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鄭建芳:邾國故城新发现陶文概述
在 2021/8/22 21:56:54 发布

邾國故城新发现陶文概述

 

鄭建芳

鄒城市文物保護中心副研究館員

 

一、邾國陶文發現與出土

邾國,是山東境內春秋戰國時期著名諸侯國之一。魯文公十三年(前614年),邾文公“蔔遷於繹”,在今鄒城市嶧山之陽建立了邾國國都。魯頃公十七年(前256年),邾國被楚所滅。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鄒城治所由此遷到鐵山之陽後,故城才逐漸荒廢。邾國故城,自春秋建立,至北齊遷徙,共延續1100年,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遺留下大量東周、秦漢時期的陶文。 

邾國陶文的發現可以追溯到清道光年間,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鄒縣(今山東省鄒城市)知縣吳企寬著《鄒縣金石志》刊行,其中記載:“莒子恩罐……其腹刻八分體‘莒子恩’三字,罐系道光甲辰(1844)冬日,嶧山故邾城得之。”①這是目前發現關於邾國陶文最早的文字著錄。

新中國成立後,邾國故城作為文物保護單位得到了保護和重視,大批銘文陶器和陶文陸續被新發現。目前仅鄒城市文物部門館藏各類陶文已達3000餘件,其數量為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之冠。

1950年,邾國故城出土秦詔文陶量1件。高9.4釐米,口徑20.4釐米,容量為2000毫升。腹外壁有篆書秦始皇二十六年統一度量衡詔書240字:“廿六年皇/帝盡並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之/”口沿戳印“騶”字。

1951年,邾國故城出土戰國陶量1件。通高33釐米,口徑30.6釐米,泥質灰陶,直口、深腹、平底,胎壁較厚。口外飾陰刻弦紋,腹壁飾繩紋一周並對裝兩柄,器內底印一“稟”(廩)字。

1963年,邾國故城出土秦詔文陶量1件。高9.4釐米,口徑20.4釐米,容量為2000毫升。泥質灰陶,形似圓缽,上口略侈,寬平沿,直壁,平底,腹外壁有篆書秦始皇二十六年統一度量衡詔書240字。內底戳印兩個“騶”字,口沿戳印“馬”字,當為騶字之半。②

19643月至4月,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山東工作隊對邾國故城進行了調查③,採集陶文30件,陶盆14件,分別印在唇面、頸部、口沿內外等,豆柄14件,蓋鈕1件,圓柱1件,可識文字有“買”“可”“興”“期”“祭”“悼”“剛”等。

1973年夏,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山東工作隊、鄒縣文物保管所對邾國故城進行了全面調查④,又徵集到為數可觀的陶文,並徵集到陶翁1件,頸部有“期豉”2字,陶罐1件,腹部有“豉”字,陶豆1件,柄部1字待識。

19805月,金張莊村村民在邾國故城宮殿區以南發現陶量2件并捐獻給文物部門⑤。兩件陶量的形式、大小相同。通高32釐米,口徑27釐米,泥質灰陶,直口,腹略鼓,平底,通體飾細繩紋,底部有一“稟”(廩)字,意為倉廩之意。同年夏,文物工作者在進行文物普查復查時又徵集到銘文陶罐3件,口徑13釐米,通高2425釐米,腹部有陶文“丘亓”“往”等字。

19855月,金張莊村出土銘文陶罐1件,口徑13.5釐米,通高24.5釐米。敞口,直頸,鼓腹,平底,頸部和腹部飾弦紋和繩紋,腹部有陶文“期”字。

1987年,金張莊村出土銘文陶罐1件,口徑14釐米,通高24釐米。敞口,直頸,鼓腹,平底,頸部和腹部飾弦紋和繩紋。腹部有陶文“敓”字。

19879月,紀東村村民發現陶文270件。多數為陶豆豆柄,文字內容有“得”“畢”“良”“河”“祭”“公”“覃”等字。

19892月至3月,鄒城市文物工作者在開展不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中,在紀東村徵集陶文800件,在金張莊村徵集陶文400件,銘文陶罐8件,口徑12.514釐米,通高23.527釐米,敞口,直頸,鼓腹,平底,頸部和腹部飾弦紋和繩紋,陶罐腹部有陶文“豉”“工”“母亓”“陶衰”等字。

20075月,金張莊村村民在修路時發現陶文105件,均為陶豆柄,文字內容有“祭”“興”“孨”“灶”“刺”等字。

20153月至6月,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對邾國故城倉儲區進行發掘,發掘面積930平方米。這是迄今為止首次對邾國故城遺址進行的大規模主動性考古發掘。發掘遺跡包括東周至漢代的灰坑、水井、窖穴、窖藏、窯爐、房址、墓葬等,出土了銘文陶罐、陶豆、陶量、陶罍和一批陶豆柄⑥。其中,1件戰國陶量上有陶文“薛惎子之度同也”;2件陶量內底中部有陶文兩個“騶”。在後續的資料整理中,在1件戰國陶量和3件戰國陶罍上發現了“邾”字,這是近年來邾國故城遺址首次新發現“邾”字陶文⑦。

20173月至7月,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對邾國故城遺址址進行第二次考古發掘。發掘區位於皇台中部偏北處,發掘面積475平方米。清理遺跡有灰坑、窯爐、房址、溝渠等。出土遺物包括各類陶器、銅器、鐵器、石器和瓷器等。其中,多件戰國陶豆豆柄和陶盆口沿以及少量陶盂唇面上戳印陶文,文字有“正“得“朿“啟“懌“賡“貨“參“曹

2018年春夏,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對邾國故城遺址西城牆進行了解剖發掘,秋冬對北城牆進行了解剖發掘,發掘面積1150平方米,清理遺跡有灰坑、墓葬、灰溝、水井、陶窯、陶灶。在西城牆集中出土了一批帶有陶文的完整陶罐,文字有“敓“ 豉“辟“付“紉“買“期等⑨。

二、邾國陶文時代與特點

邾國故城陶文大多數未進行科學發掘,缺少具體的層位元記錄,它們的來源,大部分是群眾在農田基本建設工程中,發現後主動捐獻的。這對邾國故城陶文的斷代存在著一定困難,研究這批陶文的具體時代,只能依靠所採集的殘存陶器的形制、質地、書體和文字的製作方法來進行分析判斷。通過對數百件邾國陶文實物的分類整理發現,邾國故城的陶文以東周為主,漢代次之,秦代較少。

東周陶文:主要見於陶豆豆柄,少數見於陶盆口沿、陶罐口或肩部、陶甕肩部外側。其中陶豆又以春秋時期數量居多,戰國時期數量較少。陶器多為泥質灰陶,少量為夾砂灰陶。陶文印製方法是在陶器胚胎未乾時直接用戳印按壓上去,由於按壓時用力不均勻,故形成筆道深淺、粗細的差別。陶文印面分為無邊框式和有邊框式兩種,有邊框式印文形狀有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橢圓形、不規則形。文字以陰文為主,即印章為陽刻,戳印在陶器上反為陰文;陽文少見,即印章為陰刻,戳印在陶器上反為陽文。兩字以上印文讀序一般為從上到下,自右往左,符合當時的書寫、閱讀習慣。較為特殊的為自左往右,僅見“百羊”1例。印文字體為大篆,主要是陰文,少數陽文,少見邊框。內容主要有戳記符號、工匠姓氏、陶工里籍、窯場名記、器具用途等。另有少量刻劃的文字。從其筆法、刀法、章法的處理以及所反映的藝術風格上,可分為嚴謹和肆意兩類。嚴謹類筆劃規整,字型統一,變化較少,篆書渾穆古樸之趣濃厚,頗具金石意味。肆意類文字則較隨意、爽利,變化較大,結體疏密有致、氣勢開張、雄渾莊嚴。有的字則筆劃瘦勁,結體寬鬆自然,沉雄而流暢。

圖一:東周陶文

秦代陶文:主要是詔文,見於陶品質器上。秦代陶文可分為鈐印和刻劃兩種。刻劃陶文筆劃勁健、挺拔;鈐印的陶文一般字跡清晰、筆劃均勻、結體端莊,邊框整齊。已發現的秦代陶文佈局多為秦陶量殘片,如“廿六年皇帝盡並兼天下”“並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等,均為四字一組,未見單字,多有邊框,從其書法風格上來看,屬秦代小篆,字體方正,筆劃圓潤,在筆法處理上不拘一格,富有明顯變化,筆劃較少的字刻制時筆劃明顯加粗,反之則筆劃較細,這樣整個章法和諧,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在秦代陶文中還發現“騶”字陶文,獨立成字,小篆結體,字體遒勁圓潤,具有圓潤厚重、蒼古端莊的韻味。右半“芻”字筆劃略細,所占空間較小,左半“馬”字筆劃略粗壯,所占空間反而大,形成章法上險絕的效果。“騶”字陶文的發現印證了秦代設立“騶縣”的史實,具有重要歷史價值。

圖二:秦代陶文

漢代陶文:主要見於陶盆沿、甕口肩外側、罐口、器座和磚瓦上。以刻劃法為主,鈐印法極少。刻劃法又分為兩種:一是在濕陶坯上用硬質細棒刻劃而成,字口兩側常有被細棒擠壓而隆起的泥土痕跡。陶文字跡清晰,由於是直接書寫,故更能接近筆意,書風變化較大,與東周和秦代陶文有明顯差異。一是在陶器燒成以後,用鋒利的工具刻字。由於陶器質地堅硬,刻劃多不方便,筆劃長短及走向不易控制,因而形成的風格與陶坯未幹時書寫的風格不盡相同,筆劃起落不十分分明,結體比較自然,這種刻法和書風在漢代銅器銘文中常見。

圖三:漢代陶文

邾國陶文以民營制陶業作坊的產品為主,多見於陶量、陶盆、陶甕、陶罐、陶豆等器物,尤以陶豆、陶盆為主。陶文字體格式主要為單字,究竟屬於人名、地名還是其他名,很難一一分清楚。但這裡面有些字仍可大致估計其性質,有的應是制陶作坊業主和工匠的姓氏,如“王”“孫”“梁”“萬”“吳”等;有的應是制陶作坊業主和工匠的名字,如“成”“剛”“良”“啟”“得”“興”“生”等;有的顯然是地名,如“邾”“騶”,即邾城和騶國;有的應是官營制陶業的文字,如“稟”字,是邾國倉廩所用量器上的標識字。另有少量格式是非常特殊的兩字、三字陶文,兩字陶文均為邾國民營制陶業所常見的人名,又分為兩種情形:一是由兩個不同單字組成,或上下,或並列,如“不敢”“丘亓”“丘單”“母亓”“百 羊”“田卣”“公辟”“陶蓑”等;還有一些格式非常特殊的兩字陶文,雖有兩個不同單字組成,但其中一字或倒置,或側置,尤其以“祭”字最為常見,如“祭得”“祭孨”“期彰”“期豉”等。二是由兩個相同單字組成,如“孨孨”、“諮諮”等。三字陶文發現有“私司徒”“吳子□”“祭卣田”“祭億萬”等。

邾國官營制陶業的陶文發現數量相對較少,單字僅發現“稟”“騶”。鄒城博物館珍藏一件“稟”字完整戰國陶量,“稟”字印在陶量內底部。“騶”字多印在秦代陶量上,秦代陶量有秦始皇二十六年詔文,印款是用四字方印連續打在陶量的外壁上,合成始皇二十六年詔書的全文。

對照已發現的邾國東周、秦、漢陶文資料分析,邾國陶文有以下值得注意的特點:

陶文形體雖然基本上已經統一,但仍存在一些異形字,字形結構變化隨意性大,手寫體、俗體字較多。陶文字體偏旁部首有的已經固定,有的上下左右隨意錯位,有的存在隨意增減現象。陶文存在一些假借字和合文字。戰國陶文多為大篆體,部分容易釋讀,也存在一些不易釋讀的文字。從邾國陶文的文字結構可以看到東周至秦漢時期,字的偏旁部首基本上已經固定,筆劃多少基本上已經定型,異形文字已明顯減少。

三、邾國陶文著錄與研究

陶文自清道光時期被發現後,就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注意,出現了一些研究著作和文獻彙編。邾國陶文的著錄研究起於清代。第一個收藏和研究者是清代著名金石學家陳介祺。陳介祺(18131884),字壽卿,號簠齋,濰縣(今山東濰坊)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進士,官至翰林院編修。他嗜好古物,鑒精藏富,治學嚴謹,曾多次派人前往各地,或委託當地古董商人代為收購山東陶文,他先後收集陶文4800件,隨拓隨釋,或略作題記,或記明出土地點,或予以較準確斷代,輯錄成冊,名為《簠齋藏陶》。書中收錄所謂“魯陶文”,主要是邾國故城的陶文。器物以豆、罐為主,亦有個別較完整陶豆,其餘多是帶有戳印的豆柄局部。此外,較能反映陳介祺對陶文認識及研究的是現藏於山東省博物館的《簠齋陶文釋存》,收陶文題拓近900件,是王獻唐先生在原山東省圖書館購得,裝訂成冊的。該書為稿本,一直未能刊行。

首先對邾國陶文進行詳細研究的是吳大澂。吳大澂(18351902),字清卿,號恒軒,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清代著名金石考古學家、書畫家,善畫山水、花卉,書法精於篆書,皆得力于金石鑒賞修養,歷任廣東、湖南巡撫等官。吳大澂與陳介祺交好,得以早睹陳所收集的陶文拓本,他根據從陳介祺處所得到的陶文拓本逐一進行考釋,其考釋成果往往以精美的篆書題跋在拓本上,或散見於與友人的往來書信中。清光緒三年(1877年),他在所得陶文拓本800餘種的基礎上,編著《三代古陶文字釋》(四卷)一書,書中共釋陶文481字,重文457字,基本上是按照所得拓本時間先後順序編排,實為拓本考釋的謄錄,後由於其他原因此書未能刊印。五年後,又著《讀古陶文記》一卷,是現存最早的一部關於陶文的專著。清光緒九年(1883年)初刊的《說文古籀補》以集錄古鐘鼎彝器所見文字為主體,兼收石鼓文、古幣、陶文,其中,收錄部分邾國陶文。

在邾國陶文的收集和研究上最先建立功勳的,為清末王懿榮和劉鶚。王懿榮(18451900),字正儒,一字廉生,福山(今山東煙臺福山區)人,晚清歷任翰林院編修、國史館協修、會典館纂修幫總纂官等職。一生“好古成魔”,尤其酷愛金石文字,凡是古籍書畫和三代以來的銅器、印章、錢幣、殘石、瓦當、陶文,無不精心收集珍藏,並譽滿京城,京城內外的古董商知其好古物,一遇有罕見之品,就登門求售,以獲善價。劉鶚(18571909),字鐵雲,又字蝶雲,公約,號老殘,別署鴻都百煉生,丹徒(今江蘇鎮江)人,自幼聰穎過人,一生中做過許多事情,尤其對於文物考古及收藏極有興趣。劉鶚除了從王懿榮手中買得陶文外,自己也通過多種渠道大量收購,前後收得1000餘件。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劉鶚從已獲得的陶文中,精選出500余品,精心墨拓,編輯出版《鐵雲藏陶》三冊,書中收錄部分邾國陶文,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公開著錄陶文的著作,被稱為“陶文有專書之始”。

清光緒年間孫文楷所著《古陶文字》和孫文楷、孫文瀾所著《木庵古陶文釋》也是邾國陶文研究的重要成果。孫文楷(18471912),字模山,益都(今山東青州)人。早年專心於古璽印、古陶文字研究,經常前往荒野尋覓搜羅並多方收購陶文,每得一器,必悉心拓墨,廣征群籍,考其文字,晨夕探究,積久成書,名為《古陶文字》,此書內記年號者,為清光緒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推知成書應在光緒十三年(1887),歷時四年,早於《木庵古陶文字》約十五年。書中共收錄各類文字拓片168件,其中邾國陶文30件。

孫文瀾(?~1935),字觀亭,號木庵,幼從堂兄孫文楷治金石學,富收藏,晚年與王獻唐友善,往來甚密,交情篤厚。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與孫文楷合著《木庵古陶文釋》,在學界影響很大,稿本依次收陶文140件,瓦當6件,墓磚銘2件,封泥38件。其中,孫文楷考釋陶文69件,孫文瀾考釋22件,王獻唐增訂考釋31件。著名學者王獻唐評價此書時曾說道:“丹徒劉鐵雲曾印《鐵雲藏陶》,搜羅既未周備,又多間入邾國陶器,皆無考釋。濰縣陳簠齋有拓本釋文八百餘紙,現藏山東省圖書館,隨手劄疏,亦未成書。益都孫木庵先生與簠齋交遊,精鑒別,喜收古器物,著有《齊魯古印箋》。所居密邇臨淄,與弟觀亭,收藏陶文甚夥。每得一字,即拓墨考釋,積久為書,所收類屬陶文精品,世不經見,釋文尤多刃解。茲以原器墨本影印上方,分錄考釋於下,厘為二卷。前此治齊、魯陶器文字專釋成書者,殆以木庵為第一人矣。”⑩其中,“魯陶器文字”即含邾國陶文。

辛亥革命以後,陶文的著錄和研究更加受到學術界的重視,並有《鄒滕古陶文字》《古陶文孴錄》《季木藏陶》等幾種印本陸續問世。

民國初年,時任山東省圖書館館長的王獻唐對邾國陶文資料以及實物,重新進行了整理、鑒別和考證,使陶文研究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王獻唐(18961960),字獻堂,初名家駒,後改名王官,號風笙,山東日照人。一生學術功力深厚,在金石學、文字學、音韻、訓詁、版本、目錄學等方面都廣有涉獵,造詣很深,尤其是金石學研究,成績非凡。他精心保護金石文物,傾心收集各地陶文,或求之于收藏家後裔,或購之于商賈小販傾,足跡遍佈在山東,乃至全國。他曾談到青年時期到邾國故城收購陶文的趣聞:“我二十九歲那年(該年應是1925年),擔任山東省圖書館館長期間,經常通過古董商人之手收購一些金石文物。我聽說鄒縣嶧山下紀王城經常有文物出土,於是就決定親自去實地看看”;“有一天,我雇了一輛人力車坐到津浦路的兩下店,再往東去,找到村子裡倒賣文物的小古董商人,向他瞭解情況。這個商人說,近年沒有發現什麼值錢的東西,目前他手中只有一些秦瓦量碎片,而且字跡殘損,恐怕也賣不了多少錢。他指的是‘皇帝盡並兼天下諸侯’的‘皇帝’二字,被重重地鏟了一刀,以致字跡模糊不清。這應是秦末農民大起義後,度量衡是日常生活必需,不能不繼續使用,但對其上有捺印的詔文卻可無所顧忌了,否則誰有這樣的膽量?古董商人知識不足,當然不懂,我卻如獲至寶,因此也不便說穿,給了一個合適的價錢就帶回來了”;“那次訪問紀王城,我隨便說了個姓某名某,沒道出真名,臨走的時候,那個古董商人跟我說:‘聽說省城裡有個王獻唐,他老先生很有學問,也經常收購古董,我很想見見。你認識嗎?’我暗自發笑,連聲說認識、認識,經常去請教。其實,我那時才29歲,又是什麼‘老先生’呢!後來,這個人也果然到濟南來了,我們見到了面,他拍手大笑:‘哈哈,哈哈!原來你就是那個王獻唐!’”王獻唐先生這個發現非常重要,經過也極其有趣,他一生學問淵博,不到而立之年,卻對邾國陶文如此珍愛,並親臨收購。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他將收集到的邾國、滕國陶文編輯出版《鄒滕古陶文字》三冊,該書中特別注意到了陶文出土地點和分佈區域,為後世研究邾國陶文奠定了基礎。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刊行的顧廷龍《古陶文孴錄》,書中收錄了大量邾國陶文,它是最早的一部古陶文字典。顧廷龍(19041998),字起潛,號匋誃,江蘇蘇州人,著名古籍版本、目錄學家。他搜集、整理戰國陶文,親手摹錄字形並加以考釋,編成了一部對古文字研究有價值的工具書,他曾寫道:“余夙好古文字,以匋文未有專錄,刻意搜訪。……於是手撫孴錄,分別部居,汰其複重,選其完整,慎校闕蝕,嚴區真贗,凡傳摹之字概不敢卒然收入,誠恐豪釐之失遂成千里之謬。”《古陶文孴錄》收錄了多個藏家的陶文,突破了僅限於一家之藏的取材範圍,體例完全按照《說文》部首的次序編排,並採用了未識之字列入附編的新體例,計正編考釋陶文405字,附編考釋陶文451字。該書是最早的一部古陶文字典。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孫潯、孫鼎所編的《季木藏陶》是極負盛名的一種陶文出版物。《季木藏陶》是周季木的陶文拓本集。周季木(18931937),名進,安徽東至人,金石學家,精於文物鑒定,富收藏。他收集陶文有獨特眼光,往往自辟蹊徑,不追隨別人,曾得陶文4000餘件,保存了大批古文字資料。抗日戰爭時期,周季木之婿孫師白(名潯)及其弟孫師匡(名鼎)將陶文拓本影印成冊得以出版。書中單列邾國、滕國陶文為一章。

四、邾國陶文的價值與意義

邾國陶文的大量發現和面世,不僅對於戰國、秦漢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對於古文字學發展史研究也是一批珍貴的資料。其古拙靈動的線條、飽經滄桑的歷史痕跡、先秦文字的樸拙意態,將兩千多年前的書法雕刻活靈活現地展現在世人面前,達到意與古人近的境界,讓人生發思古之幽情。

邾國陶文大都是戰國、秦朝和漢朝時期的文字,尤以戰國時期數量最多,這正是中國古文字發展變化的重要時期。由此可以看出,這一時期文字由繁到簡,由戰國大篆、秦代小篆到漢代隸書的發展演變過程,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的,因此也存在著偏旁部首互易、筆劃繁簡不一、一字形體多種的現象存在。

邾國陶文從其出土地點、時代、數量、器形種類、文字格式、文字書法等各個方面都體現了陶文內容的豐富廣泛,不僅在古文字研究方面非常重要,而且對於探討東周、秦漢時期邾國的歷史,探討山東魯南地區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發展史均具有重要的價值。

邾國陶文資料是豐富的,隨著邾國故城考古發掘工作獲得國家文物局的審批,田野考古工作的科學有效地推進,今後還會有更多、更詳實的陶文資料發現,不遺餘力地對陶文繼續開展整理研究工作,無疑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也是責無旁貸的一種責任。

 

 

注釋:

①徐暢.陶文發現與著錄[J].青少年書法,2011.

②魯文生主編.山東省博物館藏珍[M].濟南:山東文化音像出版社,2005:8.

③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工作隊.山東鄒縣滕縣古城址調查[J].考古,1965(12).

④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山東工作隊.山東鄒縣古代遺址調查[J].考古學集刊(3).

⑤朱承山.邾國故城出土的兩件陶量[J].文物,1982(3).

⑥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系等.山東鄒城市邾國故城遺址2015年發掘簡報[J].考古,2018(3).

⑦劉豔菲等.山東鄒城市邾國故城遺址首次發現“邾”字陶文[N].

中國文物報,2018-7-27.

⑧⑨郎劍鋒等.山東鄒城邾國故城遺址20172018年考古發掘所獲文字資料[J].東南文化,2019(3).

⑩呂金成.孫文楷陶文著述考畧[J].山東省書法家協會網,2011-9-20.

劉敦願.王獻唐先生曾經如是說——記邾國故城出土秦瓦量殘片事[J].文物天地,1992(5).

顧廷龍.顧廷龍文集[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35.

 

 

本文原載於《金石研究》(第三輯),20213月,陝西新華出版傳媒集團 陝西電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

 

 


本文收稿日期为2021年8月18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21年8月22日

点击下载附件: 2222鄭建芳:邾國故城新发现陶文概述.docx

下载次数:20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09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