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劉剛:再說菐字
在 2009/1/3 22:29:27 发布

再說菐字

(首發)

 

劉剛

安徽大學歷史系

 

《上博七·吳命》7簡有“答曰:‘三大夫辱命于寡君之菐’”句。其中菐字整理者云:“菐,讀為僕,僕從菐聲,可以相通。僕,謙辭,用於第一人稱。《史記滑稽列傳》:‘使張儀、蘇秦與僕並生於今之世,曾不能得掌故,安敢望常侍侍郎乎?’司馬遷《報任安書》:‘僕非敢如是也’ 寡君之僕,吳臣自謂,謙稱。”學者尚無異議。

其實菐字讀為僕存在兩點障礙:楚簡文字中明確的僕字皆從臣作,無一例外(1);僕字在《左傳》、《國語》的年代一般是禦者的意思,也就是駕車的人:

《左傳·宣公十五年》“申叔時僕”杜注“僕,禦也”

《左傳·襄公三年》“魏絳戮其僕”杜注“僕,禦也”

《國語·晉語七》“魏絳斬其僕”韋昭注“僕,禦也”

《禮記·少儀》“僕者右帶劍”孔穎達疏“僕,禦者也”

彼時僕字並無第一人稱謙辭的用法,所以整理者所舉的兩個的例證都出自漢代。

菐字應該視為字變體(2),在《吳命》中可以讀為介 (3)。介是官職名,舊注訓為“賓副”,多負責邦國間交往時的外交辭令。並無常設,往往臨事而定。《左傳》《國語》習見:

《左傳·昭公十五年》“十二月,荀躒如周,葬穆後,籍談為介。”

《左傳·昭公元年》“元年春,楚公子圍聘于鄭,且娶于公孫段氏,伍舉為介。”

《國語·周語二》“及魯侯至,仲孫蔑為介。”

《左傳·昭二十三年》“叔孫曰:‘列國之卿,當小國之君,因周制也。邾又夷也,寡君之命介子服回在,請使當之,不敢廢周制故也’”杜注“子服回,魯大夫,為叔孫之介副。”

“寡君之命介”與簡文“寡君之介”正可對應。

《上博五·鬼神之明》的菐字,也可以讀為介。介訓為甲(4),“介後” 指後面長著鱗甲。

順便指出,《吳命》4號簡有介字,與小篆形體無別,作量詞用。

注釋

(1)李守奎《楚文字編》156頁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五)文字編》129頁 作家出版社 2007

(2)拙文《說僕及其相關諸字》http://www.guwenzi.com/Default.asp2008-12- 30

(3)通假例證參看拙文《上博六用曰篇初步考察》同上網址2008-12-30

(4)宗福邦等《故訓匯纂》80頁 商務印書館2003

 

 

本文收稿日期為200913

本文發佈日期為200913

 
 
点击下载附件:

00272再說菐字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zuochanrusi 在 2009/1/4 10:27:15 评价道:第1楼

    彼時僕字並無第一人稱謙辭的用法的说法过于绝对.此句删。

  • 成天 在 2009/1/4 11:26:31 评价道:第2楼

    “一介使”,亦可參看《左傳·襄公八年》:“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介行李告於寡君,而即安于楚。”其中“一介”,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從《釋文》、石經、宋本及錢綺《左傳札記》改作“一个”。對比簡文及其它相關傳世文獻可知,此處仍以作“一介”為是。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