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尊銘文補釋
(首發)
付 强
上海三唐美術館
《華學》第十二輯饒宗頤教授百歲華誕慶賀專號上刊有曹錦炎先生的《肇尊銘文小考》一文,文章公佈了一件私人收藏的西周中期的肇尊,內底鑄有銘文六行四十五字,我們讀後深受啟發[1],但是對於銘文的理解和曹先生有兩處不同的地方,現寫出來。
肇尊
肇尊銘文
先把曹先生的釋文移寫如下(釋文儘量用寬釋):唯六月丁亥,侯氏(氐)太室,肇御,賜肇鬲一,貝五朋。侯曰:“肇,夙夕明乃事。”余肇敢揚侯休,用作寶彝,其萬年永享日庚。曹先生釋為鬲的字,原形作“
(
)”曹先生說鬲字從容庚先生釋,原篆構形從“鬲”從“口”,也見於麥盉(《集成》9451)、麥鼎(《集成》2760)、鬲攸比鼎(《集成》2818)等器。唐蘭先生隸定為“嗝”認為嗝就是甗的象形字,但表現出這種甗可以分為上下兩層的形狀,《說文》讀若過。曹先生認為無論此字是鬲還是甗皆可,都是指賞賜的青銅器。
我們認為此字在金文賞賜物品中很常見,當釋為“瓚”,現把相關辭例搜集如下:
榮仲鼎 |
序 |
子加榮中(仲))瑒瓚一、牲大牢 |
西周早期後段 |
多友鼎 |
獻宮 |
易(錫)女(汝)圭瓚一 |
厲王 |
毛公鼎 |
|
祼圭瓚寶 |
宣王 |
榮簋 |
|
王休易(賜)氒(厥)臣父榮瓚、王祼、貝百朋 |
西周早期 |
我簋 |
|
易(錫)圭瓚彝一肆 |
西周中期後段 |
宜侯夨簋 |
社 |
商瓚一 |
康王 |
敔簋 |
成周大(太)廟 |
事(使)尹氏受(授)賚敔:圭、瓚 |
西周晚期 |
畯簋 |
周太室 |
瓚王 |
懿王 |
卯簋蓋 |
|
易(錫)女(汝)瓚亖(四)、章(璋)瑴、宗彝一肆 |
西周中期 |
師訇簋 |
|
圭瓚 |
西周中期後段 |
子黃尊 |
在太室 |
王商(賞)子黃瓚一、貝百朋 |
商代晚期 |
上表反映出賞賜瓚的地點一般在宗廟太室,接下來會賞賜貝,這與肇尊銘文中所反映的侯氏(氐)太室,肇御,賜肇鬲一,貝五朋。是一致的,瓚用來祼祭,主要使用的場所也應該在宗廟太室。
文獻中有關瓚的記載很多,我們搜集一些,《詩·大雅·旱麓》:“瑟彼玉瓚,黃流在中。”鄭玄箋:瑟,絜鮮貌。黃流,秬鬯也。圭瓚之狀,以圭為柄,黃金為勺,青金為外,朱中央矣。《周禮·典瑞》:“鬱人掌祼器。凡祭祀、賓客之祼事,和鬱鬯以實彝而陳之。凡祼玉,濯之陳之,以贊祼事,詔祼將之儀與其節。凡祼事,活盥。大喪之渳,共其肆器。及葬,共其祼器,遂狸之。大祭祀,與量人受舉斝之卒爵而飲之。”鄭玄注:於圭頭為器,可以挹鬯祼祭,謂之瓚。《左傳·昭公七年》:“若我用瓘斝玉瓚,鄭不必火。”杜預注:“瓘,珪也,斝,玉爵也,瓚勺也。”《國語·魯語上》:“文仲以鬯圭與玉如齊告糴,曰:“天災流行,戾於弊邑,饑饉薦降,民羸幾卒,大懼乏周公、太公之命祀,職貢業事之不共而獲戾。”韋昭注:“鬯圭,祼鬯之圭,長尺二寸,有瓚以祀廟。”《國語·周語上》:“奉犧牲玉鬯往獻焉。” 韋昭注:“玉鬯,鬯酒之圭,長尺二寸,有瓚,所以灌地降神之器也。”《尚書·文侯之命·書序》:“平王賜晉文侯秬鬯圭瓚,以圭為杓柄謂之瓚。[2]”
文獻對於瓚的定義是以圭為杓柄謂之瓚,功能是祭祀時用瓚灌地降神之器也。商周考古出土中的什麼器物就是金文和文獻中所講的瓚,學者們爭論很大。現藏于天津博物館傳出于殷墟的玉柄形器自名為瓚,對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線索。玉柄形器上刻有文字兩行十一字:“乙亥,王易(錫)小臣瓚,才(在)大(太)室。” 這件器物就是商王賞賜給小臣
的瓚,由此我們知道了瓚是這種窄長條扁平的器物[3],現在發現不但有玉質的,還有青銅的。以圭為杓柄謂之瓚,但是我們看到的這種勺子頭部是扁平的,這就是瓚和後代勺子的區別。
爵裡面的瓚
觚(同)裡面的瓚
小臣瓚 青銅瓚
侯曰:“肇,夙夕明乃事。”余肇敢揚侯休,用作寶彝,其萬年永享日庚。我們認為余字當上讀,為侯曰:“肇,夙夕明乃事余。”肇敢揚侯休,用作寶
彝,其萬年永享日庚。曹先生的斷句為余肇,認為余肇是作器者的自稱,我們認為器物的主人是肇,前面不必加余,余當為侯的代稱,屬上讀,侯曰:“肇,夙夕明乃事余。”與金文中常見的事余一人意思相同。其實與這句話最近接的就是克罍銘文:“王曰:太保,唯乃明乃心,享于乃辟。”意思都是盡心盡力的做事,幫助輔佐我。
日庚,按照金文的通例,當是肇去世的父親,他的日名是庚,所以這件尊是肇用來祭祀自己死去的父親的,肇的家族很有可能是殷商貴族的後裔。銘文中的侯由於沒有出現限定詞,我們並不清楚是西周時期的那個諸侯。
最後按照我們的理解把銘文隸寫如下:唯六月丁亥,侯氏(氐)太室,肇御,賜肇瓚一,貝五朋。侯曰:“肇,夙夕明乃事余。”肇敢揚侯休,用作寶彝,其萬年永享日庚。
銘文的大意講的是,西周中期六月丁亥這一天,某國的諸侯到達祭祀祖先的宗廟太室進行祭祀,肇迎接諸侯幫助侍奉諸侯圓滿的完成了這次祭祀活動,結束以後,諸侯賞賜給肇祭祀用的瓚一個,五朋貝,諸侯說,肇你要經常的盡心盡力的做事幫助輔佐我啊,肇為了報答諸侯對於自己的賞賜和寵倖,作了這件祭祀父親的青銅尊,希望可以長久的祭祀父親。
[1] 曹錦炎:《肇尊銘文小考》,《華學》第十二輯饒宗頤教授百歲華誕慶賀專號,中山大學出版社,2017年9月,第112-116頁。
[2] 朱淵清:《贊同-周康王即位儀式上禮器的使用》,《藝術史研究》第十八輯,中山大學出版社,2016年12月,第1-78頁。
[3] 嚴志斌:《小臣玉柄形器詮釋》,《江漢考古》2015年第4期。
本文收稿日期为2017年9月23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17年9月23日
点击下载附件: 1827付强:肇尊銘文補釋.doc
下载次数:61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