走出黃河流域,仍在黃河中下游一帶活動,19只是這個“南嶽”的具體位置已經不好考察了。

五是“去(胠)斯得兩男子”就是“產子二人,從背脅間出”的意思,這毋需多解釋。這個故事大概被楚人複製過去,於是清華簡《楚居》中就有了妣潰脅而生楚之先人麗季的故事。20漢代以後人也據此創造了不少誕生神話,如修己“胸坼而生禹”(《御覽》卷八十二引《帝王世紀》)、簡狄“胸剖而生契”(《宋書·符瑞志》)之類。這里恐怕也當是指王吳的妻子剖腹而生子,並非如神話里說的是王吳自己生子。其所生的二子,其中之一可能就是季。那麼也可以知道,《括地圖》、《玄中記》記載的故事,顯然是戰國時代就有的,當是比較古老的傳說,並非是漢代人的創作。

這都足以說明,商先公王吳的故事并沒有澌滅,在先秦兩漢時代一直是有故事流傳的;也說明至少在屈原的時代,世上還流傳著比較準確的殷商世系和相關故事傳說,其中的人名還可與卜辭相印證;後來輾轉流傳,出現了大量的文字訛誤,到了《世本》的時候錯得已經非常厲害,有些先公的名字已經沒法再和卜辭對應了。這可能是流傳系統不同造成的:

《世本》、《史記》把王吳輾轉訛誤成了“糧圉”或“曹圉”,這是一個流傳系統,既有形訛也有通假,另外還把“季”變為“冥”、把“亥”變為“振”,與卜辭記載產生了較大差距,若無《山海經》、《天問》等書作對照,今人根本無法覆案。

《天問》、《括地圖》、《玄中記》當是另一個流傳系統,記載的訛誤較小,王吳或變為王孟(盂)、王英只是讀音的轉變。只是由於誤字和通假的關係,人們已經很難把他和商先公聯繫起來了。

從卜辭看,王吳時期商人已經稱“王”,大概這是商人稱王之始,雖然契也被稱為“玄王”(《詩·長發》),可卜辭中不見,應該是商末或周代宋人重修祀典所追尊。

王吳之孫王亥、王恆也稱“王”,其子季卻不稱王,目前見到的卜辭中祭祀季的例子(僅見於一、二期卜辭,二期以後不見祭祀季之卜辭),沒有一例稱“王季”的,21明義士先生說:“季又稱‘王季’,即《史記》‘冥’”,22恐怕是誤記,先秦典籍中的確有“王季”之名,是指周王季歷,並非是商人先公季。也就是說季沒有稱王,而他的父親和兩個兒子在卜辭中均稱王,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是什麼原因不明。

根據這些傳說略作推測,其中的可能是:商人在王吳時曾遷於南嶽(嵩山),王吳在這裡生了兩個兒子,其中一個就是季,從名字上看他可能是少子。王吳應該活了很大的歲數,是古傳中有名的長壽者,所以才有傳說他成仙。他死後,是長子即位為王,季則不與,所以不稱王。兩子各有一支族人,後來季這一支又從南嶽遷出,其兄的一支則留在了南嶽,就是《山海經》、《括地圖》、《玄中記》中所說的“丈夫國”、“丈夫民”,疑“丈”即“商”之音轉,“商夫”猶言商人,後人為了便於識記而諧音為“丈夫”。

季這一支到了其子亥、恒時又相繼稱王,應該也是分成了王亥和王恆兩個支族,他們靠遊牧為生。王亥被有易所殺後,王恆即位,他帶著自己的族人和牲畜(相當於商人的財產),拋棄了王亥一族前往一個叫“班祿”的地方一去不回,即《天問》所言“恆秉季德,焉得夫朴牛?何往營班祿,不但還來?”的故事。王逸對此二句的注釋是:

“營,得也。班,遍也。言湯往田獵,不但驅馳往來也,還輒以所獲得禽獸,遍施祿惠於百姓也。”

這樣的解釋顯然不符合文意。“營”當是經營義;“班”疑是山名,“祿”為“鹿”或“麓”的假借字,“班鹿”當和“涿鹿”(銀雀山漢簡《孫臏兵法·見威王》作“蜀祿”)一樣是地名,“班鹿(麓)”謂班山之麓。《太平御覽》卷八十三引《紀年》曰:

“河亶甲整即位,自囂遷於相,征藍夷,再征班方。”

“班方”疑即王恆在班鹿所建之方國名,它是商人的分支但并不服商人統治,故河亶甲時曾征伐它。

王亥這一族在其子上甲的帶領下滅了有易復仇,并延續下來,勢力逐漸壯大,就是後來滅夏得天下的商人。所以,王吳→季→王亥→上甲……這一系就成為商人的直系先公,這幾世都可以和卜辭相印證,當屬可信。

王吳之前的契→昭明→相土→昌若四世可能有問題,其中“昭明”一世雖然見於《荀子·成相》,而據蔡哲茂先生研究並非人名,《世本》是誤解了《成相》之語而誤以“昭明”為契子而加入的。23《詩•商頌•長髮》里說了玄王之事後接著就是說相土,《左傳•襄公九年》里說“閼伯居商丘”之後也接著說“相土因之”,據郭沫若先生研究閼伯就是契,24董作賓先生也認為“既然閼伯是高辛氏子,高辛又是帝嚳,則在《殷本紀》中閼伯實相當於契”,25說明契(玄王、閼伯)之後就是相土,期間確實沒有昭明這一世,相土可能是契之子。“昌若”不見《世本》之外的先秦典籍。只有契(玄王、閼伯)、相土見於《詩》、《左傳》、《尚書》等書。《天問》中所述先商的歷史,有“簡狄在臺,嚳何宜?玄鳥致貽,女何喜(嘉)?”是裡面有玄鳥生商的故事,可能與契相關,但沒提到契之名。此後所述最早的就是王吳的故事,見於其他典籍的相土也沒提及。這四世中除了相土可能是卜辭中的祭祀對象“土”之外,26餘者至今無法與卜辭關聯,所以目前能知道的卜辭中能連續起來的商代先公世系,當是從王吳開始。

董作賓先生曾說:“以形、音、義釋字固可,以所釋之字輾轉相介以比附上甲以上之先公,則殊不可據。”27就王吳、季、王亥、王恆三代四王的情況看,似乎並非完全如此,但王吳以上的先公研究恐怕確是這種情況。

 

 



1 于省吾主編,姚孝遂按語編撰:《甲骨文字詁林》第一冊,中華書局1999年。217頁引。姚孝遂先生在按語中主張釋“夨”(219頁)。《新甲骨文編》(劉釗、洪颺、張俊新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釋“夭”(577-578頁);後在增訂本(劉釗主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中又釋“夨”(604頁)。

2 《甲骨文字詁林》第一冊,318頁按語。

3 柳詒徵:《說吳》,《史學與地學》第二期,1927年。

4 郭沫若:《卜辭通纂》,科學出版社1983年。349-350頁。按:該書完成於19331月,并於該年在日本印行。

5 董作賓:《五十年來考訂殷代世系的檢討》,《甲骨文獻集成》第二十冊,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303頁。

6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中華書局1988年。344-345頁。

7 [加拿大]明義士:《甲骨研究》,齊魯書社1996年。六十七頁。按:該書於19334月印行。

8 丁山:《新殷本紀》,《史董》第1冊,教育部第五服務團研究部1940年。78頁注六。

9 韓江蘇、江林昌:《〈殷本紀〉訂補與商史人物徵》,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94頁。

10 李伯謙:《叔夨方鼎銘文考釋》,《文物》2001年第8期。

11 李學勤《叔虞方鼎試證》,《中國古代文明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117-119頁。

12 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齊魯書社1989年。853頁【吳與虞】條。

13 《殷墟卜辭綜述》,337頁。

14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8年。119頁注[]

15 董蓮池:《新金文編》,作家出版社2011年。1674頁。

16 《古字通假會典》,274頁【王與皇】條。

17 孫啟治、陳建華:《古佚書輯本目錄》,中華書局1997年。257頁。

18 《古佚書輯本目錄》185頁。

19 王國維《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以為有易“當在大河之北,或易水左右”(《觀堂集林》第二冊,中華書局1959年。421頁。)河國當是在黃河邊上的國家,且距有易不遠,均當在黃河下游地區。

20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181頁。

21 參姚孝遂主編:《殷墟甲骨刻辭類纂》,中華書局1989年。529-530頁。

22 《甲骨研究》,六十七頁。

23 蔡哲茂:《“契生昭明”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9/26.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923

24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科學出版社1982年。277頁。又見《卜辭通纂》,355-356頁。

25 董作賓:《五十年來考訂殷代世系的檢討》,《甲骨文獻集成》第二十冊,303頁。

26 參常玉芝:《商代宗教祭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206頁。

27 董作賓:《殷商帝王本紀》,《甲骨文獻集成》第二十冊,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7頁。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5年7月31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5年8月2日。



点击下载附件:1501王寧:卜辭“王吳”相關問題補述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