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术动态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贾连翔先生著《出土数字卦文献辑释》出版
在 2021/6/4 11:05:53 发布

贾连翔先生著《出土数字卦文献辑释》出版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贾连翔先生著《出土数字卦文献辑释》于2020年8月由中西书局出版。全书布脊精装16开,定价160元。

《出土数字卦文献辑释》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

作者:贾连翔

出版社:中西书局

定价:160

ISBN978-7-5475-1691-1

 

作者简介

贾连翔,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文字与出土文献、先秦史、汉字学、艺术史。已出版专著《战国竹书形制及相关问题研究》,参与编纂《包山楚墓文字全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文字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陆)文字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精选字帖》等。

 

内容简介

出土数字卦材料是古代筮占活动的原始孑遗,相关文献研究涉及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及易学、术数等领域。本书在系统考察传世易学文献的基础上,对出土数字卦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搜集、甄别、辑录和摹释,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就区域关系明显的楚地数字卦材料结合清华简《筮法》展开了深入探讨。对数字卦的用数体系、楚地数字卦的演算方法以及数字卦所反映的筮占活动和早期易学思想等诸多核心问题作出论证,为推动相关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目录

序 / 夏含夷

绪论

第一章 先秦至汉初传世文献中的筮占

第二章 实占数字卦材料辑录

第三章 实占数字卦研究综论

第四章 清华简《筮法》校释

第五章 楚地数字卦综合研究

阶段性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内页

实占数字卦材料辑录

清华简《筮法》校释

 

序言

夏含夷

贾连翔教授请我为他的大作《出土数字卦文献辑释》写序,我当然感到非常荣幸。然而,我深知自己实非最合适的人选。最适合作序的人无疑是贾教授求学时的老师李学勤先生。不幸的是,李先生已于2019年逝世,无法见到《出土数字卦文献辑释》正式出版。贾教授在后记中回顾他博士论文的写作经历时说:这篇学位论文从选题到草就,从材料搜集到研究思路,从学术方法到写作技巧,都离不开先生的总体把关、辨惑析疑和悉心指导。从《出土数字卦文献辑释》的内容看,贾教授这样说一点也不错,该书的每一页都可以看到李先生的学术影响,贾教授很忠实地遵循和实践了老师的教诲。

 《出土数字卦文献辑释》对“数字卦”作了全面的研究。这一课题非常有意义,是李学勤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近六十多年来地不爱宝,年年都有新的出土资料可供研究,其中最重要的是2013年出版的清华简《筮法》,这是李先生亲自整理的。贾连翔当时作为清华大学的研究生也参加了这项整理工作。

《出土数字卦文献辑释》大体上处理了三个相关的课题,即“先秦至汉初传世文献中的筮占”“实占数字卦材料辑录”和“清华简《筮法》校释”,每一课题都有研究总论。“先秦至汉初传世文献中的筮占”综合整理了从《尚书》到秦汉有关占卜的文献,特别是对《左传》和《国语》里的蓍筮记载作了深入的研究。与已有研究不同,贾连翔不但按照材料的早晚排列,还按照国别分类。值得注意的是《左传》和《国语》的蓍筮记载没有楚国的例子,这和出土材料所见的情况迥然不同。“实占数字卦材料辑录”对88件(或组)甲骨、铜 器、陶器和竹简作了综合整理,对出土材料中的138个卦例按照时间早晚归类。战国时代竹简上的卦例几乎都是从楚地出土的。虽然别人已经做过同样的整理工作,但是贾教授的整理最为齐全,不但应有的例子都有,而且相关信息也整理得很清楚,分成编号、时代、出土流传、形制尺寸、著录、释文、备注各项,并且还附上了非常清晰的图表,极为方便。

 第三项课题是“清华简《筮法》校释”。因为贾教授参加了《筮法》的整理工作,所以他提供了整理团队讨论的某些信息,很有意义。除了对《筮法》作综合校释以外,还给出了非常便于使用的释文,扫描了楚简图版,制成清晰的摹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清华简《筮法》中的《享》,卦例、简文及释文如下:

 

读者很容易比对每一个字的原始图版和通行文字。这是贾教授自己发明的体例,利用了《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各辑的文字编,对学习古文字有极大的助益,希望以后能作为简帛学的通行方法。

哪怕这本书只有这三项课题的资料,也已经作出了重大的学术贡献,但是本书并不限于收集资料,每一课题还有深入的研究综论。大众读者对“数字卦”本身不一定很有兴趣,然而《周易》是中国文化最古老、最完美的思想结晶却几乎是共识。《出土数字卦文献辑释》对《周易》的起源和早期历史的讨论,给一般读者带来启发。贾教授讨论这个问题时引用了邢文提出的六个设想,对易学而言是很大的挑战:

一、尽管数字卦与《周易》有关,但《周易》并非中国古代惟一的筮占体系,数字卦未必就是《周易》的经卦或别卦;二、数字卦可以是古代实占所得的筮数,也可以是代表筮数的卦画;三、数字卦反映了中国古代筮占的多元发展及其不成熟的发展状况,不仅增加了我们关于中国古代筮占的知识,同时也要求我们进一步研究其不同的体系;四、某些数字卦材料为《周易》六十四卦的重卦说提供了证据;五、数字卦材料或可为探讨包括早期《周易》卦名在内的古代卦名的来源提供线索,这些卦名材料同时也是考察不同的数字卦体系的线索;六、数字卦中的覆卦的材料,对于理解数字卦与《周易》的关系至关重要,如果数字卦中的覆卦材料源出《周易》或《周易》的早期形式,学术界对于《周易》的时代、成书以及数字卦的性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传统认识将面临严峻挑战。

 贾连翔承认这些问题“在研究思路上给人以启示”,并对之进行谨慎的探讨。他同意第一和第三个设想,认为古代可能有多种筮占方法,将商和西周的物质证据归为两个大类,一个用“一”,一个用“七”。战国时代的卦例又是另外一个系统。这些物质证据非常能够说明筮占的不同做法,与《周易》的筮法也不一定属于一个系统。关于第二个设想,即数字卦可以是实占所得的筮数也可以是代表筮数的卦画,新的证据证明它只能是筮数。虽然有人受到《周易》传统的影响认为数字卦是一种“二进制数学”,但是战国时代有一、四、五、六、七、八、九七个数字,和《周易》式的二进制数学并不符合,说明应该有另外一个起源。更重要的是,自清华简《筮法》发表后,文献本身已经说明这些数字各自起到不同的作用,因此楚地数字卦只能视作数字。关于邢文的第四个设想,即“某些数字卦材料为《周易》六十四卦的重卦说提供了证据”,清华简《筮法》的证据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上面《享》卦所示,《筮法》的筮占结果都是十二个数字。虽然看起来也可能是两个重卦(也就是六画卦),可是从《筮法》本身的论述来看,这十二个数字只能视作四个单卦,绝不是两个重卦。当然,《筮法》也可以视作理论化的模型,而其他楚地卜筮记录反映的是实占结果,可能存在差异。这要等到以后有更多资料出土才可以作进一步的判断。

 邢文提出的最后一个设想即数字卦和《周易》的关系才是关键问题。关于这一点,贾连翔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意见:

 古书中的筮占尚无法早出《周易》的范围,这既是对早期筮占研究的一个桎梏,又是我们不得不去依靠的据点和探索的起点。

 正如贾教授所说,《周易》当然是我们研究古代筮占的据点,但是也是一种桎梏。他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很多人跳不出《周易》的范围,不能想象除了传统史料以外中国古代还有很多我们从来不知道的事情和做法。连李学勤先生也没有完全脱开这种桎梏。也许正是因为他对中国传统文献无所不知,人家称他为“活着的百科全书”,所以他往往能够从出土资料联想到传统文献。这些联想多半都很对,也得到学术界的承认。然而,有时候出土资料和传统证据没有联系,甚至两相矛盾。

 在出土资料和传世文献的关系这一方面,贾连翔也受到了李学勤先生的影响。譬如,他说《系辞传》是很早的文献,可以追溯到孔子的第一代弟子。他还认为《系辞》“大衍”章的筮占方法是研究古代筮法不可或缺的一把钥匙。“大衍”章其实问题颇多。第一,马王堆帛书本《系辞》没有“大衍”章。整理者张政烺先生推测在帛书本抄写的时候(即汉文帝初年),“大衍”章还没有被包括在内,“大衍”章反映的恐怕是西汉末年甚至东汉时代的宇宙观和筮占法。我个人觉得张先生的这种怀疑很值得思考,《系辞》也不是一时一人所创作的。第二,我们仍然难以理解“大衍”章的筮占法。贾教授承认,尽管朱熹所作《筮仪》的解释后人多深信不疑,“但深究起来,其中的问题颇多”。贾教授自己提出了与《筮仪》有别的一种演算方法,对“挂一”提出了新的解释。与朱熹解“挂一”为拿出一根蓍草不同,贾教授认为也可能是拿出一捆蓍草,把五十根蓍草分成三组。对三捆蓍草“揲四”和“取余”“三变”之后,就可得到四、五、六、七、八、九六个数字的结果,与《筮法》所载结果完全一致。因此,贾教授说:

 相传由孔子所序《系辞》的“大衍之数”章所述的占筮方法经研究,经过本章第三节的讨论,又可以得出与《筮法》相应的筮数结果,说明《系辞》此章与楚地的占筮方法一定也存在着一些传承关系。

 这个结论如果能够得到更多实物的证明,一定会成为非常重要的突破。不过,我们同时也得承认,这样的结果虽然和《筮法》的结果相似,但还是无法解释《左传》和《国语》用《周易》筮占的卦例。贾教授在这个问题上很谨慎,他也承认《左传》筮占记录不一定像传统说法那样去理解。这种谨慎的学术态度在《出土数字卦文献辑释》中始终如一。全书的最后一句话说这本书的“探索尚属初步”,其实这本书已经是非常大的贡献,绝不止是“初步”,当然也还有再进一步研究的空间。我们期待贾连翔能够继续这方面的探索。

 

后记

本书是以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出土数字卦材料整理与研究》为基础。20146月通过答辩后,由于我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清华简后续篇目的整理与研究中,对于以《筮法》为代表的数字卦问题没有做出更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成果,这是十分惭愧的。毕业后,我先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后留在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任教,这项已有基础的研究题目,相继获得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全国高校古委会直接资助及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在此期间我在学术刊物上陆续发表了几篇文章,其与本书部分章节的对应情况如下:

第三章第一节“数字卦研究学术简史”:《出土数字卦材料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 态》2014年第4期。第三章第二节“数字卦的分类与用数体系的推拟”:《试论出土数字卦材料的用数体系》,《周易研究》2014年第6期。第三章第三节“数字卦与易学思维”:《数字卦的名称概念与数字卦中的易学思维》,《管子学刊》2016年第1期。第五章第二节“实占筮例新解”:《清华简〈筮法〉与楚地实占筮例分析》,《简帛研究二〇一五(春夏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五章第三节“楚地数字卦演算方法的推求”:《清华简〈筮法〉与楚地数字卦演算方法的推求》,《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第五章第四节“新释《左传》一则筮例兼谈战国楚地筮占的来源”:同名,《中国史研究》2016年第1期。第五章第五节“从《筮法》看《说卦》中《连山》《归藏》的遗说”:《从清华简〈筮法〉看〈说卦〉中〈连山〉〈归藏〉的遗说》,《出土文献》第5辑,上海:中西书局,2014年。

自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以来的六年间,又有一批优秀的学者关心数字卦的问题,尤其是在清华简《筮法》公布之后,涌现了诸多杰出的成果。在绎读这些成果的过程中,我既体会到新的出土文献资料对相关问题的巨大推动,亦感慨这篇旧作已难以超越时贤的最新研究,因而决定将其尽量以原始面貌呈现给读者。需要说明的是,原学位论文并未收入知网,后来有师友想了解情况,我曾将电子版全文呈给一些同好,而后定稿已在学界流传并被部分研究者引用。按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要求,论文原为简体,为使古文字方面的讨论便于阅读,现改作繁体。此次出版除了一些文字错误、引书版本的补充更正和表述修改等技术方面的修订外,整体内容和观点大体如旧。惟为保证所辑录数字卦材料全面、清晰、准确,今将原论文材料辑录的部分新列为一章,调整了辑录的格式,补充了新见的高清资料,并将前期研究做的电子摹本重新修改扩增了进来。恳望大家能以“阶段性”成果的目光对本书加以批评。

在学习新近研究成果的过程中,我感到有几项重要的论文和著作特别需要向大家推荐。

在数字卦材料整理甄别问题上,本书将过去其他学者误认的数字卦,或可能性较低的材料,列入了第二章末的“附录二 疑似数字卦材料信息表”,对于其中判别的具体原因并未作详细说明。李红薇女士近来发表的《商周金文数字卦辑证》(《古籍整理》2017年第2期)对商周金文中的数字材料作了系统讨论,尤其是在数字卦的甄别上,多数结论与我们不谋而合,是很好的补充。

殷墟四盘磨所出数字卦卜骨(本书04-00404-006)是第一次科学考古发现的数字卦材料,其上所记三行文字在很长时间不被正确释读。自张政烺先生破解了数字卦之谜后,第一、三行末尾二字曾被合释为“魁”“隗”“畏”“媿”等,或认为是卦名,或认为是《连山》的异称,在易学研究上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89年裘锡圭先生观察原物时曾指出这两个字应分读为“囟(斯)□”,李学勤先生2002年再验实物后指出,两“囟”后一字字形相同,“左为一竖笔,右从‘卩’”(《周易溯源》,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第204209页)。我在读到这则材料时就怀疑此应释为“囟(孚)”,最近有幸读到吴雪飞先生的《殷墟四盘磨“易卦”卜骨及相关问题研究》(《甲骨文与殷商史》新8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第474-486页)一文,已根据新见彩图对这片卜骨上的文字作出了这样的释读,彻底纠正了以往的错误。

2015年,王化平、周燕先生著有《万物皆有数:数字卦与先秦易筮研究》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除对王先生此前的散篇著述加以整理总结外,重点补充了《筮法》的研究内容,这是在拙文草成之时未曾引及的。2017年,丁四新先生著有《周易溯源与早期易学考论》一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也是藉助《筮法》等新材料,对相关易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丁先生还先后发表了两篇重要文章:《数字卦研究的阶段、贡献及其终结》(《周易研究》2018年第5期)和《数字卦及其相关概念辨析》(《中国哲学史》2019年第3期)。前者应属于本书第三章第一节在数字卦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前景”中所提到的“数字卦性质的认识尚未统一,相关名称概念的使用依旧混乱”的问题,丁先生认为数字卦研究有其阶段性意义,并应逐渐走向终结,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后者曾对我作的研究综述以及关于数字卦与卦画图形性质的划分,进行了批评,这是要十分感谢的。也请大家在阅读本书相关章节时配合参看。

夏含夷先生的《是筮法还是释法——由清华简〈筮法〉重新考虑〈左传〉筮例》(《周易研究》2015年第3期)一文,再次指出中国先秦时代可能存在多种筮法,这些筮法之间不 一定有关联,甚至可能相矛盾,如果硬要找出统一的解释,恐怕过于勉强,应设法找出它们自有的特征。西方汉学家的思路不由得使我对本书所作楚地筮法的推拟进行反思。

除了一些重要研究之外,近年来总能听闻在各地考古发掘中又见有数字卦材料出土,这是让人很欣喜的,谨期盼这些科学发掘的材料能早日刊布。

这本小书虽不是我出版的第一本专著,但确是我涉足历史学研究的处子作。2011年,我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有幸师从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攻读博士学位。三年间,先生将我这样一个原为美术实践专业背景的学生,一步步地领进了学术研究的殿堂。这篇学位论文从选题到草就,从材料搜集到研究思路,从学术方法到写作技巧,都离不开先生的总体把关、辨惑析疑和悉心指导。先生所著的《周易溯源》,更是论文写作过程中案头必备的参考文献,每读一过,总有新的收获。这篇学位论文在获得相关资助后早有修订出版的计划,总因琐事纠缠而迟迟未能着手,亦没有新见可进一步向先生请教。2019224日,先生在因病住院一年多后,不幸永远离开了我们。最近每当我对书稿进行修改时,脑海中总会浮现过往向先生问学的种种情景,思绪难平,键盘欲敲又止。因我的学养浅薄,文中必有诸多偏见和谬误,难免有负先生所望,然而正是先生的包容和鼓励,才使得这篇处子之作不致难产。谨以此书的出版,纪念我敬爱的导师。

最后还要特别感谢夏含夷先生为本书撰序,感谢刘少刚老师题写书名,感谢秦志华社长、田颖和徐衍女士在出版和编辑上的支持。

 贾连翔

上章困敦之岁三月

值新冠肺炎疫期

于清华大学寓所

 

信息来源:“中西书局”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39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