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一成,坯”考
(首发)
赵敏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一)“一”、“再”辨证
《尔雅·释山》:“山,三袭,陟;再成,英;一成,坯。”
《尔雅》此条以“三袭”、“再成”、“一成”连言之,齐整而似无疑问。但是故训中还有以“伾”为“再成”的解释,所以需要略作辩证。
“再成”一说,最早见于《说文·土部》:“坏,丘再成者也。一曰瓦未烧。”徐锴《系传》:“《尔雅》云也。”今本《尔雅》作“丘再成”者,见于《释丘》:“再成为陶丘”,不是“坏(坯)”。《系传》所说的实际是指《释山》之文。“山”、“丘”对文则异,散文则同,《说文》言 “丘”,实际上也就是指“山”而言。所以《说文》是以“坏(坯)”为“再成”。
但《水经·河水》郦道元注:“河水又东径成皋大伾山下。《尔雅》:‘山一成谓之伾。’许慎、吕忱等并以为丘一成也。孔安国以为再成曰伾。亦或以为地名,非也。”清儒如段玉裁、郝懿行等均据此主张《说文》原本当作“一”。其说可从。徐锴以《尔雅》为“再成”,大概是误记,未必见有《尔雅》作“再成”之本。段玉裁谓:“是俗以孔传改易许书,今本非善长所见也。”是精当之言,但却未考其详。
今试考之,大小徐本《说文》即已作“再”,所以改 “一”作“再”,显然应该在二徐之前,这是改订的时间下限。至于上限,则当是在孔颖达之时,孔氏所见《说文》应当犹作“一”不誤。《尚书·禹贡》“至于大伾”,《伪孔传》云:“再成曰伾。”孔颖达《正义》则曰:“《释山》云: ‘再成,英;一成,岯。’李巡曰:‘山再重曰英,一重曰岯。’《传》云‘再成曰伾’,与《尔雅》不同,盖所见异也。”孔氏著《五经正义》,引《说文》者以数百计,见于《尚书正义》者亦以数十计,然此处孔氏但据《尔雅》“一成” 而不称引《说文》“再成”异文以证伪孔传之说,足见当时《说文》与《尔雅》并无不同。
在唐一代,能改订《说文》而后世沿习的,大约仅有李阳冰一人。徐锴《系传》虽作《祛妄》篇驳辩李阳冰之说,但徐锴既已误《尔雅》为“再成”,所以自然不觉李氏之非。而李氏之说,正如同段玉裁所言,是“以孔传改易许书”。
《伪孔传》托名孔安国所作,实则后出,非孔氏旧本。那为何《伪孔传》与《尔雅》所言不同?笔者怀疑与臣瓒所论有关。“一成,坯”,郑玄认为是修武、武德的界山,张晏认为是成皋县山,《汉书·沟洫志》“至于大伾”,颜师古注引臣瓒说:“今修武、武德无此山也。成皋县山又不一成也。今黎阳山临河,岂是乎?”臣瓒为晋人,曾著《汉书音义》,颜师古《汉书叙例》称:“有臣瓒者,莫知氏族。考其时代,亦在晋初。”《史记集解序》:“《汉书音义》称臣瓒者,莫知氏姓。”《史记索隐》注认为即作为校书郎与荀勖同校定《穆天子传》的傅瓒。要之,臣瓒当为西晋初年时人。臣瓒认为“成皋县山又不一成”的观点,很可能会影响到其后《伪孔传》的作者据之改《尔雅》,以求与现实当中的成皋县山“不一成”相符。
颜师古注《汉书》也从“再成”之说。《地理志上》 “至于大伾”,颜师古注:“山再成曰伾,大伾山在成皋。音平鄙反。”
细读颜氏《沟洫志》注,可知颜氏从“再成”有两个原因,一是依“至于大伾”的伪孔旧注,二是据臣瓒“今修武、武德无此山也。成皋县山又不一成也”的怀疑,否定了“ 一成”的说法。殊不知伪孔旧注很可能是本自臣瓒注的。
又《广韵》脂韵符悲切:“岯,山再成也。”《大广益会玉篇》亦同。但此注并非《切韵》原本。考之于《广韵》以前的《切韵》系书,如《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王二》)作“岯”,训“山名”;故宫藏宋跋本《刊谬补缺切韵》(《王三》)作“山不”,但训“山”;《P.3696》作“岯”(据摹本),训“山”,《S.2055》、《S.2071》并同。所以《广韵》“山再成也”的训释其实是后人所加,不足以证明隋代即有此训释。
(二)“成”字义训
“成”字,郭注、邢疏以为“成”字训“重”,重累之义。其说如下:
《尔雅·释丘》“丘一成为敦丘”,郭璞注:“成犹重也。《周礼》曰:‘为坛三成。’今江东呼地高堆者为敦。”邢昺疏:“成,重也。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名敦丘。《诗·卫风·氓》篇云:‘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是也。”
“再成为陶丘”,郭璞注:“今济阴定陶城中有陶丘。”邢昺疏:“释曰:丘形上有两丘相重累者名陶丘。李巡曰:‘再成,其形再重也。’《禹贡》曰‘济水东出于陶丘北。’是也。”
“再成锐上为融丘”,郭璞注:“纤顶者。”邢昺疏:“释曰:丘形再重而顶纤者名融丘也。”
“三成为昆仑丘”,郭璞注:“昆仑山三重,故以名云。”邢昺疏:“释曰:丘形三重者名昆仑丘。”并且疏郭璞注:“释曰:《昆仑山记》云:‘昆仑山,一名昆丘,三重,高万一千里。’是也。凡丘之形三重者因取此名云耳。”
《尔雅·释山》“山,三袭,陟”,郭璞注:“袭亦重。”邢昺疏:“山之形若三山重累者名陟。重衣谓之袭,故以袭为重也。上篇注已云成犹重也,故此云亦也。”
“再成,英”,郭璞注:“两山相重。”邢昺疏:“ 成,重也。山形两重者名英。今南郡英山县盖取此名也。”
“一成,坯”,郭璞注:“《书》曰:‘至于大伾。 ’”邢昺疏:“案此文则山上更有一山重累者名坯。‘《书》曰’者,《禹贡》文也。孔安国云‘山再成曰伾’,与此不同者,盖所见异也。郑玄云:‘大伾在修武、武德之界。’张揖云:‘成皋县山也。’《汉书音义》臣瓒以为皆非。今黎阳县山临河,岂不是大伾乎?瓒意当然。”
总结注疏之义,“一成”相当于两层(如邢昺疏云一成敦丘为“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一成坯为“山上更有一山重累者”),“再成”“三成(袭)”类推即为三层、四层。可用图表示如下:
三成的昆仑丘,旧注或以为即三层,如《广雅》:“ 昆仑虚有三山:阆风、板桐、元圃。”又如《水经·河水》“昆仑墟在西北”,郦道元注:“三成为昆仑丘。《昆仑说》曰: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之居。”二说稍异,但都是说昆仑丘有三层。郑樵注《尔雅·释丘》此条则径认为:“成,犹层也。”
考其说来源,即《淮南子·墬形》:“……倾宫、旋室、县圃、凉风、樊桐,在昆仑阊阖之中。是其疏圃。……昆仑之邱,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而《淮南子》关于昆仑的描述则来源于《山海经·海内西经》和《楚辞》。不过《山海经》中仅称“海内昆仑之虚……帝之下都”,具体的山名则出自《楚辞》“昆仑县圃,其尻安在”“揽瑶木之橝枝兮,望阆风之板桐”,而“或上倍之”的观点是《淮南子》新提出的。
从《淮南子》的描述来看,《广雅》和《水经注》并未得其真。《淮南子》固然是提到昆仑山是由“凉风之山”、“悬圃”和“上天”三层组成,但同时也说到了“或上倍之 ”,即第一层“凉风之山”,其实是在“昆仑之邱”的底下基础上“倍之”而成的。这就是邢昺疏所说的一成(“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山上更有一山重累者”)。所以三成昆仑丘,按《淮南子》的说法,的确是四层的。
《尔雅·释丘》除了称“丘一成为敦丘”之外,还提到了“如覆敦者,敦丘”。郭璞注:“敦,盂也。”邢昺疏:“……《孝经纬》说:‘敦与簠簋容受虽同,上下内外皆圆为异。’郭氏言‘敦,盂’,举其类而言之也。丘形如覆敦者名敦丘。”对“敦”字进行考察,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成 ”字意义的认识。
从出土的自铭铜器来看,敦的器形的确如《孝经纬》所说的“上下内外皆圆”。取器或盖的形象,正如圜状土丘,即郭璞注“丘一成为敦丘”所说的:“今江东呼地高堆者为敦。”郭璞注“如覆敦者,敦丘”又说:“敦,盂也。”敦为盛食器,盂为盛水器,功用不甚相同,郭璞注所说或即指形制而言。马承源先生认为这种敦即废敦。但若以“一成”为两层视之,盂或敦的圈足似乎可以看作是“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的上部重累之丘。马承源先生也提到战国早期的敦器的确有出现,
(三)“坯”字义考
“坯”者为山丘一成,故见于字书、韵书等的有形符从山、𠂤诸字;又有音符改作“不”者。“不”、“丕”本一字之分化,如西周以来之习语“丕显”,《书》、《春秋》作“丕显”,而金文及《诗》俱作“不显”,故从“不”“丕 ”诸字亦可通。
以“坯”、“岯”或“伾”等为“山一成”者,是以 “丕”声与“咅”声相通转而有之义。“丕”“咅”本皆从“不”得声,古音同在之部,故可通。如《大戴礼记·本命》 “丧不过三年,苴衰不补,坟墓不坯”,《小戴礼记·丧服四制》作“丧不过三年,苴衰不补,坟墓不培”。一作“坯” ,一作“培”,是通转之证。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曰:“‘坯’读曰‘培’。”又如《礼记·缁衣》“信以结之,则民不倍”,郭店楚简《缁衣》作“不伓”,上博楚简《缁衣》作重文“伾=”,亦即“不伾”。
从“咅”得声之字如“倍”“培”“陪”“部”等俱有增益之义。王力先生《同源字典》云:“‘倍’有增加的意义,‘培’是在庄稼上加土,‘陪’是在土丘上加土。‘陪 ’‘培’‘陪’三字同源。”《同源字典补》又以“剖”“部”“篰”等字同源。但“部”字实与“倍”“培”“陪”诸字也同源。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部娄无松柏”,杜预注:“部娄,小阜。”《说文·𨸏部》:“附,附娄,小土山也。从付声。《春秋传》曰:‘附娄无松栢。’”“附”又与“坿”同源,《说文·土部》:“坿,益也。”是“部”字也应当有增益之义。
因此“坯”、“岯”、“伾”诸字同样也是与“倍” “培”“陪”“部”等字同源,应该也表示增益之义。“一成,坯”即是指山上更有一山重累,如增益然。
参考文献
《大戴礼记补注》,﹝北周﹞卢辩注,﹝清﹞孔广森补注,《丛书集成初编》,王云五主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12月初版。
《大戴礼记解诂》,﹝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1版。
《大广益会玉篇》,﹝梁﹞顾野王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7月第1版。
《尔雅诂林》(卷中),朱祖廷主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
《尔雅义疏》,﹝清﹞郝懿行撰,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年9月第1版。
《广韵校本》,周祖谟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6月第3版。
《汉书》,〔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钜宋广韵》,﹝宋﹞陈彭年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4月第1版。
《唐五代韵书集存》,周祖谟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7月第1版。
《唐写全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校笺》,龙宇纯著,香港:香港中文大学, 1968年9月初版。
《同源字典》,王力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10月第1版。
《同源字典补》,刘钧杰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8月第1版。
《史记》,〔汉〕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2版。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 年10月第1版。
《说文解字注》,﹝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2月第2版。
《新校互注宋本广韵(增订本)》,余乃永著,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殷周青铜器通论》,容庚、张维持著,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10月新1版。
本文收稿日期为2008年8月9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08年8月9日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1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