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黔之菜:北大簡《反淫》篇之“洛纂”補證
在 2016/6/6 17:11:53 发布

 

北大簡《反淫》篇之“洛纂”補證

(首發)

 

黔之菜

《反淫》簡18-21有下引一段話:

魂曰:登京(景)夷之臺,以望汝海。左江右胡(湖),其樂无有。兹(滋)味襍陳,殽柔(羞)措侅(該)。練色淫目,流聲虞(娛)耳。眺望直俓,目極千里,嫪(嫽)艾男女,相引爲友。乃使陽文、洛纂,西它(施)、毛蓯(嬙),含芳被澤,燕服從容,陽(揚)鄭衛之浩樂,結敫(激)楚之遺風。此天下至靡樂也,夫子弗欲登邪?

關於“洛纂”,整理者認爲“即《七發》之閭娵”,又引李善注引《荀子》“閭娵、子奢莫之媒也”為證。

案整理者的意見是可以信從的。“洛纂”、“閭娵”,初看起來似乎聲不甚相近,比如說“洛”、“閭”之通尚還可以,而“纂”、“娵”二字聲母雖然相同,然韻則一為元部字,一為侯部字,似乎遠了一點。但其實元部合口字有部分與侯東部是有著密切關係的,有些研究者早已有過相關的論述。[1]我們知道,有些人名和地名,在傳世古書及出土文獻中往往會有一些比較難以索解的異文,比如“管夷吾”之“夷”,郭店簡《窮達以時》簡6作“寺”(如按其時代,之部與脂部是截然分開的,但作為人名則可以例外),所以“洛纂”、“閭娵”為同一人名之異寫,是不足為怪的。

我們在這裡想補充的是,其實在傳世之類書中尚保存有關“洛纂”的一些蹤跡,只是其字傳寫或刊刻多有訛誤,遂不為常人所知耳。

日本汲古書院影印鐮倉時代(11921330)日本僧人手寫本《羣書治要》卷41引《淮南子·齊俗》有下列語句:

《群書治要》(6),日本汲古書院,1989年,261頁。

校書者改為“絡慕”,而爲後來之刻本所承。影宋本《太平御覧》卷896作:

 

《四部叢刊三編子部》(第54冊),1985年上海書店影印。

《御覧》之後來刻本亦改為“落慕”。今北大簡《反淫》篇出現了美女之名“洛纂”者,結合影宋本《御覧》之作“落纂”,我們可以確知寫本、刻本《羣書治要》“洛/絡莫”、“絡慕”之“莫”、“慕”為誤字,[2]誠一快事也。

今本《淮南子》作“待西施、毛嬙而爲配”,王念孫指出:

《廣韻》及《元和姓纂》“絡”、“落”皆姓也,“慕”葢其名,《治要》《御覽》所引者原文也,今本作“毛嬙”者,後人不知絡慕所出,又見古書多言“毛嬙、西施”,故改之耳,不知他書自作“毛嬙“,此自作“絡慕”,不必同也。[3]

其卓識實在令人欽佩,只是其所引用之《治要》《御覽》皆為誤本,則稍稍有些遺憾耳。

 

 



[1] 參程少軒《試說戰國楚地出土文獻中歌月元部的一些音韻現象》,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辦《簡帛》(第五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59頁;董珊《新蔡出土楚封泥釋文校訂》,“戰國秦漢封泥文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101112-13日,杭州,西泠印社;又參陳劍《漢簡帛<老子>異文零札(四則)》,收入“簡帛《老子》與道家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20131025日至26日。

[2] 從“算”從“莫”之字形近而古書多訛混,可參裘錫圭《考古發現的秦漢文字資料對於校讀古籍的重要性》,收入《裘錫圭學術文集·4》,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373-374頁。

[3] 王念孫《讀書雜志》,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862-863頁。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6年6月6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6年6月6日。



点击下载附件:1659黔之菜:北大簡《反淫》篇之“洛纂”補證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萧旭 在 2016/6/6 19:58:01 评价道:第1楼

    《文選·七發》:“既登景夷之臺,南望荆山,北望汝海,左江右湖,其樂無有……滋味雜陳,肴糅錯該。練色娛目,流聲悦耳。於是乃發激楚之結風,揚鄭衛之皓樂。使先(五臣作‘西’)施、徵舒、陽文、段干、吳娃、閭娵、傳予之徒,雜裾垂髾,目窕(五臣作‘窈’)心與,揄流波,雜杜若,蒙清塵,被蘭澤,嬿服而御。”

    從容,讀為“從諛”,音轉亦作“從欲”、“屬臾”,奉承貌,即《七發》“御”字之誼。殽,讀為肴。柔,讀為糅。措,讀為錯。當“柔措”成詞,非“殽柔”為詞。《文選》張銑注:“陳,列也。肴,肉也。糅、錯,皆雜也。該,備也。”《荀子》之“閭娵”,《戰國策·楚策四》作“閭姝”,《集韻》引作“閭娶”。《通雅》卷20謂“閭須、閭娵、閭姝、孟娵、明娵、閭娶”一也。也作“閭嬃”,單稱作“娵”《漢書·楊雄傳》《反騷》:“資娵、娃之珍髢兮,鬻九戎而索賴。”孟康曰:“娵,閭娵也。娃,吳娃也。”韋昭曰:“娵當作嬃,梁王魏嬰之美人曰閭嬃。”顏師古曰:“娵、娃,皆美女也。”“嬃”是古代女子取名用字,蓋取美好為義。字或作媰,《廣雅》:“媰,好也。”姝亦美也。“閭”蓋其姓,音轉亦作“盧”。“洛纂”恐非“閭娵”,不必强合。

  • 云间 在 2016/6/6 20:17:45 评价道:第2楼

    岂为辩而置师说于末?

  • 黔之菜 在 2016/6/7 9:42:12 评价道:第3楼

    蒙滬上友人惠賜《反淫》釋文,得以窺見一斑,其實尚未見原書也。

    《反淫》全篇用語華贍,屬對精嚴,具有濃厚的文學色彩和道家思想,簡文文句,除《七發》外,多與《淮南子》相合。

    簡文言“兹(滋)味襍陳,殽柔(羞)措侅(該)”,“殽柔(羞)”與“兹(滋)味”相對,其為名詞,應無可疑。“襍陳”與“措侅(該)”相對,襍、措,義同。整理者讀柔為羞,未必準確,然其對於整體句式與文義的理解應該是正確的,《七發》之糅,顯然也應是名詞,或可讀為“腬”歟?《文選》張銑注:“陳,列也。肴,肉也。糅、錯,皆雜也。該,備也。”訓糅為雜也,顯然未達假借之旨。

    一家之言,片面之辭,未審尊意如何?

     


  • 黔之菜 在 2016/6/7 10:12:17 评价道:第4楼

    又尊說謂:

    從容,讀為“從諛”,音轉亦作“從欲”、“屬臾”,奉承貌,即《七發》“御”字之誼。

    此說不僅文義不好,用韻亦稍“隔”了。

  • 黔之菜 在 2016/6/7 11:19:24 评价道:第5楼

    其實整理者認為“洛纂”即“閭娵”,一開始我看到也是拒絕相信的。。。但是從出土文獻的諸多例證(元部合口字與侯東部關係)來看,“洛纂”、“閭娵”音近是無可懷疑的。又有《七發》對讀可以作為證據,所以後來我接受了整理者“洛纂”即“閭娵”的觀點。

     


  • 黔之菜 在 2016/6/8 10:56:00 评价道:第6楼

    《劉子· 殊好》有下引語句:

    赬顏玉理,眄視巧笑,眾目之所悅也。軒皇愛嫫母之貌,不易落英之麗容;陳侯悅敦洽之醜狀,弗貿陽文之婉姿。

    孫楷第據王念孫校《淮南子》說,謂“落英”當作“落慕”。傅亞庶《劉子校釋》(中華書局,1998年,377頁)與楊明照、陳應鸞《增訂劉子校注》(巴蜀書社,2008年,579)及林其錟《劉子集校合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1042頁)並從之,現在據北大簡《反淫》及宋本《太平御覽》所引,則《劉子》“不易落英之麗容”,亦當訂正為“不易落英<算-纂>之麗容”。

     


  • 王寧 在 2016/6/8 13:18:00 评价道:第7楼

    根據《劉子》的說法,落英(洛纂)該是黃帝時人,而根據《荀子集解·賦》引《漢書音義》載韋昭曰:“閭娵,梁王魏嬰之美女”,那麼閭娵好像又不該是落英(洛纂)了。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5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