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佩玲女士《新出兩周金文及文例研究》出版(附自序)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鄧佩玲女士所著《新出兩周金文及文例研究》于2019年10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本書平裝16開,定價人民幣68圓。
作者:鄧佩玲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月:2019年10月
頁碼:251頁
定價:68圓
ISBN:978-7-5325-9331-6
內容簡介
《新出兩周金文及文例研究》一書分上下兩編。上編主要考釋新見銘文,並討論其涉及的禮制、歷史、真僞等問題。除了部分是考古出土的新發現之外,亦有私人收藏家的資料,本書對這些散失已久的珍貴材料作出研究,以期與專家學者及同好共同討論。下編著重探討金文文例。兩周金文的語言形式雖然豐富多變,但在遣詞造句上存在一定的規律。通過金文文例的研究,我們能對金文常用詞的詞義,以及短語、句子格式結構有更深入的瞭解,從而有利金文材料的通讀,並有助解決疑難字詞的釋讀問題。
作者簡介
鄧佩玲,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文學士、哲學碩士、哲學博士,專著有《天命、鬼神與祝禱:東周金文嘏辭探論》(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年)及《〈雅〉〈頌〉與出土文獻新證》(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另正式发表論文四十多篇,内容涉及古文字學、古漢語語法與先秦典籍研究。先後獲香港特別行政區研究資助局撥款進行“《詩經》與金文文獻語言的對比分析研究”“《尚書》與金文文獻語言的比較研究”“兩周金文銘辭文例研究”三項研究計劃。
目錄
總序/001
自序/001
上編 新出青銅器銘文研究
第一章 壽?尊銘文所見“”/007
第一節 “”的隸定問題/008
第二節 傳世文獻所見“馼”與“駇”/011
第三節 先秦時期的用馬制度:“毛馬而頒之”與“物馬而頒之”/016
第二章 爯器銘文考釋/022
第一節 爯器丁銘文考釋/025
第二節 爯器銘文所反映的人物關係/037
第三章 呂簋銘文探討/043
第一節 “”字考釋/045
第二節 簋銘“奠師氏”與《周禮》所見“甸師氏”/047
第三節 賞賜物“旂”與“?”的分析/054
第四章 頌父鋪銘文與杜國古史/064
第一節 頌父鋪所見人名/066
第二節 杜國古史考/070
第五章 晉公盤銘文韻讀及其文字問題/075
第一節 晉公盆與晉公盤銘文韻讀/079
第二節 晉公盤文字分析/083
附錄一 晉公盆與晉公盤銘文對照表/092
附錄二 晉公盤與晉公盆字形對照舉隅/116
下編 金文文例探討
第六章 冊命銘文文例“取△若干鋝”/127
第一節 △字字形分析及其與“鋝”之關係/128
第二節 金文及楚簡材料中與“徵”相關的字形/135
第三節 楚簡“”之字形分析/141
第四節 古文字“徵”所从之“”“幺”“”及“”/144
第五節 “取△若干鋝”的釋讀/148
第七章 從文例角度談“”與“”的釋讀/151
第一節 “”並非《說文》“宁”字/152
第二節 “”與《說文》“”的關係/157
第八章 春秋黃器銘文文例“永某某”/162
第一節 “永某某”文例的字形分析/163
第二節 郳公父镈“”與古文字材料所見相關字形/166
第三節 郳公父镈“永是保”與黃器銘文文例“永某某”/180
第九章 銅器自名前修飾語“”/188
第一節 “”字的字形分析/188
第二節 “”與《說文》“”字/192
第三節 “”與“延”的關係/194
第四節 “延鐘”“前鐘”與“反鐘”/196
第十章 銅器自名前修飾語“廌”/199
第一節 金文所見“薦”字文例及其用法/199
第二節 “廌”字形的演變/201
第三節 金文中幾個舊釋爲“廌”的字/209
第四節 “廌”“薦”二字的上古歸部問題/212
第十一章 銅器自名文例“盂”/220
第一節 金文所見“盂”字形分析/220
第二節 傳世古書所載盂的用途/235
第三節 青銅彝銘所見之“盂”/235
第四節 銅器自名的影響因素——同出器物與器形發展/245
附表:兩周自名爲“盂”之銅器的器形發展/251
自 序
古語有“金石之堅”之説,此乃本自西漢枚乘《七發》:“雖有金石之堅,猶將銷鑠而挺解也,況其在筋骨之間乎哉?”據《漢書?藝文志》所載,枚乘賦作共九篇,現今最著名者爲《七發》。該賦假託吴客與患病的楚太子對話,勸喻貴族子弟勿耽於逸樂,並表達對當時治國者驕縱放肆的不滿。堅如金石,亦難抵高温熔解。青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以熔點低、硬度高爲優點。上古時期,青銅禮器的出現不僅構建了中國瑰麗的青銅藝術文化,銅器上鑄鏤的文字更深刻地承載著古代文明的足迹,成爲窺探先秦歷史文化的重要途徑,歷久而不朽。歐陽修《集古録》有以下一段記載:
古之人之欲存乎久遠者,必托於金石而後傳,其堙沉埋沒顯晦出入不可知,其可知者久而不朽也。然岐陽石鼓今皆在,而文字剝缺者十三四,惟古器銘在者皆完,則石之堅又不足恃。是以古之君子器必用銅,取其不爲燥濕寒暑所變爲可貴者,以此也。古之賢臣名見《詩》《書》者,常爲後世想望,矧得其器,讀其文,器古而文奇,自可寶而藏之邪!
先秦兩漢時期應用的書寫材料相當廣泛,其中甲骨、簡牘、玉石及縑帛等,埋藏於地下,歷經數千年歲月變遷,飽受天氣及各種環境因素侵蝕,容易腐壞散佚,能完整保存者鳳毛麟角。雖然近世紀以來大量戰國簡帛文獻出土,但因客觀條件所限,發現地域以南方爲主。至於青銅具有堅硬的特質,比較不受氣候局限,所載銘文歷隔數千年仍宛然若新,加上出土地域廣泛,遍佈全國大部分地區,應用時間跨度長,涵蓋先秦時期從商代至戰國各發展階段,能夠比較真確及具體地呈現當時的歷史及文化面貌。
青銅器出土最早可上溯至漢代,東漢許慎《説文·敘》嘗言“郡國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文”,許書所載部分資料來源自銅器銘文,而從今日出土金文可知,書中所録古文確實不乏與之相合者。自古以來,青銅禮器被視爲權力的象徵,所謂“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左傳·宣公三年》),兩漢時期先秦銅器的發現是祥瑞之兆,《漢書·武帝紀》記“得鼎汾水上”,遂改年號爲“元鼎”。《效祀志》有“美陽得鼎”的記載,張敞釋其銘文謂“賜爾旂鸞黼黻琱戈”“拜手稽首”“敢對揚天子丕顯休命”,其言辭皆與今日所見銘文文例相合,可證班固所記非虚。兩漢以後,銅器出土事迹雖然較少,但史書及類書仍間有載述。直至兩宋時期,金石庋藏成爲文人雅事,金文研究蔚成風氣,私人及官修著録出現,較爲重要者如吕大臨《考古圖》、王黼《博古圖》、薛尚功《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王俅《嘯堂集古録》等。清代考據學蓬勃興盛,小學迅速發展,乾嘉以來金石人才輩出,一代大家如阮元、吴榮光、徐同柏、吴式芬、陳介祺、潘祖蔭、吴大澂、劉心源、孫詒讓等,皆成就斐然。
中國古籍屢遭危厄之難。自秦始皇焚書坑儒開始,文獻屢次遭受殘缺亡佚之厄運,隋牛弘於開皇三年上書論古書之興廢云“經書自仲尼已後,迄於當今,年逾千載,數遭五厄”(見《隋書·牛弘列傳》),明胡應麟《經籍會通》復廣“五厄”爲“十厄”,清紀昀《四庫提要》更有“吉光片羽”之歎:“古書亡失,愈遠愈稀,片羽吉光,彌足珍貴。”先秦文獻因歷代散佚傳鈔之故,衍脫錯誤在所難免,但所幸的是,鏤諸吉金的銅器銘文往往免於書厄之難,尚未至於銷毀殆盡。近世地不愛其寶,各種出土文獻紛沓而至,泰半皆爲前賢所未見,而青銅器失而復出,於學術研究起莫大的推動作用,裨益良多。
本書以《新出兩周金文及文例研究》爲題,全書分上、下兩編。上編選錄近見金文五種爲討論對象,當中既有筆者有幸先睹之私家藏品,亦有部分見於拍賣會圖録或學者著録。除文字考釋外,本書亦就銘文涉及之禮制、歷史及真僞問題提出管見,雖未成一家之言,望能拋磚引玉,盼與同好切磋討論。此外,部分新見器物嘗見於筆者過去著述,但受限於當時篇幅或具體條件,所刊載的照片及銘文拓本不夠清楚,然本書收錄者則大多較爲完整清晰。而且,隨著更多新見資料的出現,部分觀點亦得以修正,在本書中有較詳細深入的討論。部分章節末處添增附録,以資研究者參考。
2014年,筆者獲香港研究資助局資助,進行“兩周金文銘辭文例研究”計劃,爲期兩年半。該項計劃旨在對兩周金文銘辭作出排比,歸納常見文例,從而探討常用詞意義,並描寫金文中習見短語及句子的格式。本書下編乃該計劃部分研究成果之總結,考察的金文常見文例共六種,其中既有文例辭義的探索,亦有通過具體用法的歸納,考究文例的地域特徵,以及其與銅器歷時發展的關係。
驟眼所見,本書上、下兩編主題似非緊密關連,但將兩者置於一起討論,個中别有原因。事實上,新見金文與文例間的討論是彼此相關,互爲表裏。新見金文能爲學術界敞進豁然的新視野,但材料中卻往往包含艱澀奧晦或不見於經傳的古字詞,其考釋需要通過文例的比對,始能推敲銘文的具體意義。因此,文例的歸納是新見金文考釋不可或缺的門徑。例如,第二章討論爯簋“乍(作)”字,便配合金文“作器之因”文例釐清銘文中作器者與受器者問題。第三、四章考釋吕簋、頌父鋪銘文,分别利用了金文賞賜文例和人名文例。在另一方面,新見銘文不僅擴充了辭例的數量,爲文例的歸納工作提供更堅穩的基礎,結論更爲準確全面。而且,新見金文資料的出現往往能爲研究帶來嶄新例證,有助於補苴或修正前人説法。例如,第六章探討“取△若干鋝”文例,便配合近見簋銘文“”字,論證“徵”字形的發展演變。第八章討論黃器銘文文例“永某某”,亦參考了近出郳公鎛“永是保”一語,説明“永某某”應當讀爲“永保”。
王國維《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國新發見之學問》云“古來新學問起,大都由於新發見”,陳寅恪《敦煌劫餘録序》復有“一時代之學術,必有其新材料與新問題”之名言。近年戰國簡牘大量發現,學者除了可在舊有的研究基礎上開拓新領域之外,楚簡文字更逐漸成爲金文考釋必不可少的參考資料。兩周金文上承殷墟文契文餘緒,下迄年代又與楚簡相合,尤其是楚系銅器銘文的考釋,大多皆可取與戰國楚簡文字互相印證,比觀發明。例如,第六章通過近年新見包山簡、上博簡及清華簡等相關字形的比對,對金文偏旁“”與“徵”之關係作出綜合討論。第十章結合戰國楚簡所見“廌”字的寫法,就兩周金文中幾個舊釋爲“廌”的字作重新討論。因此,楚簡材料的湧現成爲金文研究的新契機,我們務應與時俱進,掌握學術研究的最新成果,正如湯之盤銘有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記·大學》),切不能閉門造車,徒令望洋興嘆,中道而廢。
最後,筆者尚有三個問題,望與方家共討切磋。第一是有關銘文真僞的鑑辨。僞作古銅器最早可上溯至唐代,而歷代辨别銅器真僞的方法眾多,容庚《兩周彝器通考》及張師光裕《僞作先秦彝器銘文疏要》皆有詳細論述,當中,銘文字形是其重要依據之一。例如,第五章討論晉公盤銘文,提出當中部分文字寫法與春秋金文相異。然而,銅器真僞的鑑别必須配合實物摩挲與目驗,倘若單憑照片,亦難作最後定奪。筆者嘗於《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九輯發表《山西翼城大河口出土鳥形盉銘文考釋》一文,盉銘屬於科學考古發現,其真確性並無疑問,但當中如“某”“爯”“無”“出”“報”“朕”等字寫法,與習見金文有異。因此,辨僞工作必須建基於多角度的資料,實物觀察是必不可少的步驟。第五章是爲盤銘文字異常現象獻疑而作,亦暫不敢就其真僞遽作定論。
第二,古文字尚未定形,故於演變過程中譌混情況屢見,此乃考釋古文字必須注意的。例如,第二章爯器銘文所見“付”字从二“又”,明顯與古文字偏旁“人”“又”譌混相關。第六章解釋楚簡“徵”之所以从“各”,乃是由“升”下累增偏旁“口”譌變而成,且從“徵”的字形演變可知,古文字部件“”“幺”“”“”互混現象多見。第七章考釋金文“”字,提出古文字偏旁“用”、“”間有譌變關係。第十章分析楚簡“廌”“民”兩字譌混的原因,提出除了由於兩字寫法近似之外,其實亦與讀音接近有關。
第三,古文字學者以釋讀文字作爲己責,但文字經過歷代傳承發展,大部分古文字雖然可與今日通用字對應,但當中仍有不少經過歷代演變,現今已經棄而不用,故文字考釋有時不必爲每字均作出牽强釋讀。例如,第七章認爲“”上古屬於幽部字,其音義雖與“休”相同,但因金文中“休”二字連用,故“”亦不必强釋爲“休”。第十一章提出金文“”“”兩字皆爲一字之異體,所从之“升”“斗”及“皿”表示以斗從“皿”中取物,象徵祭祀儀式中的挹注動作,但此字於今日已難以找出與之對應的通用字。
筆者平日研習偶有所得,在此不忖淺陋,聊以爲之序,尚祈博雅君子,不吝賜正。本書順利付梓,承蒙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支持,以及編輯毛承慈老師辛勞協助,在此謹表謝忱。又本書部分研究成果得到香港特别行政區研究資助局傑出青年學者計劃(Early Career Scheme)資助(RGC Ref No 857813),亦一併致謝。
己亥年夏八月書於香江聽松廬舍
感謝上海古籍出版社提供書訊!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9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