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董珊:釋“趙寡太后”璽
在 2008/7/24 14:02:16 发布

释“赵寡太后”玺

(首发)

 

董珊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朱德熙先生曾经正确指出,《古玺彙编》1068号赵玺文字中的的“夫句”两个字应当释读为“太后”:[1]

《古玺彙编》1068“肖寡夫句”

 

玺文除去“肖”、“夫句”三字,剩下的那个字,朱德熙先生根据陈介祺、罗福颐等释为“賹”字,并说:“賹是太后之号,这是赵国賹太后的印玺。”我认为,所谓“賹”字,应释作从嗌、寡声的字,读为“寡”。下面先来解释这个字的两个偏旁。

所谓“嗌”旁,是该字覆在上面的那个部分。此形两见于《说文》。其一,是训为“咽”的“嗌”字籀文,写作“”,许慎并解说该形为“上象口,下象脈理也。”其二,是关隘之“隘”的籀文所从声旁(大徐本误篆文为籀文,小徐本不误)。

过去之所以释“賹”字,是因为古文字中有“賹”字,并且大家认为除去“嗌”旁剩余的部分是“贝”旁。严格分析起来,但这个偏旁实与“贝”形不相似。首先,“贝”形的两脚是对称等长的,而此形则从目、从人;其次,释为“贝”无法解释为什么在其左右各有两短横。也许有人会认为那是无意义的装饰笔画、羡划,但这种看法恐怕无从证实。

这个偏旁应视为“”即“寡”,此类写法的“寡”字习见于中山王墓出土的方壶以及大鼎铭文。

“嗌”、“”这两个偏旁之所以能够结合,于形、音、义皆有可说。从字形上说,“”可以借用“嗌”的部分笔画,形成从“宀”的“寡”字形,或者可以认为“嗌”旁是就“寡”字的“宀”改造而来;从字音上说,“嗌”(影母锡部)、“寡”(见母鱼部)音近,《墨子·明鬼下》“指寡杀人”,《太平御览·神鬼部二》引“寡”作“画”,“画”为匣母锡部字,由此可见喉音鱼部字与喉音锡部字关系密切,所以“嗌”可以作“”的加注声符;从字义上说,“嗌”常读为“益”,以字义表意,与“寡”在词义上有联系。《易·谦》卦辞“亨。君子有终”,《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正义》曰:

 

“裒多”者,君子若能用此谦道,则裒益其多,言多者得谦,物更裒聚,弥益多也。故云“裒多”,即谦尊而光也,是尊者得谦而光大也。“益寡”者,谓寡者得谦而更进益,即卑而不可逾也。是卑者得谦而更增益,不可逾越也。“称物平施”者,称此物之多少,均平而施,物之先多者而得其施也,物之先寡者,而亦得其施也。

 

“益寡”一语又见《文子·上德》“天之道裒多盈益寡,地之道损高益下。” 《三国志·魏书二十九》管辂曰“谦则裒多益寡”,“益寡”即《书·大禹谟》之“谦受益”,这类思想在战国时已经广为流行,所以“寡”字所增从“嗌(益)”,又可以作为意符。

由上述“益寡”一词与《谦》卦之《象》传的关系可见,“寡”是谦称。战国古书中,在前面加谦辞“寡”的称谓很多,例如:“寡人”、“寡君”,“寡大夫”、“寡臣”(《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偏国寡臣”《索隐》:“谓虢君自谦,云己是偏远之国,寡小之臣也。”)、“寡妻”(《诗·大雅·思齐》:“刑于寡妻”),“寡兄弟”(《礼记·檀弓上》:“吾寡兄弟而弗忍也。”)在什么场合使用谦称“寡”,在古书中说得很明白:

 

《仪礼·乡饮酒礼》:“非以君命使,则不称寡。大夫士,则曰寡君之老。”

《礼记·曲礼下》:“诸侯见天子曰‘臣某侯某’,其与民言,自称曰‘寡人’。……使者自称曰‘寡君之老’ 。夫人……自称于诸侯,曰‘寡小君’。”

《论语·阳货》:“邦君之妻,……称诸异邦曰寡小君。”

《礼记·明堂位》:“凡自称,……诸侯……其于敌以下,曰‘寡人’。……上大夫曰下臣,摈者曰‘寡君之老’。下大夫自名,摈者曰‘寡大夫’。世子自名,摈者曰‘寡君之适’,公子曰臣孽。士曰‘传遽之臣’,于大夫曰‘外私’。大夫私事使,私人摈则称名,公士摈则曰‘寡大夫’、‘寡君之老’。大夫有所往,必与公士为宾也。”

《礼记·杂记上》:“君讣于他国之君,曰:‘寡君不禄,敢告于执事’。夫人,曰:‘寡小君不禄。’大子之丧,曰:‘寡君之适子某死’。大夫……讣于他国之君,曰:‘君之外臣寡大夫某死。’讣于适者,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禄,使某实。’讣于士,亦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禄,使某实。’”

 

总结起来,自称用“寡”字主要有两类情况:1、邦交之间,例如上面所见“以君命使”、 “使者自称”、“称于诸侯”、“称诸异邦”时称“寡”;2、君对臣民、上位对下位之间,例如“诸侯与民言自称”、“诸侯自称于敌(匹敌)以下”。这些作为谦称的“寡”,据《左传》宣公十二年“成子曰:……《诗》曰:‘文王既勤止。’文王犹勤,况寡德乎?”词义都应该是“寡少”、“寡德”之类的意思。[2]

综合上述,“寡太后”这一称呼虽不见于文献,但与上举诸例适可以相类比。玺文这位“寡太后”前加“赵”字,则表明此为是邦交之场合专用之玺。自赵国称王以来,曾经临朝听政、掌握邦交的太后,只有赵惠文王之后,其在赵孝成王时称太后。《史记·赵世家》云:“(赵惠文王)三十三年,惠文王卒,太子丹立,是为孝成王。孝成王元年,秦伐我,拔三城。赵王新立,太后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於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其下文即文学名篇“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又见《战国策·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章。赵孝成王的这位母后,亦即《战国策·齐策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章之“赵威后”,据范祥雍先生解释,“君、威古声相近通用,威后犹言君后,赵威后亦犹齐之君王后,乃当时对王后之称,非谥号也。”[3] “威后”是他称,我们这里所释玺文“赵寡太后”则是自我谦称。《赵世家》记赵孝成王二年“惠文后卒”。所以该玺年代应即赵孝成王元年及二年(公元前265264年)。[4]

 

2008723

 

本文收稿日期为2008723

本文发布日期为2008724



[1]朱德熙:《朱德熙古文字论集》16页,中华书局,1995年。

[2]《孟子·梁惠王下》、《礼记·王制第五》并谓“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实则男子丧妇也可以称“寡”,例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齐崔杼生成及强而寡。娶东郭姜,生明。” 因为太后一般来说都是无夫之寡妇,“寡”释为无夫或无妻的义项与赵玺“寡太后”之“寡”词义关联甚少。

[3]范祥雍:《战国策笺证》656-657页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鲍彪注“赵威后”为“惠文后,孝威太后。” 范祥雍认为“鲍意似以‘孝威’为赵后之谥。”实际上鲍注“孝威太后”意思是说赵威后为赵孝成王之君太后,范祥雍误解鲍彪注。但鲍注亦有误,因为先秦时太后之号不能冠以其子之谥法。参看董珊:《出土文献所见“以谥为族”的楚王族》,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08217

[4]林杰《赵太后玺新证——释“肖夫句”》亦认为此玺之太后为赵孝成王之母,但其文仍从旧说释“赵賹太后”,论证不够充分。林文见《河北学刊》1988年第3期,49-53页,又以《赵太后玺新释新证——赵史笔记之一》为题,发表在《赵国历史文化论丛》348-361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4月。

 
点击下载word版:

0173释“赵寡太后”玺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张铉济南 在 2009/3/7 20:09:43 评价道:第1楼

    “寡”字說解不能讓我信服,雙聲符字似乎不多見。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09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