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札记二则
(首发)
王连成
《论语·为政第二》:“温故而知新”另解
——孔子:孜孜不懈的文字训诂大师
去年二、三月份,笔者对于《论语》进行了一次初步的研读,在总共500多个章节当中发现有130多个章节被误读。《论语•述而第七》7•1、7•20章本来是夫子讲述他喜欢训诂(“好古”),却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被误解为他是一个“信古主义者”。为此,笔者曾经写了“孔子是‘ 信古’还是‘疑古’者”一文。[1]
最近,笔者对《大学》的部分内容发生了兴趣,对“新”字的本义有了新的发现,但是,因为《大学》引用了不少《尚书》和《诗经》的内容,由于手头资料不足,一时难以形成文字。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笔者意外地发现《论语·为政第二》中的第11章是一个“漏网之鱼”,其中的“新”字是笔者“逮住”这条“漏网之鱼”的重要线索。
一、 ; 原文和现有释义
[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语译] 孔子说:“能够温习旧日所学,增知新学,就可以做人之师了。” [2]
由于出国时行李重量限制,笔者连一本《论语》也没有带来。《四书读本》是笔者在多伦多一家书店“淘”到的一个宝贝,因此,在这里只能引用这一个例证。不过,“温故知新”已经成为一个成语,这说明了这种观点的普及性。在网络成语网页上,解释基本是一样的:
wēn gù zhī xīn
成语:温故知新
【zdic.net 漢 典 网】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近义词】:忆苦思甜
【反义词】:数典忘祖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现有的成语都是在对典故的正确理解基础上应用的吗?道理上应该是这样,但是,遗憾的是,事实上不是这样。在笔者已经形成文字的130多个章节当中,笔者已经证明几个出于《论语》的成语被错误地理解和使用,比如:“片言折狱”、“难兄难弟”和“难能可贵 ”等。
以“温故知新”为例,夫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那么,任何一个人,只要他善于温习过去的东西,就一定能知道新的东西吗?换句话说,是不是新的东西的获得都必定在温习旧的东西的基础之上呢?是不是要当好一个老师就必须要“温习旧的知识”呢?显然未必。目前,人们对于某些古籍的注释以及某些成语的解释还是经常给人以模棱两可的感觉,原因在哪里?就是理解还不到位。
二、 ; “温故知新”另解
题为“另解”,丝毫不说明笔者对自己的解读没有足够的信心,限于国情和特色,实乃不得已而为之。为了给读者一个清晰的解读线索,笔者将以笔者实际解读的顺序进行解释,即从“新”字开始。
《说文·斤部》:“新,取木也。”段玉裁注:“取木者,新之本义,引申之为凡始基之称。”而王筠认为:“案:其训曰取木,则新乃薪之古文。”
现在一般取王筠的观点,将其本义视为“ 薪”。《汉语大字典》虽然立“砍伐树木”为第一个义项,但是,一个例句也拿不出来。笔者对于许慎的析形也有疑问:如果“新”真的是“取木”,那么造字者直接以“木”加“斤”岂不更好?!于是,对于“亲”字偏旁进行了考证,结果发现,“亲”、“親”、“”(“榛”的本字)是同源字[3],《说文·木部》:“,果实如小栗。”“亲” 显然是“” 的省形或者“”为“亲”的繁化字。据此,笔者认为,“新”()的本义根本不是“取木 ”而是“以斧头之类的工具砸开榛子的果实的硬壳”!其引申意义有“钻研 ”、“探索”难题的意思。
如前所述,《汉语大字典》当中连“砍伐树木”的例句都没有,当然我们也不可能从现有的辞书当中找到供我们使用的现成例句,这样的例句只能通过“新”(钻研、探索)才能得到。笔者认为可以作为这个探索目标的例句就是“温故而知新”。为了实现这种可能性,只有证明“温”、“故”、“知”都有可用的其他含义或通假字,而且这四个字的这些含义放在一起应该组成合乎逻辑、合乎语法的新句意。
“知”通“志”;“故”通“诂”,这些都是笔者在解读《论语》时已经考证过的文字,无须赘言,关键是“温”字 ——它会有与其他三个字相关的通假字吗?笔者实在拿不准。
可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史记·齐太公世家》:“桓公之中鉤,详死以误管仲,已而载温车中驰行。” 《史记·秦始皇本纪》:“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韩非子·内储说上》:“吾闻数夜有乘辒车至李史门者,谨为我伺之。”所谓的“辒车”就是古代可以供人卧息的车,想必孔子师徒周游列国未必能够每天都能住上馆驿,很多时间实际上是不得不在车上休息、研读的。《说文·车部》:“辒,卧车也。”
因此,孔子所谓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指随他周游列国的弟子们当中能够在旅途休息过程中抓紧时间,坚持在“辒车”中进行训诂,进而有志于解决难题的人,有资格做老师了。
夫子本人当然是已经做到这一点的了,怎么知道呢?在《述而第七》当中,夫子两次提到他“好古”(喜欢训诂—— 参见[1]),因此,不仅夫子本人是训诂大师,他还致力于将自己的学徒培养成训诂专才。
三、 ; 结论
本文通过对于“新”字本义的破译,重新解释了“温故而知新”的含义,进一步证明了近一年前笔者对于“信而好古 ”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的重新解读,而后者也成为最新解读的一个旁证。新的解读不仅具有更深刻的学术含义,而且使得今人对孔夫子师徒周游列国的旅途环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1] 王连成:“孔子是‘信古’还是‘疑古’者?”收于《〈论语〉释读错误斧正》一书书稿,待出版
[2] 《四书读本》,(台湾)智扬出版社(1996),第73页
[3] 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2003年1月北京第1版,第487页
[2008年1月13日星期日17:56初稿]
孔子是“信古 ”者还是“疑古”者?
——《论语 •述而第七》7•1、7•20、7•28
(一)原文、译文和注释
[原文]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1]
7•1孔子说:“阐述而不创作,以相信的态度喜爱古代文化,我私自和我那老彭相比。”
杨伯峻注:作,好古:下文第二十八章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这个“作”,大概也是“不知而作” 的涵义,很难说孔子的学说中没有创造性。又第二十章说:“好古敏以求之 ”,也可以为这个“好古”的证明。老彭:人名。有人说是老子和彭祖两人,有人说是殷商时代的彭祖一人,又有人说孔子说“我的老彭”,其人一定和孔子相当亲密,未必是古人。《大戴礼记•虞戴德篇》有“商老彭” ,不知即此人不。
7•20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得来的人。”
7•28 孔子说:“大概有一种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我没有这种毛病。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多地看,全记在心里。这样的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 [1]
[译文2]
7•1 孔子说:“阐述而不创作,相信并喜爱古代,有人拿我和老彭相比。”
《朱注》:老彭:商贤大夫,见大戴礼,盖信古而传述者也。
7•20 孔子说:“我不是生出来就有知识,而是爱好古代,努力探求的出来的。”
7•28 孔子说:“有那种无知而凭空造作的人,我没有这个。多听,选择其中好的而遵行;多看而记住,这就是知的次序、过程。”
《集释》《皇疏》:不知而作,谓妄作穿凿为异端也。时盖多有为此者。[2]
[译文3]
7•1先生说:“只传述旧章,不创始制作,对古人,信而好之,把我私比老彭吧!”
7•20 先生说:“我不是生来便知的呀!我是喜好于古,勤快求来的呀!”
7•28 先生说:“大概有并不知而妄自造作的吧!我则没有这等事。能多听闻,选择其善的依从它,能多见识,把来记在心,这是次一级的知了。” [3]
[译文4]
7•1孔子说:“传述而不创作,对古代文化既相信又爱好,我想自己很像我们的老彭吧。”
7•20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我的知识是爱好古代文化,再勤奋敏捷去学习得来的。”
7•28 孔子说:“也许有人是自己不懂却去创作的,我与他们不同。多听,选择其中正确的部分来接受;多看,把好的记在心里。这种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 [4]
[南怀瑾《论语别裁》摘录]
7•1 我们研究孔子思想,知道孔子自己很谦虚,他说我述而不作。什么叫述?就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保留传统文化,就所知道的,把他继续起来,流传下来,好比现在说的,撒播种籽,没自己的创作,不加意见。孔子的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等六经文化的整理,只是承续前人,并没有加以创作。但是他个人有个态度,信而好古,不是迷信,是真信,加以考证过的真信。
[笔者按:其实,在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的过程中必定就表现了他的意见和观点,到了系易辞、著春秋的时候,不仅加入了他的观点,还实实在在地“作”了一回。 ]
7•20 这个文字很简单,我们一看就懂了。如果以现在的观念来说,就是孔子告诉学生或朋友们,我并不是生来的天才,是爱好传统,靠勤敏而求得的学问。生来便能自知的天才真有吗?那是一个问题。
7•28这节话,孔子是说,有些人自己无知,一切不懂,却冒充内行去做了,他说他绝不做这样的事。……孔子还告诉我们:“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这个“闻”包括了多读书、多听、多问。所谓学问,一边学一边问,多请教人家,听人家意见。听来的不一定对,还要有所选择。 ……这两句话合起来:“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这是求知识学问的第二等人才。第一等就是天才,反应灵敏……不是天才,学问怎么来呢?多听人家的,多看、多经验、多跟人家学,这就是“知之次也”。[5]
(二) 释读错误斧正
将这三个章节放到一起讨论,就是因为它们当中的“作”字和“古”字是交叉的,相互涉及的,放到一起来讨论,便于比较和总结。
先说这个“作”字,都说古人“述而不作 ”,可是奇怪的是:在孔子之前已经有《诗》、《书》和《易经》流传,这难道不是“作”么?因此笔者以为这个“作”字其中必有“诈”!果不其然,稍一追究,它的马脚就露出来了:“作”通“诈”。《管子•法法》:“倨傲易令、错仪、画制作议者尽诛。”郭沫若集校:“作议,当读为诈譌。”《庄子•盗跖》:“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多辞谬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御览》六八四引作“诈言造语”。《礼记》、《汉书》当中也有例证。可证“述而不作”实为“述而不诈”的另一种写法。同理,第二十八章的“盖有不知而作之者”中的“作”也当释为“诈”。文法上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如果孔子的意思为“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他完全可以把这句话写为“不知而作者”,即可以省去这个“之”字。但是,当我们把“作” 释为“诈”时,这个“之”就不可省去,它代表被“诈”的对象——不知之人。孔子这里是讲他的教学童叟无欺,有教无类。
再说这个“古”字。疑古还是信古?这是直到现在还在争论的问题,笔者最近在几个古汉语研究网站都有作者发表这一主题的探讨文章。难道孔子真的如各注家所说那样是一个信古者吗?南怀瑾先生说:“但是他个人有个态度,信而好古,不是迷信,是真信,加以考证过的真信。”他的“加以考证的信”中的“考证”才是这个“古”字的真实意义:“古”通“诂”,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训诂”之“诂”。它的本义为对古字古义的训释。《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卷一《复志赋》:“始专专于讲习兮,非古训为无所用其心。”朱校:“方从阁本古作诂。”还有,在同书的卷十四的《进士策问十三首》中,有:“谅非深考古训,读圣人之书者,其何能辨之?”读到这里,笔者也不禁倒抽一口凉气,原来古人早已察觉这个问题,可是今人竟然昏昏然不知觉醒!《汉学师承记•惠士奇》:“经之义存乎训,识字审音,乃知其义,故古训不可改也。”古训,即诂训,训诂。
但是,这样理解也产生了一个矛盾:“信而好古”,既然需要考证,为何言“信”?反之,既然“信”之,为何要考证?原来这个“信”字也非“相信”之“信”,而是“验证”之义!何以见得?查孔子先言“述”而不“诈”,为了不“诈”,必须进行验证,而作为验证的具体方法,便是“诂”(做训诂工作)!
信”,证实;应验。《广韵•震韵》:“信,验也。”《国语•晋语一》:“臣之不信,国之福也。”韦昭注:“不信,卜不中也。”
这样一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两个子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建立起来了:因为为了做到“不作(诈)”才“信” (验证);为了验证,便“好古(诂)”,反之,正由于孔子“好古(诂) ”,才能经过“验证”(信)做到“述而不作(诈)”。
第二十章,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这里他说的“知”就是他对于《诗》、《书》、《易》等古典文献的知识,不是先天带来的,而是喜欢对他们进行“训诂”,在不断的审慎的“训诂”的过程中得到这些知识的。对于这一点,仅仅是喜欢 “古代”或“古人”是不行的,必须乐于研究古字,从字里行间发现古代文化的秘密。敏,译文中均译为“勤勉”,这是错误的。在本文,它是“审慎 ”的意思:《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礼成而加之以敏。”杜预注: “敏,审当于事。”《公羊传•僖公四年》:“有俟也。孰俟?俟屈完也。”汉何休注:“敏则有功。”唐徐彦疏:“敏,审也,言举事敏审则有成功矣。”
对于第二十八章,也有必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弄通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否则,译文是不会通顺的。首先,孔子指出:有人借他人求知的机会而欺骗他们,并表白道,他本人是不行此道的;然后,他告诉人们鉴别好老师的秘诀:多听不同老师讲的课,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听到的东西进行鉴别,选择好的老师做自己的老师;与此同时,还要观察识别他们,不可盲目跟风;最后,他老人家总结道:知识要在他们选到好的老师之后(次)才能得到!《论语》的第2•13和2•18章也是讲获得知识的问题,可以参考。
比较以上译文,对于这个“次”字的解释哪一个可取呢?可以说,哪一个都不可取!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他们都没有从本章的总体上来对意义进行把握,结果走入了歧途。
对于“老彭”之谜,魏尚书何晏的集注中就引包咸的观点道:“包曰:老彭,殷贤大夫,好述古事,我若老彭,但述之耳。” 朱熹《集注》的观点与此类似:老彭,商贤大夫,见《大戴礼》,盖信古而传述者也。仅仅从这两句话的意思来看,何晏和朱熹也认为“好古”不过是 “好述古事”而已,并不解其中“古”字的奥秘。古人的注释从根本上说,在我们搞清楚了第一章的内容以后反倒令人怀疑,因为孔子仔细研究古字,不单单是“好述古事”。为此,我们不妨翻开《大戴礼记 •虞戴德》来看看原文是怎么描述“老彭”的:
公曰 : “三代之相授 , 必更制典物 , 道乎 ?” 子曰 : “否 , 猷德保。保惛乎前,以小继大,变民示也。”
公曰:“ 善哉!子之察教我也。”子曰:“丘于君唯无言,言必尽,于他人则否。”
公曰:“教他人则如何?”子曰:“否,丘则不能。昔商老彭及仲傀,政之教大夫,官之教士,技之教庶人。扬则抑,抑则扬,缀以德行,不任以言。庶人以言,犹以夏后氏之祔怀袍褐也,行不越境。” [按:根据新的理解,笔者改变了部分句子的标点。]
在这段对话当中,孔子说了什么?他说:要保持言论道德。在君王面前,除非无话可讲,有话必然要说出来,在他人面前就不同。过去的老彭及仲傀,在对不同的人群讲不同的科目的时候,对于已经被吹大了的东西要把它缩小回原来的面目;对于已经被缩小了的东西要把它放大到原来的面目,要用德行来衡量教育,不遂便发表言论。在众人面前发表言论,就如同夏后氏穿衣——内衣华丽,外衣破败一样,不越雷池一步。
从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来,“老彭”确实是孔子的崇拜对象,他们之间有着非凡的一致性——严格的学术态度。杨伯峻先生的注中指出了以前大家在看法上的不一致性,从今天起,笔者以为这个“老彭”之谜不再存在了,孔子所比的“老彭”百分之一百地就是这个 “商老彭”无疑。
笔者给出的参考译文为:
7•1 孔子说:“我阐述知识没有欺诈,为了验证古文我乐此不疲地对其进行训诂研究,(在这一点上)我私下把自己比作(商代的)老彭。”
7•20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因为)喜欢训诂,小心谨慎才求来的。”
7•28 孔子说:“因为有缺少知识的人,就有人欺骗他们,我不是这样的人。多听(不同人的)课,选择其中的善者作自己的老师;多观察,分辨他们。在此之后,才能获得知识。”
7•28的“择其善者而从之”也出现在7•22中,但是二者在文章当中的意思不尽相同: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并不是指三个人当中的某个人可以成为我的老师,而是指三个人每个人的身上都可能有值得我学习的优点,因此,不可将二者同日而语。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2版,第66、72、73-74页
[2]李泽厚:《论语今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3月北京第1版,第188、206、213-214页
[3]钱穆:《论语新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年3月北京第2版,第167、183、190页
[4]傅佩荣:《解读论语》,线装书局2006年8月第1版,第110、121、125-126页
[5]南怀瑾:《论语别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268、288、302-303页
[2007年2月24日星期六19:24初稿;2007年2月27日星期二对“信”的解读进行修正]
请原谅俺的好奇,特意到网上搜了一下先生的背景材料。
果然是不宜那样要求先生的,汗。。。。。。
子居:
请原谅俺的好奇,特意到网上搜了一下先生的背景材料。
果然是不宜那样要求先生的,汗。。。。。。
------------------------
子居先生: 学术探讨无须隐讳, 有话尽可直言.
意见不同也是可能的, 但是, 希望具体.
呵,俺咋觉得俺已经很直言不讳了呢。
因为俺跟学界基本没啥关系,所以说话一向很没分寸。这个想来先生也感觉得出来。
读先生的文章,俺总是会有不是在解释汉语的强烈感觉,所以俺才去想,这如何是可能的?所以才会去搜索,搜过以后自然就理解咯。
以是故,并不是意见不同的问题,是语感完全不同的问题。
读先生的文章,俺总是会有不是在解释汉语的强烈感觉,所以俺才去想,这如何是可能的?所以才会去搜索,搜过以后自然就理解咯。
以是故,并不是意见不同的问题,是语感完全不同的问题。
-----------------------------------------
呵, 虽然先生说您已经很"直", 但我还是得靠猜. 这大概是您的风格和说话艺术, 让我们磨合吧.
首先, 我猜先生所说的"汉语"是否指汉语的某种传统定式? 接受这种定式才是"汉语"? 犹如历史上所有的 老子 注释和 论语 注释.
我们的差别的确就在这里. 其次, 窃以为科学研究不能停留在"感"的阶段, 这是认识的一个模糊阶段. 先生如果对我们这种差别感兴趣, 不妨上升到"理"的阶段, 这样才对汉语有好处.
先生果真要上升到“理”的阶段?嘿嘿,这个俺可比“文”更擅长。
理的基本要求,就是立论坚实,不能类同比附,要这么要求的话,俺实在不认为文科能剩下多少内容是真的,更不要说先生的文章。
我说的"理", 不是"文理"的"理".
要说"文理" 的 "理", 我也是这个行当出身, 但是, 我不像您那样低看文科, 我是文理不分家主义者. 能让我看看先生的代表作吗?
俺并不看低文科,毕竟,一个人不能看低自己的爱好不是?
俺只是有些感慨而已。
至于代表作,呵,俺喜欢挑别人毛病,要是让别人看俺写过啥,不是很吃亏?先生说是不是。
子居:
俺并不看低文科,毕竟,一个人不能看低自己的爱好不是?
俺只是有些感慨而已。
至于代表作,呵,俺喜欢挑别人毛病,要是让别人看俺写过啥,不是很吃亏?先生说是不是。
---------------------------
呵呵, 有意思. 不过, 这根本算不上挑毛病, 这是完全凭主观感觉的一种表态而已. 那么, 我就忽略先生的意见了.
学理的并不比学文的有多少优越性, 要分人对待. 在中国, 学理的进入文学和文字领域还没有谁做出什么突出的成绩, 所以, 并没有得到承认.
文科里有精品, 有好东西, 就怕我们眼力不行呢.
对啊,俺只是刚表下态而已,先生忽略与否,并没啥大区别。
毕竟,很多时候挑毛病,是要有必要去挑的,而有时候,表表态就可以了。
文也罢理也罢,俺不清楚啥叫优越性,而且,俺只分事,不分人。人俺都不熟悉,哈哈。
文科里面自然也有精品,俺想啥科都这样,但非精品太多了的话,想注意到精品就难了。
嘿,咋想起经济学里有“劣币驱逐良币”一说呢?
顺便问一下,先生到底从事啥专业的?
嘿,咋想起经济学里有“劣币驱逐良币”一说呢?
顺便问一下,先生到底从事啥专业的?
------------------------------
是啊, 我们都不相识, 无所谓. 言谈之中, 感觉先生在不断地否定自己前面的观点, 这也是一种风格, 搞研究立论坚实是基础, 接下来就是观点一致, 不能忽左忽右, 像个变色龙.
关于"劣币驱良币"之说, 我也认为成立, 关键是我们如何鉴别孰劣孰良, 今人这种辨劣能力不能令人满意, 加之功利性太强, "非精品"乃至"劣品"充斥与坊间.
我举一个例子, 子居可能又要见笑了:
道德经 第20章: 唯之与呵, 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 相去何若?
其中的"唯"与"呵"历来被释为"应诺" 与 "呵斥", 没人怀疑它们的不合理性----它们与"美" 与 "恶" 根本不对应!
我通过考证, 得出"唯" 当释为 "非"; "呵" 当释为"是", 这很反传统, 所以像先生这样的人就会从内心里发笑. 呵呵, 有什么办法呢?
关于我的专业, 我可以不保密, 大约30年前我攻读的是化学, 毕业后搞物理化学研究, 喜欢抽象概念的推演和运作 ( 物理化学当中的焓, 熵, 自由能, 内能, 热容等之间的联系及其条件). 现在有一种观点, 说社会科学不是科学, 我可不这样看. 其实社科概念也应该是严密的, 概念之间的关系也是严格的, 并非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说过的话想怎么变就怎么变, 是不行的.
先生说的"比附"是贬义词, 我认为, 比较不仅是文科研究的基本方法, 也是理科研究的基本方法. 试想, 自然科学研究当中的所有测量不都是比较吗? 我们可以在文字研究当中不进行比较吗? 这怎么可能?
子居先生可能说话比较隐晦一点。我认为对于古汉语研究而言,语感当然是第一位的。此外,有一句话叫“护惜古人”,不要轻视古人近人今人对古典著作的注解,要知道,他们大多都是浸泡在古汉语的氛围中长大的,除非在有“坚实的”证据的情况下,也即在全盘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做出的结论才有可能(!)符合事实的。最后,不要为立异而立异,这样动机不纯,何谈“客观”的研究。
共同努力!
tristan:
子居先生可能说话比较隐晦一点。我认为对于古汉语研究而言,语感当然是第一位的。此外,有一句话叫“护惜古人”,不要轻视古人近人今人对古典著作的注解,要知道,他们大多都是浸泡在古汉语的氛围中长大的,除非在有“坚实的”证据的情况下,也即在全盘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做出的结论才有可能(!)符合事实的。最后,不要为立异而立异,这样动机不纯,何谈“客观”的研究。
共同努力!
--------------------------------------
首先, 多谢先生的直言不讳. 那么, 我也就直言不讳了.
我认为, 在古汉语研究当中, 语感仅仅是一个辅助因素, "坚实的"证据如何能够根据语感得来?
"浸泡在古汉语的氛围中长大"并非说明这个氛围是一成不变的, 即经历了"汉"的氛围, 并不说明他们经历了"春秋"的氛围. 何况这其间经历了秦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这样的大事件呢?
先生认为"隶古定"不是一次对先秦文献的破解和翻译过程吗? 汉儒并非是参照前辈的"六国文字"与隶书汉字的对照表进行这样的工作的.
不要为立异而立异,这样动机不纯,何谈“客观”的研究
-------------------
这恐怕是一种"文感".
嗯,先生觉得俺观点很飘忽也很正常呀。因为俺只在明确立论或否定别人时,观点才是清晰的。
俺对优劣的甄别,方法很简单,只看证据。在这点上文科与理科很不同,文科上不是有个证据,能挂上联系,能推过去,能说得通,就证明对了。所以,先生的举证,在俺看来,说句比较过的话,简直匪夷所思,先生这样的线性证法,放数学里是可以的,放文科里就不成咯。
所以俺说“比附”,因为先生的举证对于证实先生的论点而言,实在是太薄弱了,同样的证法,完全可以证出大不相同的结论。这方面,不好用理科的测量来对观,因为理科的测量所得数据,是刚性的。所以,虽然同是比较,但文科是没有具体量化的数据差的。
先生说“很反传统, 所以像先生这样的人就会从内心里发笑”,呵,不是这么个过程。对俺来说,反传统不算什么,反传统的观点,俺能大把大把的提,而且一定都是多重证据的。但这不好玩,所以俺不提啥。以是,对于先生的观点,俺才不管它是否反传统,俺只考虑证据是否充分,论证过程是否严格,解释是否得当,该解释是否具有相应的适用性(而不是只能放在这一个地方,把一个词、一句话解释了)。不过确实,俺要看到很不符合以上核定过程的,俺会笑,嘿嘿。
所以,先生所说“不要为立异而立异”,正是俺所要说的。
呵,更正,俺最后一句是:
所以,tristan先生所说“不要为立异而立异”,正是俺所要说的。
再编辑功能好象出了点儿问题,呼叫网管。
看来泛言不如具证,俺就具体说一下吧
以先生此文所论“新”字为例
——————————————————
笔者认为,“新”()的本义根本不是“取木 ”而是“以斧头之类的工具砸开榛子的果实的硬壳”!其引申意义有“钻研 ”、“探索”难题的意思。
——————————————————
然而,为什么这么说呢?看前面
——————————————————
笔者对于许慎的析形也有疑问:如果“新”真的是“取木”,那么造字者直接以“木”加“斤”岂不更好?!于是,对于“亲”字偏旁进行了考证,结果发现,“亲”、“親”、“”(“榛”的本字)是同源字[3],《说文·木部》:“,果实如小栗。”“亲” 显然是“” 的省形或者“”为“亲”的繁化字。据此,笔者认为,“新”()的本义根本不是“取木 ”而是“以斧头之类的工具砸开榛子的果实的硬壳”!其引申意义有“钻研 ”、“探索”难题的意思。
——————————————————
这是证明么?先生所说的““亲” 显然是“” 的省形或者“”为“亲”的繁化字”实际上任什么证据都没有给,只不过写法相似而已,要这么可以成证,俺是不是可以说甲由田申是一个字,己已巳也是一个字?
这与其说是在证明,不如说是在天马行空地想象,先生明白俺意思了不?
因为俺只在明确立论或否定别人时,观点才是清晰的。
俺对优劣的甄别,方法很简单,只看证据。在这点上文科与理科很不同,文科上不是有个证据,能挂上联系,能推过去,能说得通,就证明对了。所以,先生的举证,在俺看来,说句比较过的话,简直匪夷所思,先生这样的线性证法,放数学里是可以的,放文科里就不成咯。
所以俺说“比附”,因为先生的举证对
-------------------------------
我也会笑.
首先, 现在先生观点不清晰, 是因为您还没"明确立论", 说明您很不严肃.
其次, 您既然说"这方面,不好用理科的测量来对(兑)现", 又说"俺对优劣的甄别,方法很简单,只看证据。在这点上文科与理科很不同", 这说明您的思维定式有问题.
我为什么要在前面的帖子中看先生的代表作? 因为您对庄子"道在屎溺" 的理解实在离奇, 对文理关系的认识也不像一个严格的研究者。
好,看到您的具体评论了,我将分析回复。
忘了說了。學術討論區中的帖子不可以編輯。
設置為不可編輯就是爲了讓大家對自己的學術言論負責,呵呵。
不過似乎顯示上存在一些問題,我們會糾正的。
汗,先生不要改俺说的话好不好?
俺承认俺不严肃,因为俺评论只是为了灌水挣十分而已,嘿嘿。
但俺严肃否,并不影响到俺的判断是否正确。
至于先生说俺思维定式有问题,俺愿意听先生再详细说说。不过要说理解离奇嘛,呵呵,彼此彼此,先生倒不必如此客套。
对文理关系该如何认识,怎样才算一个严格的研究者,请先生将公允的标准展示一下,俺学习先。
而且,这标准是否也同样可以用来要求先生呢?存疑。
admin:
忘了說了。學術討論區中的帖子不可以編輯。
設置為不可編輯就是爲了讓大家對自己的學術言論負責,呵呵。
不過似乎顯示上存在一些問題,我們會糾正的。
哦,原来是为了举手不回啊。了解。
子居:
看来泛言不如具证,俺就具体说一下吧
以先生此文所论“新”字为例
——————————————————
笔者认为,“新”()的本义根本不是“取木 ”而是“以斧头之类的工具砸开榛子的果实的硬壳”!其引申意义有“钻研 ”、“探索”难题的意思。
——————————————————
然而,为什么这么说呢?看前面
——————————————————
笔者对于许慎的析形也有疑问:如果“新”真的是“取木”,那么造字者直接以“木”加“斤”岂不更好?!于是,对于“亲”字偏旁进行了考证,结果发现,“亲”、“親”、“”(“榛”的本字)是同源字[3],《说文·木部》:“,果实如小栗。”“亲” 显然是“” 的省形或者“”为“亲”的繁化字。据此,笔者认为,“新”()的本义根本不是“取木 ”而是“以斧头之类的工具砸开榛子的果实的硬壳”!其引申意义有“钻研 ”、“探索”难题的意思。
——————————————————
这是证明么?先生所说的““亲” 显然是“” 的省形或者“”为“亲”的繁化字”实际上任什么证据都没有给,只不过写法相似而已,要这么可以成证,俺是不是可以说甲由田申是一个字,己已巳也是一个字?
这与其说是在证明,不如说是在天马行空地想象,先生明白俺意思了不?
----------------------------
感
先生说这里什么证据都没给,这的确是本人的疏忽,所以,探讨的好处也就体现在这里,这也是本人将论文发表接受批评的初宗。
那么,我补充一个证据:
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第487页“亲”字条下有两个篆体字形(抱歉,手头没有扫描仪和数码相机),一个是繁体“親”字,一个是简体“亲”字,前者左侧和后者都是“辛+木”的上下结构。
我喜欢这样的探讨, 直来直去多好.
说到底还只是字型象啊,既然先生说篆体,那俺请教,篆体的“榛”字怎么写啊?怎么用啊?当“亲”字使么?“新”字又怎么写啊?怎么用啊?当“钻研 ”、“探索”使么?
先生熟悉循环论证这词不?
子居:
说到底还只是字型象啊,既然先生说篆体,那俺请教,篆体的“榛”字怎么写啊?怎么用啊?当“亲”字使么?“新”字又怎么写啊?怎么用啊?当“钻研 ”、“探索”使么?
先生熟悉循环论证这词不?
----------------------------------
我当然知道,我在文章中已经说明,“新”与“亲”是通假关系,而“亲”、“親”和“辛+木”是同源字(见《汉字源流字典》)。
这能说明什么?能说明“辛+木”就都是“新”啊?还是能证明“新”字有“钻研”、“探索”意?
甲与乙相似,乙与丙相似,能说明甲就是丙么?
这么简单的事,咋就绕不清呢。
子居:
这能说明什么?能说明“辛+木”就都是“新”啊?还是能证明“新”字有“钻研”、“探索”意?
甲与乙相似,乙与丙相似,能说明甲就是丙么?
这么简单的事,咋就绕不清呢。
哈哈! "辛+木"那个字不是相似, 而是就是.
其他的如果先生不明白, 等我对 大学 释新民 的解读写出来再谈论吧.
这个"循环论证"就是通过汉字的通假和源流关系进行的. "这么简单的事, 咋就绕不清呢."
最后说明一下, 本人的意图是通过这样的论证找出已经丢失的"新"的本义. 辞书当中许多没有音, 义的字其音义都丢失了. 像"新"字, 是属于字流传下来了, 但本义丢了.
OK, 太晚了, 再见!
嘿,果然是在海那边,这边太阳还高着呢。
“辛+木”的字型完全不足以证明“亲”字就是“榛”字,这个环节过不去,下面说啥都是白说。
“其他的如果先生不明白, 等我对 大学 释新民 的解读写出来再谈论吧”这是什么?难道说先生的证据不能脱离先生所写的文章而存在?非得放到哪篇文章里去绕啊绕啊,然后让人觉得也许是那么回事?
不是吧?嘿嘿。
“通过汉字的通假和源流关系进行的”?这样进行的论证俺见过很多,少有不是含含糊糊的。现在先生再这么大篇大篇地整出来,却也不交代清楚,是咋说好呢?
说句老实话,子居完全不要和他那么认真嘛。我们要用宝贵的时间去讨论解决一些有意义或有意思的问题。另外我想说挺感谢你在中国先秦史论坛上上传的一些资料的。
我的导师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至今让我深记在心,他说,他研究中国经学史,只有一句话是自己的见解(见解正确与否见仁见智),其他都不是自己说的。做学问、搞研究还是虚心一点为好,千万不要觉得历史是从自己开始的。前一段时间买了一本《汉语言文字文献学》,是曲阜师大的一位教授写的,花点钱倒算不了什么,关键是此公写书很少注明他引述文字的出处,NND,气的我不行。翻了一遍,便扔掉了。
tristan:
说句老实话,子居完全不要和他那么认真嘛。我们要用宝贵的时间去讨论解决一些有意义或有意思的问题。另外我想说挺感谢你在中国先秦史论坛上上传的一些资料的。
tristan 先生客气了,俺是很喜欢先秦史,所以平时会比较注意收集相关资料,这些资料都是数字格式的,俺一个人看也是看,大家都可以用到的话,既无损于原数字资源本身,又有益于大家的交流应用与学科拓展,所以俺觉得独有不若共享,要说,中心准备共享的数字资源可是比俺要多得多得多,俺和中心比,就实在是差好多好多啦。
至于网上讨论,第一是可以灌水挣分,嘿嘿,第二也可以和别人交流一下不同见解,虽然未必能达成一致,不过能知道这个世界上总是会有各种观念认识,倒也不是坏事。而且俺时常还出言无状,也未见 ryknight 先生甚责,那么大家各言所见,互动一下,也是网络的意义所在哦。
咳,子居再咋整就是10分为基数。文人还是经济意识不强。
看了温故知新新解,就好象看到美圆在眼前冒起。不行,
照如今行市,还是欧元挺。建议作者赶快申请学术专利,
并与德国或者其他世界性汽车行业协会尽快取得联系。拓展中国车市,
孔老二可以出来火一把。
应了一句老话,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呵呵,汗。。。。。。
要大力发展中华辒车的国际市场
“辛+木”的字型完全不足以证明“亲”字就是“榛”字,这个环节过不去,下面说啥都是白说。
-------------------------
"辛+木" 为"榛" 的本字, 这不是本人的观点, 是谷衍奎先生的说法, 我非常赞同.
至于其他评论, "汗". 我们都还要往前走, 让时间来证明吧.
笔者的方法自然与你们导师的方法不同.
如果相同,我都不到这里来说。
作了一个简图,不知怎么上传,好像与其它论坛很不同。
子居:
tristan:
说句老实话,子居完全不要和他那么认真嘛。我们要用宝贵的时间去讨论解决一些有意义或有意思的问题。另外我想说挺感谢你在中国先秦史论坛上上传的一些资料的。tristan 先生客气了,俺是很喜欢先秦史,所以平时会比较注意收集相关资料,这些资料都是数字格式的,俺一个人看也是看,大家都可以用到的话,既无损于原数字资源本身,又有益于大家的交流应用与学科拓展,所以俺觉得独有不若共享,要说,中心准备共享的数字资源可是比俺要多得多得多,俺和中心比,就实在是差好多好多啦。
至于网上讨论,第一是可以灌水挣分,嘿嘿,第二也可以和别人交流一下不同见解,虽然未必能达成一致,不过能知道这个世界上总是会有各种观念认识,倒也不是坏事。而且俺时常还出言无状,也未见 ryknight 先生甚责,那么大家各言所见,互动一下,也是网络的意义所在哦。
----------------------------
对了, 我有印象子居是中国先秦史论坛的一个斑竹, 那么, 我正好请教一个有关先秦史的重要问题:
都说孔子生存的时代是"春秋", 先生也认为"春秋"这个名字是来源于孔子的书--- 春秋 吗? 慎重, 认真地回答.
嗯,慎重、认真地回答:“俺不知道。”
够慎重了吧,一点儿漏洞都没有,哈哈。
先生准备说啥哟?
友情提醒:
在论文评论区的发言应以学术讨论为主题,如帖子内容为纯水将被删除并倒扣经验值和积分。
ryknight:
“辛+木”的字型完全不足以证明“亲”字就是“榛”字,这个环节过不去,下面说啥都是白说。
-------------------------
"辛+木" 为"榛" 的本字, 这不是本人的观点, 是谷衍奎先生的说法, 我非常赞同.
至于其他评论, "汗". 我们都还要往前走, 让时间来证明吧.
笔者的方法自然与你们导师的方法不同.
俺去看了一下《汉字源流手册》P487页,果然是这么写的,但也和先生一样,完全没有给出依据。而且,这个金文中简体的当“亲”字讲的“辛+木”,俺也没查到原出处。那么这就有点儿难办了,请问ryknight先生,您是否可以告知,这个简体的当“亲”字讲的“辛+木”构型,见于何器,好让俺核实一下呢?
admin:
友情提醒:
在论文评论区的发言应以学术讨论为主题,如帖子内容为纯水将被删除并倒扣经验值和积分。
-----------------------------
多谢! 理当如此.
子居先生: 正值期末, 事务繁忙. 这样吧, 稍后关于"新"字我将集中在一个短文中说明.
关于"春秋", 我也有说法. 抱歉, 等过一周左右在讨论.
花了十分钟读完了“新解”,又花了二十分钟看了先生们的讨论,先生们从语感讨论到文理,又从文理讨论到新解,按照admin的友情提醒:“在论文评论区的发言应以学术讨论为主题,如帖子内容为纯水将被删除并倒扣经验值和积分。”
我们为何不直接就“新解”来进行讨论,何必再绕一个大圈呢?看先生们的前部分讨论,那是讨论吗?一点学术讨论精神都没有~~ 既然是讨论,就请直来直去,一语中的,点中要害,何必拐变抹角,如果学术讨论都隐晦藏涩“顾左右而言它”,那还有什么意思?
不能说俺哦,俺可讨论学术来着。
ryknight先生说让俺等一周左右,俺现在等待中。
顺便更正一下前面的话(不能编辑果然很吃亏),应该是《汉字源流字典》,不是《汉字源流手册》
哪位先生熟悉此书,介绍一下可否?子居拜谢。
子居先生言重了,我那也是一时的气话~~怪只怪今天天气太冷,家中又没有暖气,害俺哆哆嗦嗦地在电脑前冷了半个多小时,手都僵了~~索性就打点字暖暖手~`
《汉字源流字典》此书我比较熟悉,在学校的时候,这本书被我从图书馆中借出来,之后就“霸占”了四年,呵呵,此书确实很有用,直到今年,我在买到此书,马上吃饭了,等下午,我将此书的一些说明再发上来,
饭前又回味了一,感觉“温”与“辒”之通,只能说是可以通,但此处是否确定相通,有待进一步研究,要看同时期文献中的“温”字,是否还有可以通“辒”的,如果没有这种用法,楼主的此说很难让大家接受。
《汉字源流字典》俺大致翻了一下,不明白为什么字型不给出出处,对判为“同源”关系的字也未见给出什么说明或例证,这个实在费解。
jesse:
饭前又回味了一,感觉“温”与“辒”之通,只能说是可以通,但此处是否确定相通,有待进一步研究,要看同时期文献中的“温”字,是否还有可以通“辒”的,如果没有这种用法,楼主的此说很难让大家接受。
-----------------------
jesse: 您好! 文中引用的两个例证均出于 史记, 一个用 "温"; 一个用 "辒". 此外,通假字汇释 收录了这两个字.
子居:
ryknight:
“辛+木”的字型完全不足以证明“亲”字就是“榛”字,这个环节过不去,下面说啥都是白说。
-------------------------
"辛+木" 为"榛" 的本字, 这不是本人的观点, 是谷衍奎先生的说法, 我非常赞同.
至于其他评论, "汗". 我们都还要往前走, 让时间来证明吧.
笔者的方法自然与你们导师的方法不同.
俺去看了一下《汉字源流手册》P487页,果然是这么写的,但也和先生一样,完全没有给出依据。而且,这个金文中简体的当“亲”字讲的“辛+木”,俺也没查到原出处。那么这就有点儿难办了,请问ryknight先生,您是否可以告知,这个简体的当“亲”字讲的“辛+木”构型,见于何器,好让俺核实一下呢?
------------------------
此字出于 "中伯壶", 不知先生有否?
ryknight:
jesse:
饭前又回味了一,感觉“温”与“辒”之通,只能说是可以通,但此处是否确定相通,有待进一步研究,要看同时期文献中的“温”字,是否还有可以通“辒”的,如果没有这种用法,楼主的此说很难让大家接受。-----------------------
jesse: 您好! 文中引用的两个例证均出于 史记, 一个用 "温"; 一个用 "辒". 此外,通假字汇释 收录了这两个字.
嘿,还可以再灌一下。
请教ryknight先生,《史记》与《论语》是否同时期文献呀?另外,二字可通,是否就意味着二字必通而无别,无论什么地方的此字都可以用彼字代替?再者,不知道先生有没听说过“孤证不立”这说法?
子居:
ryknight:
jesse:
饭前又回味了一,感觉“温”与“辒”之通,只能说是可以通,但此处是否确定相通,有待进一步研究,要看同时期文献中的“温”字,是否还有可以通“辒”的,如果没有这种用法,楼主的此说很难让大家接受。-----------------------
jesse: 您好! 文中引用的两个例证均出于 史记, 一个用 "温"; 一个用 "辒". 此外,通假字汇释 收录了这两个字.
嘿,还可以再灌一下。
请教ryknight先生,《史记》与《论语》是否同时期文献呀?另外,二字可通,是否就意味着二字必通而无别,无论什么地方的此字都可以用彼字代替?再者,不知道先生有没听说过“孤证不立”这说法?
--------------------------------------
很好的问题. 关于"鬼神"二字的讨论当中, 我就提到时代问题.
论语 与 史记 显然不是同时代的文献. 不过, 春秋战国时代的论语肯定不是用小篆或隶书书写的(如"壁书"), 今本 论语 是汉代学者 "翻译" 过的, 从其翻译的时代来说, 二者是很近的. 这与上博简的情况不同.
再者,不知道先生有没听说过“孤证不立”这说法?
------------------------------
听说过, 还有"例不十, 不立法"之说. 可是, 我不赞成. 试想, 在我们寻找已经丧失的东西的时候, 先找到一个例证, 可不可以结合其他线索立论? 我看是可以的.
再说, 这种做法屡见不鲜. 比如, 汉语大字典 "新"字条下关于 "薪"的义项当中就只有一个处于马王堆帛书的例证. 可惜, 他们错了. 关于此点, 容我再述.
另外,二字可通,是否就意味着二字必通而无别,无论什么地方的此字都可以用彼字代替?
-------------------------------------------
当然不是, 这要视上下文确定. 例证当中二者都有 "车" 字; "温故而知新"当中没有"车", 但是, 当其他三个字字义确定之后, "温" 的这个仅有的通假关系能够解通文义, 您不觉得这个 "孤证" 很宝贵吗?
可以说, 按照先生的要求, 甲骨文和金文的解读在很多情况下就变得不可能. 看看如今甲骨文"翻译" 的情况吧, 太糟了.
ryknight:
--------------------------------------
很好的问题. 关于"鬼神"二字的讨论当中, 我就提到时代问题.
论语 与 史记 显然不是同时代的文献. 不过, 春秋战国时代的论语肯定不是用小篆或隶书书写的(如"壁书"), 今本 论语 是汉代学者 "翻译" 过的, 从其翻译的时代来说, 二者是很近的. 这与上博简的情况不同.
感觉先生比俺更清楚灌水之道。
“今本 论语 是汉代学者 "翻译" 过的, 从其翻译的时代来说, 二者是很近的. 这与上博简的情况不同”难懂,这么说所有传世先秦文献都只能视为汉代学者翻译过来的咯?那么,汉代学者翻译时,保留了哪部分?改变了哪部分?先生怎么知道、怎么证明这“温”就是为先生得证而改变的部分呢?该不是要诉诸未知吧?
ryknight:
再者,不知道先生有没听说过“孤证不立”这说法?
------------------------------
听说过, 还有"例不十, 不立法"之说. 可是, 我不赞成. 试想, 在我们寻找已经丧失的东西的时候, 先找到一个例证, 可不可以结合其他线索立论? 我看是可以的.
再说, 这种做法屡见不鲜. 比如, 汉语大字典 "新"字条下关于 "薪"的义项当中就只有一个处于马王堆帛书的例证. 可惜, 他们错了. 关于此点, 容我再述.
俺没要求那么多吧,俺只是说孤证不立,啥书用过孤证,俺不感兴趣,被用过不能说就是对的,不能以存在为合理。
并且,既然先生也说那个义项错了,那么不正证明孤证不可立么?更何况,列出一例未见得就只一例不是?这个和先生的情况不一样吧?
ryknight:
另外,二字可通,是否就意味着二字必通而无别,无论什么地方的此字都可以用彼字代替?
-------------------------------------------
当然不是, 这要视上下文确定. 例证当中二者都有 "车" 字; "温故而知新"当中没有"车", 但是, 当其他三个字字义确定之后, "温" 的这个仅有的通假关系能够解通文义, 您不觉得这个 "孤证" 很宝贵吗?
可以说, 按照先生的要求, 甲骨文和金文的解读在很多情况下就变得不可能. 看看如今甲骨文"翻译" 的情况吧, 太糟了.
呵,那么这个“温”字要依赖于另外三个字的字义确定咯?好象“新”字先生也没能确证吧?“故”、“知”字也不无可商。
这么看的话,岂不是先生实际上就没证据了?
《汉字源流字典》中关于亲的解释,我已经拍了图片,由于不能直接发上来,我做了个链接,
http://user.qzone.qq.com/57416360/blog/1201241644 方便的话大家看一下,
注意,《汉字源流字典》在452页讲到了“温”,在讲第四义项,温习,的时候,引用的就“温故而知新”
在我提出“温”与“辒”之相通之疑的时候,略查了一下,辒车也称温车,温与辒是相通的,但是我也查了一下辒车的意思,有战车,卧车和丧车三种意思,我查到的“辒车”一词所出现的最早文献是《韩非子》“乘辒车至李史门”,此书比《论语》晚200多年,又查“温车”但是没有在任何书中找到此词,于是又出来另一种想法孔子当时坐的车是什么车,叫不叫“温车”?如果孔老先生所坐车的不叫辒车,那么温与辒也就不存在相通之处了~~ 查了一下春秋时期的车,那时候最多的是战车,似乎没有“温车”一说~~(说明一下,我因为工作在外,现在可查的资料有限)
温和辒相通,从文字学角度是可以的。但是,温故是动宾结构,而通作辒,照王同志的意见,就成了两个语法结构的复合体。首先是做地点状语,其次还是具有动宾结构的语法成分.因此,你虽然有灌水的权利,但用子居所举文例来说,道不是溺.
由此我们看到,古文字学界对于文辞类古文献,往往先释字,再通句.很成问题.当然这也是一个过程.
不能要求凡涉此学之辈,都能象<郭店楚简>裘先生按语那样,出神入化.
jesse:
《汉字源流字典》中关于亲的解释,我已经拍了图片,由于不能直接发上来,我做了个链接,
http://user.qzone.qq.com/57416360/blog/1201241644 方便的话大家看一下,
jesse先生:
您可以在“学术讨论”栏目上传图片。
云间:
温和辒相通,从文字学角度是可以的。但是,温故是动宾结构,而通作辒,照王同志的意见,就成了两个语法结构的复合体。首先是做地点状语,其次还是具有动宾结构的语法成分.因此,你虽然有灌水的权利,但用子居所举文例来说,道不是溺.
由此我们看到,古文字学界对于文辞类古文献,往往先释字,再通句.很成问题.当然这也是一个过程.
不能要求凡涉此学之辈,都能象<郭店楚简>裘先生按语那样,出神入化.
云间先生讲得真好,俺想基本可以作为总结了。
若王先生一周后有啥新内容愿意再讨论,俺想或可先在论坛讨论成熟,再成文投稿,不知先生愿意接受俺的建议否。
子居也就此打住,呵呵,毕竟都灌到中大夫了,王先生此文,俺也不再评论啥了,佩服云间先生,啥时候能象先生这么专业就好了。
云间:
温和辒相通,从文字学角度是可以的。但是,温故是动宾结构,而通作辒,照王同志的意见,就成了两个语法结构的复合体。首先是做地点状语,其次还是具有动宾结构的语法成分.因此,你虽然有灌水的权利,但用子居所举文例来说,道不是溺.
由此我们看到,古文字学界对于文辞类古文献,往往先释字,再通句.很成问题.当然这也是一个过程.
不能要求凡涉此学之辈,都能象<郭店楚简>裘先生按语那样,出神入化.
----------------------------
终于承认"温和辒相通,从文字学角度是可以的"了. 好不容易! 不过, 云间先生这次从语法学的角度来探讨, 这也很好.
我提醒先生注意: "AB 而 CD" 这个形式并非"动宾 + 动宾", "而"字前边表示原因, 而后边表示结果.
因此, 您的理解是错误的.
但用子居所举文例来说,道不是溺.
-----------------
希望先生好好看懂我与子居先生的观点, 不要搞混淆了.
至于成语变成"温故知新", 我已经指出, 那是错误的.
ryknight:
云间:
温和辒相通,从文字学角度是可以的。但是,温故是动宾结构,而通作辒,照王同志的意见,就成了两个语法结构的复合体。首先是做地点状语,其次还是具有动宾结构的语法成分.因此,你虽然有灌水的权利,但用子居所举文例来说,道不是溺.
由此我们看到,古文字学界对于文辞类古文献,往往先释字,再通句.很成问题.当然这也是一个过程.
不能要求凡涉此学之辈,都能象<郭店楚简>裘先生按语那样,出神入化.
----------------------------
终于承认"温和辒相通,从文字学角度是可以的"了. 好不容易! 不过, 云间先生这次从语法学的角度来探讨, 这也很好.
我提醒先生注意: "AB 而 CD" 这个形式并非"动宾 + 动宾", "而"字前边表示原因, 而后边表示结果.
因此, 您的理解是错误的.
-------------------------------------------------------------------------------------------------------------------------------------------------
先生您又忽略了~ 我们没有否定过“温”与“辒”相通,而且“温”与“辒”并不是处处相通,我存疑的是“温”与“辒”在此处是否相通,我查了一下《论语》同时期的资料,未见“温”与“辒”相通之处,还有我前面的想法,没有查到“温”与“辒”相通,且未见有辒单独用,当时孔子坐的车叫不叫辒车?
先生文章中还有一处硬伤,在这里我也指出来吧,下面是先生文章中的原话,我引用一下
“以“温故知新”为例,夫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那么,任何一个人,只要他善于温习过去的东西,就一定能知道新的东西吗?换句话说,是不是新的东西的获得都必定在温习旧的东西的基础之上呢?是不是要当好一个老师就必须要“温习旧的知识”呢?显然未必。目前,人们对于某些古籍的注释以及某些成语的解释还是经常给人以模棱两可的感觉,原因在哪里?就是理解还不到位。”-----------(先生原文)
在数学上,条件与结论之只间有几种关系,先生看全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中,条件是“温故而知新”,结论是“为师”,中间加了“可以”一词,这是一个“充分非必要条件”,不是“充要条件”,所以先生就不能倒过来推理说“为师”就要“温故而知新”,再看“温故”与“知新”中间加了一个“而”字,这两者之间本来就不是条件和结论的关系,也就更没有先生“只要他善于温习过去的东西,就一定能知道新的东西”的推论。
我说了,这是硬伤,硬伤不碍大体,但先生之软肋就要好好“保护”了,我所说的这个数学上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好像是高中课本上学到的,子居兄是理科出身,应该对这个比我更清楚,有遗误的地方也请指正。
在数学上,条件与结论之只间有几种关系,先生看全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中,条件是“温故而知新”,结论是“为师”,中间加了“可以”一词,这是一个“充分非必要条件”,不是“充要条件”,所以先生就不能倒过来推理说“为师”就要“温故而知新”,再看“温故”与“知新”中间加了一个“而”字,这两者之间本来就不是条件和结论的关系,也就更没有先生“只要他善于温习过去的东西,就一定能知道新的东西”的推论。
--------------------------
先生这种指责令我惊异,本人这段话是分析成语与现有解释的不合理性,并不是本人对这句话的理解。难道学文字的同志当中,理解力这么成问题吗?
哈哈,实在不敢想象。
再看“温故”与“知新”中间加了一个“而”字,这两者之间本来就不是条件和结论的关系
----------------------------
恭请先生明示他们是什么关系?
先不说理解能力的问题,但是您确实没有理解我所说的意思,试想一下,我会说您是那样理解的吗?而且我也没有说您是那么理解的(有上面的留言为证),我说的是您的推论也就是您的反问不正确。
对于这句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相信有一点逻辑能用的人都不会理解成,“只要他善于温习过去的东西,就一定能知道新的东西”,所以您的这句话,“那么,任何一个人,只要他善于温习过去的东西,就一定能知道新的东西吗?”根本就不能这么反过来问,因为没有谁说过只要温习过去的东西,就一定能知道新的东西,“温故而知新”更不是这个意思,所以你的那个反问根本就不成立,我所说的硬伤指的就是这一点,您理解哪里去了?同样,您的第二个反问也是一个同样的错误,这种应该是较低级的错误吧~~
您的两声冷笑很有意境,您可以说我能力差,可以嘲笑我,因为我本来就很渺小,但是也请您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我们不应该把精力放在这些上面,先生您还是看看,如何解决温和新,这两处吧。
我再说一点吧,因为后天我要回老家,老家很偏远,没有网线,可以等不到一周后的讨论了,我把我第一次看到您这篇文章时的想法说出来吧,那天看到您这篇文章后,我就在想,此篇的意义何在?即使您最后论证了您的新解是正确的,千百年来大家的理解都是错的,又有什么意义呢?“温”字被释为“温习”之义也是古已有之,已经“深入人心”要想改变可能很难,就好比“救火”一词,我们喊救火的时候到底是救之还是灭之,字面的意思似乎已经不重要了……说这些话的时候自己的内心也感到很冒昧,我在此贴上的发言也将告一段落,待新年归来再做讨论。
最后祝先生在新年里开心,健康,万事如意。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另另解:温通愠,恼怒。故通诂,训诂。知通志,有志于。新,新解。痛恨训诂而有志于新解,就可以当老师了。
另另另解:温通蕴,隐藏。故通枯,干枯的木头。知,知道。新,取木。师,工匠。把干枯的木头藏起来不用,而知道拿别的木头,就可以做工匠了。
另另另另解:温通揾,《说文·手部》:“揾,没也。”没有。故,老的。而,胡须。知,知道。新,新手。可通何,何以,凭什么。嘴上没有一点胡子,一看就知道是个新手,凭什么可以当老师?
另另另另另解:……
您的两声冷笑很有意境,您可以说我能力差,可以嘲笑我,因为我本来就很渺小,但是也请您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我们不应该把精力放在这些上面,先生您还是看看,如何解决温和新,这两处吧。
我再说一点吧,因为后天我要回老家,老家很偏远,没有网线,可以等不到一周后的讨论了,我把我第一次看到您这篇文章时的想法说出来吧,那天看到您这篇文章后,我就在想,此篇的意义何在?即使您最后论证了您的新解是正确的,千百年来大家的理解都是错的,又有什么意义呢?“温”字被释为“温习”之义也是古已有之,已经“深入人心”要想改变可能很难,就好比“救火”一词,我们喊救火的时候到底是救之还是灭之,字面的意思似乎已经不重要了……说这些话的时候自己的内心也感到很冒昧,我在此贴上的发言也将告一段落,待新年归来再做讨论。
----------------------------
也许您这个想法不无道理, 比如"难能可贵", 我虽然证明它被误解了, 我现在还在这样用, 这是一种惯性. 但是, 是不是因为这样, 我们就不应该去求证它的真伪了呢? 我想, 答案是否定的. 这是两回事.
先生可以回家以前可以回答一下我请教过的问题吗?
--------------------
再看“温故”与“知新”中间加了一个“而”字,这两者之间本来就不是条件和结论的关系
----------------------------
恭请先生明示他们是什么关系?
先祝您新春愉快!
在这个讨论中, 我们可能都不同程度地流露出某种不该有的情感, 今后都注意吧, 我也很渺小, 所以不在意. 但是, 我感谢大家的质疑, 因为, 就是因为子居的穷追不舍, 才使得我进一步研究了"新"字, 才使我得以证明原来许慎的"取木也"也没错, 反而与笔者的解释相合.
qisixushen: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另另解:温通愠,恼怒。故通诂,训诂。知通志,有志于。新,新解。痛恨训诂而有志于新解,就可以当老师了。
另另另解:温通蕴,隐藏。故通枯,干枯的木头。知,知道。新,取木。师,工匠。把干枯的木头藏起来不用,而知道拿别的木头,就可以做工匠了。
另另另另解:温通揾,《说文·手部》:“揾,没也。”没有。故,老的。而,胡须。知,知道。新,新手。可通何,何以,凭什么。嘴上没有一点胡子,一看就知道是个新手,凭什么可以当老师?
另另另另另解:……
此属本人最新发现,谁要说俺不懂训诂和汉语,呵呵!
---------------------
不值一评.
我更多的认为温故与知新是一种并列,或者是递进关系。“而”字意思是“并且或者而且”,我的理解比较传统,从全句话来说,“可以为师矣”的意思是“值得别人学习”而不是“可以当老师”,“温故而知新”是“可以为师矣”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jesse:
我更多的认为温故与知新是一种并列,或者是递进关系。“而”字意思是“并且或者而且”,我的理解比较传统,从全句话来说,“可以为师矣”的意思是“值得别人学习”而不是“可以当老师”,“温故而知新”是“可以为师矣”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
《中庸》当中有这样两句对偶的话,不得不察:
温故而知新,
敦厚以崇礼。
说明“而”和“以”前面表示的都是方式,句式的意思是“以某种方式做某事”。由于“礼”与“新”相对应,可以说明“新”也是名词,而不是杏仁词。因此,将“新”理解为“新的”是错误的。
好了,先生回家过年了,祝一路顺风!
对不起,怎么打出个"杏仁词"? 应为"形容词":
--------------------------------------------
《中庸》当中有这样两句对偶的话,不得不察:
温故而知新,
敦厚以崇礼。
说明“而”和“以”前面表示的都是方式,句式的意思是“以某种方式做某事”。由于“礼”与“新”相对应,可以说明“新”也是名词,而不是形容词。因此,将“新”理解为“新的”是错误的。
好了,先生回家过年了,祝一路顺风!
"敦厚", 这个今天的"词", 完全是由过去的两个具有独立的"表词字"发展演变而来的. 从中我们可以汉字是如何从"字"到"词"的. 为什么我们现在对先秦文献的解读似是而非? 就是因为我们误将以字为主的先秦文献当作像汉以后的古文那样以词为主的文献处理的结果.
子居: 回到原主题,请解释这个“辛+木”为什么是“亲”字?为什么当“亲近”讲。
--------------------------------
在《汉字源流字典》第487页有一个金文和两个小篆字形支持。在重新研究当中笔者还发现,笔者所引用的“《说文·斤部》:‘新,取木也。从斤,新声。’”后面又注明“段玉裁本作‘从斤,
--------------
汉字源流字典 就是把它当作"亲"的同源字收的, 你可以去问谷先生为什么, 我引用的没有错.
从"新"与它地异体字的比较, 如果两个"新"字是一回事, 那么, 去掉"斤"字以后, 左边的两个不同的"亲"字必定有关系. 这本身就是一个证明.
第一: 亲 + 斤 = 新
第二: [辛+木] + 斤 = 新(异体)
《汉语大字典》第2027页:“同‘新’。《正字通·斤部》:‘新,本作
子居意见:
也就是说,先生将“辛+木”解释为“亲”,只是因为有那么一本叫什么《汉字源流字典》的书咯?具体究竟为什么,也不甚清楚咯?
嗯嗯,虽然俺也不懂古文字,但也不妨考虑出一本字典,就叫《汉字正解字典》,一定大受欢迎,到时候还希望先生多捧场,多引用哦。
--------------------------
本人答复:
因为现在我不能再说“我认为”如何如何,因为这有“望文生义”之嫌。我只能引经据典了。也不能说只有
其实,我们已经偏离主题了。本人释“新”为“用斧头之类的工具砸榛子”,只要证明“新”字的左侧是“榛”的古字就可以了。那么,我再给你提供一个直接的证据:
《汉语大字典》第1219页,“辛+木”字条,其音被标为“榛”,即不读“亲”。《说文·木部》:“[辛+木],果实如小栗,从木,辛声。《春秋传》曰:‘女挚不过[辛+木]栗。’”段玉裁注:“《周礼·籩人记》、《曲礼·内则》、《左传》、《毛诗》字皆作榛。”
此外,《广雅·释木》:“[辛+木],栗也。”
因此,加上“新”的异体字为“[辛+木]+斤”,本案可以说是铁证如山。
关于本题的讨论已转移至子
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PageIndex=2&ThreadID=137
新年归来,先给各位拜年!!!
--------------------------------------------------------------------------------------------------------------------
《中庸》当中有这样两句对偶的话,不得不察:
温故而知新,
敦厚以崇礼。
说明“而”和“以”前面表示的都是方式,句式的意思是“以某种方式做某事”。由于“礼”与“新”相对应,可以说明“新”也是名词,而不是形容词。因此,将“新”理解为“新的”是错误的。
-----------------------------------------------------------
先说一下,我没有把新理解成形容词“新的”意思。按照传统的理解,温故而知新中的“故”和“新”都是名词,是形容词做名词的用法。
《中庸》当中有这样两句对偶的话,不得不察:
温故而知新,
敦厚以崇礼。
说明“而”和“以”前面表示的都是方式,句式的意思是“以某种方式做某事”。由于“礼”与“新”相对应,可以说明“新”也是名词,而不是形容词。因此,将“新”理解为“新的”是错误的。
-----------------------------------------------------------
先说一下,我没有把新理解成形容词“新的”意思。按照传统的理解,温故而知新中的“故”和“新”都是名词,是形容词做名词的用法。
Jesse:即便将其理解为名词,也还是有问题。比如,从对仗关系来说,虽然“知”和“崇”都是动词,但是,如果将“知”理解为“知道”,那么它与“崇敬”在意义上也不对仗。只有当“知”作“志于”、“追求”讲的时候才与“崇敬”对仗。而此时的“新”不可能是“新旧”之“新”。
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八载:“自汉儒至庆历间,谈经者守故训而不凿。《七经小传》出而稍尚新奇矣;至《三经音义》行,视汉儒之学若土梗。”这里面的"故训"仍然可以理解为"诂训",即"训诂","凿"意义与"新"相近. 甲骨文中某些含有"斤"的字被有些人释为"凿",不是偶然的.
《说文》:“凿,穿木也。”这与“新,取木也”和“析,破木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或者"故训"可以理解为"已有的解读", 但"凿"决不可理解为"新旧"之"新". "新"的意义正是来自与"凿"的结果.
即便将其理解为名词,也还是有问题。比如,从对仗关系来说,虽然“知”和“崇”都是动词,但是,如果将“知”理解为“知道”,那么它与“崇敬”在意义上也不对仗。只有当“知”作“志于”、“追求”讲的时候才与“崇敬”对仗。而此时的“新”不可能是“新旧”之“新”。
---------------------------------------------------------------------
先生所言极是,“知道”和“崇敬”在意义上不对仗,那把知理解成“认知”呢,对不对仗?先生所说的,“只有当“知”作“志于”、“追求”讲的时候才与“崇敬”对仗。”讲的是不是有些绝对化了?
还有,下面都是先生的原话,
1。据此,笔者认为,“新”()的本义根本不是“取木 ”而是“以斧头之类的工具砸开榛子的果实的硬壳”!其引申意义有“钻研 ”、“探索”难题的意思。------出自先生《另解》第三段。
2。由于“礼”与“新”相对应,可以说明“新”也是名词。------出自先生1月28日之回复。
先生不是说对仗么,先生还说,“如果将“知”理解为“知道”,那么它与“崇敬”在意义上也不对仗”,就说这意义上的对仗,吧,你的“新”能和“礼”在意义上对上吗?还有先生的“辒诂而志新”能和“敦厚以崇礼”对上吗?
凿字确实与新有关连,说文关于凿字的解说也似有偏差,但是凿字的“钻研 ”、“探索”之意还是很好理解和接受,看看全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若改成“辒诂而志凿,可以为师矣”效果如何?
就说这意义上的对仗,吧,你的“新”能和“礼”在意义上对上吗?还有先生的“辒诂而志新”能和“敦厚以崇礼”对上吗?
------------------------------
jesse:
如果将"新"理解为"探索"或"钻研",作名词, 与作为"礼节"讲的"礼"是对仗的. 我已经写出了对 大学 前三章的解读, 大学 中多处讲到 "道学" (如切如磋) 和 "修身"(如琢如磨), 都是讲"治学"和"修身"二者的重要性, 这里(出于 中庸)的"新" 与 "道学"对应; "礼" 与"修身"对应.
"温故" 和"敦厚"当然也是对仗的. "敦"是一种盛祭品的器皿; "温"(辒)是"盛" 人的车; "故"(诂)的基本含义是"解"; "厚"的基本含义是"积".
不少人都将先秦的"敦厚"直接理解为我们今天的"敦厚", 这是不可以的, 这也是本人所强调的--不能以汉以后的"词" 去直接翻译 先秦的 "字". 原因是那时侯的"字"的含义不是我们今天的一个字所能概括的. 这正是我们今天翻译先秦文献的失败原因之一.
先秦不少文献反映的是哲学思想, 我们必须将义理和训诂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解读先秦的文献.
本人以为, 中庸 当中的这两句话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中庸》当中有这样两句对偶的话,不得不察:
温故而知新,
敦厚以崇礼。
为什么? 现在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中庸》是子思的作品;一种说是曾子的作品.如果是后者,那么他是孔子的直传弟子,最了解老师的思想,如果是前者,他是孔子的孙子,曾子的学生,孔子去世时他3到4岁.他们留下的这两句话最少对孔子思想误解的可能性.
好贴啊 不错啊 谢谢楼主分享 拉 (*^__^*) 嘻嘻……
------------------------------------------------------------
偶新人报道,正在拼命灌水中...在域名注册做网站申请售后支持没人管我,多灌水多为论坛做贡献不浪费上班的时间。
学术论文区禁止灌水,请mycatboys网友注意!
《说文》:“古,故也。从十口。识前言者。”
而《汉语大字典》“言”字条下有许多义项与章句或字有关,比如:(3)记载;(11)辞章;(13)盟辞;(16)语言或文章当中的字;(17i)口语或文章当中的句子;(18)著作;(19)臣对君的呈文等等。
因此,“识前言者”就是指对于古代的记载或其中的字句进行训诂这件事。
因此,“古”、“故”是可以解释为“诂”的。
ryknight:
子居:
ryknight:
“辛+木”的字型完全不足以证明“亲”字就是“榛”字,这个环节过不去,下面说啥都是白说。
-------------------------
"辛+木" 为"榛" 的本字, 这不是本人的观点, 是谷衍奎先生的说法, 我非常赞同.
至于其他评论, "汗". 我们都还要往前走, 让时间来证明吧.
笔者的方法自然与你们导师的方法不同.
俺去看了一下《汉字源流手册》P487页,果然是这么写的,但也和先生一样,完全没有给出依据。而且,这个金文中简体的当“亲”字讲的“辛+木”,俺也没查到原出处。那么这就有点儿难办了,请问ryknight先生,您是否可以告知,这个简体的当“亲”字讲的“辛+木”构型,见于何器,好让俺核实一下呢?
------------------------
此字出于 "中伯壶", 不知先生有否?
笔者在对天干地支22个字的研究过程中证实:天干十个字当中前八个字描写作物从一粒种子(或多年生植物老枝上的一个胞芽)一直到果实成熟的过程。 而其中的“辛”字恰恰就是成熟的作物果实。 相隔四年,结果的一致性很说明问题。 至于“辛”与“罪”的关系,本人过去也有说明。“辛刀”说是不正确的。古“辛”字有些字形下面一竖被写成一撇,这是释义的关键:一撇表示通过掠夺或偷窃等手段取得果实,因此是犯罪。如今的“辩”和“辨”当中各有一个有撇的“辛”和一个有竖的“辛”,原因就是辨别/辩护所得果实(辛)来路是否正当。
多么有趣的汉字啊!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