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上博七·君人者何必然哉》劄記一則
(首發)
沈之傑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
《上博七·君人者何必然哉》簡8有字原形如下: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1]、何有祖先生[2]均從原整理者釋爲“長”。而董珊先生則認爲從“人”“亡”聲 [3],季旭昇先生從董先生之說,但隸定爲“巟”[4] 。
按:董珊先生對字形的分析十分正確。《上博一·緇衣》簡2裡有類似的字作:
趙平安師對此字曾有準確的考釋,原文不長,現全文引錄如下:
《緇衣》二:“子曰:爲上可而智也,爲下可而齒也。” ,整理者隸作“”,認爲“從介,亡聲。《說文》所無。”我們認爲這個字主體爲 ,爲飾筆。望本作(《後》上31.9),像人張望之形,後加月作(《師望鼎》),省簡爲(《休盤》)。的主體部分與《休盤》“望”所從相同,應是“望”的母字或古形,兩邊加羨劃,與古文字相似。
郭店简《缁衣》“”作“”,從見、從古文望,是古文“望”的增累字。今本《緇衣》作“望”。足見把釋爲古文“望”很合適。[5]
結合趙老師的考釋來看,顯然是兩邊未加羨劃的,應隸定爲,就是古文“望”字。可見季旭昇先生隸定爲“巟”是不對的。至於董、季二位先生均讀 爲荒,而董先生把簡文“君王唯不荒年”理解爲“今君王之世并非荒年”,季先生卻認爲“荒”是“ 從樂”的意思,把“君王唯不巟年”理解爲“君王卻不知道好好享受生命”,二者相較,我們以爲董先生的理解似更允當。
此外,我們也不太能理解單育辰先生何以能從簡文“與‘君王唯(雖)不 年’緊密相接者爲‘戊行年七十矣’”推導出“二者的‘年’的意思應相同,都應是年齡的意思。” [6] 而單先生接著“認爲還應理解爲‘長’的訛寫爲好,‘長年’一辭典籍多見,“與楚簡常見的 ‘長’字相較,只是最上端缺失了一橫。‘上博四’《逸詩·交交鳴 》簡1的“長”作“”形,左邊多寫了一撇,其訛書情況與此有點相似”,其由文義理解而及字形的分析同樣也是不可靠的。
[1]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校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 2008年12月31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 Src_ID=580。
[2] 何有祖:《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校讀》,“簡帛”網,2008年12月3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18。
[3]董珊:《读〈上博七〉杂记(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8年12月31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585。下引董說皆出此篇。
[4]季旭昇:《上博七芻議》,“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8年12月31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588。下引季說皆出此篇。
[5] 趙平安:《上博藏〈緇衣〉簡字詁四篇·一、》,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第440頁。
[6]單育辰:《佔畢隨錄之七)》,“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1月1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590#_edn1。
本文收稿日期為2009年1月2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09年1月2日
愚以為此字本是從州從亡,乃「巟」之異構。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1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