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王寧:清華簡八《邦家之政》讀札
在 2018/11/29 11:46:22 发布

清華簡八《邦家之政》讀札

 

(首發)

 

王寧

棗莊廣播電視臺

 

本文所引《邦家之政》釋文及注釋均據《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1]所引注釋均隨文註明頁碼及序號,不另出注。

3: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宮室少(小)庳(卑)以?(迫)

按:根據簡7“如是者恒興”、“邦家將毀,其君聽佞而速變”云云簡文文意,開頭阙文或當補作“[邦家將興,亓君]囗囗,[]宮室少(小)庳(卑)以?(迫)”,仍缺二字。

3:亓(其)豊(禮)肥(菲),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整理者:肥,并母微部,讀為滂母微部之“菲”,儉樸。(123頁注[]

程浩先生云:“肥”或可如字讀,理解為禮用豐厚使邦家興盛。《左傳》桓公六年云:“吾牲牷肥腯,粢盛豐備,何則不信”,可見在古人看來祭品以肥厚為佳。[2]

按:此文述及孔子,則為儒家文獻,儒家重視“禮”,不厭其煩,所謂“經禮三百,曲禮三千”(《禮記·禮器》),所以這裡讀“菲”訓“儉樸”似乎不太合適。《禮器》又云:“禮也者,猶體也。體不備,君子謂之不成人。設之不當,猶不備也。禮有大有小,有顯有微。大者不可損,小者不可益,顯者不可掩,微者不可大也。”顯然是要求用禮要“當”;再參考出土文獻中“肥”主要用為“配”,[3]《玉篇·酉部》:“配,匹也、媲也、對也、當也、合也”,恐怕這裡的“肥”亦當讀為“配”訓“當”、訓“合”,合適、恰當之意。

後之闕文當是言其文章素、其樂簡的內容,與簡7-8的“其文章縟”、“其樂繁而辯”意思正相反。

4:亓(其)型(刑)(易),邦寡(廩)

整理者:,即“廩”,讀為“懍”,恐懼。(123頁注[]

按:根據上下句例,“邦”前當脫漏“而”字。“”當即《詩·信南山》“疆埸翼翼”之“埸”的繁構,《管子·富國》作“疆易”,尹注:“易與埸同。”“”即“稟”字,然讀“廩”或“懔”義皆不暢。ee先生認為“‘廩’以讀爲‘禁’好,‘邦寡禁’相當于《左傳?襄公九年》‘公無禁利’、《孟子?梁惠王下》‘澤梁無禁’;也可能是說邦國少禁止之事。”[4]“稟”讀“禁”當是,然疑是指囚徒、罪犯。《小爾雅·廣言》:“囚、禁,錄也”,簡文這裡是用“禁”代替被囚禁的罪人,猶罪人稱“囚”。“其刑易[]邦寡禁”就是說其法律寬鬆而邦國少有被囚禁的犯人。

5:亓(其)君執棟。

整理者:棟,棟樑。(124頁注[一四]

羅小虎先生云:“棟”可讀為“中”。“執中”一詞,古書常見。如《孟子·離婁下》:“湯執中,立賢無方。”《史記·五帝本紀》:“帝喾溉執中而遍天下。”又如《書·大禹謨》:“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尤其是“湯執中”與簡文“其君執中”可相類比。[5]

按:“執棟”意思相當於“執中”,但作者可能是用了另一種說法,意者“棟”不必改讀為“中”。《說文》:“棟,極也。”段注:“極者,謂屋至高之處。《繫辭》曰:‘上棟下宇。’五架之屋,正中曰棟。《釋名》曰:‘棟,中也,居屋之中。’”“棟”不僅有“中”義,也有極高、極重要的意思,古代稱國家的重要人物為“棟”或“棟樑”,此處當用來代表君權君位。後世也有用“棟”比喻君者,如《列女傳·辯通·齊孤逐女》:“柱,相國是也。夫柱不正則棟不安,棟不安則榱橑墮,則屋幾覆矣。王則棟矣,庶民榱橑也,國家屋也。夫屋堅與不堅,在乎柱;國家安與不安,在乎相。”此即以“棟”比喻王。《後漢書·楊震列傳》載順帝下詔策曰:“朕之不德,用彰厥咎,山崩棟折,我其危哉!”亦以“山”、“棟”為君之象征。

5-6:父兄與於(終)要

整理者:與,參與。,即“終”,成也。(124頁注[一五]

按:《系辭下》:“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以為質也”,《疏》解“要終”為“要會其事之終末”(《集解》引崔覲說同),“要”、“會”義近,《周禮·天官冢宰·小宰》:“聽出入以要會”,鄭注:“謂計最之簿書,月計曰要,歲計曰會。”“終要”就是最終的合計、謀劃,這裡當是指謀劃大事。

8:亓(其)樂(繁)而(變)

按:“”字整理者括讀“變”是,然注只引《呂氏春秋·音初》:“世濁則禮繁而樂淫。”(124[二四])不知何意。按:此字當即“辯”之或體。古樂名有《九辨》,亦作《九辯》者是。《楚辭·九辯》王逸注:“辨者,變也,謂陳道德以變說君也。”《廣雅·釋言》:“辯,變也。”《易·坤·文言》:“由辯之不早辯也”,《釋文》:“辯,荀作變。”可知“辯”、“變”古通用。《淮南子·原道》:“而五音之變不可勝聽也”,高注:“變,更相生也。”即五音變化而成的諸多樂曲。本篇是多變之意,也含有繁多的意思。

8:亓(其)祭弼(拂)以不時以婁(數)

整理者讀“弼”為“拂”訓“違”。(124頁注[二五]

按:“弼”當是“悖”的假借字,二字古音同並紐物部。

9:其刑(陷)而枳(枝)。

按:哇那先生讀“”為“險”,[6]可從,“險”亦“嚴”之通假字。[7]“枳”字,石小力先生認為“枳,即樹枝之枝的異體,疑讀為‘忮’,《說文·心部》:‘很也。’”[8]按:“枳”即“枝”,整理者括讀是,“枝”本身就有散亂、紛亂義,《繫辭》下:“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枝”,《疏》:“枝,謂樹枝也。中心於事疑惑,則其心不定,其辭分散若閒枝也。”實際上其義同分歧之“歧”,字或作“岐”,《爾雅·釋地》“枳首蛇”的“枳”,《疏》:“枳,岐也。” 《校勘記》:“枳之正字當作岐、作枝。凡作枳、作軹、作?,并同音假借字也。”《楚辭·天問》王逸注作“歧首之蛇”,是亦作“歧”。本分歧義,此為紛亂義。

9-10:亓(其)立(位)用(愗)民,眾(脆)焉(誥),亓(其)民志??(憂),亓(其)君子尃(薄)於(教)而行(詐)

按:此數句當讀作“亓(其)立(位)用(愗),民眾(脆)焉。(誥)亓(其)民志,??(憂)亓(其)君子,尃(薄)於(教)而行(詐)”。

”即“??”字,《集韻》或作“??”,訓“劣”,非簡文義。石小力先生認為“應讀為‘侮’,欺侮”,似亦不諧。此當從整理者讀“愗”訓“愚”(125頁注[二七]),又通“瞀”,昏愚、昏聵義。“”當即《說文》“?”之或體,訓“精戇也”,段注:“未聞。”王筠《句讀》:“《集韻》:‘?,呼骨切,憨也。’無‘精’字。”按:“精”疑“情”字之誤,“情憨”即思想愚鈍,故《集韻》徑訓“憨也。”《玉篇》:“憨,愚也。”此謂君主在位而昏瞀,民眾也多跟著愚蠢。“”即“悎”字,恐不得讀“誥”,而應依字讀,《集韻·上聲六·三十二晧》:“悎,懼也”,又《去聲八·三十六效》:“悎,驚也”,又《入聲九·一屋》:“悎,怖也。”均驚恐、恐懼義。“悎其民志,憂其君子”,“悎”、“憂”均使動用法,即使其民心恐怖,使其君子憂懼。“”即“謯”字或體,或作“??”,通用“詛”,整理者讀為“詐”是。

10-11:……下(瞻)亓(其)上女(如)寇(讎)矣,上下=(絕)悳(德)。女(如)是,亓(其)頪(類)不長(乎)!

按:此數句當讀作“……下瞻其上如寇讎矣!上下絕德如是,亓(其)頪(類)不長 (乎)!”“”後世寫作“?”,《集韻·上聲五·二十四緩》音覩緩切,與“斷”音同,蓋此字本音“絕”,音“斷”是同義換讀之故。

12:新則折(制),(故)則(傅)。

按:“折”當如字讀,即折疊之折。“”當即“?”之或體,此讀為“薄”,即厚薄之“薄”。段玉裁於《說文》“薄”下注云:“凡物之單薄不厚者亦無閒可入,故引伸爲厚薄之薄。曹憲云:‘必當作?’,非也。”從簡文看,“薄”、“?”當是通假字,這裡疑當讀為“縛”,《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以幣錦二兩,縛一如瑱”,杜注:“縛,卷也,急卷使如充耳,易懷藏。”是捲曲纏繞成團的意思。

“折”是彎曲義,“縛”是纏繞義,狀況甚於“折”。“新則折,故則縛”是說東西新的時候彎曲,到了舊的時候就會捲繞起來,所以下面進一步論述說:“始起得曲,直者皆曲;始起得直,曲者皆直。”

12-13:歬(前)人囗囗囗亓(其)則,無<>無璋(彰),具凥(處)亓(其)(昭),(改)人之事,(當)時為常。

”字,心包先生認為:“簡9被整理者括讀為‘昭’的字,實乃‘鄉’字也,本為相對而坐(或立)的人形之左邊的人形調換了方向而已(此類現象多見于齊璽印文字中的‘鄉’字,或為齊魯系文字的特點),句中讀為‘鄉’,‘具處其鄉’文從字順,‘璋’、‘鄉’”、‘常’三字押韻。”說可從。[9]按:“鄉”即“嚮”之假借字,這裡表示合適的位置。北大漢簡五《揕輿》云:“昔者既建歲日,辰星終有其鄉(嚮)。辰星乃與歲日相逆,以正陰與陽。既順或逆,以為常。”也是以鄉、陽、常同陽部為韻。

又疑“其則”屬下句讀,即此數句當作“前人囗囗囗,其則無滅無彰,具處其鄉。改人之事,當時為常。”

 

 



[1]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中西書局2018年,釋文及注釋見下冊122-126頁。

[2] 程浩:《清華簡第八輯整理報告拾遺》,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網站2018-11-17.

[3] 白於藍:《簡帛古書通假字大系》,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年,542頁。

[4] ee:《清華八〈邦家之政〉初讀》,簡帛網-簡帛論壇-簡帛研讀,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4376(下簡稱《初讀》)主貼,發表日期:2018/11/17.

[5] 《初讀》22樓發言,發表日期:2018/11/20.

[6] 《初讀》2樓發言。發表日期:2018/11/18.

[7] 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齊魯書社1989年,253頁。

[8] 石小力:《清華簡第八輯字詞補釋》,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網站2018-11-17.下引石先生說皆出此文,不另出注。

[9] 《初讀》10樓發言。發表日期:2018/11/19.



本文收稿日期为2018年11月29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18年11月29日

点击下载附件: 1968王寧:清華簡八《邦家之政》讀札.docx

下载次数:65

分享到:
学者评论 回去再看看>>>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42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