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陳劍:郭店簡《六德》用為“柔”之字考釋
在 2008/1/24 11:22:36 发布

 

郭店简《六德》用为“柔”之字考释

(首发)

 

陈剑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提要:郭店简《六德》中写作“”的字,跟简帛《五行》的“柔”字相当。本文认为,“”字下半所从的声符“*”就是《周礼·考工记》和《墨子·杂守》中用为“脑”的“*”和“”字。“*”的字形象以刀断草,是“刍荛”之“荛”的表意初文。“荛”、“脑”、“柔”并音近可通。进一步推测,“脑”的古字“匘”也是由“*”或“*”形进一步讹变而来的。

关键词:古文字  考释  郭店简  《六德》    匘(脑)

 

郭店简《六德》第3133号简两次出现一个写作“”的字,其形如下:[1]

A

B

其所在简文为:[2]

仁类[3]A而速[4],义类[5]而绝。仁B(?),义刚[6]而简。(?)之为言也,犹(?)(?)也,小而多也。

”字有释读为“蔑”(林素清200374页)、“愍”(颜世铉2001479页)、[7]“急”(涂宗流、刘祖信2001210页)、“萌”(廖名春2000a81页)、“蒙”(刘信芳2000214215页)、“瞢”(廖名春2000b)或“懞”(陈伟2002a397页)等意见,[8]皆不可信。不少研究者已经指出,上引简文可以跟简帛《五行》的以下一段话对读:[9]

不简,不行。不匿,不辩[10]于道。有大罪而大诛之,简也。有小罪而赦之,匿也。有大罪而弗大诛也,不行也。有小罪而弗赦也,不辩于道也。简之为言也犹练也,大而晏(罕)者也。匿之为言也犹匿匿也,小而访〈诊(轸)〉者也。简,义之方也。匿,仁之方也。刚,义之方。柔,仁之方也。《诗》曰:“不竞不求,不刚不柔。”此之谓也。郭店《五行》第3742号简,马王堆帛书《五行》略同)

对照之下,《六德》跟《五行》两段文字中讲“义”的“刚”和“简”分别对应;则《六德》讲“仁”的“”和“”,也可能是分别对应于《五行》讲“仁”的“柔”和“匿”的。庞朴先生就据此直接将“”和“”分别释为“柔”和“匿”(庞朴2000187188页)。“”字是依《郭店楚墓竹简》原释文隶定,原注释疑是《说文》作“”的“更”字,研究者或据此读为“光”或“晃”(廖名春2000a81页;又廖名春2000b),或读为“哽”(涂宗流、刘祖信2001210211);或据其从“丙”声而读为“放”(李零1999520页;又李零2002133页)、读为“绵”(刘钊2003117118)或“勉”(林素清200374);另有释为从“内”(读为“讷”或“纳”)、[11]从“容”(陈伟2002b127128)等说。以上诸说都跟“匿”读音不能密合,文意也不能说完全妥贴,看来“”字的确切解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而“”释读为“柔”,则可以从文字学上加以证明。

徐在国先生分析“”字字形为从“”从“*”,将*”解释为“以刀断木”形,释为“制”(徐在国2001181页)。颜世铉先生认为”字上半为“蔑”字所从,下半为“制”(颜世铉2001478479页)。将*”释为“制”在字形分析上有可取之处,但其结论也不可信。

*”形作为偏旁在西周晚期铜器铭文中已经出现。20世纪90年代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M2012出土一件“梁姬罐”,其铭文如下:[12]

原全铭为反书,翻转后如此。前三字为“(梁)姬乍(作)”,末两字当是器名或“器名修饰语+器名”。倒数第二字当分析为“从米从*”,发表者隶定为“”,其考释谓“*,象以刀断草”,[13]都是很准确的。由于最末一字尚不能确识,同时梁姬罐器形小巧、铸造精美,并非常见的礼器而可能是盛放珠宝一类东西的首饰盒,[14]作为铜器其自名缺乏同类材料的对比,“”字在此铭中的用法尚待进一步研究。[15]但据此可知,象“以刀断艸”之形的“*”字确是有很早的可靠来源的。

我认为,*”虽不见于其它古文字和后世字书,但保存在《周礼·考工记》中的“*”字和《墨子·杂守》中的“”字,皆即其讹体;“*”和“”都用为“匘(脑)”字(“*”又见于《汉印文字征》四·十六,原隶定为从“步”从“刀”,何琳仪先生《战国古文字典》315页释为“匘”),当是出于假借;同时“匘”字本身,也是由*”形进一步讹变而来的。*”字象“以刀断艸”之形,就是古书多见的“刍荛”之“荛”的表意初文。“荛”、“柔”、“匘”古音并相近。柔”是日母幽部字,“荛”是日母宵部字,两字中古音都是开口三等;“匘”是泥母宵部字,与荛同从“尧”声的挠、桡、铙和譊等字也是泥母字。其相通之例证如《周易·说卦》:“坎为矫輮。”《释文》:“輮,荀作桡。””字以“*(荛)”为声符,故简文中可因读音相近而用为“柔”。

《周礼·考工记·弓人》:“夫角之本,蹙于*而休于气,是故柔。”《释文》:“*,本又作腦。”很多研究者已经举例证明,古文字中“屮”、“止”两形(还有“又”形)经常相混,[16]*”跟“*”说为一字异体字形证据充分。比较切近的例子如,曾侯乙墓出土的君戈,“”字作如下之形:

其两“屮”形讹为两“止”。古文《尚书》多以“折”为“誓”,传抄古文中作一类形体(《汗简·止部》“誓”字又《斤部》“誓”字引《尚书》,《古文四声韵》去声祭韵“誓”字引《古尚书》),左上“屮”形亦讹为“止”。其左下“屮”形讹为“山”,与《墨子·杂守》“”形相合(“”形上所从之“艹”即“屮”形之变[17]),亦见于后引“匘”字异体。形左半中间余下的两笔即“(折)”字左半中间两小横之讹。《古文四声韵》去声祭韵“誓”字下又引《籀韵》四形:,“屮”形亦或讹为“止”,或讹为“山”。而且第一形跟“折”字异体“”比较,其左半上下两“屮”形讹为上下两“止”形,跟*”和“*”的关系也正相类。

“荛”字古多训为“草薪”,用为名词。亦多用作动词,意为“刈取草薪”。《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释文》:“《说文》云:‘荛,草薪也。’”《左传·昭公十三年》“淫刍荛者”《释文》:“草薪曰荛。”《汉书·贾山传》“刍荛采薪之人”颜师古注、《扬雄传上》“麋鹿刍荛”颜师古注、《文选·扬雄〈长杨赋〉》“蹂践刍荛”李善注引《说文》、《玉篇·艸部》等并云:“荛,草薪也。”《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赵岐注:“刍荛者,取刍薪之贱人也。雉兔,猎人取雉兔者。言文王听民往取禽兽,刈其刍薪,民苦其小,是其宜也。”“刍荛”古多连用,意义相近。从字形看,“(刍)”字象以手断取艸,*”象以刀断取艸,也正可类比(前引梁姬罐中“”字所从的*”,其两个“屮”形在“刀”形中的位置,跟“”形的情况更为相似)。它们字形中的“”形,还有殷墟甲骨文的“(艾)”字中的“”形,都跟“折”字和“制”字中的本由“断木”之形讹变而来的“”形无关。

*”、“”一般认为系“匘”形的讹变(详下文)。现在看到的最早的“匘”字见于秦汉简帛,严格隶定的话作“”,或省作“”,其形体如下:

《马王堆汉墓帛书[]·养生方》66行,图版59页,注释105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246行,图版26页,注释54

《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简57,图版73页,注释157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432行,图版36页,注释73

《张家山汉墓竹简·引书》简99,图版117,释文注释298

这些字形,整理者多引孙诒让等人之说来解释。孙诒让《周礼正义·考工记·弓人》:[18]

庄述祖云:《说文》:“匘,头也。从匕。匕,相匕著也。巛象发,囟象匘形。”《玉篇》“匘”或作“腦”,亦作“”。《考工记》作“*”,于六书无所取义,但相传以为古文奇字,而不敢易。不知“匘”从“匕”从“”,“”即古文“囟”字,字作“”,是古文“匘”当作“”,故隶讹作“*”,或作“”耳。案:庄说是也。以字形推之,盖“巛”、“囟”变为两“止”,移“匕”于右,又到(倒)其形,遂变成“刀”。隶古讹变,往往如是。《墨子·杂守上篇》云:“寇至,先杀牛羊鸡狗乌鴈,收其皮革筋角脂羽,皆剥之。”“”亦即“匘”字之讹变,与此经“*”字同。

庄述祖、孙诒让之说将“*”、“”跟“匘”字相联系是对的,但按我们现在的看法,其说刚好把字形的讹变关系讲反了。这些字形都应该是来源于“*”形的。“*”形中左上的“屮”形讹变为“止”,左下的“屮”形讹变为“山”,又将“刀”形移于左面反书而变为“匕”,就成为“”形了。

“匘”字中的“”形是后世文字中比较多见的偏旁,瑙、碯、恼、垴、等字皆以之为声符。《说文》将其分析为“巛象发,囟象匘形”,跟前举秦汉简帛诸形都不合。又后世通行的“腦”字不见于《说文》,段注以为“匘”字“俗作腦”。其字在汉简中已经出现,作如下之形(辞例为“肝腦涂地”):

《敦煌汉简》简667,上册图版陆伍,下册释文145

其右旁介于“”跟“”之间,右上尚近于“止”形而非“巛”,右下则已经距离“山”或“止”形较远而较近于“囟”形。《说文》“”之篆形作从“巛”从“囟”,可能就是在此类字形基础上加以有意的改造而成,有使之在“匘(腦)”字中起一定表意作用的因素。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以上将“”释读为“柔”的讨论中,我们始终只涉及“”形的下半“*”,有意回避了其上半所从的“”。“”字以“”为意符,其造字意图还难以解释。“”到底相当于什么字,也还难以说清。裘锡圭先生在看过本文初稿后提示我,郭店简的残简第5号有如下一字:

C

其辞例为“刚C”,“C”字很可能也应该就释读为“柔”。此字也包含“”形,它跟“”在整体上显然也有不可忽略的明显联系,二者应该结合起来考虑。我认为裘先生的这一意见值得重视,但“C”应该释为何字,它跟“”到底是什么关系,我还没有明确的认识,谨志此存疑以待进一步的研究(补记:也许此字和“”本来都跟“夒”字有关)。

最后附带简单谈谈前引简文“小而多也”的“多”字。此句跟《五行》“小而轸者也”对应,已有不少研究者指出,“”跟“轸”是音近相通的关系(“”字从“炅”声,“炅”字在古文字中常用为“慎”;秦公簋中一个从“金”从“炅”声的字读为“镇”;今本《老子》第五十六章“同其尘”的“尘”,郭店简《老子》甲本第27号简作楚简文字中常用为“慎”的“”字,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则作从“轸”声的“”字。此皆其证),“轸”意为“多”,讲“仁”的“小而多”跟讲“义”的“大而罕”相对。[19]那么,“多”字的用法,也应该跟“者”字相对应。由此回过头去看《六德》第3133号简中另外几个用法比较怪的“多”字:[20]

……因而施禄焉,使之足以生,足以死,谓之君,以义使人多。……危其死弗敢爱也,谓之[],以忠事人多。忠者,臣德也。知可为者,知不可为者,知行者,知不行者,谓之夫,以智率人多。智也者,夫德也。一与之齐,终身弗改之矣,是故夫死有主,终身不变,谓之妇,以信从人多也。信也者,妇德也。既生畜之,又从而教诲之,谓之圣。圣也者,父德也……

如果将这些“多”字都换成“者”字来读,可以说是再通顺不过了。我现在倾向于认为,《六德》篇中这几个“多”字,都可以就直接解释为指示代词,意为“……的(人或东西)”,跟“者”字的部分用法相类。但问题在于,这类用法的“多”字古书中似乎找不到;它跟同类用法的“者”字到底是什么关系,也难以解释清楚。[21]亦只能志此存疑以待后考。

 

2004415日初稿

20041215日改定

 

附记:本文初稿蒙裘锡圭师审阅指正;修改过程中参考了沈培先生《〈六德〉集释》和李家浩先生《〈五行〉释文注释》稿本。谨致谢忱。

 

本文所引与郭店简有关的论著目录

陈伟2000:《关于郭店楚简〈六德〉诸篇编连的调整》,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编《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5月。又载于《江汉考古》2000年第1期。

陈伟2002a:《郭店简〈六德〉校读》,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编《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7月。

陈伟2002b:《郭店竹书别释》,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12月。

董莲池2000:《释楚简中的“辩”字》,安徽大学古文字研究室编《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北京:中华书局,20007月。

李零1999:《郭店楚简校读记》,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郭店楚简”专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8月。

李零2002:《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月。

林素清2003:《重编郭店楚简〈六德〉》,郭店楚简研究(国际)中心编《古墓新知——纪念郭店楚简出土十周年论文专辑》,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311月。

廖名春2000a:《郭店楚简〈六德〉篇校释》,廖名春编《清华简帛研究》第一辑,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20008月。

廖名春2000b:《郭店简〈六德〉、〈成之闻之〉新札》,“简帛研究”网站,20001128日,http://***********/Wssf/Liaominchun.htm。又见廖名春:《郭店简〈六德〉校释札记》,《金景芳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10月;又收入廖名春:《新出楚简试论》(第六章《郭店简〈六德〉校释札记》),台北: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5月。

刘信芳2000:《郭店楚简〈六德〉解诂一则》,安徽大学古文字研究室编《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北京:中华书局,20007月。

刘钊2003《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12月。

庞朴2000:《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台北:万卷楼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6月。

沈培2002:《郭店楚简札记四则》,张显成主编《简帛语言文字研究(第一辑)》,成都:巴蜀书社,200211月。

涂宗流、刘祖信2001《郭店楚简先秦儒家佚书校释》,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12月。

魏启鹏2000:《简帛〈五行〉笺释》,台北:万卷楼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7月。

徐在国2001:《郭店楚简文字三考》,李学勤、谢桂华主编《简帛研究二〇〇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月。

颜世铉2001:《郭店楚简〈六德〉笺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二本第二分,20016月。

张富海2000《北大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郭店楚简研究”项目新动态》,“简帛研究”网站,200010月,http://***********/Xyxw/Beida.htm



[1]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图版第71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5月。

[2]《郭店楚墓竹简》,释文注释第188190页。本文引用简文释文尽量使用通行字。

[3]研究者或在“类”字上断开,将“类”理解为动词“类似”,不确。陈伟2002b127页)云:“类,品类。‘仁类’、‘义类’,与《五行》‘仁之方’、‘义之方’类似。”其说正确可从。

[4]“速”当读为何字尚无定论。诸说中以陈伟2002b127页)读为“数”和颜世铉2001479页)读为“属”较为合理,可参考。

[5]”字尚不能确识。它有可能当分析为从“止”得声,研究者据此有读为“止”(廖名春2000a81页;又廖名春2000b)、读为“持”(陈伟200067页;又颜世铉2001479页)、读为“樴”(刘信芳2000215页)、读为“等”(陈伟2002a397页)、读为“志(识)”(陈伟2002b127页)和读为“齿”(林素清200374页)等说,从文意上看都不是很好。“义类而绝”的“”跟“仁类而速”的“”相对,下文要谈到,“”当释读为“柔”,则“”的意义应该跟“刚”、“强”或“坚”一类词接近。

[6]此“刚”字的释读从裘锡圭先生说,见张富海2000所引。

[7]李零1999520页;又李零2002133页)较早提出此字“上半是‘蔑’字所从”,释读为“蔑”或“愍”之说就是从将字形分析为“蔑省声”出发的。但同时李零1999520页;又李零2002133页)又云此字“并不从刀,释文的隶定似不够准确”,即将”字右下的“刀”形看作“蔑”字中所从的“人形”,恐不可信。

[8]释读为“萌”、“蒙”、“瞢”或“懞”诸说是将字形分析为从“瞢”或“梦”省声。

[9]李零1999520页;又李零2002133页)较早指出,《六德》简中的“义强而柬”一句,跟简本《五行》“柬,义之方也”、“强,义之方”有关(按“强”皆当改释为“刚”,见张富海2000所引裘锡圭先生说)。以后不少论著对这两段简文的联系有进一步分析,如刘信芳2000215217页)、庞朴2000188页)、颜世铉2001480页)、陈伟2002b127128页)、刘钊2003117118页)等等。

[10]关于此处和后文两“辩”字的释读参看董莲池2000204页)。

[11]见陈伟200067页、74页。释读为“讷”)、刘信芳2000215216页、218页)引刘国胜先生说。颜世铉2001479480页)在字形分析上亦从刘说,释读为“纳”。

[1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虢国墓(第一卷)》上册254页,图一八二:2拓本,下册彩版二七:4铭文照片(二七:3器形照片),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12月。又见刘雨、卢岩编著:《近出殷周金文集录》4.1046,中华书局,20029月。

[13]上注所引《三门峡虢国墓(第一卷)》上册,第312页。

[14]参看刘社刚:《梁姬罐相关问题的思考》,《中原文物》2002年第6期,第6062页。

[15]原考释谓:,作器名,从米,与稻、粱等字同,应为同类作物。*,象以刀断草,字待考。”又释最末一字为“”,谓“此器形似罐,铭为‘’,,可能泛指贮存器。”可参考。见前引《三门峡虢国墓(第一卷)》上册,第312页。

[16]关于这一点可参看:张桂光:《古文字中的形体讹变》,《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第15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6月。刘钊:《古文字构形研究》,第591页,吉林大学博士论文,1991年。又刘钊:《古文字构形学》,第337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1月。王慎行:《古文字形近偏旁混用例》之七“止、屮”偏旁形混例,收入《古文字与殷周文明》,4849页,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2月。魏宜辉:《楚系简帛文字形体讹变分析》,第1718页,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4月。

[17]古文字中“屮”与“艸(艹)”互作多见,如《说文·屮部》“”之或体作“芬”,楚简文字“刍”或从三“屮”(其下方的“屮”变为“艸”,见包山楚简第95号、183号等),“药”字、“芒”字多从“屮”作等等,皆其例。

[18]中华书局点校本《周礼正义》,第十四册第3537页,198712月。此所引标点略有改动。

[19]如颜世铉2001480482页)、魏启鹏200045页,113114页)。

[20]以往研究者对这些“多”字已有不少讨论,可参看沈培20021116页)。

[21]曾经想到的一种猜测是:“多”有没有可能是来源于“者也”合音呢?“多”跟“也”都是歌部字。“者也”合为“多”,又或可说“多也”(“……谓之妇,以信从人多也”),犹如“之乎”合为“诸”,古书中又常可说“……诸乎”。补记:参看顾史考:《郭店楚简〈成之〉等篇杂志》,《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88页。

 
本文收稿日期为2008年1月18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08年1月24日
 
点击下载word版:

0056郭店简《六德》用为“柔”之字考释.doc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admin 在 2008/1/24 11:24:33 评价道:第1楼

    補充說明:

    此文寫作較早,輾轉幾處,現將刊於《中國文字學報》第二輯,商務印書館即出。

  • llaogui 在 2008/1/24 13:31:55 评价道:第2楼

    (“*”又见于《汉印文字征》四·十六,原隶定为从“步”从“刀”,何琳仪先生《战国古文字典》315页释为“匘”)

    -----------------------

    漢印中的兩例可能是「步」字訛篆。與「匘」無關。

  • ee 在 2008/1/24 15:15:10 评价道:第3楼

    一點猜測:從丙從口從攴的那個字或許可讀爲“猛”,陳劍先生已讀郭店簡某個從“丙”之字爲“猛”。

  • 云谁之思 在 2008/1/26 22:01:10 评价道:第4楼

    《说文》“奢”字籀文作“奓”。黃天樹先生認爲是“同為形聲字而聲旁不同”,(《黃天樹古文字論集》316頁)按此説法,奢从的多和奓从的多讀音上應該是有關係的。但不知道黃先生的意見有無問題。

  • 破晓 在 2008/4/29 21:15:15 评价道:第5楼

    此字是否与金文习见的“柔远能迩”中的“柔”有关?

    如03年宝鸡眉县出逨盘中。

    猜测!

  • ryknight 在 2008/5/1 3:29:16 评价道:第6楼

    提要:郭店简《六德》中写作“”的字,跟简帛《五行》的“柔”字相当。本文认为,“”字下半所从的声符“*”就是《周礼·考工记》和《墨子·杂守》中用为“脑”的“*”和“”字。“*”的字形象以刀断草,是“刍荛”之“荛”的表意初文。“荛”、“脑”、“柔”并音近可通。进一步推测,“脑”的古字“匘”也是由“*”或“*”形进一步讹变而来的。

    ----------

    各字型均含有"刀"字,真的是"柔"? 关注.

  • ryknight 在 2008/5/4 1:25:47 评价道:第7楼

    。“荛”、“脑”、“柔”并音近可通。进一步推测,“脑”的古字“匘”也是由“*”或“*”形进一步讹变而来的。

    ------------

    研究了一下,此字决不"柔".

     

    此字可以看成是由"苜"与"折"合成意义的单字,或可看成是二者的合文. 由于对"言", "哽", "",""等字的理解错误,才会觉得意义不合.当这几个字的字义解决以后,全通.

  • ryknight 在 2008/5/4 1:27:06 评价道:第8楼

    音韵分析这个步骤是先生论证过程的一个薄弱之处.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