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
(首發)
(山東大學文學院)
“”字見於郭店楚簡《緇衣》第一簡,其文曰:“好美如好緇衣,惡惡如惡巷伯,則民咸而刑不屯。”今本《緇衣》相應的文句作“刑不試而民咸服”。“”,原字形作。整理者隸定為“”,疑為“它”字異體。裘錫圭先生的按語指出:“似當釋‘’”。[1]劉信芳先生主張“”是“扐”之異構,引段注《說文》扐字云:“權度多少中其節謂之扐”。[2]李零先生讀“”為“力”,認為是盡力 、竭力的意思。[3]劉釗先生把此字隸定為“”,依今本讀為“服”。[4]周鳳五先生認為“”字从力,从攴會意,為“以力服人”的專字,即“服”字。[5]邱德修先生以為此字从力从殳,是“役”字的或體。[6]上博《緇衣》與“”相對應的字形作“”。黃錫全先生認為上博簡的這個字是从力、箙省聲,假借作“服”。[7] 李銳先生認為“”“當从力聲,疑可讀為‘勑’,二字古通。《廣雅·釋詁二》:[8] ‘勑,順也。’‘順’、‘服’義近。” [9] “”字又見於上博《中弓》第十三簡,字形與郭店簡同,其文曰:“申之服之,緩施而遜之。”陳劍先生、李銳先生讀為“力”,訓為“勤勉”[10]
綜合以上各家的意見,在字形上,裘先生隸定為“”是非常正確的;在結構上,則應分析為从攴力聲。上博《緇衣》的 “”字,無疑是“”字的異構,其上部所从,應是“來”字。从來从力,正是“勑”字。我們認為,“”、“勑”都來源於甲骨文、金文的“”,應訓為“理”、“治理”。
“”字甲骨文代表性的形體主要有从未从反人从攴的甲一六三七、从木从反人从攴的明藏六〇一、从來从反人从攴的後二、三三、一以及从來从攴的甲二六一三。[11]金文代表性的形體與甲骨文大致相同,如師簋、師簋以及辛鼎字所从。[12]
陳初生先生認為:“從文字發展來看,《說文》所收的‘’、‘’、‘釐’,實為一字。” [13]姚孝遂先生認為:“、本為一字,釐與、則為古今字,《說文》歧而為三。” [14]很明顯,這些說法都是非常正確的。“”或“釐”的用法主要有三種:1、通“禧”,訓為“福”。《史記·孝文本紀》:“今吾聞祠官祝釐,皆歸福朕躬,不爲百姓,朕甚愧之。”裴駰集解引如淳曰:“釐,福也。” [15]甲骨文的“延”亦即延長福祉之義。2、通“賚”,賜予。《詩·大雅·既醉》:“其僕維何,釐爾士女。”毛傳:“釐,予也。” [16]馬瑞辰通釋:“釐與賚雙聲,釐即賚之叚借,故訓爲予。”辛鼎从貝从作,銘文曰:“多友辛。”方濬益曰:“从貝从,是賚之異文,古音來與同。” [17]3、治理。《書·堯典》:“允釐百工,庶績咸熙。”孔傳:“釐,治。” [18]
上博《緇衣》的“勑”,應是一個雙聲字,其“來”旁,當來自甲金文“”字的“來”聲,“力”當是累加的聲旁。從“勑”的用法也可以明顯看出它同“”字的關係:《易·噬嗑》:“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勑法。”崔注:“理也。”與“”字的“治理”義正同。傳統上一般認為“勑”的這種用法是“敕”的假借,其實隸變後以“勑”為“敕”,是很晚的事情。[19] “勑”還有一個常見的意義“慰勞”:《說文·力部》:“勑,勞也。”段玉裁注:“此當云勞勑也,淺人刪一字耳。” [20]這個意義應是“”用作“賚”的進一步引申。
“”字中的“攴”明顯是來源於甲金文“”字所从的“攴”旁,“力”聲則是同“釐”字後累增“里”為聲是同一個道理。
把“”、“勑”釋作“”或“釐”,訓為“理”、“治理”,用來解釋楚簡的相關文句,也是比較通順的。“則民咸而刑不屯”的意思是說,刑罰不用而百姓都得到了治理。如果考慮與今本“服”字相對應,也可以象李銳先生那樣訓為“順”,《廣雅·釋詁》:“理,順也。” 至於上博《中弓》的“申之服之,緩施而遜之”,則一定要訓為“治”。因為“遜”與“緩施”並列,都應當是偏正結構,“遜”即“順”,如再訓“”為“順”,那麼“遜”就成了並列結構。“遜”也就是要“申之服之”,要採用道德教化的方法來治理民眾。
回過頭來談一下對“”字形體和本義的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
對於“”字的形體和結構,學術界現在比較通行的看法是以从“來”的字形為最古,从木、从未的為訛體。對“”字的說解也多以从“來”的字形為基礎,如李孝定先生說:“《說文》:‘,引也。从又聲。’又攴部‘,坼也。从攴从厂。厂之性坼,果孰有味亦坼,故从未。’契文象一手持麥攴擊而取之之形,乃獲麥之象形字。……攴擊所以脫粒,故引申訓為‘坼’,手引而攴擊之,故亦訓‘引’。” [21]陳初生先生認為“”字“象一手持杖打麥或一手持麥,一手持杖打麥之形,來麥之‘來’亦表聲,乃會意兼形聲字。……‘來’或訛為‘木’、‘未’,其表音功能遂失。” [22]高鴻縉先生說:“按此即離別之離之本字,動詞,从攴來(古麥字)會意,麥撲則其子脫離而下也。……然則釐或之本意只為治為理,而此字,坼也,則為別離之本字。” [23]
從上揭“”字甲金文的諸形體看,主要有从木、从未和从來三種,甲骨文“未”、“木”同字,其實是从“木”和从“來”兩種。這兩種何為正體,何為訛體,還存在另一種可能,即从“木”者為正,後訛變為从“來”。而且從邏輯上講,這種可能性更大。因為在“”中,“來”無疑是表聲的,如果我們再認為它表義,那麼“”就是一個會意兼形聲字。一開始就能造出這麼“完美”的字來,是相當不容易的。以从木者為正,後來聲化為从“來”,從道理上講,似乎更通順一些。而且把“”字解說為從攴擊麥穗得義,與“”的字義和用法聯繫不大,上引李孝定、高鴻縉二位先生的說法都較為牽強。
從同源詞的角度探討這一問題,或許會帶來一些有益的啟示。
“”字从“力”聲,从“力”得聲的字多有“理”義,如:《說文》:“朸,木之理也。”“泐,水石之理也。”“阞,地理也。”人的肋骨之所以叫“肋”,也是因為兩肋看上去有紋理的緣故。从“”得聲的字,也有這種意義。《說文》:“,微畫也。从文聲。”《段注》:“此謂微畫之文曰也。” [24]這個字从“文”旁,也可以表明這一點。
有紋理的東西往往順著紋理裂開,《說文》“泐”字下許慎引《周禮》曰:“石有時而泐。”王筠《說文句讀》:“石之脈理曰泐,因其脈理而裂亦因謂之泐。”此即“殘泐”之“泐”。《說文》:“,坼也。”“坼,裂也。”《說文》:“剺,剝也,劃也。”《尸子》卷下:“弓人剺筋,則知牛長少。” “剺”又寫作“剓”,《文選·揚雄〈長楊賦〉》:“分剓單於,磔裂屬國。”李善注引韋昭曰:“剓,割也。” [25]這個詞在山東方言中還在使用,如:“手被刀子剺了一道口子。”這個意義應是“”的“坼裂”義的進一步引申。
《說文》所依據的字形已有訛變,許慎訓“”為“坼”亦於典籍無證,但從詞義引申的序列來看,他的訓釋是非常準確的,這是因為許慎對詞義的說解多來自經典相承的古訓。從讀音和詞義來看,“”和上引諸从力得聲之字,是同源關係。“”的“裂”義和“泐”的“裂”義一樣,應是從“理”義引申而來,
這個詞族的源頭是“理”、“紋理”。
參照同一詞族其他詞的意義,再考慮到“”从攴作,我們推測,甲骨文“” 的本義應是動詞“治”或“理”。雖然現在並不清楚甲金文“”字為什麼从反人形,但此字从“木” 並不是偶然的。“木之理”曰“朸”,順木之理而破木曰“析”(直破叫析,橫破叫折)。“治玉”曰“理”,因為璞玉是石包裹著玉,只有有經驗的匠人才能根據外面石頭的紋理判斷出裏面是否有玉,“治玉”之所以叫“理”,可能也包含著順石、玉之紋理而剖的意思。
總之,甲金文“”字的結構,應是从木从反人从攴會意,後“木”訛變為“來”以表聲。“”字的本義,應與“治木”有關,可訓為“治”或“理”。
注釋:
[1]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8年。131頁注[四]。
[2]劉信芳:《郭店簡(緇衣〉解詁》,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編《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166頁。
[3]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63頁。
[4]劉釗:《郭店楚簡校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51頁。
[5]周鳳五:《郭店楚簡識字劄記》,打印本。此轉引自黃錫全先生《讀上博楚簡劄記》,簡帛研究網首發,2002/04/08。
[6]邱德修:《簡本(緇衣篇)校注舉例兼論<緇衣、鄭注>之貢獻》,臺北史語所主辦“第一屆古文字與出土文獻學術研討會”論文,2000年11月。此轉引自黃錫全先生《讀上博楚簡劄記》。
[7]黃錫全:《讀上博楚簡劄記》,簡帛研究網首發,2002/04/08。
[8]《廣雅·釋詁二》當為《廣雅·釋詁一》之誤。參見王念孫:《廣雅疏證》,中華書局,1983年,10頁。
[9]李銳:《〈仲弓〉續釋》,“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首發,2004/04/20。
[10]“申”,從陳劍先生讀。“遜”,陳劍從沈培先生說讀為“遜”,今亦從之。參見陳劍:《上博竹書〈仲弓〉篇新編釋文(稿)》,簡帛研究網首發,2004/04/19。李銳先生的意見見於《〈仲弓〉續釋》,同注[9]。
[11]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甲骨文編》,中華書局,1965年,140-141頁。
[12]容庚:《金文編》,中華書局,1985年,220頁。
[13]劉翔、陳抗等:《商周古文字讀本》,語文出版社,1989年,346-347頁。
[14]于省吾:《甲骨文字詁林》,中華書局,1999年,1462頁。
[15]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429頁。
[16]孔穎達:《毛詩正義》,十三經註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537頁上。
[17]周法高:《金文詁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1974年,1947頁。
[18]孔穎達:《尚書正義》,十三經註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20頁上。
[19]參見《金文詁林》“敕”字條下引高田忠周的意見。1906頁。
[20]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699頁。
[21]于省吾:《甲骨文字詁林》,中華書局,1999年,1462頁。
[22]劉翔、陳抗等:《商周古文字讀本》,語文出版社,1989年,346頁。
[23]周法高:《金文詁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1974年,1951頁。
[24]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425頁。
[25]蕭統:《文選》,中華書局,1977年,137頁下。
本文收稿日期為2008年1月16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08年1月17日
這個字其實很可能是上从手下从力的「扐」字。郭店簡與之對應的寫作「」。「扐」、「」應該是異體。古璽人名字有個作上手下亡的,即「𢻬」字異構(《說文》「撫」字古文),結構方式與上博簡「扐」字類似。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552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