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二則
在 2016/8/26 15:20:18 发布

 

 

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二則

 

(首發)

 

李亦安

 

筆者曾據《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斯坦因所獲未刊漢文簡牘》[1]拼綴《蒼頡篇》殘簡五組(附三組)。[2]近日這批簡的整理者汪濤、胡平生、吳芳思三位先生又將《英藏》未收的其他斯坦因所獲未刊簡牘予以公佈,[3]張存良先生亦對這批簡文進行釋讀。[4]研讀之後,筆者發現《英藏》、《英補》中尚有殘簡可以拼綴,今分述如下。

 

一、《英補》1814+《英補》1809

《英補》1814、《英補》1809分別作:

《英補》1814   《英補》1809

此二簡釋文,《英補》分別作“□俗貇吉忌□/□□□全(?)□”、“□□厥(?)/□□”,張釋分別作“〔葆〕俗貇(朁)吉忌/▲桀紂迷”、“𤵸(癃)瘛㿈(癰)/〔惑〕〔宗〕〔幽〕〔不〕”。[5]相比來說,《英藏》闕釋、誤釋之處甚多,張釋則較爲準確。略可補充的是:“𤵸(癃)瘛”當爲“瘛𤵸(癃)”之誤倒;▲所代表的墨塊之上尚有筆畫,據北大漢簡《蒼頡篇》[6]1推知應是“志”字之殘;“”之隸定未必準確。值得注意的是,《英補》1809上半截右側有一段削薄之處(其邊緣呈“𠃑”形)。此二簡字體相同、木紋一致,似可拼綴。拼綴之後如下圖所示:

拼綴之後,《英補》1814下端邊緣正可與《英補》1809上端削薄之處的邊緣相合;而且,《英補》1809“忌”、“𤵸”之間有一墨跡,當爲“忌”抄寫完畢之後有意或無意之句讀符號,拼綴之後此墨跡亦可相連。阜陽雙古堆漢簡《蒼頡篇》C007、北大漢簡《蒼頡篇》2號簡皆有“貇鬵吉忌,瘛𤵸癰痤”句,可資對照。

 

二、《英補》1879+《英藏》3016

《英補》1879、《英藏》3016分別作:

《英補》1879   《英藏》3016

其釋文分別爲“初雖勞”、“〔苦〕卒必有〔喜〕”。其中,《英補》1879“勞”字以下有削薄之處(從其下端右側所顯示的殘簡厚度亦可看出),其邊緣大致如下圖所示:

而從《英藏》3016上端右側的殘簡厚度來看,其背面亦有削薄之處。此二簡字體相同,文句相連(《居延新簡》[7]EPT50.1B有“初雖勞苦,卒必有意”句,[8]可資對照),木紋也一致,當可遙綴。在保證殘簡右側基本對齊的情況下,拼綴之後如下圖所示:

 

 

 

 



[1] 汪濤、胡平生、吳芳思主編《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斯坦因所獲未刊漢文簡牘》,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年。下文簡稱爲“《英藏》”。

[2] 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五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5616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540

[3] 汪濤、胡平生、吳芳思《〈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斯坦因所獲未刊漢文簡牘〉補遺釋文》(胡平生執筆),《出土文獻研究》(第十五輯),中西書局2016年,320329頁)。下文簡稱爲“《英補》”。

[4] 張存良《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斯坦因所獲漢文簡牘未刊部分》,《文物》2016年第6期,7579頁。下文簡稱爲“張釋”。

[5] 今按:本文所引釋文均據《英藏》或《英補》,有所改釋或引用張釋者另行注明。爲便於排版,原釋文根據原簡行款分兩行排列,本文改用“/”表示另起一行;《英藏》據殘字補釋的文字外加“□”,本文改用外加“〔〕”的形式表示。下同。

[6]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壹〕》,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7]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編:《居延新簡:甲渠候官與第四燧》,文物出版社1990年。甘肅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簡》,中華書局1994年。

[8] 今按:《英藏》3016之“喜”,當爲“(憙)”字;《居延新簡》EPT50.1B之“意”,當爲“憙”形音皆近之誤,參看張傳官《說漢代的“憙”與“熹”》,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主辦“戰國文字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上海,2015121213日。






本文收稿日期爲2016年8月25日。

本文發佈日期爲2016年8月26日。



点击下载附件: 1690李亦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蒼頡篇》殘簡拼綴二則

,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