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术动态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方建軍教授《音樂考古學通論》出版
在 2020/5/5 17:17:45 发布

方建军教授《音乐考古学通论》出版


天津音乐学院方建军教授著《音乐考古学通论》一书于20204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全书平装16开,定价人民币79元,以下是该书的书影、简介、目录和序。

书影


简介

《音乐考古学通论》由天津音乐学院副院长、音乐考古学家方建军教授所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204月出版发行。该书所论包括音乐考古学的名称、定义、学科属性、发展简史、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音乐考古学文化等,并对出土乐器、音乐图像和出土音乐文献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分别予以论述。该书条理清晰、脉络明确、图文并茂,是目前所见首部比较全面论述音乐考古学基础理论的著作,对于音乐考古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音乐考古学 1

第一节 名称 1

第二节 定义 4

第三节 学科属性 10

第二章 音乐考古学简史 13

第一节 中国音乐考古学 13

第二节 西方音乐考古学 17

第三章 音乐遗迹 23

第一节 考古环境 23

第二节 古器物作坊 36

第三节 声音景观 40

第四章 音乐遗物 45

第一节 乐器 45

第二节 乐谱 53

第三节 音乐图像 57

第四节 音乐文献 64

第五章 观察和测量 67

第一节 观测准备 67

第二节 音乐遗存观察 71

第三节 音乐器物测量 77

第六章 乐器测音 83

第一节 演奏和录音 83

第二节 机测与耳测 90

第七章 乐器的型式划分 94

第一节 基本原理 94

第二节 型式述例 102

第八章 乐器的形制演变 121

第一节 起源 121

第二节 形制和纹饰 133

第三节 安置和演奏 139

第九章 乐器的制造工艺 148

第一节 设计 148

第二节 材料和技术 153

第三节 调音 165

第十章 乐器的音响性能 170

第一节 音高 170

第二节 音列或音阶 172

第三节 音律 185

第四节 音品 191

第十一章 古代音乐图像 198

第一节 表演场景 198

第二节 表演姿态 205

第三节 乐器类型 214

第四节 隐喻 219

第十二章 出土音乐文献 226

第一节 文献的自证 226

第二节 文献的互证 230

第三节 与音乐实践的关系 246

第十三章 复原和模拟实验 255

第一节 复原 255

第二节 模拟实验 262

第十四章 音乐考古学文化 272

第一节 概念 272

第二节 文化区 274

第三节 文化因素 278

第四节 文化功能 282

第十五章 朝向综合研究的音乐考古学 287

参考文献 293

图表目录 315

目前,中国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已经设立有音乐考古学专业,并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在世界范圈内,音乐考古学也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青睐而逐渐成为显学。在这样的学术发展情势下,确实需要一本《音乐考古学通论》之类的书籍,为有志于学习和研究这门专业的读者提供参考。

我在20世纪90年代即萌生写作此书的想法,之后便为撰写此书做学术准备。在对中国各地考古发现乐器研究的基础上,我在西安音乐学院开设了一门《中国古代乐器概论》课程,并于1996年出版了这门课的讲义。后来我主要集中于音乐考古个案研究,以及音乐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探索,并发表了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了拙著《商周乐器文化结构与社会功能研究》。2005年我调入天津音乐学院之后,在从事音乐考古学专业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同时,开始构思和酝酿此书的框架结构,但直到2013年才正式着手写作此书。由于行政和教学工作繁忙,我只能利用平日晚间和公体日来撰写书稿,因此本书的写作断断续续,十分艰难。

本书的研究对象主要涉及出土乐器、古代音乐图像和出土音乐文献三类,而出土乐谱在书中仅有简略介绍。按理我应单辟一章来讨论出土乐谱,但由于我在这方面缺乏研究,故只好暂付阙如。书中的部分章节,融入了我之前发表论作的一些内容,它使我更加感到个案研究的重要。在较多的音乐考古个案研究基础上,才能逐层逐级对有关论题予以综合探讨,并对音乐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做较为宏观的概括总结。

本书所举的音乐考古实例大多来自中国考古学,但由于是通论性质的书籍,我没有就所举实例的考古学背景资料做过多叙述,也没有展开更为具体的讨论和分析。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我以前发表的有关作品,以做延伸阅读。另外,本书讨论的内容并不限于中国音乐考古学,我尽力涉及中国以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音乐考古学研究,以使所论具有稍较宽阔的学术视野。

许多年来,蒙中国各地文博考古机构和友人的帮助,我得以有机会经常从事音乐考古实物观测,接触和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海外有关机构和友人的帮助下,我还对港台地区和欧美一些国家所藏中国古代乐器进行考察,这些都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资料支持。在此我要向所有帮助我的单位和个人致以衷心的谢忧。

我还要感谢童年时代的二胡老师张启瑞先生,他培养了我良好的音乐听觉和演奏技能,使我在后来的音乐考古测音研究中受益匪浅。感谢我的硕士导师李纯一先生,是他扶持和引导我走上了音乐考古学研究之路。他多年来对我的教诲和勉励,是我撰作此书的源泉和动力。感谢我的博士导师曹本冶先生,由于他的指导,我才尝试将音乐考古学与音乐人类学研究相结合。最后,我还要感谢妻子邢素华女士,她义无反顾地承担了全部家务,使我能够专心投入到工作、学习和研究之中。

我的父亲早年曾在中国煤矿文工团工作,受他的启蒙,我步入音乐的殿堂。父亲和母亲对我致力于音乐学术感到十分欣慰,并寄以殷切期望。他们虽然已经离开人世,不能看到本书的出版,但我仍愿将本书献给我亲爱的父母,以表达我对他们的深深怀念。

是为序。

方建军

2018513日于天津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5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