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陳健:《新甲骨文編》《甲骨文字編》收錄從“庚”“戌”“酉”之字商榷
在 2015/11/21 20:07:27 发布

 

《新甲骨文編》《甲骨文字編》收錄從“庚”“戌”“酉”之字商榷

(首發)

 

陳健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

 

說明:

本文是我們學位論文的部分內容,多有不當之處,敬請批評。

本文討論涉及的對象,是《新甲骨文編》[1](以下簡稱《新編》)和《甲骨文字編》[2](以下簡稱《甲編》)中全部“庚”、“戌”、“酉”字以及以“庚”、“戌”、“酉”為偏旁的字。內容包括字形、出處、釋讀、校重等。

本文按頁碼和字頭排序,如“57:咸”,即表示“該書第57頁,‘咸’字頭”,並以“按語”的形式給出我們的商榷意見。

 

《新編》從“庚”、“戌”、“酉”之字商榷

157:咸

按:《新編》收錄《合集》33256的“咸”字形作,應該是電腦加工後的呈現。審原拓作:

“戌”柲部頂端呈向右彎曲狀,作形。而《新編》所展示的是直筆形。《合集》33256同版還有兩個“戌”字,分別作形,柲部頂端也有明顯彎曲。所以嚴格地說《新編》處理字形略有失真。

2214:庸

按:《新編》收錄《合集》30270的“庸”字作,“庚”頂部呈五斜筆分叉形,而腹部呈菱形作。審原拓作:

仔細觀察其實頂部應該是四斜筆分叉,而腹部內有一橫筆,只不過橫筆刻得不規整,與左上方的斜畫平行,接近於粘連了。試比較同屬於無名類卜辭的《合集》27352、《合集》31013,因此作較妥。

3312

按:《新編》收錄了《合集》26764和《補編》8293的兩個“”字,系重片重出。

4371

按:《新編》收錄《英藏》2523的“”字作,“庚”的頂端呈三筆分叉。審原拓作:

仔細觀察應該是四斜筆分叉,但是左上方的斜筆拓片不清,易被忽略。參考同屬於黃類卜辭的《合集》36820、《合集》36965,當作形為妥。

5572

按:《新編》收錄的第一個字形標注“《合集》26848”,應該是“《合集》36848”,誤標出處。

6637

按:《新編》收錄《合集》30429的“”字作,其中“酉”旁的蓋部兩豎筆沒有深入到下面腹部內,呈形。審原拓作:

拓片不很清晰,但隱約可以看到兩豎筆是進入腹部內,且與腹部內的橫筆相交。李宗焜先生《甲編》摹寫作,較接近原形。

7814:庚

按:《新編》收錄《合集》36528反的“庚”字,原拓作形。根據辭例用為方國名,與一般所見的“庚”字有別,可疑。《甲骨文校釋總集》釋文作“”,[3]可參。

8814

按:《新編》收錄《屯南》2148字作[4]“庚”旁腹部中間沒有橫筆,只有一豎筆貫穿作。《屯南》2148片這個字出現了三次,另外兩個字形分別作:

     

仔細查驗中部都是有一橫畫貫穿的。《新編》所收字形原拓作:

其實中間也有橫筆,從兩端的殘留筆劃可以看出,可能是拓片未能完全反映原字形導致《新編》處理字形失真,應當處理作為妥。

 

    9836:酉

按:《新編》收錄《合集》24409的“酉”字,原拓作。其辭例作“貞,于竹”,據此推斷該字當釋為“奠”,而非“酉”,底部的一橫筆殘泐。

10837:配

按:《新編》收錄《懷特》667的“配”字,當為“《懷特》767”,誤標出處。

11837:配

按:《新編》收錄兩個“配”字分別來自《補編》10421和《合集》34129,其實《合集》34129是《補編》10421的一部分,所以字形重出。

12840:尊

按:《新編》收錄《合集》32274的“尊”字,當為“《合集》32374”,誤標出處。

13840:尊

按:《新編》收錄《合集》30373的“尊”字形作,所從“酉”旁腹部內作一橫畫。審原拓作:

根據殘留字跡推斷腹部內應該是有兩橫筆的,字形當補作為妥。

14840:尊

按:《新編》收錄《合集》36345的“尊”字作。原拓作,是缺刻橫畫的產物,《新編》無需補足字形。

15841:尊

按:《新編》收錄《合集》36528反的“尊”字作。原拓作,是缺刻橫畫的產物,《新編》無需補足字形,與上一例情況類似。

16841:戌

按:《新編》收錄《花東》428的“戌”字作 ,其實該字形來自於《花東》429。《花東》428的“戌”作形。

17945:附錄0415

按:《新編》收錄的第一和第三號字形分別來自《合集》471和《合集》25983,為重片重出。

181011:附錄0916

按:《新編》收錄《屯南》3589的兩個字形分別作,前者的“酉”旁蓋部兩豎筆沒有深入下半腹部,類似形;而後者是進入腹部的,類似形。兩個字形的原拓作:

    

從筆劃痕跡來看,兩豎筆應該都是要深入腹部,並與腹部內的橫畫相交的。

191028:附錄1032

按:《新編》收錄《合集》3145和《懷特》990的兩個字形,是重片重出。

20837/860:配/小配

按:《新編》在837頁“配”字頭下收錄了《合集》31841字形,又在860頁合文“小配”字頭下收錄,也是《合集》31841,重出。

2157/811:咸/

按:《新編》“咸”和“成”字頭下都收錄《合集》1380字,重出。從字形看,此字從“口”,當以釋“咸”為是。蔡哲茂先生認為卜辭中從“□”的所謂“成”字其實也要釋為“咸”,[5]備參。

 

《甲編》從“庚”“戌”“酉”之字商榷

1377

按:《甲編》摹錄《合集》30405的“”作,倒“戌”形的柲部頂端與“夒”的“止”部相連作形。審原拓作:

“戌”和“止”應該是不相連的,應摹作為妥。

2916:戌

按:《甲編》收錄《合集》19782字,釋為“戌”。《合集》19782原拓作:

所謂“戌”字在辭首,當釋為“戊”,其辭為“戊辰卜”。

3916:戌

按:《甲編》收錄《合集》14的“戌”,當標注為“《合集》14正”。

4917:戌

按:《甲編》收錄《合集》12623反的“戌”,當標注為“《合集》12623乙”。

5917:戌

按:《甲編》摹錄《合集》35416的“戌”作,右上角的斜筆呈直線條。審原拓作:

右上斜筆有曲折度,當摹作為妥。這樣的“戌”字在黃類卜辭裏常見,如《合集》36417、《合集》37986等。

6917:戌

按:《甲編》收錄《合集》36402的“戌”字,並注釋“反刻”二字。這樣的注釋體現了編者審慎的態度,但是這種左向的“戌”寫法在卜辭裏也是常態,如等,它和“缺刻”等特殊情況不同,所以我們認為並不需要特別標示,否則此類字形都要標注“反刻”了。

7917:戌

按:《甲編》收錄《合集》21006的“戌”字,當標為“《合集》21006反”。

8918:戌

按:《甲編》收錄《合集》19782的“戌”。《合集》19782拓片參看《甲編》第2條校訂,並無“戌”字,當是誤標出處。

9919:戌

按:《甲編》收錄《合集》474 ,釋為“戌”。此字舊釋為“戉”,李學勤先生改釋為“或”,[6]謝明文先生補說之。[7]《新編》已歸入“或”字頭,甚是。[8]

10919:成

按:《甲編》收錄《合集》1284正的“成”作,出處應該是“《合集》1248正”,誤標。且字從“口”,當釋“咸”。

11920:成

按:《甲編》摹錄《合集》1342的“成”字作,其“戌”旁的戉部呈狀,這與一般的“戌”字差別很大。審原拓作:

我們認為應該是泐痕掩蓋掉了部分的形態,而編者又受這一長痕影響,將之摹作,不確,還是應該摹作為妥。

 

12920:成

按:《甲編》摹錄《合集》1345的“成”作,“戌”柲部頂端呈“7”形。審原拓作:

頂部呈“L”形,字當摹作為妥。

13920:咸

按:《甲編》摹錄《合集》1381的“咸”作,“戌”柲部頂端呈“7”形。審原拓作:

呈“L”形,字當摹作為妥。

14921:咸

按:《甲編》摹錄《合集》22758的“咸”作,“戌”柲部頂端呈“7”形。審原拓作:

頂部並沒有橫筆,字當摹作為妥。

15921:咸

按:《甲編》摹錄《合集》3507的“咸”作,“戌”柲部底端沒有一橫畫。審原拓作:

底部隱約可以看出橫筆字跡,字當摹作為妥。

16921

按:《甲編》收錄《合集》26764和《補編》8293的“”字形為重片重出。

17921

按:《甲編》摹錄《合集》21239的“”字作,“戌”柲部頂端呈“7”形。審原拓作:

其實是沒有橫筆的,字當摹作為妥。參考《補編》6199

181028:酉

按:《甲編》收錄《合集》23894的“酉”,作形。《合集》23894拓片如下:

並無“酉”字,當是誤標出處。

191028:酉

按:《甲編》摹錄《合集》31358的“酉”為形。審原拓作:

上面還有一蓋形,《甲編》沒有摹出來。參考《合集》27382字。

201028:酉

按:《甲編》收錄《合集》35377字,其實這個字是《合集》35376上的,《甲編》已經收過了,35377上沒有“酉”字。

211029:酉

按:《甲編》摹錄《補編》11301反的“酉”字形作。原拓為:

不清晰,但可以看出頂端有一橫畫飾筆。這種飾筆在甲骨文“酉”字中是常見的,尤其是黃類卜辭,如《合集》36610、《合集》38830等,故字當摹作為妥。

221030:酉

按:《甲編》摹錄《合集》21914上的三個“酉”字,分別作,中間的字形可疑。《合集》21914三個“酉”字原拓分別為。《甲編》所給出的字形應該是來自於《合集》21924,誤標了出處。

231030:酉

按:《甲編》摹錄《合集》21573的“酉”作。其實《合集》21573只有兩個“”字作 [1]《甲編》可能是誤摹誤釋。

241031:奠

按:《甲編》摹錄《合集》7878的“奠”作形,審原拓作:

上部有蓋形,字當摹作為妥。

251032:奠

按:《甲編》摹錄《花東》61的“奠”作,“酉”的腹部內有一橫畫。審原拓作:

腹部內當為兩橫筆,只是上面的橫畫拓得不是很清晰。同版對貞的“奠”作,可證。

261033

按:《甲編》收錄《合集》11982的“”字當為“《合集》11992”,誤標出處。

271033

按:《甲編》摹錄《合集》18217”字作,“酉”旁作形,沒有蓋部。審原拓作:

其實兩手之間有“酉”的蓋形,受手形擠壓,很難看出。這一類型的“”字有不少,如《合集》14125、《合集》15804、《合集》22543、《合集》26799等。

 

    281033

按:《甲編》收錄《合集》31012的“”字,其“酉”字上方應該還有“人”形,當為“刀”字之訛,字當釋為“召”。《英藏》2359字,與構形相同,《甲編》釋為“召”,可參。

291034:尊

按:《甲編》摹錄《合集》15807的“尊”字作形,審原拓作:

看得出來“酉”上端還有蓋形,字當摹作為妥。

 

301034:尊

按:《甲編》摹錄《合集》32694的“尊”作,“酉”腹部內偏下位置有一橫畫,審原拓作:

其實上端所殘的這一部分,應該還有橫筆,所以字當摹作為妥。

311035

按:參見《新編》第13條校訂。

321037:召

按:《甲編》收錄的《合集》3673336735兩個“召”字為重片重出。

331038

按:《甲編》收錄《合集》471和《合集》25983。其實這兩片是重片,原拓作,字形當以為標準。

341039:酓

按:《甲編》摹錄《合集》30284的兩個“酓”字作 ,“酉”形腹部內皆作一橫筆,且後者在蓋部增加一橫畫。審原拓作:

    

仔細觀察腹部內應該是兩橫畫,後者蓋部的那一橫筆其實是酉身最上面橫筆的誤摹。整字應摹作為妥。

3510393408

按:《甲編》收錄《花東》289,列為3408號字頭。其實它應該和1053頁的3427號字頭合併。3427號收《花東》178和《花東》395

361040

按:《甲編》摹錄《合集》892正的“”作,“酉”的腹部內下方有一橫筆。審原拓作:

橫筆可能是泐痕所致,字當摹作為妥,待考。

371040

按:《甲編》收錄《合集》975的“”,當為“《合集》975正”。

381040

按:《甲編》收錄《合集》1351的“”字,作。《合集》1351正甲、正乙有兩個“”字,後者《甲編》已收,前者與字形不類。推測應該是《合集》1347,誤標出處所致。

391043

按:《甲編》摹錄《合集》22858的“”作形,“酉”字蓋部的兩豎筆深入腹部內,與腹內橫筆相交。審原拓作:

兩豎筆稍微有些進入腹部,但距離腹部內橫筆較遠,沒有相交,字當摹作為妥。

401043

按:《甲編》摹錄《合集》27104的“”作形,“酉”字蓋部的兩豎筆沒有深入腹部。審原拓作:

拓片不是很清晰,但隱約可以看出兩豎筆是深入腹部與腹部內上橫筆相交的,故字應摹作為妥,參考《合集》27107

 

411044

按:《甲編》收錄《合集》27501的兩個“”字,分別作 形。其實前者是《合集》27502上的字,誤標出處。

421044

按:《甲編》摹錄《合集》30907的“”字作,“酉”的兩豎筆深入腹部與內橫畫相接。審原拓作:

兩豎筆應該沒有進入腹部,字當摹作為妥。參考同屬何類的《合集》27154、《合集》30836等。

431044

按:《甲編》摹錄《合集》35891的“”作,“酉”腹部內為一橫畫,且底部有一多餘的拖筆。審原拓作:

其實腹部內是有兩橫畫的,所謂拖筆是由於右下角的拓印不清導致的。字形補全當為,這是黃類卜辭常見的字形。

441044

按:《甲編》收錄《合集》36488的“”字,當為“《合集》36489”,誤標出處。

451044

按:《甲編》摹錄《合集》27219的“”字作,沒有蓋部。審原拓作:

可以看出“酉”字頂部還有蓋形,字當摹作為妥。

461045

按:《甲編》收錄《合集》34521的三個“”字,分別作。其實前兩個字是來自於《合集》34524的,誤標出處。

471046

按:《甲編》摹錄《合集》32023的一個“”作  形。原拓作,殘泐不清。同版還有三個“”字,分別作,同版還有三個“酉”字作。以此推斷的摹寫大概是不太準確的,應該接近於形才是。

481046

按:《甲編》收錄《合集》32029的兩個“”字,其實後者應該是《合集》32030,誤標出處。

491048

按:《甲編》摹錄《合集》34525的一個“”字作,“酉”的腹部內有三橫筆。審原拓作:

腹部有所殘泐,但同版另有字,故我們認為還是摹寫作兩橫筆的為妥。

501048

按:《甲編》摹錄《合集》34537的“”作,“酉”腹部內作一橫畫。審原拓作:

基本可以辨別出兩條橫畫,補全字形應為,也是常見的“酉”形。

511049

按:《甲編》摹錄《合集》27347的“”作,“酉”的腹部內作一橫筆。審原拓作:

可以看出腹部內是兩橫畫,故應該摹作為妥。同版還有,上半部分有殘,但還是可以看出兩橫畫的,可證。

 

521050

按:《甲編》收錄《合集》22227的兩個“”字,作。審原拓只有前一個字形,後一個字形應該是《合集》22228,誤標出處。

531050

按:《甲編》摹錄《花東》28的“”作,腹部內有兩橫筆。審原拓作:

“酉”的腹部內應該是一橫筆,字當摹作為妥。

541050

按:《甲編》摹錄《花東》113的“”字作。審原拓作:

可以看出“酉”的上端還有蓋形,字應摹作為妥,這是花東子卜辭最常見的“酉”形。

551050

按:《甲編》摹錄《花東》226的“”字作,“酉”的腹部內作一橫畫。審原拓作:

可以看出腹部內其實是有兩橫畫的,只是距離較近,幾乎粘連,難以分辨。字當摹作為妥。同版還有幾個“酉”字作形,內部皆為兩橫筆,可證。

 

561052

按:《甲編》收錄《合集》21979的“”,字形作,審原拓為,其實“酉”的左邊是三小點,右邊是“咎”字,釋文當為“…咎”。同版還有,可證。

571053

按:《甲編》摹錄《合集》36848的“”作,“酉”旁的腹部內呈一橫筆。審原拓作:

“酉”的腹部內筆劃不清,但看得出有兩橫畫的字跡。同版還有一個清晰的“”字作,確實是兩橫筆無疑,字當摹作為妥。

5810543432

按:參看《新編》第17條校訂。

591136:庚

按:《甲編》摹錄《合集》19804的“庚”作,頂部呈勾角,可疑。參原拓作,上端有殘,所謂勾角應該是泐痕所致,字當摹作為妥。

601136:庚

按:《甲編》摹錄《合集》19950的“庚”作,腹部內的下面一橫筆呈平直狀。審原拓作:

下一橫畫當為曲筆,兩端上翹,雖然幅度不大,但摹寫還可以再精確一點。參考《合集》19961等形。

611138:庚

按:《甲編》摹錄《合集》32610的“庚”作A段兩斜筆之間有一橫筆,較可疑。審原拓作,兩斜畫之間因殘泐拓得有些粘連,本身並不是筆劃。字當摹作為妥。

621138:庚

按:《甲編》摹錄了《合集》2207322075的兩個“庚”字作形,這兩個字形應該都是“下庚”合文。[9]故真正的“庚”應該還是摹作為妥,除非另立“下庚”字頭。

631140:庚

按:《甲編》摹錄《合集》21674的“庚”字作,頂部呈五筆分叉的形態。審原拓作:

頂部當為四筆分叉,參考《合集》21624、《合集》21636

641140:庚

按:《甲編》收錄《合集》21911的“庚”作,審原拓“庚”字右側還有一個“又”旁。《新編》收錄為“”,備參。

651140

按:《甲編》將《合集》20555 釋為“”,我們認為該字或仍當釋“庚”,只不過豎筆下端有分叉。參考《合集》20018“兄庚”的、《合集》20362

661140:庸

按:《甲編》摹錄《合集》15665的“庸”作,“庚”的頂部呈三筆分叉。審原拓作:

上部儘管有殘泐,但看得出來應該是四筆分叉形,字當摹作為妥。

671141:, 庸

按:《甲編》摹錄《合集》27310的“庸”作,原拓作,右上角的橫畫應該是泐痕所致,無需摹出。又“庚”字腹部內的橫筆《甲編》摹為平直,其實根據拓片判斷應該是兩端上翹,接近“﹀”字形的,同版有形可以參考。

681141:庸

按:《甲編》摹錄《合集》29712“庸”字作,頂部一橫筆,可疑。審原拓作:

頂部有一些殘泐,但應該不是筆劃,字當摹作為妥。

691141:庸

按:《甲編》摹錄《合集》30270的“庸”作,頂部呈二斜筆分叉。審原拓作:

當以四斜筆為是。參考《新編》第2條校訂。

701141:庸

按:《甲編》摹錄《合集》31021的“庸”作,頂部呈二斜筆分叉。審原拓作:

頂部應該是四斜筆分叉,但是左側因拓片不清顯示得不全面,字當摹作為妥。

711142:唐

按:《甲編》收錄的《合集》303之“唐”字,應該是《合集》313字,誤標出處。

721142:唐

按:《甲編》收錄《合集》973的“唐”,當為“《合集》973正”。

731143:唐

按:《甲編》摹錄《合集》1321的“唐”字作形,審原拓作:

“庚”的頂部其實是一種曲折變形的四分叉狀,不能摹為封口的橢圓形,字當摹作為妥。

741406:庚辰

按:《甲編》收《合集》19831的“庚辰”合文,其實這個“庚”字已經在第1130頁的“庚”字頭下收過了,此重出。

751411:大庚

按:《甲編》摹錄《合集》36222的“庚”字作A段作兩斜筆分叉。審原拓作:

其實上面應該是三筆分叉的,只是左邊的斜筆沒有拓清楚,字當摹作為妥。同版還有一個字,可以參考。

761429:祖庚

按:《甲編》釋為“祖庚”合文中有幾個字其實是“康祖丁”合文,在1428頁已經收過,又重出了。分別是《合集》35889,《合集》35959,《合集》35960

771433:妣庚

按:《甲編》收錄《合集》35367的“妣庚”合文,《合集》35367拓片作:

並無“妣庚”二字,出處標注有誤。

781438:父庚

按:《甲編》摹錄《合集》22046的所謂“父庚”合文作,考原拓並未見“父庚”,但有兩個“子庚”合文,可能是誤標出處,待考。

791439:母庚

按:《甲編》收錄《合集》19965的“母庚”合文,這個“庚”字在1137頁“庚”字頭下已收,此重出。

80、按:黃類卜辭常見一種寫作形的“庚”字,其中下腹部內兩橫筆是平直的。但《甲編》在摹寫時往往摹成了彎曲狀,如《合集》35355(原拓作)、《合集》35730(原拓作)、《合集》35877(原拓作)等,這樣的例子還有一些,就不一一贅述了。

 

以上內容涉及《新編》21則,《甲編》80則。我們的校訂工作儘量追求鉅細靡遺,故有咬文嚼字、吹毛求疵之嫌。且很多字形只能根據拓片為說,限於學力,存在誤校、誤說之處,敬請指正。

 

 

 



[1] 此字《甲編》釋作“酒”。



[1]劉釗主編:《新甲骨文編》(增訂本),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2]李宗焜:《甲骨文字編》,中華書局,2012年版。

[3]沈建華、曹錦炎:《甲骨文校釋總集》(第十二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版,第4064頁。

[4]我們認為此字釋作從“庚”是可疑的,暫且作如是處理。

[5]蔡哲茂:《論殷卜辭中的“”字為成湯之“成”——兼論“”“”為咸字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七本,第一分),2007年,第1頁。

[6]李學勤:《論新出現的一片征人方卜辭》,《殷都學刊》2005年第1期,第1-3頁。

[7]謝明文:《商代金文的整理與研究》,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裘錫圭)2012年, 664-679 頁。

[8]參《新編》第721頁。

[9]參武汶先生在“先秦史研究室”網站的討論(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653.html)。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5年11月18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5年11月21日。



点击下载附件:1550陳健:《新甲骨文編》《甲骨文字編》收錄從“庚”“戌”“酉”之字商榷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王挺斌 在 2015/11/21 21:12:20 评价道:第1楼

    我們也在討論兩個關於《新甲骨文編》(增訂本)的問題:

    一,第五四頁,从口从龍之字頭下,所收的《合集》4659那個字所从當為“口”,其上一橫並非筆畫,而是龜甲盾紋,對比如下:

    二,“示”字收在“主”字下,原書已無“示”字,似乎得要說明標註一下。

  • stancj 在 2015/11/21 22:58:20 评价道:第2楼

    多謝王先生補正!

    本文注“[1]此字《甲編》釋作‘酒’。”當移至注“[8]參《新編》第721頁。”後,我們排版有誤,深表歉意。

    另:《新編》285頁“奠”字頭下收錄《合集》29812的“奠”字,看字形似乎是“奠”,但辭例似乎是“辛酉卜”。《甲骨文合集釋文》作“辛酉卜”,《甲骨文校釋總集》作“才奠卜”,備參。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