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簡所見成湯“网開三面”典故
(首發)
林少平
清華柒《子犯子餘》簡十一有如下內容:
昔者成湯以神事山川,以悳(德)和民,四方(夷)莫句(後),與人面見湯,若(濡)雨,方奔之而鹿(膺)(焉)。
从結構上看,筆者認爲當作如下斷讀:
昔者,成湯以神事山川,以悳(德)和民,四方(夷)莫,句與人面,見湯若(濡)雨,方奔之,而鹿(膺)(焉)。
馬楠认爲“‘與人’當上屬爲句”。[1]實際上,“與人面”當與“見湯”斷讀。“見湯若(濡)雨”當爲獨立句,可參見下文“見受(紂)若大(岸)(將)具(崩)”格式。
從內容來看,此段主要是講成湯的“仁德”,正與下文講紂的“殘暴”形成對比。說到成湯的“仁德”莫過于文獻中所記載的“网開三面”典故。
《呂氏春秋·孟冬紀·異用》:“湯出,見野張网四面,祝曰:‘從天墮者,從地出者,從四方來者,皆入吾网。’湯曰:‘嘻!盡之矣。非桀其熟爲此也?’湯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曰:‘昔蛛蝥作网罟,今之人學纾。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漢南之國聞之曰:‘湯之德及禽獸矣!’四十國歸之。人置四面未必得鳥,湯去其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其四十國,非徒网鳥也。”
《史记·殷本纪》:“湯出,見野張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諸侯聞之,曰:‘湯德至矣,及禽獸。’”
那麽,清華柒《子犯子餘》所見成湯之事,是否與“网開三面”典故有關呢?筆者認爲“四方夷莫,句與人面”講的就是這個典故。
四方,與“四面”同義。《文選·陸倕·石阙銘》:“區宇乂安,方面靜息。”劉良注:“方面,四方之面也。”夷,讀作“尸”。段玉裁《說文注》:“《周禮注》:‘《周禮》夷之言尸也者,謂夷卽尸之叚借也。尸,陳也。”莫,讀作“幕”。《史記·李廣傳》注引《索隱》曰:“凡將軍謂之幕府者,蓋兵門合施帷帳,故稱幕府。古字通用,遂作莫耳。”《左傳.莊公二十八年》:“(楚伐鄭),諸侯救鄭,楚師夜遁。鄭人將奔桐丘,諜告曰:‘楚幕有烏。’乃止。” 注:“幕,帳也。”又:“幕,音莫。”古文“帳”通“張”。《史記·高帝紀》:“復留止張,飮三日。”注:“張,幃帳也。”《周禮·秋官·冥氏》:“掌設弧張。”注:“弧張,罿罦之屬。”《史記?龜策傳》:“宋元王二年,江使神龜使于河,至于泉陽,漁者豫且舉网得而囚之。置之籠中。夜半,龜來見夢于宋元王曰:‘我為江使于河,而幕网當吾路。’”此處“幕”與“网”並列,可證實“幕”當可指“網”一類之物。可知“陳幕”與“張网”同義。故簡文“四方夷莫”與“四面張网”同義。
句,整理者讀作“後”,非是,當讀作本字,義爲“止”。《玉篇》:“止也,言語章句也。”文獻所記載“湯曰:‘嘻,盡之矣!’”盡,《小爾雅》:“止也。”“盡之”即“止之”。與,讀作“以”。《詩經·國風·召南》:“之子歸,不我與。”朱《注》:“與,猶以也。”人面,讀作“仁面”。後世有所謂成湯“仁人面”的說法,即成湯所留之“一面”。
綜上說述,清華柒《子犯子餘》所見“四方夷莫,句與人面”,實際上就是指文獻所記載的成湯“网開三面”典故。
[1]清華大學出土文獻讀書會:《清華七整理報告補正(石小力整理)》,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網站2017年04月23日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cetrp/6831/2017/20170423065227407873210/20170423065227407873210_.html
本文收稿日期为2017年5月3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17年5月3日
点击下载附件: 1769林少平:清華簡所見成湯“网開三面”典故.doc
下载次数:77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