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古文字研究会成立四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中)
第二会议室

※分组讨论第一节:

1.谢明文先生宣读论文:《金文丛考(四)》

2.周宝宏先生宣读论文:《读金文札记六则》

3.邹芙都先生宣读论文:《金文
字音读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4.蒋玉斌先生宣读论文:《作册般鼋与麦方尊“
(赞)”字合证》

5.曹锦炎先生宣读论文:《论新发现的越王旨殹剑》

6.广濑薰雄先生宣读论文:《论迈字的一个特殊形体》

7.邬可晶先生宣读论文:《“刍”“若”补释》

8.何有祖先生宣读论文:《新见里耶秦简考释(四则)》

9.韦心滢女士宣读论文:《上海博物馆藏三年昜人戈考》
※分组讨论第二节:

10.周波先生宣读论文:《战国兵器铭文校读(二则)》

11.黄锦前先生宣读论文:《襄阳陈坡M10出土戈铭补释及相关问题》

12.张振谦先生宣读论文:《燕赵鼎铭考释两则》

13.吴良宝先生宣读论文:《邵阳下官铜箍考》

14.商艳涛先生宣读论文:《金文偶记》

15.孙刚先生宣读论文:《释虎
丘君戈铭文中的人名——兼谈“般”“役”的构形》

16.陈颖飞女士宣读论文:《商周“小子”研究的回顾与再论》

17.叶磊先生宣读论文:《读金文札记三则》
※分组讨论第三节:

18.崎川隆先生宣读论文:《郑韩故城出土“戈铭石模”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19.季旭昇先生宣读论文:《释金文、〈诗·行露〉、楚简一种特殊用法的“足”字》

20.洪德荣先生宣读论文:《说“陈”》

21.胡平生先生宣读论文:《里耶秦简篆书论》

22.萧毅先生宣读论文:《“坪?必革毋行所灰”玺小考》

23.吕金成先生宣读论文:《新见临淄刻划陶文与研究》

24.孙合肥先生宣读论文:《〈戎壹轩藏战国玺选粹〉録姓名私玺补释》

25.张新俊先生宣读论文:《秦印文字校订一则》
※分组讨论第四节:

26.罗小华先生代曹方向先生宣读论文:《战国简〈说文〉所见“鈙”字补说》

27.刘国忠先生宣读论文:《释疏数》

28.牛新房先生宣读论文:《释楚文字中的几个役字》

29.风仪诚先生宣读论文:《再看法国吉美博物馆藏作册夨令簋铭文》

30.鞠焕文先生宣读论文:《梁伯戈铭新释》

31.徐世权先生宣读论文:《据秦简〈编年记〉谈〈史记·白起列传〉的编年错误问题》

32.魏宜辉先生宣读论文:《秦汉玺印姓名考析(续二)》
※分组讨论第五节:

33.于淼先生宣读论文:《汉隶“糅合”现象补说——兼谈糅合现象发生的条件》

34.张传官先生宣读论文:《关于〈苍颉篇〉第一章的复原》

35.肖攀先生宣读论文:《设计专用计算机软件辅助编纂古文字字编的设想》
感谢吉林大学古籍所任达先生供稿
新闻稿撰写:韩鹏飞(吉林大学古籍所)
第二会议室摄影:韩鹏飞(吉林大学古籍所)
网站编辑:鐘馨
本文发布日期为2018.10.18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360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