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术动态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鄔可晶博士著《〈孔子家語〉成書考》出版
在 2015/8/31 17:00:57 发布

鄔可晶博士著《〈孔子家語〉成書考》出版

鍾馨

 

我中心鄔可晶博士著《〈孔子家語〉成書考》於20158月由中西書局出版。全書平裝16開,定價69元。

 

封面

 

目錄

       

第一節  重新研究《家語》成書時代和性質問題的意義 

第二節  前人研究《家語》成書時代和性質問題值得借鑒的方法和經驗   

第三節  利用相同或類似文句、段落、篇章的比較研究古書年代和性質的可行性

 

第一章  從出土文獻和傳世古書中與《家語》相同或類似的內容看《家語》的成書時代和性質

第一節  定縣八角廊漢簡《儒家者言》、《哀公問五義》和傳世古書中的有關內容與《家語》的比較  

第二節  阜陽漢墓一號木牘章題、“説”類殘簡和傳世古書中的有關內容與《家語》的比較(附:睡虎地77號墓所出西漢書籍簡)  

第三節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民之父母》、傳世古書中的有關內容與《家語》的比較

第四節  出土文獻、傳世古書中的有關內容與《家語》金人銘章的比較   

第五節  出土文獻、傳世古書中的有關語句與《家語》的比較 

第六節  小結

  敦煌寫卷S.1891、ДХ.10464對於研究今本《家語》的作用   

 

第二章  從傳世古書中與《家語》相同或類似的內容看《家語》的成書時代和性質   

第一節  見於多種古書的《家語》有關篇章的考察   

第二節  只見於一種古書的《家語》有關篇章的考察     

第三節  不見於其他古書的《家語》有關篇章的考察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關於《家語》所謂孔安國《序》、後《序》的討論  

第一節  《家語》後《序》所載孔氏世系的問題 

第二節  《家語》後《序》“孔氏三世出妻”的問題 

第三節  《家語》所謂孔安國《序》、後《序》的其他問題 

 

 

附錄:《家語》與其他古書(含出土)材料互見表     

 

 

前言

 

本書是由作者的博士論文《〈孔子家語〉成書時代和性質問題的再研究》修改而成的。從20116月初通過答辯到20122月,作者斷斷續續對論文作過比較全面的修訂。後因忙於他事,只對論文偶有增補。由於不想再對原文作較大幅度的增改,此次正式出版,即以20122月的修訂稿爲底稿;此後學界發表的論文或專著,如有可以補充或修正本書所説以及作者認爲值得進一步討論者(包括20122月之後所作的少量增補),在相關內容或章節之後以“【補】”的形式出之(如有可能,在原文相應處加“編按”提示),請讀者諒解(有少量“【補】”爲看校樣時所加)。此外,不專門針對他人論著而對底稿的個別段落逕加改寫者,亦加“編按”説明情況。至於跟本書觀點、材料基本相同的後出論著,則不在“【補】”之列;爲求表達準確、通順而對行文所作的改動,也不另説明。

從寫畢博士論文答辯稿到完成此次修訂,作者感到留有不少遺憾,需要向讀者如實交代:

一、本書所用《孔子家語》不同版本的有些異文,係轉引自劉殿爵先生的《先秦兩漢古籍逐字索引叢刊·孔子家語逐字索引》。限於時間和條件,未及覆核原書,這是很不應該的。

二、由於博士論文寫得比較匆促,答辯後的修改時間又抓得不够緊,本書第二章——傳世古書與《孔子家語》相同或類似內容的比較,跟第一章相比,顯得較爲粗疏,很多地方可以作更深入的分析。這只能有待於將來繼續研究了。

三、也是由於時間和條件的限制,前人研究《孔子家語》的成果,尤其是散見於相關古書的注釋和各種筆記之中的,本書没能全面加以吸收。

四、今本《孔子家語》的傳世版本及類書所引異文較多。本書雖時常討論今本文句與出土和傳世文獻中相關內容之間的關係,但未能在討論之前爲《孔子家語》一書先校訂出一個比較可靠的文本,按理説這也是不妥當的。甚望有人能廣搜異本,彙輯衆説,爲《孔子家語》作一部取捨按斷得當的集校集注本。

本書的前身——我的博士論文的選題,是由導師裘錫圭先生提供的。論文的框架結構和有的章節,裘先生曾逐字逐句批改過。在撰寫論文和修訂成書的過程中,也曾就某些具體問題向裘先生請教。有些論著和材料,亦蒙裘先生賜示。作者雖從中獲益甚多,但爲此耗費了先生寶貴的時間和目力,而且限於作者的水平,最終未必能達到先生的要求;每念及此,除了感謝,更深感慚愧。南京師範大學趙生群先生、上海大學寧鎮疆先生,在作者的博士論文評閱書和答辯會上,對論文提出過一些很好的意見和建議;作者就讀和後來工作的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的陳劍、張小豔、施謝捷老師,對博士論文的修改指教尤多,劉釗、汪少華、郭永秉、廣瀨薰雄、周波、劉嬌等老師也指出過論文所存在的問題;本書寫作期間,石繼承、蔡偉、葛亮、程少軒、張傳官、陳志向等師友,給了作者很多幫助。在此一併致謝。本書有幸被納入《復旦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博士叢書》,中西書局又爲本書申請到了出版資助,這些也都是必須申謝的。

 

作者謹識

2014712

感謝中西書局惠賜書訊!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1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