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抱小:試說清華簡《四告》之“【不圥】士弟男”
在 2020/12/18 10:11:07 发布

試說清華簡《四告》之“士弟男”

 

(首發)

抱小

 

清華簡拾收錄的《四告》第一篇周公告皋繇”,其中簡8-10有下引一段話:

用倉(創)興立誨(謀)。(惟)猷,??(淵)胙(祚)<?>(繹)(效)士弟(豑)男(允)氒(厥)元良以縛(傅)?(輔)王身,咸作(左)右?(爪)(牙),甬(用)經緯大邦周。(黃德寬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釋文部分,中西書局,2020年,110頁)

關於(惟)猷,??(淵)胙(祚)<>(繹)”,整理者認為“?繹”疑讀為“抽繹”,近義連用。又引一說讀為“由繹”,指選拔人才,屬下讀,“??(淵)胙(祚)”則屬上讀;關於(效)士弟(豑)男”,整理者認為“(效)”是授官的意思;而“弟(豑-秩)”表示品級、官職,簡文作動詞。

此段簡文的句讀及文義,網上討論也很多,[1]各有道理。讀過之後雖不太讚同,但亦頗具啟發性。現在提出我們的看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頗疑“”字可讀為“招”。文獻中從“堯”從“召”之字,音近而多通用,如阜陽漢簡《詩經》“右撓我?房”,今本作“右招我由房”、銀雀山漢墓竹簡《唐勒賦》“不撓指”,《淮南子·覽冥》作“不招指”、《文子·上禮》“暴行越知,以譊名聲於世”,《淮南子·俶真》作“暴行越智於天下,以招號名聲於世”。又《銀雀山漢墓竹簡·壹》“弱而不事強,胃(謂)之撓央(殃)”,“撓”亦讀為“招”。[2]

《左傳·昭公二十年》云:“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 《廣雅·釋言》:“招,來也。”

而簡文的“男”,即“才能”之“能”,詳蔣禮鴻先生《義府續貂》“能”字條下。[3]為方便讀者省覽,今迻錄於下:

……是古者男子乃用力於田。取能力田,為生民之切事,故以男為能,引申為凡有材能堪任事之義。《經籍纂[4]詁》男字訓任訓之言任者十有六,如《釋名·釋長幼》云:“,任也,典任事也。皮錫瑞曰:“:《尚书》二百里男邦,《史記》作任國。《白虎通》書侯甸男衛為侯甸任衛。男、任字通。《白虎通·嫁娶篇》云:“男者,任也,任功業也。《古微書》引《春秋元命包》云:“男者,任功立業。夫曰任事,曰任功立業,非材能其為何?男、能雙聲。男古韻屬侵部,其義為力田,引申為材能。能古韻屬之部,對轉入蒸部,讀奴登切。蒸、侵旁轉,故借能為男。……

又簡文“弟”字可讀為“第”,品第、評定的意思。如《管子·度地》:“凡一年之事畢矣,舉有功,賞賢,罰有罪,遷有司之吏而第之。”《漢書·王褒傳》:“所幸宫館,輒為歌頌,第其高下,以差賜帛。

綜上所述,簡文云“(招)士弟(第)男、(允/??/遂)氒(厥)元良,以縛(傅///傍)?(輔)王身”,是說招徕才士、品第賢能、擢進良善,以輔佐王身。

 

 



[1] 武漢大學簡帛論壇“清華十《四告》初讀”,http://www.bsm.org.cn/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624&extra=&page=15

[2] 見陳偉武《簡帛兵學文獻探論》,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 年,164頁;又參蔡偉《讀<銀雀山漢墓竹簡>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933,2009/10/10

[3] 蔣禮鴻《義府續貂》,中華書局,2020年,97頁。

[4] 案“纂”當作“籑”,可參裘錫圭《談談進行古代語文的學習和研究的一些經驗教訓》,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453,2008/6/8。此字蔣禮鴻全集本《義府續貂》(浙江大學出版社,20201月)亦沿誤未改。關於《義府續貂》的一些訛誤問題,讀者可以參看拙文(微信公眾號:“錦州抱小”,“我讀《義府續貂》(一)”,202062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OTIxMjg2OA==&mid=2247483660&idx=1&sn=5443ac47ac7261685e79db455c7224b9&chksm=ec33d1a7db4458b1f5ee73f196625bc35ccd4dd15357c6625149cce024db28a118734f91fb5f&token=642397460&lang=zh_CN#rd)。



本文收稿日期为2020年12月15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20年12月18日

点击下载附件: 2173抱小:試說清華簡《四告》之“【不圥】士弟男”.docx

下载次数:89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