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安大簡《詩經·摽有梅》札記一則
(首發)
王寧
棗莊廣播電視台
安大簡《召南·摽有梅》之“摽”作“”,其字從“艸”,關於此字,整理者認為下面的“双”即“??”字,整個字形即“??”;[1]侯瑞華先生認為下面是從“??”,是“拋”字的聲旁。[2]汗天山先生從侯瑞華先生說,認為“安大簡《詩經》中所見的‘[艸力力](??-摽)’字形之聲符‘[力力](??)’,應當是傳抄古文所見的‘拋’字形右部所從字符的來源(字形有訛變)。”[3]潘燈先生認為此字就是“蔈”,二力形來源於“包”,“其實是包(子)和力同化後的結果。”[4]
我們先放下此字不談,來說說《摽有梅》之“摽”的意思。“摽”字從《爾雅》到《毛傳》都訓“落也”,此為戰國末以來的古訓,唯《說文》訓“擊也。一曰挈門牡也。”是以“摽”為通假字,而以“??”為正字,云:“??,物落;上下相付也。从爪从又。凡??之屬皆从??。讀若《詩》‘摽有梅’。”段注:
“毛曰:‘摽,落也。’按摽,擊也,《毛詩》‘摽’字正‘??’之假借。《孟子》:‘野有餓莩’,趙曰:‘餓死者曰莩。《詩》云莩有梅,莩,零落也。’丁公箸云:‘莩有梅,《韓詩》也。’《食貨志》:‘野有餓??’,鄭氏‘??’音‘蔈有梅’之‘蔈’。《孟子》作‘莩’者,‘??’之字誤。《漢志》作‘??’者,又‘??’之俗字。《韓詩》作‘??’是正字,《毛詩》作‘摽’是假借字,鄭德作‘蔈’,亦假借也。《鄭風》:‘風其漂女’,毛曰:‘漂猶吹也。’毛意‘漂’亦‘??’之假借。”
可知“摽”又有“??”、“??”、“莩”、“蔈”等寫法,都用為動詞。高亨先生云:“摽,打落。有,語助詞。”[5] “摽有梅”就是打落梅子的意思,也是沿用傳統的解釋,但是這種解釋很讓人生疑的。
《詩》中“某有某”這種格式的篇名極多,除《摽有梅》之外,請臚列之如下:
《江有汜》《野有死麕》《匏有苦葉》《牆有茨》《中谷有蓷》《丘中有麻》《山有扶蘇》《野有蔓草》《園有桃》《山有樞》《防有鵲巢》《隰有萇楚》《南有嘉魚》《南山有臺》《文王有聲》《昊天有成命》。
這種格式的篇名,“有”字前後均為名詞,都是某處或某人有什麼東西,無一例外,唯獨《摽有梅》之“摽”解為動詞,何其不類耶? 由此即可知“摽”解釋為“落”是有問題的。
“摽”字或作“蔈”,《淮南子·天文訓》:“秋分蔈定,蔈定而禾熟。”高註:
“蔈,禾穗,粟孚甲之芒也。……‘蔈’讀如《詩》‘有貓有虎’之‘貓’,古文作‘秒’也。”
錢塘《補註》:
“《宋志》作‘禾?’,注云:‘?,禾穗芒也。’《說文》:‘蔈,苕之黃華也。一曰末也。’‘秒,禾芒也。’是‘蔈’‘秒’通。”
段玉裁於《說文》“秒”下註云:“下文云:‘禾有秒,秋分而秒定。’《淮南書》‘秒’作‘蔈’,亦作‘?’。按《艸部》云:‘蔈,末也。’禾芒曰秒,猶木末曰杪。”
“秒”、“杪”音同義近,實一字之分化。《說文》:“杪,木標末也”、“木杪末也。”段註:
“杪末,謂末之細者也。古謂木末曰本標,如《素問》有《標本病傳論》是也。亦作‘本剽’,如《莊子》云‘有長而無本剽者’是也。標在最上,故引伸之義曰‘標舉’。”
“秒”、“杪”、“標”、“蔈”、“剽”是同源字,[6]因此,《摽有梅》的“摽”很可能是本作“標”或“杪”,是指樹梢,“標(杪)有梅”自然是指樹梢上結著梅子。《標有梅》或《杪有梅》與《江有汜》、《牆有茨》等篇名格式正同。
“標(杪)有梅,其實七兮”、“標(杪)有梅,其實三兮”、“標(杪)有梅,頃匡堲(既)之”,是說樹梢上結著梅子,先是有七個果實,後來還剩下三個果實,再後來被人端著頃匡都摘盡了,以樹上的梅子越來越少表示時間的不斷地推移。這樣解釋比解釋為“落”的意思更切合文意。
那麼再來看看安大簡《摽有梅》相當於“摽”的那個字,整理者隸定是從艸從双,認為即“??”字,從文意上看最為合理;而侯瑞華先生認為是從二力(??),從字形上看最為合理,“??”字從爪從又為上下結構,而簡文此字形既非二又也非上下結構,“??”和“??”的差距還是很大的;筆者也傾向於是從“??”,字形隸定應該作“”。至於說是“拋”的聲符從讀音上說有合理性,但是仔細分析一下可能也有問題。
“拋”字《說文》不收,應該是個比較晚出的字。《說文新附》收此字訓“棄也”,字形分析是“从手从尤从力,或从手??聲。”《廣韻·入聲·職韻》“??”字林直切,讀音同力,訓“脛交”;《集韻·入聲十·二十四職》六直切,亦音同力,訓“行脛相交也。”並與“拋”音大異。楊寶忠先生已經指出“??”即“尥”字之俗訛,[7]正確可從,《說文》云:“尥,行脛相交也。”音力弔切,但是《廣韻·下平聲·肴韻》音薄交切,與庖音同,云:“尥:牛脛相交也。又力釣切。”《集韻·平聲三·五爻》音蒲交切,云:“??、尥:脛交也。或作尦。” 《龍龕手鑑·尢部》:“??、尥:音料。牛脛相交也。又步交反,義同。”“拋”當是從手尥(??)聲,它就是“抱”的或體,汗天山先生也指出“‘拋’字的本字當是‘抱’字(或者説是‘扌??(捊)’字)”,[8]看法是对的,它被用為“棄”義的專字,《集韵·平声三·五爻》:“抛、摽、??、抱:棄也。或作摽、??、抱”是其義。在轉寫中“勺”訛謬為“力”形,傳抄古文作“”、“”者,[9]當是據訛謬的字形推擬古文字形而然,故亦從“斤”或“力”,恐非其本源;但其中間部分仍能看出是“尣(尢)”。所以說“??”是“拋”的聲符,恐怕也有許多不妥當的地方。
“??”字《說文》、《玉篇》等較早的字書都不收,傳世典籍也不見用之者。《龍龕手鑑·力部》有此字,釋云:“古文‘從’字。又烏八反。”說是古文“從”是把此字當成了“从”的或體;另一讀音“烏八反”音如“挖”,不知何意。《字彙補》以為“??(古剝字)字之譌”,恐怕也非是。
作為文字構件的“??”字,金文中就有,“劦(協)”字本從“劦”從“猋”,也有從“??”者,如王尊、鐘、戎生編鐘、秦公鎛等銘文上的“劦”,都是從“??”,[10]是“劦”的省文,西周早期的宁??壺(《集成》09483)上的有獨體的“??”字,《集成》釋文即釋為“劦”。[11]但楚簡此字從??聲而讀與“摽”、“蔈”字相同或相近,顯然它不是“劦”,不過由此或能說明“劦”、“??”二字的含義可能是相同或相近的,但是“??”該如何釋讀終不能明,也許是用二力(耒)並作表示協同、協調或合力之意。
《爾雅·釋草》云:“蔈、荂,荼。”郭璞註:“即芀。”《釋草》又云:“猋、藨,芀。”郭璞註:“皆芀、荼之別名。方俗異語,所未聞。”《釋文》:“蔈,方腰切。猋,必遙切。藨,方驕切。芀,音調。”《疏》:“蔈也、荂也其別名。荼即苕也。苕,又一名猋,又名藨,皆雀矛之屬。”《釋文》讀“芀”音“調”,《說文》:“芀,葦華也。”段註:“因此凡言芀秀者,多借‘苕’字爲之。《韓詩》葦?字作‘?’。《釋艸》:‘蔈、荂,荼;猋、藨,芀’,皆謂艸之秀。”“芀”或“苕”《韓詩》作“?”,從周聲,與《釋文》“音調”相應,從刀聲與從周聲通,與“《毛詩》以周聲之‘調’、‘輖’爲‘朝’”(《說文》“朝”下段註)的情況正同,是宵幽旁轉之故。疑“蔈”、“猋(?)”、“藨”本是同一字的不同寫法,“芀(苕)”與“?”也是一字之異體,“蔈”、“芀”是一聲之轉,可能是不同的方言發音部位不同而然,即郭璞所說的“方俗異語”,這種情況至今亦然,如“泥”字本泥紐,是舌音字,而膠東、膠南一帶方言則讀“迷”,則為唇音字,應當就是方言不同導致舌、唇音相轉之故。
由此推測,《龍龕手鑑》對“??”的另一個注音“烏八反”可能是“烏刀反”或“鳥刀反”之誤,它標註了此字最古老的一個讀音卻發生了訛誤,古音裡當是宵部字或幽部字,[12]故從艸??聲可與“摽”通假,疑即《釋草》中的“蔈”、“猋(?)”、“藨”等字的或體,所以“”字整理者釋“??(莩)”、潘燈先生釋“蔈”都是合適的,而在《摽有梅》中均當讀為“杪”,是指樹梢。
[1] 黃德寬、徐在國主編:《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一)》,中西書局2019年,92頁註[一]。
[2] 侯瑞華:《讀安大簡〈詩經?摽有梅〉札記一則》,簡帛網2019-10-07.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427
[3] 簡帛網-簡帛論壇:《安大簡〈詩經〉初讀》(下簡稱《初讀》),134#發言,發表日期:2019-10-7. http://www.bsm.org.cn/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409&extra=&page=14
[4] 《初讀》,138#、139#發言,發表日期:2019-10-8。
[5] 高亨:《詩經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8頁。
[6] 參王力:《同源字典》,商務印書館1982年,224-225頁。王力主編:《王力古漢語字典》, 中華書局2000年,465頁。
[7] 楊寶忠:《疑難字考釋與研究》,中華書局2005年,113-115頁。
[8] 《初讀》,134#發言。
[9] 徐在國:《傳抄古文字編》,線裝書局2006年,1222頁。
[10] 字形可參看董蓮池:《新金文編》,作家出版社2011年,1912頁。
[11]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中華書局2007年,4980頁。
[12] 疑楚簡中的“??”是協調之“調”或勠力之“勠”的表意初文,“調”、“勠”音亦相近。《說文》:“劦,同力也。”段註:“同力者,龢(和)也。龢,調也。”《說文》又云:“協,同眾之龢(和)也。”段註:“同衆之和,一如同力。”《說文》又云:“調,龢(和)也。”段註:“‘龢’各本作‘和’,今正。《龠部》曰:‘龢,調也’,與此互訓。”楚簡可能是用二力(耒)並作表示協調之意,與“劦”的含義相近。也可能是用二力相並表示“勠”意,《說文》:“勠,幷力也。”“幷力”與“同力”意略同,故從二力,二者均是表意字。然不能是定,姑附於此備一說。
本文收稿日期为2019年10月18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19年10月20日
点击下载附件: 2023王寧:讀安大簡《詩經·摽有梅》札記一則.docx
下载次数:121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2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