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曾四美:說燕王喜戈中的两個字
在 2008/11/23 18:20:55 发布

说燕王喜戈中的两个字

(首发)

 

曾四美

安徽大学中文系

 

董珊先生在《新见战国兵器七种》[1]一文中介绍了一件燕王喜戈,至今还有疑问。这件戈铭现著录在《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暨器影汇编》[2](以下简称《新收》)1985,共七字。另见胡长春先生新著《新出殷周青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3](下篇)1297。《殷周金文集成》11248中的铭文也与此相同。现将拓本揭示如下:

 

董珊先生释为“郾(燕)王喜倈戈”,,《新收》编者从之。胡长春先生释为 “郾(燕)王倈戈”。据铭文字形看来,确定为燕王喜戈,当无任何疑问。这件戈的铭文格式在燕系兵器中习见。第四字,释“”,也是非常正确的。 “”在铭文中当读爲“造”,诸家无异议。“”下两字在燕君兵器中少见,董珊先生谓“‘’一词未晓何意,待考”。第五字诸家缺释,笔者暂时称其为△。其实,这一个字应当释爲“桀”。战国文字中“桀”字习见,根据字形,可将其分为一下几类:

A玺汇1387

玺汇1390

B玺汇2256

玺汇3501

郭店·尊德5

郭店·尊德6

包山132反

C包山143

包山191

《说文》:“桀,从舛在木上”。“桀”之构形,可分析成从木舛声。上表中A行是标准的“桀”字。将△字与之相比较,不难看出,燕王喜戈中的△字,字形与A行非常相似,下部从木没有问题,上部止形讹变却正与包山143字形相合。因此,△是“桀”字应该不错。《诗·卫风·伯兮》“伯兮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王先谦《三家义集疏》引韩诗云:“桀,侹也,急驱貌。”又注云:“殳,长丈二而无刃。”《集成》11529矛铭文作“郾(燕)王喜(造)(长)利”,其中“”字,何琳仪老师谓“,同全,疑读为辁或輲。《穆天子傳》“‘是曰壶輲’注:‘輲,音遄,速也。与遄同’。所谓‘全(长)利’,大概是矛的特称,意谓矛头长而锋利。”[4]现在看来,“桀”与“全”在义训上可以相互印证。从声训上讲,“桀”,溪钮月部;“全”,群钮元部,二者声钮同为喉音,韵部方面月元可以相互对转。

“桀”下一字,古文字中习见,即 “”。“倈”读作“利”。古斄、犁常常通假。《庄子 ·应帝王》:“執斄之狗。”“斄”,《山海经·南山经》郭璞注引作“犁”。“斄”为来声之字,犁从利声。古來、黎通用。《左氏春秋·隐公十一年》“公會鄭伯于時來”。“時來”,《公羊傳》作“祁黎”。“黎”从声。,古文利。因此,所谓“桀倈戈”,应读“桀利戈”,大概指锋利的戈。

 

 



[1]董珊《新见战国兵器七种》,《中国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6月,196207页。

[2]钟柏生、陈昭容等主编《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暨器影汇编》,台北艺文印书馆,2006年。

[3]胡长春《新出殷周青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线装书局,200810月,296页。

[4]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105页。

 

 

本文收稿日期为20081116

本文發布日期为20081123

 

点击下载附件:

0224说燕王喜戈中的两个字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47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