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聞人軍:喜讀《〈考工記〉名物匯證》
在 2020/10/29 15:40:28 发布

喜读《〈考工记〉名物汇证》

 

闻人军

 


《〈考工记〉名物汇证》,汪少华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12月第一版,446

 

《考工记》是中国第一部手工艺技术汇编, 名闻中外的上古文献, 先秦之百科全书之称。近几十年来, 《考工记》研究队伍不断扩大,《考工记》研究步步深入, 新的专著不时出现, 《考工记》研究大有方兴未艾之势。2019年底, 复旦大学汪少华教授编著的《〈考工记〉名物汇证》(下文简称《汇证》)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考工记》研究领域的又一重要成果。

名物考证, 本属传统训诂学的领域。《考工记》的内容涵盖车辆制作、铜器铸造、弓矢兵器、制革护甲、礼器乐器、饮器陶器、水利建筑等, 涉及很多先秦名物。《考工记》作为经典著作《周礼》的一部分,千百年来, 历代经学家对其名物训诂下了很大的功夫。一百多年前, 晚清经学大师孙诒让博采汉唐至清代群儒的精言胜义,对《考工记》名物的考证在《周礼正义》中作了集大成之总结。此后地下出土资料绵绵不绝,不少考古研究成果与《考工记》相关,同时科技史学者从数学、力学、声学、冶金学、建筑学等方面也对《考工记》名物做了颇为深入的研究,使《考工记》名物研究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汪少华先生长期从事训诂学研究与古籍整理工作, 在撰著《中国古车舆名物考辨》(商务印书馆, 2005)、点校《周礼正义》(中华书局, 2015) 等之后, 再接再厉,梳理一个世纪尤其是数十年来与《考工记》相关的数百种考古和科技史研究成果,在孙诒让《周礼正义》的基础上,替《考工记》名物及汉儒、清儒研究作出实物印证,为《考工记》名物做了一次历史性的汇证。

此书将《考工记》中的名物(及其制作方式等)分为车舆、玉器、冶铸、兵器、纺织染色、乐器、宫室沟洫、饮器陶器、农具、度量衡等十大类,每类下又视具体情况分若干小类,将相应的《考工记》(及少量《周礼》) 原文、郑玄注和孙诒让疏分别置于这十大类的若干小类之中,接着进行汇证。《汇证》以梳理、汇集考古和科技史学者诸家释证(材料原则上截至2016 年年底)为主,间有作者本人的考辨。全书约110万字, 大小示意图约880, 图文并茂。

郑玄注和孙诒让疏代表了《考工记》名物研究的宝贵历史遗产,可谓百读不厌。《汇证》分门别类全文照录, 以备后来者研习、借鉴。这是非常必要的。近一百余年来学术界对《考工记》名物研究的主要成果,集中了当代众多学者的集体智慧,反映了当代《考工记》名物研究的水平。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纵使孙诒让再世, 亦非个人力所能及。《汇证》作为这一历史时期的及时记录, 有助于推动训诂学、文献学与考古学、科技史的学科交融和创新,为21 世纪的名物训诂提供可资借鉴的翔实资料,具有长久的参考价值。

考古出土实物在时间和地域上具体而零散,《考工记》所载名物已系统化、规范化或级差化, 即使在流传中有所增益,也不可能不管时间地点放之四海而皆准。放眼诸家的名物对照研究,往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甚至大相径庭。各地出土不同阶段的先秦实物与文献记载难免差异,汉儒清儒成说精粗混杂,器物定名相当复杂,名物研究的分歧、争议和疑难在在皆是。《汇证》中如何对待不同的学术观点,取舍之间, 诚属不易。此书用孙诒让的办法来处理,未知是否,姑存之,以备一义众说纷互,未审孰得,姑并存之。作者汇集诸家释证细大不捐,宁详毋略,资料翔实,颇便于训诂学、文献学、考古学、科技史学者不同背景、多种层次不同需求的阅读参考需要。对文史感兴趣的其他读者, 必要时可以用作工具书。如果在读《考工记》等先秦文献时遇到理解名物的困难此书或有助于扫除这类拦路虎。

《汇证》作者说:限于学识与能力,取舍难免不当, 汇证未惬人意,敬请读者指正与补充。作者的学识,的确对诸家各说的取舍起决定性的作用。汪先生师从许嘉璐先生。许先生曾称赞他雅好考据”,所著《中国古车舆名物考辨》穷究《考工记》名物之辨, 是可证时人考古命名之正误, 亦系连二学之实验, 当世似尚无深思实践如彼者” (《〈孙诒让研究丛书〉序》)。汪先生早就关注和介入《考工记》研究领域。他本人和所指导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曾围绕《考工记》作过一系列的研究,现又身处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良好学术氛围, 利于接触多种学术资源, 故是《汇证》作者的最佳人选。即使如此, 诸学科内容错综复杂, 成果分散于各种媒体, 尚有遗珠之憾,亦在情理之中。所引原著作者来自四面八方, 有些质疑未必都很客观,但涉及的当事人可取长补短, 继续完善。如果引起新的学术争论,值得欢迎, 对有关研究当有促进作用。

名物考证是一种基础工作,而《考工记》研究不局限于名物。无论是《考工记》名物研究,还是由此衍生的多学科研究, 虽已成果累累, 远未终结。《汇证》收载名物考证各家观点,涉及大量资讯, 只要带着问题意识, 就可以发现进一步研究的各种线索。比如《汇证》所引宋华强《新蔡楚简所记量器“鬴()”小考》认为“鬴()并非像过去所理解的是齐国特有的量器”:“新蔡楚简中有一批简是颁发某种物品的记录列表,这种物品是用几种大小不同的量器进行计量的,其中容量最大的一种叫做‘’。‘’应该读为《考工记》中栗氏所为的‘鬴(),简文所记‘鬴()’的重量与《考工记》相合。这说明‘鬴()’并非像过去所理解的是齐国特有的量器。在有心人看来, 这正是《考工记》流传到楚国的又一证据。

《考工记·轮人》说:望而视其轮,欲其幎尔而下迤也。进而视之,欲其微至也。无所取之,取诸圜也。这是检验轮圈是否正圆。句中的幎尔而下迆一直是训诂的难点, 众说纷纭。《汇证》汇集了当代有代表性的五种观点。其中两种用检验轮幅来解释, 恐非正解。因为《轮人》接着又说:望其辐,欲其揱尔而纤也。进而视之,欲其肉称也。无所取之,取诸易直也。这才是检验轮幅。另一种解释为利转之验, 也不妥。望而视是远望,进而视是近观。想象一下远望和近观对旋转的正圆与欠圆轮圈的体验,就可以知道幎尔而下迆微至的真正含义了。

此书对训诂学、文献学、考古学、科技史的青年学子应该更为有用。凡是诸家颇有争议、观点分歧之点,很可能正是你们未来大显身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处。即使目前未见争议, 也不见得一定正确。即使上了《周礼正义》也不一定就是定论。如《汇证》第707页对《左传·昭公三年》陈氏三量皆登一焉的解释, 孙诒让疏推翻了杜预注。如今学术界又否定了孙疏,重新确认杜注为是。

著名科技史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志超教授生前开创了科技训诂这门课,他认为训诂学内涵随时代的变化则反应各历史时期社会意识的演进……作为儒学经典的《考工记》正是新训诂学典型对象。像《汇证》这样的著作正是科技训诂课程的绝佳教材。痛惜李先生于今年3月归于道山, 期望前辈和同好们播下的科技训诂种子迎来丰盛的收获。

阅读《汇证》的过程中, 获益良多,也遇到略感美中不足之处。如:《汇证》各类别之下首先列出《考工记》原文,实际上间有少量《周礼》原文。此点宜以适当方式予以说明,方便不太熟悉《考工记》的读者。又如:《汇证》含有各种图表,有些原图效果不佳,已经重新绘制。个别复原图重绘后有点走样。然而瑕不掩瑜,全书编排合理,采用套色和大小字体,层次分明, 便于省览。尤其是详尽提供资料出处,颇便检索和进一步研究之用。此外, 训诂界往往使用繁体字, 此书使用简体字, 方便使用简体字的广大读者引用。

 

本文原载于《中华读书报》20201028日《书评周刊·科学》

 

 



本文收稿日期为2020年10月29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20年10月29日

点击下载附件: 2147聞人軍:喜讀《〈考工記〉名物匯證》.docx

下载次数:30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