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
鍾馨
2017年10月14日至15日,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主辦的“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上海錦江白玉蘭賓館召開。本次會議有海內外學者六十餘人與會,宣讀論文五十餘篇。
14日上午,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劉釗教授主持會議開幕式。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劉釗教授致辭
研討會第一場(10月14日9:10~10:20)
鄧佩玲女士宣讀論文:《從古文字材料談<尚書>所見“平”“伻”二字》
裘錫圭先生宣讀論文:《說<盤庚>篇的“設中”——兼論甲骨、金文“中”的字形》
張富海先生宣讀論文:《<尚書·多方>校讀一則》
許學仁先生代讀魏慈德先生論文:《從傳本<命訓>與<清華簡·命訓>的對讀來看清人校注的幾個問題》
蔣文女士代讀夏含夷先生論文:《出土文獻與<詩經>口頭和書寫性質問題的爭議》
研討會第二場(10月14日10:40~12:00)
顧史考先生宣讀論文:《上博九<史蒥問於夫子>再探》
陳斯鵬先生宣讀論文:《從<楚辭>“不豫”說到<詩><書>的“無斁”“無射”》
范常喜先生宣讀論文:《清華簡、金文與<管子·小問>“洀”字合證》
李春桃先生宣讀論文:《典籍用字校讀兩篇》
劉樂賢先生宣讀論文:《<韓非子>“勢在郎中”補釋》
顏世鉉先生宣讀論文:《讀<韓非子>札記二則》
張傳官先生宣讀論文:《據出土文獻校補<戰國策>二則》
研討會第三場(10月14日14:30~16:00)
白於蓝先生宣讀論文:《讀簡劄記(三則)》
馮勝君先生宣讀論文:《讀清華簡<祭公之顧命>札記》
張錦少先生宣讀論文:《重讀清華簡<繫年>第16章》
陳偉武先生宣讀論文:《清華三<祝辭>“恐溺”解詁》
季旭昇先生宣讀論文:《清華簡“流XX”“領御”試讀》
陳偉先生宣讀論文:《<越公其事>校釋》
孟蓬生先生宣讀論文:《<清華七>釋詞(一)》
研討會第四場(10月14日16:20~17:40)
董蓮池先生宣讀論文:《釋作冊嗌卣銘的“”“盡”》
田煒先生宣讀論文:《試說幾方秦漢之際的古文官印》
郭永秉先生宣讀論文:《“徒唯”續探》
陳松長先生宣讀論文:《睡虎地秦簡<日書>中的“圂厠、屏圂”辨析》
洪德榮先生宣讀論文:《<太一祝圖>題記考論兩則》
名和敏光先生宣讀論文:《馬王堆漢墓帛書<陰陽五行>乙篇綴合之一》
周波先生宣讀論文:《馬王堆漢墓簡帛醫書及相关文字補說(三題)》
研討會第五場(10月15日8:30~10:10)
陳麗桂女士宣讀論文:《<湯在啻門>的氣化胎產說與天人論述芻議》
寧鎮疆先生宣讀論文:《說清華簡<芮良夫?>之“五相”兼申“尚賢”古義》
沈培先生宣讀論文:《從釋讀清華簡的一個實例談談在校讀古文獻中重視古人思想觀念的效用》
周忠兵先生代讀單育辰先生論文:《清華六<鄭武夫人規孺子>釋文商榷》
范麗梅女士宣讀論文:《止、之、等、待──郭店寫本引<詩>與儒學尊賢思想的建構》
黃冠雲先生宣讀論文:《<凡物流形>上、下篇的一個聯繫》
蕭旭先生宣讀論文:《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校疏(六則)》
何志華先生宣讀論文:《竹簡<文子>關鍵問題再議》
汪少華先生宣讀論文:《俞樾函札整理隨記》
研討會第六場(10月15日10:30~12:00)
蒋玉斌先生宣讀論文:《說“釜丘”》
廣瀨薰雄先生宣讀論文:《談老官山漢簡醫書中所見的診損至脈論》
蘇建洲先生宣讀論文:《北大簡<蒼頡篇>釋文及注釋補正》
蔡偉先生宣讀論文:《讀北大漢簡<反淫>札記二則》
程少軒先生宣讀論文:《北大漢簡<揕輿>所見楚王年及相關問題研究》
潘銘基先生宣讀論文:《論漢畫像石之文獻依據》
姚明輝先生宣讀論文:《從出土材料看秦漢時代“郵亭”一語的性質》
石繼承先生宣讀論文:《關於天鳳三年保災令“三公所保”一段文字的解釋》
研討會第七場(10月15日14:30~15:40)
劉釗先生宣讀論文:《說“?”和“”》
吳良寶先生宣讀論文:《戰國秦漢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中的地名訛字》
董珊先生宣讀論文:《新見商代金文考釋四種》
周忠兵先生宣讀論文:《說金文中“肇”字的一種異體》
謝明文先生宣讀論文:《談諫簋“今余唯或命汝”中所謂“”》
李守奎先生宣讀論文:《段玉裁“古諧聲偏旁分部互用說”的文字學觀察》
大會總結暨閉幕式(10月15日16:00~16:30)
劉釗教授主持閉幕式
外國學者代表名和敏光先生發言
台灣學者代表陳麗桂女士發言
台灣學者代表陳昭容女士發言
台灣學者代表許學仁先生發言
青年學者代表范常喜先生發言
出版界代表中華書局秦淑華女士發言
媒體代表人民日報社楊雪梅女士發言
與會學者合影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