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蘇建洲:《上博七·武王踐阼》簡6“宀/色”字說
在 2008/12/31 12:02:55 发布

《上博七·武王踐阼》簡6」字說

(首發)

 

蘇建洲

 

  根據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所公佈的《武王踐阼》簡6簡文是[1]

    席(後)左耑(端)曰:“民之反(側?),亦不可[]志。”

  其中簡文「側」字字形較為奇怪,其形作:

(△)

  讀書會認為:「“反”下一字形為,字从“宀”,从“人”,从“匕”,未知當釋為何字。《大戴禮記》相應處作“側”。“銘”多有韻,席四端之銘通為一章(詳下注孔廣森說),上文“戒”(職部)、“悔”(之部),下文“志”(之部)、“代”(職部),可見此章之職部通押。則此字當從《大戴禮記》讀為“側”(職部)。“反側”指翻來覆去轉動身體,往往是愁苦時的行為,“民之反側”或即指“百姓的疾苦”。」[2]此說很有啟發性。網路上有學者分析為「北」(網名:東山鐸),讀為「民之反倍」;或分析為「从“宀”,从“人”,矣省聲」(網名:苦行僧)。筆者以為字形下部實為「色」字變體,只是將「色」字的左右偏旁互換而已,試比較下列「色」字或「色」旁:

 

(《郭店‧五行》13(《郭店‧五行》14(《語叢一‧47》)

  只要將「色」字的爪旁往右移動,便成簡文的字形,所以簡文的「△」實為「」字。「色」,山紐職部;側,莊紐職部,音近可通。古籍中有【色與塞】、【惻與塞】的通假例證,[3]所以簡文隸定作「」讀為「側」,應無問題。

 

 

本文收稿日期為20081231

本文發佈日期為20081231



[1]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81230日。下稱讀書會

[2]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81230日。

[3] 高亨、董治安編纂:《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97.7二刷)頁425-426

点击下载附件:

0243《上博七·武王踐阼》簡6“色”字說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飞虎 在 2008/12/31 13:04:02 评价道:第1楼

    包山简牍1之“色”字写作从“人”从“刀(卩之变体)”形,与所论之字尤近。窃以为此字即“仄”或“厕”字之异体。

  • 海天 在 2009/1/3 13:32:08 评价道:第2楼

    《周易》簡5-6「終朝晶△之」,「△」字分析從鹿從裼聲(或狄)聲,音近讀為「褫」。其中「裼」的「爪」形訛為「刀」形,可以作為《武王踐祚》「側」所從「色」旁的參考。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45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