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抱小:漢牘《史篇(二)》小札(再續)二則
在 2020/1/14 12:55:43 发布


漢牘《史篇(二)》小札(再續)二則

 

(首發)

抱小

 

一、悲毒𢝔(惻)

漢牘《史篇(二)》第一〇云:

 

哭泣辟,悲毐(讀“哀”)凄惻(174;圖版28

 

 

原釋文及圖版釋文皆作“踴”、“凄惻”,今據圖版改釋為“踊”、“悽𢝔”。其中所謂的“悲毐()”之“毐(哀)”,簡文作:

 

 

劉桓先生括注為“哀”,其實不可信,因為“毐”、“哀”二字古音不同部,“毐”為影母之部上聲字,“哀”為影母微部平聲字,二部古音頗有距離,故難以通假。

案所謂的“毐”,其實應釋為“毒”。漢簡“毒”字作:

 

 [1]

 

可以為證。

《廣雅·釋詁二》:“毒、𢝔悲,痛也。”[2]而“悽”亦悲痛、悲傷之義。如 《楚辭•遠游》云“意荒忽而流蕩兮,心愁悽而增悲”。是簡文云“悲毒悽𢝔(惻)”,乃四字義近而連文,即悲痛之義。

《楚辭·九歌·湘君》女嬋媛兮為余太息”,王逸注云:

 

言己遠揚精誠,雖欲自竭盡,終無從達,故女嬃牽引而責數之,為己太息悲毒,欲使屈原改性易行,隨風俗也。[3]

 

又《楚辭·七諫·哀命》“然怊悵而自悲”,王逸注云:

 

言己終撫我情,寂寞不言,然怊悵自恨,心悲毒也。[4]

 

“悲毒”為漢人語彙。

綜上,根據本文的意見,我們重新寫出釋文:

 

哭泣辟𢝔(惻)

 

二、但告毋悔

漢牘《史篇(二)》第一九云:

 

男子八歲,學書文字,十五受經,問知奇異,廿(二十)而冠,行成人事,感繫女時,在役五載,媒妁窺觀,方乃納采,問名卜兆,但告毋,三十親迎,執綏降志,教以婦道,順從人意。(182頁;圖版30頁)

 

劉桓先生云

 

,《玉篇》:“㥓,𢜩㥓,儉急。又儉意也。”是說此禮不可省去。

 

檢所謂的“㥓”字,圖版作:

 

 

此字右邊所從疑為“每”字,故此字似應釋為“悔”。“悔”字漢簡作:

 

 [5]

 

又漢牘《史篇(二)》第一二有罪過自悔”語,其中“悔”字作:

 

[6]

 

與上引所謂的“㥓”字,極為相近,故應釋為“悔”

如此,此文以字、異、事、載、采、悔、志、意為韻,皆屬古韻之部,唯字、異、事、志、意為去聲字,載、采、悔為上聲字,稍有異耳。則從用韻上亦可證釋“悔”為確。



[1] 轉引自李洪財《漢簡草字整理與研究·漢代簡牘草字彙編》,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林澐教授,2014年,11頁。

[2] 參王念孫《廣雅疏證》,中華書局,1983年,49頁。

[3] 洪興祖《楚辭補注》,黄灵庚點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93頁。

[4] 同上,416頁。

[5] 轉引自李洪財《漢簡草字整理與研究·漢代簡牘草字彙編》,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林澐教授,2014年,469頁。

[6] 劉桓編著《新見漢牘〈蒼頡篇〉〈史篇〉校釋》,中華書局,2019年,釋文176頁、圖版29頁。


本文收稿日期为2020年1月13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20年1月14日

点击下载附件: 2057抱小:漢牘《史篇(二)》小札(再續)二則.doc

下载次数:43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2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