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六《用曰》簡三再釋
(首發)
王寧
棗莊廣播電視臺
上博簡六《用曰》簡3云:
“丨亓(其)又(有)成德,閟言自關;𧦑亓(其)又(有)中墨,良人鼑(真-貞)安(焉),難之。少疋(胥)於㝅(穀),亦不𡢂(邇)於惻(賊)。”[1]
原整理者張光裕先生解釋前二句為“閟言,當讀為‘閉言’。……‘閉言自關’猶言慎言、訥言耳。”於後兩句,首字釋“誇”,云:“‘中墨’,疑指‘中繩墨’”、“‘良人’一辭,《詩》多見”,[2]沒有進一步解釋。
張金良先生在綜合諸家說後,將此四句釋文定為:
“侈其有成德,兩人真(慎)安。誇其有中墨,閟(閉)言自關。”
釋云:
“簡文大意為:奢言其有至德的人,自己關閉言路;自夸其有良謀的二年,好人對他有戒心。”[3]
但這也並非確詁,因為“丨”是否讀為“侈”有疑問,“誇”字之釋也不確;既然釋字有問題,那麼對文意的理解必定會受到影響。
首先是里面的“丨”字,原整理者張光裕先生釋“丨”為“十”,并於該字下斷句;陳偉先生認為是“章”字,顯示義;李銳先生讀為“謹”;李守奎先生認為可能就是裘錫圭先生所說的“針”字的初文,有讀“遜”、“信”的可能;張金良先生認為是“乁”字,讀為“侈”。[4]
“丨”的釋讀最為紛紜,裘錫圭先生認為是“針”的初文;[5]孟蓬生先生從裘先生說認為“針之初文,讀為章”,并將《緇衣》的“𧥞”字讀為“瞻”,云“讀如章。”[6]顧史考先生釋“乁”認為是“及”的古文;[7]上博簡二《容成氏》第1簡有古帝王名“杭丨是(氏)”(“杭”字從陳劍先生釋。[8]對於其中的“丨”字,廖名春先生認為當為“屯”;何琳儀先生認為讀為“沌”或“敦”(渾沌氏或渾敦氏),陳立先生從之;邱德修先生釋“乙”;單育辰先生疑讀“融”;葉曉鋒先生認為是“芒”或“萌”,讀為“明”(朱明氏);李銳先生讀為“覃”或“神”,[9]可見對“丨”字的釋讀上紛紜莫是。
筆者在《再釋楚簡中的“丨”字》一文中認為“丨” 這個字應該就是“𠈈”或“細”字的表意字,即用一豎筆表示纖細、細微之意,在郭店簡《緇衣》和上博簡八《李頌》中讀為“次”;郭店簡本和上博簡本《緇衣》中另一個從言丨聲的“𧥞”字當讀為“咨”。[10]雖然信從者寡,但筆者至今認為此釋仍可備一說。
“𧥞”這個字也見於字書,《龍龕手鑒·言部·去聲》:“𧥞,音歎。”《字彙補·言部》:“𧥞,通旦切,音歎,見《字辨》。”但是這個字被列在《言部》,明白是從言丨聲的形聲字,“丨”根據《說文》“讀若囟”或“讀若退”的兩個讀音都難讀音“歎”。看看《集韻·去聲七·六至》就會明白,“丨”、“次”、“咨”都屬於該韻,其中對“咨”的解釋是:“歎聲。《易》曰:‘齎咨’。”其根據是《周易·萃卦·上六》:“齎咨涕洟”,王弼注:“齎咨,嗟歎之辭也。”而“歎”在《集韻》中有兩個讀音,一個是他干切,在《平聲二·二十五寒》;一個是他案切,在《去聲七·二十七換》,都與至韻渾不相干,所以說“𧥞”讀“歎”明顯有錯誤。
行均在作《龍龕手鑒》的時候搜羅了很多《說文》、《玉篇》之外的古字書中的字,所以收字宏富,在行均所據的某本字書中,“𧥞”一定是從言丨聲,所以他把該字也列入《言部·去聲》。前書應該是把此字當作“咨(諮)”的或體的,訓“歎聲”,行均的時候失其音讀,於是乎根據釋義而注“音歎”,或者是他誤解了“歎聲”的意思而認為是讀“歎”的音,熊文登的《字辨》和吳任臣的《字彙補》都當是據之而言“音歎”。所以《龍龕手鑒》對“𧥞”的注音并不可靠,反而能間接證明這個字本來就是“咨(諮)”的或體,亦可證明“丨”可讀若“次”。
在《用曰》此句中,“丨”亦當是讀“次”,古書多訓“次”為“舍”、為“止”,即行至某處而舍止,這里是停止、靜止意,表示無所作為。
“其”,《古書虛字集釋》云:“‘其’猶‘則’也。”[11]此處“其”之義當同此。
“成德”張金良先生云:“猶言‘至德’、‘善德’”,[12]可從。
“閟”古訓為“閉”或“慎”,《詩·鄘風》:“我思不閟”,《毛傳》:“閟,閉也。”《玉篇·門部》:“閟,慎也。”訓“慎”蓋為“毖”的假借字,《說文》:“毖,慎也。”
“關”是動詞,《方言》十二:“關,閉也”,今言“關閉”者是。在此當為禁制、約束之意。
“𧦑”字右旁寫法是上“大”下“主”,原整理者張光裕先生釋“誇”,不確,茲從陳劍先生釋“𧦑”,[13]《字彙補·酉集·言部》云“何浪切,音抗。出《篇韻》。”《康熙字典·備考·酉集·言部》引《搜眞玉鏡》注音“胡浪切”,均無釋義。讀何浪切或胡浪切則當與“抗”、“杭”音同,此疑讀為“抗”,古訓“舉”,《詩·賓之初筵》:“大侯既抗”,毛傳:“抗,舉也。”《廣雅·釋詁一》:“抗,舉也。”這里是舉動、行動之意,與“次”義正相反。又“抗”與“行”音同(同胡郎切)可通,“行”亦行動義,與“次”義亦相反。
中墨,原整理者張光裕先生注:“中墨,疑指中繩墨。”[14]陳偉先生云:“墨,疑當讀為‘謀’。……中謀,猶內謀。”[15]晏昌貴先生認為“‘中墨’疑讀為‘中默’,……‘中默’可能是中心靜默,猶有老子‘守中’之旨。”又云:“‘貞安’讀‘正焉’,《老子》第五十七章:‘故聖人云:……我好靜而民自正。’”[16]按:“中墨”當以張光裕先生說近之,“墨”即繩墨之“墨”,但此處不能釋為“中繩墨”,當為名詞,“中墨”指標定物體中正的墨線,《太玄經·法》:“陽高縣厥法,物仰其墨,莫不被則”,范注:“墨,謂繩墨也。動以法則,故謂之法。”“墨”即“中墨”,用為標準、準則之意。
“真”當從晏昌貴先生說,讀為“貞”訓“正”,“貞”、“真”出土文獻中有通假的例子。[17] “中墨”是校正物體正直的標準,與“真(貞)”為“正”義正相呼應。
難之,曹峰先生云:“‘難之’的意思,可能是‘要做到眞難啊’。”[18]可從。
“次其有成德,閟言自關;抗其有中墨,良人貞焉,難之”,意思是靜止時懷有成德,謹慎言行自我約束;行動時持有準則,好人們以之校正自己的言行(即為好人做出表率),要做到這兩點很難。
少疋(胥)於㝅(穀),張金良先生云:“《詩·大雅·桑柔》:‘朋友已譖,不胥以穀。’鄭箋:‘胥,相也。以,猶與也。穀,善也。’‘不胥以穀’可與簡文‘少疋於㝅’對參。據此,簡文‘疋’讀為‘胥’,訓為‘相’,‘於’讀為‘以’,訓為‘與’。‘於’、‘以’音近義通。”[19]按:此說是。
亦不𡢂(邇)於惻(賊),張光裕先生云:“‘𡢂’,或亦讀作‘邇’,近也。‘惻’,讀為賊,害也。”[20]張金良先生從其說,釋此二句文意云:“簡文大意:小心啊,只要是能稍微與人為善,也不會被人所害。”[21]按:“𡢂”字似不必讀為“邇”,《說文》云:“𡢂,至也。”段注:“以雙聲疊韻為訓。”“𡢂”、“至”古音近可通,“亦不𡢂於惻”即“亦不至於賊”,也不至於被傷害之意。
《用曰》該簡前五句說的是人的處事方式,無為時懷有美好的德行,謹慎言行自我約束;行動時堅持準則,好人們以之為榜樣修正言行,這都是很難做到的。後二句所表達的意思是稍微能與人為善,也不至於受到傷害,內容與前五句無關。
[1]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288頁。原整理者張光裕先生以“難之”二字屬下句讀,茲從曹峰先生斷句,說見曹峰:《上博六〈用曰〉篇札記》,簡帛網2007-7-12.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10.末二句,張光裕先生釋文為“難之少足於㝅(愨),亦不𡢂(邇)於惻(賊)”,茲從張金良先生校讀,見張金良:《〈用曰〉集釋》,天津師範大學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3月30日。58-59頁。
[2]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289頁。
[3]張金良:《〈用曰〉集釋》,57頁。
[4]上引諸家說并見《〈用曰〉集釋》,54-55頁引。
[5]裘錫圭:《釋郭店〈緇衣〉“出言有丨,黎民所𧥞”——兼說“丨”為“針”之初文》,《裘錫圭學術文集》第二卷(簡牘帛書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389-394頁。
[6]孟蓬生:《“出言又(有)丨,利(黎)民所𧥞”音釋——談魚通轉例說之四》,《簡帛》第七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4頁。
[7]顧史考:《楚簡“乁(及)”字文例試解》,《古文字研究》二十九輯,621-632頁。
[8]陳劍:《試說戰國文字中寫法特殊的“亢”和從“亢”諸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0/10/7.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276
[9]以上諸家說見單育辰:《新出楚簡〈容成氏〉研究》,中華書局2016年,36-44頁引。
[10]王寧:《再釋楚簡中的“丨”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1/9/7.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40
[11]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上海書店出版社1989年,402頁。
[12] 《〈用曰〉集釋》,56頁。
[13]陳劍:《試說戰國文字中寫法特殊的“亢”和從“亢”諸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0/10/7.
[14]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289頁。
[15]陳偉:《〈用曰〉校讀》,簡帛網2007/07/15.
[16]晏昌貴:《〈用曰〉零劄》,簡帛網2007/7/22.
[17]白於藍:《戰國秦漢簡帛古書通假字彙纂》,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723頁“貞與真”條。
[18]曹峰:《上博六〈用曰〉篇札記》,簡帛網2007-7-12.
[19] 《〈用曰〉集釋》,58頁。
[20]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289頁。
[21] 《〈用曰〉集釋》,59頁。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6年12月5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6年12月7日。
点击下载附件: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