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王輝:讀楚系簡帛札記(五則)
在 2018/10/25 8:57:11 发布

讀楚系簡帛札記(五則)

 

王辉

山东大学文学院

 

题记:本文原刊于《中国语文研究》2011年第12期合刊(总第31期),第51-57页。署名单位为“中山大学中文系”。

 

  楚帛书甲篇“怒”

楚帛书甲篇有残字作:。此字上部模糊,或释为“每”,或释为“母”,或释为“女”[1] 。刘信芳曾认为上部似从艹,字应从女声[2] ;后又改释为“每”[3] 。近出《楚帛书诂林》徐在国按语认为释“每”可从[4]

按,楚简“每”字作gd001yc0034+08母01囗(《郭店·语丛一》简32)每01sh002zg0004+08(《上博()·子羔》简4),与显然不是一个字。与相同的字形见于新出楚简材料。《上博()·从政乙》简3说小人“怒01sh002czy003+13()”,怒01sh002czy003+13,整理者张光裕释为怒[5] ;《上博()·平王问郑寿》简1“惧鬼神以为,使先王无所归”,,整理者陈佩芬释为“恕”[6] ,陈伟改释为“怒”[7] 。楚文字“怒”异体有四:[8] (《上博()·三德》简13)(《郭店·老子(甲篇)》简34、《上博()·性情论》简1)、?(《郭店·语丛一》简46、《上博()·竞建内之》简6)[9] 。如此,则从字形看也应该释为“怒”。

帛书“怒”上一字残泐不清,下是水字,再下一字亦残。其意颇难索解。刘信芳曾疑读为《诗·卫风·汾沮洳》中“沮洳”之洳,“沮洳”意为水渐貌[10]

 

  新蔡卜筮简“恚”

新蔡卜筮简有“恚”字,见于以下诸简:

 

   (1) 以其不良恚瘳之古()       甲三:184-2185222

   (2) 迟恚()              甲三:265

   (3) 疾速损,少迟恚()      乙二:34

   (4) 疾速损,少迟恚()     乙二:47

 

“恚”,张新俊读为蠲,解释为除去,并引《方言》卷三“南楚病愈者谓之差……,或谓之蠲”为证[11] 。宋华强从之[12]

按,楚简从“圭”之字多可读为解。包山简259“桂冠”,整理者疑“桂”读为獬,《淮南子·主术》“楚文王好服獬冠”[13] 。望山二号墓简62“觟冠”,整理者也认为当读为“獬冠”,引《论衡·是应》“觟?”即“獬豸”、《淮南子·主术》“獬冠”《太平御览》引作“觟冠”为证[14] 。九店简28“利以凶,除不详”,陈伟武师、李家浩并引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简五正贰楚除害日占辞“利以除凶厉”,读“”为解,解释为除去[15] ;包山简137137反“”,两先生都读“”为解,陈师还指出“”与包山简120“解句”意同,即打开桎梏。准此,简文“恚”或亦可读为解。病愈为“解”文献多见,如《书·顾命》“王不怿”,《释文》曰:“马本作不释,云不释,疾不解也。”《太平经·分别四治法》:“则天有疾病,悒悒不解。”医古文中尤习见,例多不赘举。

 

  郭店简《唐虞之道》“冒”

《郭店·唐虞之道》简25-26

 

   古者圣人廿而冒。

 

“冒”字作gd001ty0026+01冒01形,整理者释为冒,认为字下部“自”是目之误,读作《说文》训作“小儿及蛮夷头衣”的冃,“二十而冒”系言年二十加冠为成人[16] 。李零指出古人习称“二十而冠”,此字从冂从自,似乎与“冒”有别,疑是“冠”字异体[17] 。李天虹则说字下部可能不是目之误,而是“首”字,上部所从即冠帽形,所以它可能就是冠字的一种异体[18] 。杨泽生师怀疑字从自从尹声或从君省声,很可能是“冠”的另外一种写法[19]

按,《上博()·曹沫之陈》简60“毋冒以陷,必过前攻”,“冒”作sh004cm060+29冒01形,与《唐虞之道》字同,下正从自。准此,郭店简整理者所说“自”为“目”之误的意见正确。“冒”读为帽,《说文》作冃。《慧琳音义》卷九十二“帽簪”注引《文字典说》:“帽,冠也。”古人多言“二十而冠”,“二十而帽”的说法不见于传世文献,简文恰可作为补充。

 

四 《上博()·弟子问》简10“色以官”

《上博()·弟子问》简10

 

   夫以众()难,以亲受禄;劳以成事,色以官。

 

“禄”从何有祖释[20] ,“色”从陈伟释[21] 字整理者认为字与楚简“强”字稍异,或读为“擅”,《韩诗外传》卷五“大夫擅官”[22] 。何有祖同意读擅,将字分析为从尸从旦[23] 。陈伟认为此是侸字,读为属,委托、任用之意;读“色”为啬,疏通整句话意思为“让众人冒险,而让亲信收益;让别人辛劳成事,却不舍得委任官职”[24] 。曹建国说简文中的“侸”即树,“树官”即树立职责、担负起某种职责之意[25]

按,字奇怪,字形待考。但陈伟对“官”一词及整句话意思的把握还是基本正确的。不过“色”字无需破读,即容色、容貌。《说文·色部》:“色,颜色也。”“色以官”,即以容貌为标准授官。《上博()·鲍叔牙与隰朋之谏》简1有“有夏氏观其容以使”的说法。《墨子·尚贤中》:“夫无故富贵、面目佼好则使之。”又:“且夫王公大人有所爱其色而使。”《大戴礼记·用兵》:“疏远国老,幼色是与,而暴慢是亲。”这和“以亲受禄”一样,与“有功者受重禄,有能者处大官”(《韩非子·人主》)、“因能而授禄,录功而与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相违背,不利于治国。《商君书·修权》:“故授官予爵不以其劳,则忠臣不进。”

 

  据楚简材料说铜器铭文中的“”和“

楚简材料中的“”字多可读为广,如郭店简《老子乙》简11德如不足”,今本和汉帛书乙本“”作广;《上博()·孔子诗论》简10诗篇名“汉”即今本《汉广》;《上博()·慎子曰恭俭》简4“均分而()”,“”,整理者读为广[26] 。从“”的“”字亦可读为广,如上博()·吴命》简5“以东海之表”,整理者即读“”为广[27] 。清华简《祭公之顾命》简13方邦”,今本《书·顾命》作“大开方封”。整理者读“”为皇,训作大[28] 。邓少平指出“”当读为广[29] 。据此,可以对一些铜器铭文中“”和“”字的读法作出判断。

平山一号墓出土的战国中山??圆壶(《集成》15·9734)有一句称赞贤臣司马賙的话,说他“德行盛”。“”,李学勤、李零、于豪亮读为皇[30] ;徐中舒、伍仕谦读为往[31] ;张政烺、朱德熙、裘锡圭读为旺[32] ,“旺”,《说文·日部》作暀,“光美也”。以上诸说,以读旺信者最多。一些常用的工具书如张守中《中山王器文字编》[33] 、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34] 、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35] 、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36] 、王辉《古文字通假字典》[37] 均以“”读为旺,四版《金文编》说“”“义如旺”[38] 。似乎这种说法已经被大家公认了。唯董莲池《金文编校补》[39] 引铭文此句时作“德行盛广”,其说甚确。但因董说隐蔽,又未作论证,学者或不知。兹作补证如下。先秦两汉文献以旺、皇修饰德、德行鲜有例证,而以“广”则文例甚多,比如《逸周书·太子晋解》:“由舜而下,其孰有广德?”《老子》第四十一章:“广德若不足。”亦有如铭文之“广”作谓语者,如《庄子·天地》:“故其德广,其心之出,有物采之。”《说苑·敬慎》:“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可以看出,读“”为广更合古文搭配习惯。

再说一个从“”的“”字。越器者??(《集成》1·120-1·132)中越王说者??()(),以祇光朕位。“”,饶宗颐、郭沫若读往[40],论者多从之。按,“”读广于意也通。金文称颂语习见类似格式,如“广启朕身”、“广楚荆”、“广四方”等[41] ,钟铭“广捍庶盟”与之相同。

 

补记:本文于20112月底投稿。待刊过程中,刘信芳《楚简帛通假汇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245页也将新蔡简“恚”读为解,第二则可视作刘先生说法的注脚。

 

 

 

 

 

 

 

 

 

 

 

 

 

 

 

 



[1] 参看徐在国《楚帛书诂林》第30-31页,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

[2] 刘信芳《楚帛书解诂》,《中国文字》新21期,(台北)艺文印书馆1996年。

[3] 刘信芳《子弹库楚墓出土文献研究》第16页,(台北)艺文印书馆2002年。

[4] 徐在国《楚帛书诂林》第31页。

[5]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23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6]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25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7] 陈伟《读〈上博六〉条记》,武汉大学简帛网200779日。

[8] 从范常喜(《上博楚竹书文字补释八则》,《古文字研究》第27辑,第425页,中华书局2008)释。

[9] 参看杨泽生师《释“怒”》,《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0] 刘信芳《楚帛书解诂》,《中国文字》新21期,(台北)艺文印书馆1996年。

[11] 张新俊《新蔡葛陵楚墓竹简文字补正》,《中原文物》2005年第4期。

[12] 宋华强《新蔡葛陵楚简初探》第190页,注释,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

[13] 湖北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第61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

[14]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编《望山楚简》第130页,中华书局1995年。

[15] 陈伟武师《战国楚简考释斠议》,《第三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第639页,香港中文大学1997   

年;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九店楚简》第83-84页,中华书局2000年。

[16] 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楚简》第159页,文物出版社1998年。

[17]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道家文化研究》第17辑,第500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9年。

[18] 李天虹《郭店楚简与传世文献互征七则》,《江汉考古》2000年第3期。

[19] 杨泽生师《战国竹书研究》第80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

[20] 何有祖《上博五〈弟子问〉试读三则》,简帛网2006220日。

[21] 陈伟《上博五〈弟子问〉零释》,简帛网2006221日。

[22]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27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23] 何有祖《上博五〈弟子问〉试读三则》,简帛网2006220日。

[24] 陈伟《上博五〈弟子问〉零释》,简帛网2006221日。

[25] 曹建国《上博竹书〈弟子问〉关于子路的几条简文疏释》,《楚地简帛思想研究()》第86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

[26]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28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27]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31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28] 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下册第177页,中西书局2010年。

[29] 参看复旦大学出古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清华简〈祭公之顾命〉研读札记》文下评论,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1115日。

[30] 李学勤、李零《平山三器与中山国史的若干问题》,《考古学报》1979年第2期。于豪亮《中山三器铭文  

考释》,《考古学报》1979年第2期。

[31] 徐中舒、伍仕谦《中山三器释文及宫堂图说明》,《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2期。

[32] 张政烺《中山国胤嗣??壶释文》,《古文字研究》第1辑,中华书局1979年;朱德熙、裘锡圭《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的初步研究》,《文物》1979年第1期。

[33] 中华书局1981年,第39页。

[34] 中华书局1998年,第632页。

[35] 中华书局2001年,第511页。

[36] 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746页。

[37] 中华书局2008年,第404页。

[38] 中华书局1985年,第417页。

[39]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98页。此蒙复旦网编辑告知,谨致谢忱。

[40] 饶说引自何琳仪《者??钟铭校注》,《古文字研究》第17辑,中华书局1989年;郭沫若《者??钟铭考释》,《考古学报》1958年第1期。

[41] 参看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第686页,中华书局2001年。



本文收稿日期为2018年10月24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18年10月25日

点击下载附件: 1949王輝:讀楚系簡帛札記(五則).docx

下载次数:43

分享到:
学者评论 回去再看看>>>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