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時兵:釋楚簡中的“椀”字
在 2008/5/24 10:39:35 发布

释楚简中的“”字

 

(首发)

 

时兵

安徽大学中文系

 

战国楚简有字作下揭形:

 

a 《郭店·穷达以时》7        《包山楚简》牍1

b 《包山楚简》269

 

诸家多隶定为“*”(a)和“”(b),或读为“校”,①或读为“箠”、“绥”。②按字从“”或“”形,与“”的形体是有区别的。考金文、石鼓文与楚简中“”及从其得声之字作下揭形:③

 

  楚王酓悍盘,《集成》10158        刃鼎,《集成》1801

  伯盨,《集成》4346                   曹戈,《集成》11209

  史殿壶,《集成》9718

*  三年师兑簋,《集成》4318

  《包山楚简》163

 

上述“”所从偏旁“”与ab字形中的“”、“”是有区别的,后者较前者多出一斜笔或弧笔。据此,笔者以为 ”、“有可能另作它解。按甲骨文、金文“宛”字有作:④

 

 《合集》30286         《屯》2636

 仲义父鼎,《集成》2541     仲义父鼎,《集成》2542 

 

其所从“夗”形与“”、“”形颇为相似,只不过后者右边笔画有所简化而已。另外,在战国简中有“夗”字作:⑤

 

 《郭店·遵德义》3              (同左)34

 

上揭字形中所从偏旁“”、“”与b字形中的“”相同或相似。因此, “”、“”可视作是“夗”字的简体,而上揭楚简ab字形则可隶定为“”。

《郭店·穷达以时》7号简有以下文字:

白(百)里(转)(賣)五羊,为(伯)(牧)牛,(释)板(鞭)7而为(朝)卿,堣(遇)秦穆。

其中,“”读为“桊”或“棬”。“”从“夗”得声,在影纽元部,“桊”、“棬”在见纽元部,三字声近(喉牙通转)韵同。《说文·木部》:“桊,牛鼻中环也。”徐锴系传:“以柔木为环,以穿牛鼻也。”朱骏声通训定声:“桊字亦作棬。”《玉篇·木部》:“棬,拘牛鼻,亦作桊。”《吕氏春秋 ·重己》:“使五尺竖子引其棬,而牛恣所以之,顺也。”许维遹集释引凌曙曰:“棬与桊同。”

在《包山楚简》中也有:

(蒙)毣(旄)首(牍1

,冒(旄)之首(269号简)

上两句中,“”皆读为“旃”。“旃”在章纽元部,与“”同韵。(郭店《老子》甲4号简:“天下乐进而弗詀”一句中,“詀”读为“厌”。“詀” 在章纽谈部,“厌”影纽谈部,知章、影可谐。)《说文·部》:“旃,旗曲柄也。所以旃表士众。从丹声。《周礼》曰:‘通帛为旃。’”朱骏声通训定声:“旃,绛帛不画,所谓周之大赤也。其柄上曲。”《诗·鄘风·干旄》:“孑孑干旄,在浚之郊。”毛传:“ 注旄于干首,大夫之旃也。”《战国策·楚策一》:“王抽旃旄而抑兕首”,“旃旄”连文,即指旗杆(上部弯曲)顶端系有氂牛尾的红色旌旗。

其实,“旃”字也见于战国简,如《曾侯乙墓》:“凫旃,墨毛之首”⑥(46号简),“紫旃,翠首,翠颈”(72号简),“紫旃,玄羽之首,一翼之”(79号简),“凫旃;朱毛之首”(86号简),“凫旃,翠首,貂定之颈”(89号简),“朱旃”(115号简)等。据简文可知,战国早期“ 旃”的颜色有“紫”、“朱”两种,这与朱氏所言“绛”色大体吻合;除此,“旃”还突出旗杆“颈” 部的装饰,这与“柄上曲”可能有关。不过,简文中有“凫旃”,即画有凫鸟的旃,这说明文献所载“ 不画”恐不符古制。另外,望山二号墓楚简中还有“丹,黄末,翠胊,翡”(13号简)一句,其中“”似读为“旃”,二者皆在元部。“胊”读为“句”,《说文· 句部》:“句,曲也。”“翠胊”就是用翠鸟羽毛系于旗杆弯曲处,即曾侯乙墓竹简所言“翠颈”之意。

另外,战国楚简还有两个从 “”的字,其一作:

 

 《郭店·穷达以时》13

 

诸家多隶定为“茖”,或读为“璐”,⑦或读为“葰”。⑧ 按字从“”而非“夂”,故隶定为“苑”(“口”为无义累增偏旁)。在《郭店·穷达以时》12-13 [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 ]嗅而不方。⑦无苑蓳(瑾)愈(瑜) (包)山石不为□□□□ ”中,“无苑”读为“璵璠”。“无”、“璵”皆在鱼部,“苑 ”、“璠”均在元部。《左传·定公五年》:“阳虎将以玙璠敛。”杜注:“玙璠,美玉,君所佩。” 陆德明释文:“玙,本又作与。”《说文·玉部》:“玙,玙璠也。”又云:“璠,玙璠,鲁之宝玉。 ”(段注本《说文》:“璠,璠与。”)“玙璠”(又名“璠与”)与“瑾瑜”都是美玉名,它们构成并列结构,与上文“芷”、“兰”相对。

其二作:⑨

 

《郭店·成之闻之》31

 

上揭字形从“”从“止”,故可隶定为“”。在《郭店·成之闻之》31“天(常)以里(理)人侖(伦)”中,“”读作“建”。“建”,在匣纽元部,与“”韵同,声均是喉音。另外,“大常”即下文所言“天常”、“ 天德”,这句大意是:天建立大德,用来治理人伦。

本文写作过程中,徐在国、冯胜君先生曾提宝贵意见,谨致谢忱。

 

20077月初稿

20083月修改

引书简称:

《合集》《甲骨文合集》 《屯》《小屯南地甲骨》

《集成》《殷周金文集成》   《郭店》《郭店楚墓竹简》

 

附注:

①何琳仪:《郭店楚简选释》,《简帛研究》,第162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又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 ——战国文字声系》,第284页,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②白于蓝:《郭店楚墓竹简考释(四篇)》,《简帛研究》,第194-195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③《石鼓文·作原》篇有 “*”字,其所从“”乃“丮”字之讹。参见曾宪通:《说及其它》,《江汉考古》1992年第2期。

④刘钊:《释甲骨文中从夗的几个字》,《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续编》,第153-172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96

⑤黄德宽:《〈战国楚竹书〉(二)释文补正》,《学术界》2003年第1期。

⑥单育辰:《谈战国文字中的“凫” 》,简帛网,2007-5- 30。又李家浩:《信阳楚简“浍”字及从“”之字》,《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第204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

⑦参见颜世铉先生:《郭店楚简散论》(二),《江汉考古》2000年第1期。又见刘乐贤先生:《郭店楚简杂考(五则)》,《古文字研究》(第22辑),北京:中华书局, 2000

⑧简文空缺部分据《荀子·宥坐》补出。参见李零先生:《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⑨《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 60有“路”之异体,其从“辵”、“夂 ”、“丌”,与下揭字形不同。参见刘钊:《郭店竹简校释》,第105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

 

本文收稿日期为2008523

本文发布日期为2008524

 

 

点击下载word版:

0144释楚简中“椀”字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shing 在 2008/5/24 17:15:18 评价道:第1楼

    “建”,在匣纽元部,与“”韵同,声均是喉音。

    当更正为:

    “建”,在见纽元部,与“”韵同,声是喉牙通转。

     

  • admin 在 2008/5/24 17:53:53 评价道:第2楼

    本網編輯按:已遵作者囑將word版內容做了更正。請讀者朋友們注意。 5月24日

  • 小温侯 在 2008/5/24 19:33:28 评价道:第3楼

    ——““无苑”读为“璵璠”。“无”、“璵”皆在鱼部,“苑 ”、“璠”均在元部”

     

    难道同部就可以通假吗?猪上古在鱼部,虎也在鱼部。猪和虎也能通假吗?

  • jiaguwen1899 在 2008/5/25 10:29:31 评价道:第4楼

    “无—璵”、“苑—璠”声纽不近,以言通假,似难取信。

    声韵皆近,才有可能通假,但也只是可能而已,还需要其他多方面的证据,况声不近乎?

    又,此文所举楚简从“夗”之字,多有疑问,恐尚需斟酌。

  • 重耳 在 2008/5/25 11:44:48 评价道:第5楼

    暫舉幾例:
    陳喜壺的“族”,“客”,“為”諸字皆有加短橫劃的飾筆(“客”字猶值得注意);齊陶文中的“胡”字(季木39下,對比璽彙5678)亦為類似例子。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