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术动态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纪念中国古文字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在 2008/10/17 21:24:20 发布

“纪念中国古文字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008101112日,“纪念中国古文字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古文字学会第17次年会)”在长春市北苑宾馆吉林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此次盛会是由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来自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和美、法、日等国约100名学者与会。本次会议共提交论文100多篇,会议论文大多收录于《古文字研究》第27辑及增印的《纪念中国古文字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二书中。学者们就文字起源、甲骨学、金文、简帛文献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兹将大会研讨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关于文字起源问题的研究

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陈光宇教授作了题为《世界四种古文字的起源时空与文字结构》的报告。论文比较了埃及圣体文字、玛雅圣体文字、苏美楔形文字及汉字四种起源文字产生的时空背景及其文字结构,并探讨了这些起源文字的文化因素和条件。陜西師範大學歷史系的王暉教授作了题为《新石器晚期组词成句类陶文与汉字的起源》的报告。他指出应以表现形式是连词成句作为中国文字何时形成的判定标准,在对龙山文化时代的各种陶文资料进行释读的基础上,他认为中国文字正式形成的时代在新石器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时代。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研究员蔡运章研究员作了题为《论远古纺轮刻辞及其重要价值》的报告。论文分别对崧泽文化石纺轮刻划图案、马家窑文化陶纺轮星状纹、龙山文化陶纺轮阴刻符号进行了解读,认为均属筮数易卦。蔡文认为这些远古刻辞的发现和释读,对研究中国文字和筮数易卦的起源诸问题,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会学者针对汉字起源的年代问题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二、甲骨学方面的研究

此次会议提交的甲骨学方面的论文为数不少。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孙亚冰女士的论文《昜国考》对成王时灭的唐国、叔虞分封的唐地源自殷代“唐”国的说法予以反驳,认为从相关古文字资料看成王时灭的唐国、叔虞分封的唐地应该是卜辞中的“昜”国,而不是卜辞或金文中的“唐”国。文章还对卜辞所见的“昜”国、晋国始封地“昜”的地理位置进行了考证,认为很可能在今山西洪洞纺堆——永凝堡附近。台湾玄奘大学季旭昇教授的《说髀》一文据新出花东甲骨等文字资料指出旧释为“臀”、“尻”之字其指示符号所标的位置比较接近于人形的大腿和小腿部位,不在尻臀部,季文倾向于将此字释为“髀”。东北师范大学张世超教授《释“”》一文认为卜辞“”一般用为动词,义为生男孩,有时表示举行祈求生男的舞仪,字当从“力”声,可读作“勀”。首都师范大学黄天树教授《谈谈殷墟甲骨文中的“子”字——兼说“王”和“子”同版并卜》主张将《合集》69736799等的字释为“子”。在此基础上黄文认为王卜辞的字体中也存在少量占卜主体为“非王”的非王卜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冯时研究员《释“离”》一文以卜辞为例,认为“离”本义当为逃离、丧失,并非传统所认为的以罕羅鸟之义。南开大学学者蒋玉斌的《释殷墟组卜辞中的“兆”字》将组小字类卜辞旧释为“涉”的字改释为“兆”,读作“逃”,并对相关辞例进行了重新解读。东北师范大学学者程鹏万的《刘家庄北M1046出土石璋上墨书“”字解释》一文将墨书释为“灷”,读为“尊”,认为是奉献、登进之义。北大资源学院文物系刘桓先生的《释甲骨文“[辶害]、遏”》一文将甲骨文中旧释为“途”或“达”之字的声符与“害”相联系,改释此字为“[辶害]”,并认为此字用作遏止、到达或割的意思。上述论文大多利用了新出花东甲骨、金文和战国文字等新材料,在横向或纵向文字比较的基础之上也提出了新的考释意见,颇具启发性。蔡运章研究员还介绍了一片洛阳新出土的西周中期甲骨。据介绍此片甲骨为牛的右肩胛骨,属非王刻辞。蔡先生说有关资料和研究成果即将发表于今年《文物》第11期上。关于甲骨的性质和释读问题也引起了学者的热烈讨论。

三、金文方面的研究

有关两周和战国时代金文方面的论文亦为数不少。其中复旦大学裘锡圭先生作了题为《谈谈三年垣上官鼎和宜阳秦铜鍪的铭文》的报告。裘先生赞同程鹏万《半灷量新考》将铜量铭文“半灷”读为“容半寸”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之上对三年垣上官鼎中“臾(斞)”这一容量单位的数值问题进行了重新论证。对于半灷量之“”可读为“容”,裘先生还作了补充说明。他指出马王堆帛书《称》篇有“君臾存也”、“親臾存也”之语,《慎子·德立》作“君犹在也”、“亲犹在也”,《称》篇的“臾”字有可能读作“容”,当也。裘先生还对宜阳秦铜鍪铭文的释读提出了新的看法。北京大学李家浩教授《释老簋铭文中的“”字——兼谈“只”字的来源》一文将老簋之释作“”,读为“池”。首都师范大学张富海《读新出西周金文偶识》也谈到了老簋这个字。他赞同原整理者张光裕先生的观点,认为此字当是从“水”“號”声,读为“壕”。关于此字究竟是从“也”得声还是从“号”得声及此字的释读问题,张光裕、李家浩、张富海三位学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吉林大学学者武振玉作了《两周金文“暨”字用法释论》的报告。她举例指出两周金文中的“暨”已具备了动词、介词、连词三种词性。学者们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深入地讨论。有些学者对部分铭文的理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认为文章所举“暨”字动词用法的有些例子恐怕还是看成是用为介词比较合适。香港中文大学张光裕教授作了题为《新见金文材料对学术的贡献》的报告。会上张教授公布了新见西周簋的资料,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关注。黄德宽教授介绍了安徽双墩一号墓新出钟离钟的情况。据介绍此墓的形制及布局非常特别。双墩一号墓钟铭与安徽卞庄出土的鎛钟铭文、安徽舒城九里墩所出鼓座铭文皆近,当是同族之器。与会学者针对双墩一号墓的墓主及墓葬的年代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安徽阜阳博物馆的学者韩自强作了《楚国有铭兵器的重要发现》的报告,公布了一批新见兵器。学者对部分铭文的国别、年代和释读提出了新看法。吉林大学吴振武教授作了《谈珍秦斋藏越国长铭青铜戈》的报告。吴振武教授着重谈了铭文中“翁”、“强”二字的释读。吴教授文章所举一方三晋玺印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复旦大学施谢捷教授对此印及同文印的著录和真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吴教授论文中有一个释为“退”的字,北京大学学者董珊认为可能是“得”字,并与吴教授展开了讨论。

 

四、简帛文献及其他方面的研究

简帛文献的研究是近些年来的热点,也是本次会议讨论的重点之一。其中有关郭店简、上博简文字释读方面的论文居多,中山大学学者陈伟武、杨泽生、陈斯鹏、范常喜、吉林大学学者李守奎、单育辰、北京师范大学学者李锐、四川大学彭裕商教授、台湾中兴大学林清源教授、安徽大学徐在国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吴辛丑教授、武汉大学学者陈伟、徐少华、萧圣中、复旦大学学者郭永秉、河南大学学者张新俊、广州大学学者禤健聪等都作了专题报告。武汉大学学者李天虹对上博简《景公瘧》篇的编联提出了新看法,罗运环、宋华强分别对新蔡简中的一个地名和祭祀名进行了研究。湖南省博物馆刘彬徽研究员对楚帛书中一般释读作“女娲”的“娲”字进行了研究。在收集以往各家说法和利用上博出土新资料的基础上,他认为此字当分析为从“鼎”“出”声,读为“娲”。学者们针对此字也展开了讨论。有學者指出华南师范大学白于蓝的《简牍帛书通假字字典》对此字也有考释意见,白教授认为此字从古文“祗”从“土”,可读作“希”,《帝王世纪》说“女娲”“一曰女希”。美国堪萨斯大学学者魏克彬作了题为《侯马盟书与温县盟书中的岳公》的报告。侯马盟书中有一个常见的神名,旧读作“晋或“出”、“顷”,一般认为是晋先君名。魏克彬据温县盟书有异文作“狱”与传抄古文“岳”字字形,认为侯马、温县盟书中的“△公”都应当释读作“岳公”,即太岳山。此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热烈讨论,大家还对甲骨文旧释作“岳”之字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北京大学学者董珊对侯马、温县盟书中屡见的“明殛视之”的句法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的认识。复旦大学刘钊教授、施谢捷教授、武汉大学学者萧毅分别作了有关玺印释读及玺印著录资料校读方面的专题报告。哈尔滨师范大学学者徐广才和青岛大学房振三分别利用出土文字资料对《楚辞》和《诗经》相关字词提出了新的解释。复旦大学学者周波、厦门大学学者叶玉英利用出土文字资料对上古音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

 

开幕式

林沄教授、张鹤泉教授、朱泓教授、裘锡圭教授共同为于省吾先生纪念铜像揭幕

 

吴振武教授在开幕式上展示中国古文字学会第1次年会油印本论文

 

裘锡圭教授准备发言

 

裘锡圭教授宣读论文

 

郭永秉讲师宣读论文

 

李家浩先生、广瀨薰雄先生主持会议

 

刘钊教授发言

 

刘钊教授宣读论文

 

刘钊先生、顾史考先生主持会议

 

施谢捷教授发言

 

周波讲师宣读论文

 

吴振武教授主持闭幕式

 

全体代表合影

 

 

 

周波 撰稿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589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