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勞曉森:讀《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伍〕》札記
在 2015/11/12 15:13:24 发布

 

讀《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伍〕》札記

(首發)

 

勞曉森

 

粗讀《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伍〕》[1],草此札記二則,供讀者參考。

一、并

《節》簡56謂:“天氣始并,地氣始臧(藏),斬殺毄(擊)伐,毋有天央(殃)。”整理者認爲:

“并”,疑當作“升”。《禮記·月令》云,孟冬之月“命有司曰:‘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天地不通,閉塞而成冬。’”簡文此時爲立冬,當云“天氣始升”,與下“地氣始臧(藏)”對文。[2]

按整理者疑“并”爲“升”之誤,不必,“并”當如字讀。“并”或“併”有“合併”、“兼併”之義,引申即有“積聚”義,如《孫子兵法·九地》“謹養而勿勞,併氣積力。”“併”與“積”對文,含義相近。又如《後漢書·張衡傳》“魚矜鱗而并淩兮,鳥登木而失條。”李賢注:“并猶聚也。”王筠《說文句讀》謂“併”字“一曰聚也”。“并”或“併”引申又有“蓄藏”義,如《管子·輕重丁》:“大夫多并其財而不出,腐朽五穀而不散。”馬非百已指出“并与屏同,藏也”。[3]因此,上引簡文“并”與“藏”正可對文。典籍中亦有“并”、“藏”對文的例子,如《管子·國蓄》:“然而民有飢餓不食者,何也?穀有所藏也。……然而人事不及、用不足者,何也?利有所并藏也。”[4]王念孫案:

“利有所并藏也”,“藏”字涉上文“穀有所藏”而衍。并與屏同,屏即藏也。上言“穀有所藏”,此言“利有所并”,互文耳。《漢書·食貨志》引此正作“利有所并也”。《輕重甲篇》云:“有餓餒於衢閭者何也?穀有所藏也。”又云:“民有賣子者何也?財有所并也。”則“并”下本無‘藏’字明矣。”[5]

馬非百案:

《鹽鐵論·錯幣篇》大夫云:“交幣通施,民事不及,物有所併也。計本量委,民有飢者,穀有所藏也。”亦是“併”“藏”兩字分用。王說得之。[6]

王、馬二氏之說甚是。

類似的既有“積聚”義又有“蓄藏”義的詞還有“藴”,如《說文·艸部》:“蕰,積也。”《左傳·襄公十一年》:“凡我同盟,毋蕰年,毋壅利。”杜預注:“蕰積年穀,而不分災。”“蕰”同“藴”。《莊子·齊物論》:“而以是相藴。”郭象注:“藴,積也。”《廣雅·釋詁三》:“藴,聚也。”《後漢書·周榮傳》:“藴匵古今。”李賢注:“藴,藏也。”《左傳·昭公十年》:“藴利生孽,姑使無藴乎。”杜預注:“藴,畜也。”《詩經·大雅·雲漢》:“藴隆蟲蟲”朱熹集傳:“藴,蓄也。”在典籍中,“怨”亦有這種含義,但多被視爲“藴”的假借,如《荀子·哀公》:“言足法於天下而不傷於身,富有天下而無怨財,布施天下而不病貧,如此則可謂賢人矣。”楊倞注:“怨,讀爲藴,言雖富有天下而無藴蓄私財也。”又有“鬱”字,亦有聚集、積蓄之類的意思,如《漢書·楊雄傳》:“翍桂椒而鬱栘楊。”顏師古注:“鬱,聚也。”《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浮雲鬱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晝陰。”《詩經·秦風·晨風》:“鬱彼北林。”毛傳:“鬱,積也。”《漢書·路溫舒傳》:“忠良切言皆鬱於胸。”顏師古注:“鬱,積也。”

此外,從文義上看,簡文的“天氣始并,地氣始臧(藏)”與《禮記·月令》的“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實際上並不矛盾:天氣上騰的結果就是積聚合併,地氣下降的結果也就是收存蘊藏。因此,上引簡文之“并”不必校改爲“升”。

 

二、是

《雨書》簡15有如下文句:

七月朔張。四日角,雨,辱(溽)暑,七日至。暑不至,是兄未。

其中,“是”整理者讀爲“是是”。[7]按楊錫全先生通過對簡帛文獻中相同或類似文句的比較研究,指出“是”即“是謂”之省寫。[8]此處的“是”亦當讀爲“是謂”。

《雨書》又有如下文句:

【·三】月朔胃。三日畢,雨。不雨,是胃(謂)加光,日月死,民旅行。(簡6

二旬五日奎,雨,是胃(謂)大康,唯歲之恙,歲乃達〈逆〉暑。(簡9[9]

其文例與上引簡15文句的文例相近(尤其簡6),其中的“是胃(謂)”正可與“是”對應。這正是《雨書》中“是”即“是謂”的內證。關於相同詞組是否使用“”號,《雨書》中也有兩種情況並存的例子,如“蟄蟲”,簡4、簡11寫作合文“蟄”,而簡20即直接寫作“蟄虫”二字,可資對照。[10]

 

 

 

 

 



[1]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伍〕》,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12月。下文簡稱爲“《北大伍》”。

[2]《北大伍》,40頁。

[3] 馬非百《管子輕重篇新詮》,中華書局1979年,656頁。

[4] 黎翔鳳《管子校注》,中華書局2004年,1266頁。

[5] 王念孫《讀書雜志》,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502503頁。

[6] 馬非百《管子輕重篇新詮》,中華書局1979年,232233頁。

[7] 《北大伍》,6081頁。

[8] 楊錫全《出土文献“是”句浅析》,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113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958。楊錫全《〈出土文獻“是”句淺析〉補證一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122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004。楊錫全《〈出土文獻“是”句淺析〉再補一則——兼論係詞“是”來源問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1226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028。另參看楊錫全《出土簡帛文献中的“是”句及相關問題研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楊先生在《〈出土文獻“是”句淺析〉補證一則》一文中說:“通過對出土簡帛文獻的整體性考察,發現‘是謂’句、‘謂’字句大多出現於實用性文獻(如日書、詔條、法律文獻等)中,原因在於這樣的實用性文獻由於面向大眾,經常需要對其中的一些概念、術語或現象作出解釋、說明或補充,從而爲一般讀者所理解,‘是謂’、‘謂’字正是作爲表解釋、補充說明的‘術語’(暫且稱作‘術語’,可以討論)被使用。”而《雨書》也正是當時的實用性文獻。

[9] 《北大伍》,80頁。

[10] 附帶一提的是,《雨書》簡4、簡11圖釋“蟄”,釋文注釋部分皆徑寫作“蟄蟲”。按此處爲合文,“蟄”下所从是“虫”而不是“蟲”,故文釋此處似宜寫作“蟄虫(蟲)”。簡20即有不寫作合文的“蟄虫(蟲)”。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5年11月12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5年11月12日。



点击下载附件:1533勞曉森:讀《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伍〕》札記

,,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49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