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伍)》研究綜述
(首發)
賀璐璐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
摘要:本文從北大漢簡伍的整理研究情況和相關材料的分佈等方面對對近一年的北大漢簡伍的研究成果進行了梳理和總結,並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北大漢簡伍;研究;綜述
2009年初,北京大學收藏了一批竹簡。經整理清點,全部竹簡共編號三千三百四十六個,其中完整簡約一千六百枚,殘斷簡多數也可綴合。竹簡按照長度,可分為長、中、短三種。長簡約長四十六釐米,相當於漢尺二尺,三道編繩,屬於三種選擇類的數術書;短簡長度約二十三釐米,相當於漢尺一尺,兩道編繩,內容均為醫方。其餘內容的竹簡均為中等簡,長約二十九·五至三十二·五厘米,相當於漢尺一尺三寸至一尺四寸,三道編繩。[1]
整理者認為這批西漢竹書的書體已近於成熟的漢隸,并根據書體特征認為這批竹書的抄寫年代應主要在漢武帝後期,下限不晚於宣帝,并認為這批竹書的原主人應屬於漢代的王侯一級。
一、整理情況
㈠、《節》篇整理情況
《節》篇由陳侃理先生整理。該篇共存竹簡六十六枚,簡長二九·八至三〇·〇厘米,寬〇·八至〇·九厘米,三道繩編。該篇內容基本完整,主要是講陰陽、刑德的原理及相關的政事、軍事宜忌。篇題位於第三簡的背面。
《節》簡五至六有“天氣始并,地氣始臧(藏),斬殺毄(擊)伐,毋有天央(殃)”句,整理者認爲:“‘并’,疑當作‘升’。《禮記•月令》云,孟冬之月命有司曰:‘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天地不通,閉塞而成冬。’簡文此時爲立冬,當云‘天氣始升’,與下‘地氣始臧(藏)’對文”。勞曉森認爲“并”當如字讀。“并”或“併”有“合併”、“兼併”之義,引申即有“積聚”義。並從文意上分析說:“從文義上看,簡文的‘天氣始并,地氣始臧(藏)’與《禮記•月令》的‘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實際上並不矛盾:天氣上騰的結果就是積聚合併,地氣下降的結果也就是收存蘊藏。因此,上引簡文之‘并’不必校改爲‘升’”。[2]
《節》簡一“四海雲至,虞土下”句,整理者認為“虞”疑讀爲“腴”。補白認爲“虞”、“腴”聲母不近,彼此相通的可能性不大。[3]
《節》簡四有“令圂彘,枸閉”句,第四十號簡有“藩垣不可壞也”句,第四十五號簡有“出……高藩”句,整理者將圖版中的文字釋為“藩”字。補白認爲“從字形看,不从‘氵’而从‘爿’。這個藩籬之‘藩’字,可分析爲从‘蘠(牆)’省(‘藩’、‘牆’義近)、‘番’聲(末一例所从‘番’近乎‘嗇’,稍有訛;也有可能就是‘蘠(牆)’字)。”[4]
《節》簡一六、一九、二〇中有“”字,整理者釋“御”字。補白認爲該字應當釋爲“迎”字。[5]
《節》簡二〇有“御大音戰,士卒䍘𥅁,令尉傷”句,整理者注云:“‘䍘’,疑同‘眯’,指物入目中。‘𥅁’,目也”。補白指出“𥅁”爲“盳”之訛寫,並說:“‘䍘盳’當讀爲‘迷芒’,《管子•勢》:‘戰而懼險,此謂迷中,分其師衆,人既迷芒,必其將亡之道。’可與簡文對照。”[6]
《節》簡二二有“ ”字,整理者釋為“澤”字,補白認爲實爲“䕪(澤)”。[7]
《節》簡二七有“”字,補白認爲應當釋為“助”字。[8]
㈡、《雨書》篇整理情況
《雨書》由陳蘇鎮先生整理。該篇存竹簡七十一枚,經整理綴合後為四十五支,但其中的十枚簡文字尚有殘缺。并還有遺失若干枚簡。完簡長三二·一至三二·二厘米,寬〇·八至〇·九釐米,三道繩編。完簡字數最多在三十六至三十九之間。篇題位於第二簡背面上端第一道編繩之下。正文都寫在第一道編繩和第三道編繩之間,唯有章題“雨”字和每月的分章提示符號“·”寫在第一道編繩之上。《雨書》全篇共一千三百餘字。前半部分的內容按月分章,正月章首有章題“雨”,其餘各月章首有“·”號,共十二章。其中正月缺三枚簡,二月缺一枚簡,三月缺兩至三枚簡,四月、五月各殘一枚簡,六月、七月各缺兩枚簡,八月、十一月、十二月內容完整,九月、十月各殘一枚簡。
《雨書》簡二有“國有舌夭”句,整理者注曰:“‘舌夭’,其意不明,既是‘不雨’的結果,當與氧氣過盛有關。《漢書·五行志》:‘言之不從,是謂不艾,厥咎僭,厥罰恒陽,厥極憂。時則有詩妖……時則有口舌之痾。’‘詩妖’指‘怨謗之氣發於歌謠’。‘口舌之痾’指人‘多病口喉欬’。‘舌夭’或與之有關”。龐壯城先生認爲“舌夭”應該是指“語言、口舌之禍”,“為陽氣過剩而產生之災異”。[9]
《雨書》簡一二有“雨,以奮草木”句,簡一六有“淫水作,以奮葭秀”句。龐壯城先生認爲“奮”是“震動”之意;“以奮草木”、“以奮葭秀”,“是敘述草木受雨水所動之狀”。[10]
《雨書》簡一五有“七月朔張。四日角,雨,辱(溽)暑,七日至。暑不至,是=兄未”句,整理者認爲“是=”隸定為“是是”,并說:“‘是是’,前者為代詞,後者為判斷動詞。這種用法又見於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詰》篇及馬王堆帛書《天文氣象雜占》等”。勞曉森先生認爲此處的“是=”應當讀爲“是謂”。[11]
《雨書》簡四有“旬五日,雨。不雨,蟄蟲青,羊牛遲,民有幾(饑)事”句,整理者注:“‘青’讀爲‘驚’。青,清母耕部,驚,見母耕部,音近可通。《禮記•月令》:‘孟春之月……蟄蟲始振。’孔穎達疏:‘謂之驚蟄者,蟄蟲驚而走出。’”補白先生指出:“‘青’、‘驚’聲母遠隔,古無通用之例”,并指出“”當釋為“脊”字,讀爲“瘠”,而非整理者所釋的“青”字。[12]
《雨書》簡五有“唯疾恙、天夭並行”句,整理者認爲“疾”通“禨”,“恙”通“祥”。補白先生認爲“‘疾’、‘禨’聲母有從、見之別,二字不能相通”,並指出“其實‘疾恙’如字讀即可。此句意謂人世之疾病與天所現之妖祥並行”。[13]
《雨書》簡十九有“不雨,莫(暮)”句,整理者將“”釋為“殺”字,高一致先生認爲應當釋為“杀(殺)”。[14]
《雨書》簡二五中的“辰巳”、“戌亥”,高一致先生認爲應當斷開,簡文中“子母相得”的“得”作“相遇、遇到”理解;并認為簡文中軫、角、東辟(壁)、奎是二十八宿中紀日的四宿。高氏還認為簡二五、二六不能完全確定與簡一至二四為統一部分,應當單列出來。[15]
《雨書》簡二六有“十月多”句,整理者將“”釋為“(雪)”,高一致先生認爲應當釋為“”,是“”之訛字。[16]
《雨書》簡二七貳有“癸亥、甲子雨,必六日”句,高一致先生認爲“必六日”是“久雨”之意。[17]
《雨書》簡二九貳有“雨環(還)至”句,高一致先生認爲還是迅疾的意思,“雨環(還)至”就是雨很快就會來。[18]
《雨書》簡三六貳有“丙丁雨,戊己霽,不乃壬癸為溓”句,高一致先生訓“溓”為“恬靜”,“為溓”指雨停。[19]
整理者將《雨書》簡三八簡文首端的“甲子”析出作為標題題,高一致先生認爲“甲子”不應單獨析出作為標題,而應該是簡文的一部分,並且是將甲子日單獨作為一則占驗記錄,而且還應與後面的十二支內容分離。[20]
《雨書》有“候風雨:子風辰雨,丑風寅雨,【寅風】巳雨,卯風午雨,辰風三一貳戌雨,巳風午雨,午風即雨,未風酉雨,申風子雨,酉風三二貳亥雨,戌風寅雨,亥風卯雨。三三貳……子盡,以此雨則環(還)雨。子日雨,毋雨,十二日雨。三四貳”整理者將“候風雨”析出作為本章的章題,并認為三三貳簡與三四貳簡之間缺兩枚簡。高一致對整理者將簡三一至三三貳欄內容與簡三四以及缺簡內容放在一起表示疑問,因為簡三四貳簡文只涉及“雨”且占卜的原理與簡三一至三三貳欄內容也并不完全相同。高一致先生認爲簡三四貳中的“子日雨”之“子”是指子日,并根據《開元占經》所載的《東方朔占》推測簡三一貳至簡三三貳中的十二支是紀日的。[21]
《雨書》簡四一貳至四四貳中的“前”,高一致先生認爲皆表示南方;四一貳簡中的“將”指兵將之將,“良”指已婚男子。[22]
高一致先生認為《雨書》簡四〇貳至四二貳四維只有四項,沒有必要分作“上”、“上中”、“中中”等,所以其將簡四〇貳至四二貳重新斷讀:“春始雷東北,東北方歲爲上,將惡之。四〇貳春始雷西前,西前方歲爲下,中(忠)良惡之。四一貳春始雷東前,東前方歲中,中將軍……四二貳”。[23]
㈢、《揕輿》篇的整理情況
《揕輿》篇由陳侃理先生整理。該篇存簡七十九枚,經整理綴合為七十四支。簡長二九·四至二九·七厘米,寬〇·八至〇·九厘米,三道繩編。篇首第三簡簡背書有“揕輿第一”,本篇篇題據此擬定。本篇“也是擇日術,可歸入日書類文獻”[24]。
《揕輿》簡四十二、四十三中有“慶李”一詞,整理者注:“‘卿李’即‘卿理’,楚官名。包山楚簡有‘陰侯之慶李’。”王挺斌先生認爲“慶李”應當讀爲“卿士”或“卿事”。[25]
補白先生指出“《荊決》放大圖版簡一六靠右一條,最末的‘得’字被誤剪去,原大圖版有之。”[26]
北大漢簡伍的附錄部分收錄了陳侃理先生的兩篇文章,其一介紹了北大漢簡中的堪輿文獻并探討了古堪輿術的內容、“堪輿”的本義;其二對《揕輿》篇所涉及的楚國紀年及史事進行了探討。
㈣、《荊決》篇整理情況
《荊決》篇由李零先生整理。該篇現存竹簡三十九枚,經整理綴合後爲三十三枚,可能還有兩枚簡缺失。篇題位於第二枚簡的背面上端。《荊決》“是一種失傳的占術”[27],其內容是講楚地筮占的要訣。
《荊決》篇簡七“登高曲望”、簡二二“道路曲望”之“曲”,整理者皆讀爲“矚”。補白先生認爲“曲”有“周”和“遍”之義,“‘曲望’猶言‘周望’、‘四望’”。[28]王寧先生認爲“曲”疑當讀“候”。[29]
《荊決》簡二九至三〇有“有人將來,直其盈”句,整理者注說:“‘直’訓當,字亦作‘值’,是正好碰上的意思。‘’疑讀遄,是速的意思。‘盈’即上辰卦的‘盈意中欲’。”補白先生認爲整理者釋為“”應當釋為“歸”,并認為“‘歸盈’可能是指‘盈來歸之意’(所以說成“歸盈”,蓋爲與下句‘百事皆成’之‘成’押韻);也可能讀爲‘懷贏’,謂懷揣著贏利”。[30]
《荊決》簡二七有“玄蠪(龍)在淵,雲持(待)在天”句,整理者注曰:“‘雲持在天’,古書中的‘持’,經常讀‘待’”。龐壯城先生認爲“持”通“恃”,是“依憑”、“憑藉”之意。[31]
《荊決》簡一有“鐫(鑚)龜告筮”句,王寧先生認爲“告”字疑當釋為“吉”字。并認為“荊”當與“龜”、“蓍”一樣,是一種用來占卜的工具,並不是指楚地;“荊決”即是“以荊為占卜工具而形成的一種筮法,‘決’即‘卜以決疑’”。[32]“《荊決》的書名、占辭所用意象以及某些文字的字形,都表現出楚文化的特征”[33],所以整理者認為《荊決》是“楚地的筮占要訣”還是很有道理的。
《荊決》簡二有“左手持書,右手操筭”句,整理注“書,指筮書”,王寧先生認爲“書”是指荊決之筮書,“筭”是以荊為材料製作的算籌。[34]
《荊決》簡四至五有“己<甲>:窮奇,欲登于天,浮雲如人,氣(既)已行之,乘雲冥冥”句,理者注云:“‘窮奇’,疑指甲為干首,《日·荊》作‘皋椅’。案:天干為奇,地支為偶,甲為干首,乃奇數之極。窮是群母冬部字,皋是見母幽部字,可通假。”王寧先生認爲“窮奇”與“龍”應該都是動物名,與干支、奇數無關。[35]
《荊決》簡五有“泰(大)父為祟,欲來義(我)生”句,整理者注曰:“‘義’讀‘我’,指大父之鬼為祟,將降臨我等生人”。龐壯城先生認為:“‘義’字,或訓為‘賊’、‘殘害’之義”,簡文“泰(大)父為祟,欲來義生”,指“大父作祟,欲來殘害生者”。[36]王寧先生認爲“義”當是“儀字的假借,是靠近或依附之意;“泰父為祟,欲來儀生”,“就是說泰父之鬼魂作祟,準備來依附生人,古人認為鬼魂靠近或依附人是其作祟的一種方式”。[37]
《荊決》簡十二有“冥冥之海,吾獨得其光。雷電大陰,吾蜀(獨)得陽”句,整理者注曰: “此卦,《日·荊》作‘冥【冥】者每(海),吾獨得其【光】’”,又云:“‘吾獨得其光’,海面昏暗,而我獨得其光”。王寧先生認爲“海”、“每”都應當讀爲讀“晦”,是陰暗不明之義。
《荊決》簡一四有“中心不樂,相追道路”句,整理者注曰:“‘相追道路’,指一路追隨大官,希望見到他。”王寧先生認爲“相追”應當訓為“相隨”。[38]
《荊決》簡一六有“凡(鳳)鳥不處,羊羊(洋洋)四國”句,整理者注曰:“四國,東國、南國、西國、北國。”王寧先生認爲“四國”當是指四方諸國,也氾指四方。[39]
《荊決》簡一八有“請謁云若,有欲弗許”句,整理者注曰:“‘請謁云若’,猶言請謁等事。‘有欲弗許’,猶言有求不允”。王寧先生認爲“云”是語助詞,無實義,略等於“乃”;“若”當讀若《天問》“后帝不若”之“若”,訓“順”,是同意、允許之義;“此二句是說筮得此爻,如果請求謁見會得同意,如果有所欲求則不被允許”。[40]
《荊決》簡二〇有“布(甫)有美人,弗召自來。齊其翠羽,或(又)與(舉)旌旗”句,王寧先生認爲“齊”當讀為“齎”,“與”當依字讀,二字都是贈與的意思,“這四句是說始有美人,不召自來,送給她翠羽(當指翠羽作的華蓋),又贈與了旌旗”。[41]
《荊決》簡二二有“沛沛羽蓋乎,吾誰與持之?”句,整理者注曰:“‘沛沛’,本來是形容流水,這裡指車馬行旅川流不息”。王寧先生認爲此處的“沛沛”當是指羽蓋華盛貌。[42]
《荊決》簡二六有“【吾召不來,或為是】根(恨)”句,整理者注:“‘或為是根’,讀‘或為是恨’”。王寧先生認爲“根”當讀為“艱”,并說“漢代人習慣以‘根’為‘艱’,但不見用‘根’為‘恨’之例”。王寧先生還指出“或為是根”之“或”與簡二二至二三 “或為之患”中的“或”都讀爲“又”,“是”、“之”無義,“為艱”、“為患”意思相似。[43]
《荊決》簡三三有“效人祠祀,百鬼莫嘗”句,整理者注曰:“‘莫嘗’,《日·荊》作‘不鄉(饗)’”。王寧先生認爲“嘗”當是《爾雅·釋天》:“秋祭曰嘗”之“嘗”,“與‘饗’意同,均祭祀義”。[44]
王寧先生認爲北大簡叁《周馴》中的簡二一四應當屬於《荊決》篇的簡十九,即《周馴》簡二一四應當放在《荊決》簡十九“將來日”和“□來會”之間;另外“□來會”,王寧先生認爲是“責來會”。[45]
㈤、《六博》篇整理情況
《六博》篇由陳侃理先生整理。該篇現存竹簡五十枚,經整理綴合後爲三十九支,完簡長二九·八至三〇·〇厘米,簡背有劃痕,原應獨立成卷篇題位於第三支簡簡背,為朱書題寫。
《六博》簡二〇有“知行若亡日,以案之博道。不知,以初來問日占之”句,龐壯城先生認爲“若”當訓為“或”,“表示選擇關係”;該句是指“指知道出行或是逃亡的日子,則按此日子以博局占之。若不知道,便以初次來問占之日子進行占卜”。[46]
本篇所述六十干支在博道上的佈列次序,為“高長詘曲張,張道楬兼(廉)方,方兼(廉)楬道張,張詘曲長高”。按:口訣的第四句應當改為“張曲詘長高”,這樣不僅符合了其口訣兩兩依次倒讀的規律,而且也符合整理者所說的博局上的九個棋位與六十甲子相對應的關係。
二、相關材料的分佈
㈠、《節》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以二分、二至、四立為節點,將全年分為八個時節,每節四十六日,其說與《管子·輕重己》、《淮南子·天文》、《禮記·月令》所載可以相互印證。
第五、六、七章的情況較為特殊,專門談行軍作戰的法則。這些法則仍以陰陽、五行為基本原理,據之來講如何因時、因地制宜,選擇有利戰機。這些可以歸入兵陰陽家。其中的一些文句與馬王堆帛書《刑德》、銀雀山漢簡《地典》以及傳世的《太公兵法》佚文相近,可互相參證。
其餘第二、三、四、八、九、十各章,也大致是講陰陽、刑德在各時節的運行出入,以及相應的人事宜忌,其說可參考《淮南子·天文》,居延、肩水金關、連雲港等地出土的漢代暦表有的也按月標注有刑德所舍。《五行大義》卷二有《論德》篇和《論刑》篇亦可參照,《乙巳占》卷十和《開元占經》卷九一也有相關的內容。放馬灘《日書》乙種中也有《刑德》篇可參看。孔家坡漢簡《日書》也有《刑德》章,但其所述刑德運行及十二月中之所居與《淮南子·天文》及此篇不同。
㈡、《雨書》每月皆以二十八宿紀日,詳述某日“雨“、“小雨”“大雨”、“小雨雪”、“大雨雪”、“不雨”、“風”、“大風”等。對當“雨”而“不雨”等異常現象,也會言及相應的氣象或災異後果。尹灣漢簡有《六甲占雨》篇,該篇是“將六十甲子按順序排列,占測晴雨”[47],但該篇祗有六十甲子圖而未有占測方法。占雨也見於出土《日書》文獻中,但其內容較為簡略,如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的《稷辰》篇、乙種的《秦》篇和《占風》,放馬灘秦簡《日書》乙種的《矦(候)歲》篇,孔家坡漢簡《日書》中也有關於此類的內容。
傳世文獻關於占雨的材料如《相雨書》,該書分“候氣”、“觀雲”、“察日月並星宿”、“會風詳聲”、“推時”、“相草木魚蟲玉石”、“候雨止天晴”七個部分預測何時或何種情形會下雨,該書還附有“禱雨”、“祈晴”等內容。《天文占驗》通過對“天”、“雲”、“風”、“日”、“虹”、“霧”、“電”、“海”和十二個月中些現象的占卜來預測何時下雨。
㈢、《揕輿》即《堪輿》,古代選擇類數術的一種。《淮南子·天文》中關於堪輿術原理和方法的介紹,其特點是根據北斗之神的雌雄二體的運行和相互關係為占。
馬王堆帛書《陰陽五行》甲種中的《堪輿》章在文句內容上與北大漢簡伍的《揕輿》篇大致相同,另外在九店楚簡《日書》和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的《玄戈》篇中也有與“堪輿”術相關的內容,[48]還可與傳世文獻中的唐宋《堪輿經》佚文對讀。《史記》、《淮南子·天文》、《風俗通義》中也有諸多內容可於此相互印證,
㈣、《荊決》三爻成卦,分別與十干、十二支相配,繫之以辭,供人查驗,每卦最後,並附有吉凶占斷。敦煌數術書《周公卜法》與此相近,也是一種以四為數,十六卦為占的筮法,唯所用算籌為三十四枚,比《荊決》多四枚。
㈤、《六博》篇首為《博局圖》,其後依次敘述“亡人”、“行”、“毄(繫)及會論”、“病”、“取(娶)婦”五個卜問事項的占驗結果。六博又稱陸博,是漢代十分流行的一種棋局遊戲。六博不僅用來占卜,其棋局還被用於墓中當作引領死者亡靈的旗幟,其功效與馬王堆墓中覆於棺上的帛畫相同。
《六博》篇與尹灣漢墓木牘《博局占》都是關於這種占法的文獻。兩者“最顯著的是博局中六十甲子的排列方式。尹灣《博局占》木牘的干支排列,可以歸納為九位一組的七輪循環。若以六甲計數,從甲子到壬申分別佈列於高、長、詘、曲、張、道、楬、廉、方九位,而癸酉已出方至廉,進入下一輪循環。北大簡《六博》的干支排列與此不同,表現為十位一組的六輪循環,即從甲子到癸酉,分別對應高、長、詘、曲、張,張、道、楬、兼(同廉)、方,其中張位容納了戊辰、己巳兩個干支”[49]
孔家坡漢簡《日書》的《天牢》篇與《六博》占卜相類似。《天牢》篇中所附圖形是“博”的變形“塞”[50],也是按照固定線路和六十甲子的順序運行。只是《天牢》的占卜對象是“撃(繫)者”和“居官、宦御者”。另外,王家臺秦簡中《政事之常》也有類似的圖式,但其功用可能也是用來卜問仕途、官運的[51]。
《六博》中還有三支簡是介紹“入官”和“衣”的吉凶宜忌的,此類內容在出土《日書》中習見。《日書》中和“入官”吉凶有關的材料有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的《入官》篇、《天李》篇和乙種的《入官》篇,孔家坡漢簡《日書》中的《入官》。傳世通書中的“上官吉日”等也是於此有關的內容。
《日書》中與“衣”吉凶有關的材料有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的《衣》篇和乙種的《製衣》篇,放馬灘秦簡《日書》乙種的《衣》篇,敦煌遺書《吉凶避忌條項》有和此相關的條目。傳世文獻如《新編曆法集成·續集》的“裁衣合帳”項也與此有關。
三、不足之處與前景展望
這些成果反映了近年學術界對北大簡伍的研究所取得的成績,反映了學術界學者的積極努力。可以看出北大簡伍有著很廣闊的研究空間,但是由於數術文獻的艱澀難懂,北大簡伍需要研究的問題還有很多。
對於釋文的整理和注釋工作應該進一步加強。雖然北大簡伍的整理告一段落,但是從上面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釋文的隸定和注釋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具體文字的隸定涉及到圖版中所有部件的反映,少有疏忽就會出現錯漏,如誤將從“爿”之字釋為從“氵”之字。釋文中一些難理解的字詞還要進一步的挖掘和研究,文句的曉暢是我們研究文獻的重要基礎。
目前學界對于北大簡伍的研究多集中于釋文隸定和注釋方面,其它一些如宗教史、思想史等方面並未受到學界的足夠重視。先秦兩漢的數術文獻流傳於世的不多,而出土重現的數術文獻為我們了解先秦兩漢古人生活、思想以及社會制度提供了一條新路子,使我們研究中國早期的數術理論、宗教、思想提供了可能。
[1]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伍)·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1——2。本文中關於竹簡形制和簡文的引用均引自北大漢簡伍,下不在一一注出。
[2] 勞曉森《讀<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伍〕>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25,2015年11月12日。
[3] 補白《關於<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伍)>釋文注釋的幾點意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34,2015年11月14日。
[4] 補白《關於<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伍)>釋文注釋的幾點意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34,2015年11月14日。
[5] 補白《關於<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伍)>釋文注釋的幾點意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34,2015年11月14日。
[6] 補白《關於<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伍)>釋文注釋的幾點意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34,2015年11月14日。
[7] 補白《關於<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伍)>釋文注釋的幾點意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34,2015年11月14日。
[8] 補白《關於<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伍)>釋文注釋的幾點意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34,2015年11月14日。
[9] 龐壯城:《北大漢簡〈陰陽家言〉、〈雨書〉、〈荊決〉、〈六博〉考釋零箋》,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362,2015年月11 19日。
[10] 龐壯城:《北大漢簡〈陰陽家言〉、〈雨書〉、〈荊決〉、〈六博〉考釋零箋》,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362,2015年月11 19日。
[11] 勞曉森《讀<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伍)>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25,2015年11月12日。
[12] 補白《關於<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伍)>釋文注釋的幾點意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34,2015年11月14日。
[13] 補白《關於<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伍)>釋文注釋的幾點意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34,2015年11月14日。
[14] 高一致《北大漢簡《<雨書>初讀》,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370,2015年11月24日。
[15] 高一致《北大漢簡《<雨書>初讀》,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370,2015年11月24日。
[16] 高一致《北大漢簡《<雨書>初讀》,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370,2015年11月24日。
[17] 高一致《北大漢簡《<雨書>初讀》,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370,2015年11月24日。
[18] 高一致《北大漢簡《<雨書>初讀》,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370,2015年11月24日。
[19] 高一致《北大漢簡《<雨書>初讀》,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370,2015年11月24日。
[20] 高一致《北大漢簡《<雨書>初讀》,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370,2015年11月24日。
[21] 高一致《再讀北大漢簡《<雨書>小札》,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394,2015年12月11日。
[22] 高一致《再讀北大漢簡《<雨書>小札》,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394,2015年12月11日。
[23] 高一致《再讀北大漢簡《<雨書>小札》,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394,2015年12月11日。
[24] 陳侃理《北大漢簡數術類<六博>、<荊決>等篇略述》,《文物》,2011年第6期,第87頁。
[25] 王挺斌,《讀北大簡零拾》,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網站: http://www.ctwx.tsinghua.edu.cn/publish/cetrp/6831/2015/20151124181249067386562/20151124181249067386562_.html。
[26] 補白《關於<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伍)>釋文注釋的幾點意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34,2015年11月14日。
[27] 陳侃理《北大漢簡數術類<六博>、<荊決>等篇略述》,《文物》,2011年第6期,第87頁。
[28] 補白《關於<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伍)>釋文注釋的幾點意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34,2015年11月14日。
[29] 王寧《讀北大簡伍<荊決>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 , .asp?Src_ID=2665,2015年11月30日。
[30] 補白《關於<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伍)>釋文注釋的幾點意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34,2015年11月14日。
[31] 龐壯城:《北大漢簡〈陰陽家言〉、〈雨書〉、〈荊決〉、〈六博〉考釋零箋》,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362,2015年月11 19日。
[32] 王寧《讀北大簡伍<荊決>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65,2015年11月30日。
[33] 陳侃理《北大漢簡數術類<六博>、<荊決>等篇略述》,《文物》,2011年第6期,第87頁。
[34] 王寧《讀北大簡伍<荊決>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65,2015年11月30日。
[35] 王寧《讀北大簡伍<荊決>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65,2015年11月30日。
[36] 龐壯城:《北大漢簡〈陰陽家言〉、〈雨書〉、〈荊決〉、〈六博〉考釋零箋》,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362,2015年月11 19日。
[37] 王寧《讀北大簡伍<荊決>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65,2015年11月30日。
[38] 王寧《讀北大簡伍<荊決>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65,2015年11月30日。
[39] 王寧《讀北大簡伍<荊決>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65,2015年11月30日。
[40] 王寧《讀北大簡伍<荊決>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65,2015年11月30日。
[41] 王寧《讀北大簡伍<荊決>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65,2015年11月30日。
[42] 王寧《讀北大簡伍<荊決>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65,2015年11月30日。
[43] 王寧《讀北大簡伍<荊決>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65,2015年11月30日。
[44] 王寧《讀北大簡伍<荊決>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65,2015年11月30日。
[45] 王寧《北大漢簡<周馴>、<荊決>殘簡綴合一例》,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392,2015年12月8日。
[46] 龐壯城:《北大漢簡〈陰陽家言〉、〈雨書〉、〈荊決〉、〈六博〉考釋零箋》,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362,2015年月11 19日。
[47] 張顯成、周群麗《尹灣漢墓簡牘校理》,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88頁。
[48] 北大漢簡伍,第231頁。
[49] 陳侃理《北大漢簡數術類<六博>、<荊決>等篇略述》,《文物》,2011年第6期,第86頁。
[50] 李零《中國最早的“升官圖”——說孔家坡漢簡《日書》的《居官圖》及相關材料》,《文物》,2011年第5期,第68頁。
[51] 李零《中國最早的“升官圖”——說孔家坡漢簡《日書》的《居官圖》及相關材料》,《文物》,2011年第5期,第74頁。
本文收稿日期爲2016年5月22日。
本文發佈日期爲2016年5月22日。
点击下载附件: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