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王寧:北大漢簡《蒼頡篇》讀札(上)
在 2016/2/22 19:56:40 发布

 

北大漢簡《蒼頡篇》讀札(上)

(首發)

 

王寧

棗莊廣播電視臺

 

《蒼頡篇》是秦漢時期供識字、寫字用的課本,李斯、趙高、胡毋敬在作《蒼頡》、《爰歷》、《博學》時,當是照顧到初學者,盡量編纂成句或使用常用詞語,同時用韻,便於識記、誦讀。胡平生先生說:

“《蒼頡》全篇都是應該可讀順、讀通、讀懂的,若用秦漢當時的語音誦讀,應該還是能朗朗上口的。反言之,如果我們今天的注釋理解誦讀不能順暢無礙,那可能就還沒有明白編撰者的原意。”1

胡先生的說法無疑是符合實際的,問題在於,如要讀順、讀通、讀懂,除了使用一些有意義的陳述語句之外,最起碼是要將一些字連綴成常用、易懂的詞語,但現在看到的《蒼頡篇》,大部分難以理解,如果單看文字,只是一些字的堆砌排列,有些可以看做同類羅列,還有的如簡12“騁虧刻枊”、簡15“贛害輟感”等,如果單看文字,不僅不成句,也不成詞,自然也無意義可言。蓋當時李斯等人寫這三篇的目的是要幫助人識字、寫字,故盡可能地多收錄字形,為了避免用字重複,在記錄一些詞語時,使用了大量的通假字,同一個詞語可能會多次出現,但會用不同的字來記錄,只用其讀音而不是用其含義,如“騁虧刻枊”、“贛害輟感”很可能是讀“盈虧”、“刻意”、“陷害”、“歠㱃”,都是很常見的詞語,用語音讀出來是很容易理解和記憶的,符合“可讀順、讀通、讀懂”的情況。故在《蒼頡篇》中很多字所記錄的詞語與文字本義并不一致,有許多只是借音而非用義,甚至有些看上去是同類羅列的字,很可能也是某些成詞的諧音。

同時,有些詞語是臨時拼湊出來的,主要方法是同義連舉(如簡3“何竭負戴”)、反義連舉(如簡2“貇鬵吉忌”)、同類並列(如簡11“筐箧籨笥”),是便於加深理解和記憶,先秦兩漢文獻和語言中未必用到這些詞語。正因為如此,到了漢代的時候,大部分人已經不能讀通《蒼頡篇》了,《漢書·藝文志》里說《蒼頡篇》“多古字,俗師失其讀,宣帝時徵齊人能正讀者,張敞從受之,傳至外孫之子杜林,為作《訓故》,并列焉。”一方面是不認識其中的一些字,另一方面不能知道其記錄的詞語的含義,所謂不能“正讀”,後者恐怕還是主要的。也就是說在《蒼頡篇》的釋讀上,認字是一回事,解讀其所記錄的詞語又是一回事,二者很多情況下是沒有必然聯繫的。雖然宣帝時征集過學者進行正讀,但是從後來諸書所引的《蒼頡篇》、《三蒼》等書情況看,仍然只是停留在注音、釋字階段,很少解釋詞語和文句,說明張敞、杜林等人的主要工作還是認字,仍舊無法完全讀通該書。漢代以後仍是延續這種情況,只把《蒼頡篇》當作一本文字的彙纂,只要能認識裡面的字,知道其讀音和字義即可,至於裡面用通假記錄的詞語、文句大部分已經不能知道,只能被忽略,於是《蒼頡篇》實際上已經成了一本類似字典的書,所以唐宋以後各種字書、韻書大量編纂,《蒼頡篇》便顯得沒那麼重要了,而且它遠不如後來的字書、韻書收字豐富、使用方便,自然會被人冷落棄置,最終導致失傳。那麼在《蒼頡篇》已經失傳千餘年的今天,要重新讀通它,更是件很困難的事情。

根據《蒼頡篇》的情況大概也可以知道,先秦兩漢時期人認字,首要的是知道其讀音,其含義還放在次要地位,因為古人書寫用字記音的成分很大,同一個詞語,任何音同或音近的字都有可能被用來記錄,與其本義無關,所以才產生了大量的通假字,這種現象在出土文獻中非常普遍,如果不能明其通假,簡直無法卒讀。所以筆者認為,要想讀通《蒼頡篇》,主要的不是在於考察每個字的本義,而應該是知道其讀音,然後根據讀音參考典籍考察它所記錄的是什麼詞語,才能明白,否則僅靠對文字本義的解釋來讀,恐怕仍會象漢代的“俗師”一樣,認識字卻讀不通。

北大漢簡《蒼頡篇》,朱鳳瀚先生已經做了比較詳盡的注釋,除了給出字的解釋之外,還利用通假讀出了部分詞彙,2諸家也多有所補正。但是仍有很多文句、詞彙難以知曉。筆者在讀此書時有一些粗淺的看法,作了些札記,主要在釋詞方面作了部分探討。由於書證不足,文中所釋為一種嘗試,臆度居多,均不敢必,這裡將部分札記整理出來,僅供同好參考。

1:寬惠善志

此為北大簡本《蒼頡篇》的第一簡第一句,前面有缺簡,張存良先生根據英藏未刊和英藏新見簡牘綴合出的簡文,此處作“高囂平夷,魍葸善志”,3“高囂”當即“高敖(傲)”,與“平夷”詞義相反。

“善志”當讀為“善意”,“志”、“意”古字通用,4《說文》:“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段注:“志卽識,心所識也,‘意’之訓爲測度、爲記。訓測者,如《論語》‘毋意毋必’、‘不逆詐、不億不信’、‘億則屢中’,其字俗作‘億’。訓記者,如今人云‘記憶’是也,其字俗作‘憶’。”古籍中“善意”有兩種用義,一種是善於揣測、揣摩的意思,如《管子·小問》載管仲曰:“臣聞之,君子善謀,小人善意,臣意之也。”《論衡·知實》:“東郭牙善意,以知國情;子貢善意,以得貨利。”一種是好意之意,如《文子·下德》:“順其善意,防其邪心。”《漢書·李廣蘇建傳》:“因厚輅單于,答其善意。”“寬惠”、“善意”都是古書中習見的詞語,意思也類同,出現在《蒼頡篇》中很自然;同時,北大簡本仍沿襲秦本的分章,說明它的版本比較早,是沒經過漢代人改編的本子,作“寬惠善志”應當是本來的寫法。《英藏未刊》簡文作“寬葸”,“葸”當為“惠”之異構。5

2:馮奕脊北

原整理者注“馮”、“奕”均為“大”義,似不確。玄應《〈出曜經〉音義》引《三蒼》:“馮,依也。”

“奕”字本當作“亦”,張存良先生列舉的英藏未刊簡中有五簡是作“亦”,即古文“腋”字,《說文》:“亦,人之臂亦也。从大,象兩亦之形。”段注:“《玉篇》今作‘掖’。按《手部》:‘掖者,以手持人臂投地也。一曰臂下也。’‘一曰臂下’之語葢淺人據俗字增之耳。徐鉉等曰:‘亦今別作腋。’按《廣韵》‘肘腋’作此字。”是“亦”、“腋”、“掖”古本通用,此當讀為“掖”,《詩·衡門序》:“誘掖其君也”,《疏》:“掖謂在傍扶之。”“掖”有“扶”義,故以“扶掖”連用成詞,《漢書·王莽傳下》:“群臣扶掖莽,自前殿南下椒除”;《東觀漢記·傳十·江革》:“帝詔使虎賁迎送扶掖。”“馮”為憑依,“亦(掖)”為扶掖。

又疑“馮奕”可徑讀為“扶掖”,《山海經·海內北經》:“從極之淵深三百仞,維冰夷恒都焉”,郭璞注:“冰夷,馮夷也。……《穆天子傳》所謂‘河伯無夷’者,《竹書》作‘馮夷’,字或作冰。”是“馮”可讀“無”。其中的原因,《集韻·平聲二·十五灰》:“倍、負:河神名。”河神即河伯,則“冰”或“馮”古亦讀若“倍”或“負”,二字古音均並紐之部,而“無”是明紐魚部,並明旁紐雙聲、之魚旁轉疊韻,為音近通假;而“扶”是並紐魚部,與“倍”、“負”為雙聲,讀音猶近,故“馮奕”當亦可讀為“扶掖”。

5:戲叢奢掩

“戲”當讀為“撝”,分裂義。“叢”為聚義,二者義相反。“撝叢”猶“散聚”。6

“奢掩”當讀為“侈弇”,據《說文》“奢”籀文作“奓”,“侈”與“奓”、“掩”與“弇”古字均通用。7《管子·輕重甲》:“不得為侈弇焉”,《周禮·考工記》:“侈弇之所由興”,是為古之成詞,“侈”為張大,“弇”為收斂,二者義相反。

12:闊錯蹵葆

“錯”當讀為“笮”,二字古音清從旁紐雙聲、同鐸部疊韻音近。《說文》:“笮,迫也。”段注:“《說文》無‘窄’字,‘笮’、‘窄’古今字也。屋笮者本義,引伸爲逼窄字。”此字今通作“窄”,“闊”、“笮”義相反,猶後言“寬窄”。

“蹵”原整理者注云“通作‘蹙’”,是也。“蹙”古訓“迫”、“近”、“促”等義,故有縮小義,《詩·節南山》:“蹙蹙靡所騁”,《毛傳》:“蹙蹙,縮小之貌。”《禮記·禮器》:“不樂葆大”,鄭注:“葆之言褒也。”《說文》:“褒,衣博裾。”段注:“‘博裾’謂大其袌囊也。《漢書》:‘褒衣大袑’,謂大其衣絝之上也。引伸之爲凡大之偁,爲褒美。”“褒”之“大”為動詞,使衣袍寬大之意,故稱譽人亦曰“褒”。《集韻·平聲三·六豪》:“葆,廣也”,此“葆”當即“褒”之假借字,“廣”為擴大義。“蹵(蹙)”為縮小,“葆(褒)”為擴大,二者義亦相反。“蹵葆”類似今言“收放”。

12:䟫據𧼳

《說文》:“䟫,歫也。”段注:“《考工記》:‘維角䟫之’,大鄭曰:‘䟫讀如牚距之牚。’‘牚距’卽‘䟫歫’字之變體。……今俗字‘䟫’作‘撐’。”“據”當讀為“歫(距)”,“䟫歫”乃同義連用成詞,马融《长笛赋》:“牚距劫遻”,蓋秦漢間有此語。

𧼳等”疑讀“䠧歭”,即“歭䠧”之倒語。“䠧”、“𧼳”定透旁紐雙聲、魚鐸對轉疊韻,“等”、“歭”端定旁紐雙聲、同之部疊韻,并音相近。《說文》:“歭,䠧也。”段注:“《足部》曰:‘䠧者,歭䠧不前也。’‘歭’、‘䠧’爲雙聲字。此以‘䠧’釋‘歭’者,雙聲互訓也。”因為此處是韻腳需要押之部韻,故倒語為“䠧歭”而寫作“𧼳等”。

12:梲虺隖闉

“隖闉”疑諧音“嗚咽”,“隖”、“嗚”音同,“闉”、“咽”同影紐雙聲、文真旁轉疊韻音近。《後漢書·皇后紀下》:“因泣下嗚咽”,又《列女傳》:“觀者皆歔欷,行路亦嗚咽。”亦作“歍唈”,《淮南子·覽冥訓》:“孟嘗君為之增欷歍唈。”又作“嗚噎”、“於邑”、“於悒”等,8均為記音之詞,用字不同而義同。

12:鈐𨬍閏悝

《說文》:“悝,啁也。”段注:“‘啁’卽今之‘嘲’字,‘悝’卽今之‘詼’字,謂詼諧啁調也。今則‘詼’、‘嘲’行而‘悝’、‘啁’廢矣。”此處“悝”讀為“晦”,二字古音同曉紐之部,音同可通。《說文》:“晦,月盡也。”《釋名·釋天》:“晦,灰也。火死爲灰,月光盡似之也。”《左傳·成公十六年》:“陳不違晦”,杜注:“晦,月終。”《左傳·成公十七年》:“閏月,乙卯,晦,欒書、中行偃殺胥童。”“閏”謂閏月,“晦”謂月終。

12:騁虧刻枊

“騁”當讀為“盈”,二字透、余旁紐雙聲、同耕部疊韻音近。“盈虧”乃古書常見詞語,蔡邕《太傅安樂鄉文恭侯胡公碑》:“陟降盈虧”。

刻枊,原整理者注:“又《廣雅·釋詁四》:‘刻,又為高。’《孔子家語》記孔子弟子有顏刻,字子驕,《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則作‘顏高’。‘枊’可讀作‘卬’或‘仰’。《廣韻》:‘卬,高也。’《荀子·賦》‘卬卬兮天下之咸蹇也’,楊倞注:‘卬卬,高貌。’《詩經·小雅·車舝》:‘高山仰止。’《漢書·溝洫志》:‘高卬之田。’”(82[]

按:此注釋有些問題。首先,《廣雅·釋詁四》無“刻,又為高”之文。其次,孔子弟子顏高之名,王引之《經義述聞》卷二十二《春秋名字解詁上》:“顏高字子驕:《史記·孔子世家》、《漢書·古今人表》皆作‘顏刻’。案‘高’乃‘𠅏’(𠅏隸作‘克’)之譌。‘𠅏’、‘刻’同聲,古字通用。《論語·憲問篇》:‘克伐怨欲’馬注曰:‘克,好勝人也。’意與驕相近,故字子驕。”而崔適、鄭環則辨析認為是“刻”譌而非“高”譌,當名高字子喬,“高”、“喬”義同,故名“高”字“子喬”。又“喬”、“驕”音近通用而或作“驕”。又因“高”、“克”古篆文形近而訛作“克”,又因“克”、“刻”、“亥”音近而作“刻”、“亥”。9竊意崔、鄭說可從。即便如王所說,則其字本作“克”而有“勝”義,“刻”是個假借字,實無“高”訓。故“刻”訓“高”依據不足。

“枊”疑當作“抑”,古通“意”,10此當為用字避復而寫作“抑”。“刻意”乃古語,《莊子》有《刻意》篇,云:“刻意尚行”、“若夫不刻意而高”;《後漢書·黨錮列傳》:“夫刻意則行不肆,牽物則其志流。”

13:芒隒偏有

“芒隒”疑讀“荒歉”,“芒”、“荒”通用,11“歉”、“隒”溪疑旁紐雙聲、同談部疊韻,音近可通。《說文》:“歉,歉食不滿也。”段注:“‘歉’疑當作‘嗛’,謂口銜食不滿也。引伸爲凡未滿之偁,《穀梁傳》曰:‘一穀不升謂之歉。’古多假‘嗛’爲‘歉’。”“歉”、“嗛”、“䭑”音近通用。《管子·樞言》:“一日不食,比歲歉。三日不食,比歲饑。五日不食,比歲荒。七日不食,無國土,十日不食,無疇類盡死矣。”《穀梁傳·襄公二十四年》:“一谷不升謂之嗛,二谷不升謂之饑,三谷不升謂之饉,四谷不升謂之康,五穀不升謂之大侵。”《韓詩外傳》卷八:“一穀不升謂之䭑,二穀不升謂之飢,三穀不升謂之饉,四穀不升謂之荒,五穀不升謂之大侵。”《穀梁傳》疏:“‘康’是虚荒之名”,則“康”即“荒”,疑是二字音近通假(溪曉旁紐雙聲、同陽部疊韻)。“荒”、“歉”指荒年、歉年。

14:瞗煦窅閣

疑此句當作“瞗窅煦閣”,抄手將中間二字誤倒。“瞗窅”當即《說文》之“窵窅”,訓“深也”;“煦閣”當即“煦煆”,《方言》七:“煦、煆,热也,乾也。吴越曰煦煆。”

15:贛害輟感

原整理者“贛害”為“陷害”,甚是;又訓“輟”為“止”,讀“感”為“緘”。(84頁注[]

疑“輟感”諧音“歠㱃”,“輟”、“歠(啜)”古音同(同陟劣切),“㱃(飲)”、“感”影匣旁紐雙聲、同侵部疊韻,音近可通。《說文》:“歠,㱃也。”又曰:“㱃,歠也。”二字義同而連言成詞,亦作“啜飲”。古籍“啜”、“飲”常連言,如《禮記·檀弓下》:“啜菽飲水盡其歡。”《釋名·釋天》:“虹,……又曰蝃蝀,其見每於日在西而見於東,啜飲東方之水氣也。”是漢代語中已言“啜飲”也。

16:嫯鬕㝰擾

原整理者讀“嫯”為“傲”、讀“㝰擾”為“煩擾”,均是。

“鬕”、“慢”雙聲,疑“嫯鬕”即“傲慢”之音轉,《禮記·哀公問》:“荒怠傲慢。”

17:嫺孈范麀

“范麀”疑讀“乏優”,“乏”、“范”同并紐雙聲、緝侵對轉疊韻,音近可通,在出土文獻中,“乏”與並紐侵部的“凡”、“氾”、“犯”、“範”均有通假之例。12“優”、“麀”古音同(皆於求切)。《周禮·遺人》疏引《書大傳》:“行而無資謂之乏”,故為匱乏、乏絕義。“優”《說文》訓“饒也”,段注:“《食部》‘饒’下曰:‘飽也。’引伸之凡有餘皆曰‘饒’。《詩·瞻卬》《傳》曰:‘優、渥也。’《箋》云:‘寛也。’《周語注》曰:‘優、饒也。’《魯語注》曰:‘優、裕也。’其義一也。”即後所謂“優裕”也。“乏”、“優”義相反。

18:䶦娭齺齞

“䶦娭”疑讀為《書·堯典》“庶績咸熙”之“績熙”,“䶦”、“績”均從“責”聲,音近可通;《集韻·平聲一·七之》:“娭、㜯:婦人賤稱。或從熙。”“娭”或從“熙”聲,蓋“矣”、“熙”匣曉旁紐雙聲、同之部音近也。“績”為“功績”,“熙”《孔傳》訓“廣也”,《釋文》訓“興也”,“績熙”乃“庶績咸熙”之省語,功績廣大義。

“齺”、“齞”均是與齒有關的字,可視為同類羅列。但此處將此二字並列,疑並非僅僅是羅列了兩個從齒的字,而是用此二字音記錄了一個詞語。“齺”《唐韻》側鳩切,《集韻》甾尤切,音同“鄒”,疑讀為“奏”,二字莊精準雙聲、同侯部疊韻音近。“齞”或作“𪗛”,《唐韻》硏繭切,《廣韻》硏峴切,此疑讀為同音之“𤅊”,《說文》:“𤅊,議辠也。从水獻。與法同意。”字或作“讞”,《禮記·文王世子》:“獄成,有司讞于公。”《集韻·上聲六·二十八獮》載“齞”、“讞”同為語蹇切,讀音相同。故“齺齞”連讀疑即諧音“奏𤅊(讞)”,乃漢代典籍中常見詞語,張家山漢簡出土文獻中有《奏𤅊(讞)書》,《史記·儒林列傳》:“是時張湯方鄉學,以為奏讞掾。”又《酷吏列傳》:“奏讞疑事,必豫先為上分別其原。”《漢書·兒寬傳》:“以寬為奏讞掾”,又《張湯傳》:“奏讞疑。”《後漢書·郭陳列傳》:“躬奏讞法科,多所生全。”

18:齧繞黜戮

“齧”疑讀為“絜”,同“結”,《禮記·大學》:“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鄭注:“絜,猶結也,挈也。”《釋文》:“絜音结。”《漢書·司馬相如傳》:“繆繞玉綏”,顏注:“繆繞,相纏結也。”是以“結”訓“繞”,“絜(結)”、“繞”義類同連舉。或稱“繞結”,《後漢書·文苑列傳下》:“清氣激而繞結。”

18:弄數券契,筆研筭籌

“弄”原整理者釋“美”,茲從諸家說改釋。13此“弄”當即“筭”之省寫,同“算”,其與下句“筭籌”之“筭”非一義,“弄(筭、算)”為計算義,是動詞;“筭”為計算工具之名,是名詞。大概為了避免字形重複省寫如此。

18:鞫窡訏窬

“鞫”即《說文》之“𥷚”,云:“窮理辠人也。”段注:“鞫者,俗‘𥷚’字,譌作‘鞠’。古言‘鞫’,今言‘供’,語之轉也。今法具犯人口供於前,具勘語擬罪於後,卽周之‘讀書用法’、漢之‘以辭決罪’也。‘鞫’與‘竆’一語之轉,故以‘竆治罪人’釋‘鞫’,引申爲凡‘竆’之偁。”其義如今言審問。

“窡”疑讀為“笪”,二字音同端紐月部,音同可通。《說文》:“笪,笞也”,又曰:“笞,擊也。”字或作“担”,《集韻·上聲五·二十四緩》:“笪、担:《博雅》:‘擊也’。”“笪”、“笞”本為撲擊人的竹杖,為古代拷打罪人的刑具,以之撲擊人亦稱“笪”、“笞”。“鞫”為審問,“笪”為拷打,均訊罪人之辭。

19:塍籥𨹸

“塍籥”當為“騰𨈋(䠯)”或“騰躍”之諧音詞,“騰”、“塍”定船準雙聲、同蒸部疊韻音近;《方言》一:“䠯,登也,”郭璞注:“䠯,踊躍。”錢繹《箋疏》:“䠯與躍同聲。”《莊子·逍遙遊》:“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史記·平準書》:“物故騰躍。”

𨹸沙”疑讀“朝獻”,“朝”、“𨹸”端章準雙聲、同宵部疊韻,音近可通,古書中“朝”、“昭”通假可證。14“昭”、“𨹸”音同,則“𨹸”可讀為“朝”。“沙”、“獻”古字亦通用。15“朝獻”乃古書常見詞語,《逸周書·王會》後附有《伊尹·朝獻》篇。《周禮·春官宗伯·司彝尊》:“其朝踐用兩獻尊”、“其朝獻用兩著尊”,《御覽》卷761引“朝踐”亦作“朝獻”。《漢書·高帝紀》:“令諸侯王、通侯常以十月朝獻。”又《匈奴傳下》:“兩單于俱遣使朝獻。”

 

 

 



1 胡平生:《讀〈蒼〉札記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5/12/21.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87

2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壹)》,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為避免繁瑣,文中所引原整理者注(朱鳳瀚先生注)均見各條相關注釋,不另出注。

3 張存良:《〈蒼頡篇〉研讀獻芹(一)》,簡帛網2015-11-24.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371

4 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齊魯書社1989年,374頁【意與志】條。

5 王寧:《英藏未刊〈蒼頡篇〉“寬葸”辨》,簡帛網2016-01-31.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460

6 王寧:《北大簡〈蒼頡篇〉“戲叢”別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6/1/4.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713

7 《古字通假會典》,249頁【掩與弇】條。

8 朱起鳳:《辭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2456-2457頁。

9 周法高:《周秦名字解詁彙釋補編》,中華書局1964年,18頁引。

10 《古字通假會典》,374頁【意與抑】條。

11 《古字通假會典》,318頁【芒與荒】條。

12 白於藍:《戰國秦漢簡帛古書通假字彙纂》,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585頁。

13 Jileijilei先生在《北大漢簡<蒼頡篇>釋文商榷》(復旦論壇2015/12/7)一貼中已經指出;抱小先生《北大簡<周馴>校字一則》(復旦網2015/11/29)從其說并指出《周馴》中也有相同的情況。胡平生先生《讀〈蒼〉札記十二》亦改釋“弄”,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6/1/20。蓋北大漢簡中“弄”形多近“美”。

14 《古字通假會典》,755頁【朝與昭】條。

15 《古字通假會典》,179頁【獻與沙】條。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6年2月21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6年2月22日。



点击下载附件:1615王寧:北大漢簡《蒼頡篇》讀札(上)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萧旭 在 2016/2/23 19:26:49 评价道:第1楼

    闊錯蹵葆,今謂讀蹵為蹙,讀錯為笮,皆是也。葆,讀為服,實為偪,塞也。《老子》第15章:“保此道者不欲盈。”《淮南·道應篇》、《文子·九守》引“保”作“服”。《韓子·初見秦》:“荊王君臣亡走,東服於陳。”《史記·楚世家》“服”作“保”。

    馬王堆漢簡《十問》:“必心塞葆。”亦讀葆為偪。“氒”隸變譌作“舌”,闊讀為𠯑、𤯁,字亦作括(𢬸),《方言》卷12:“括,閉也。” 《廣雅》:“括、𠯑,塞也。”王念孫曰:“𠯑者,《說文》:‘𠯑,塞口也。古文作𤯁。’‘𠯑’與‘括’聲相近也。”[1]古文作“𤯁”者,誤“口”為“甘”。字亦作䟯,《玉篇》:“䟯,蹵也。”《廣韻》:“䟯,蹵䟯。”“闊錯蹵葆”四字同義,猶言偪塞、迫促。

     


    [1]王念孫《廣雅疏證》,收入徐復主編《廣雅詁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99頁。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5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