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父母》、《武王践阼》合编一卷说
(首发)
刘洪涛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
从2001年12月起开始陆续公布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版了七册。其中第二册和第七册著录的两篇竹书《民之父母》与《武王践阼》,分别见于今传《礼记·孔子闲居》和《大戴礼记·武王践阼》,自然引起学者更多的关注。我在研读这两篇竹书时发现,它们的形制、书体以及保存状态基本一致,原来可能是合编为一卷的。这个看法是否正确,还要靠有关资料尤其是竹简的清理记录来证实。
首先说形制上的一致。①竹简的长度。《民之父母》5号简为整简,长45.8厘米。《武王践阼》没有整简,4号简最长43.7厘米,残去上契口以上的天头。《民之父母》简天头长约2.2厘米,地脚长约2.5厘米。《武王践阼》简地脚长2.5至2.7厘米,与《民之父母》简略同,那么二者天头长度也应相近。加上天头的《武王践阼》整简应与《民之父母》简长度相同。②契口、编线的数量和位置。《民之父母》简三道编线,第一编线与第二编线间距约20.6厘米,第二编线与第三编间距约20.9厘米。《武王践阼》简也是三道编线。中契口与下契口间距20.4至21.3厘米,同《民之父母》简20.9厘米接近。中契口至顶端18.1至20.3厘米,比《民之父母》简略短。这是因为《武王践阼》简有的残去约两个字的长度,没能上量到上契口的原故。《武王践阼》简顶端到中契口的最大长度20.3厘米,跟《民之父母》简还是接近的。这说明,《民之父母》简跟《武王践阼》简不但长度相同,契口、编线的数量和位置也是相同的。
其次说书体上的一致。《武王践阼》1号简至12号简“之道”以上为一人书写,12号简“君斋”以下为另一人书写,有两个书手。《民之父母》只有一个书手,即书写《武王践阼》简的前一个书手。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书已经发表的资料来看,这个书手再没有书写其他竹书。《武王践阼》的另一个书手也一样。也就是说,《民之父母》和《武王践阼》可能由专人书写,成一独立系统。
最后说保存状态的一致。《民之父母》简“从出土、流传到实验室剥离前,一直被保存在原始出土的泥方中,尽管泥方上部及外周在流散过程中有损,造成简首略有残损,以及有二枝简残去半段”,但“内容基本完整,现状良好”。《武王践阼》简也是内容基本完整,现状良好,仅“各简自上契口以上皆残”,跟《民之父母》简“简首略有残损”同。《民之父母》简最多只残去一个字,《武王践阼》简可能有两支简都残去两个字,残损程度略重一点,不过差别也不大。我认为,这两篇竹书在出土时应该是保存在同一块原始的泥方之中,在流散过程中它们承受相同的压力和打击,所以保存情况相同,受损情况也相同。再考虑到形制和书体上的一致,它们原来很可能是编联成一卷的。
如果《民之父母》与《武王践阼》合编为一卷,那么它的大题应该叫做什么呢?我想很多人都会想到“礼记”。《汉书·艺文志·六艺略》礼类著录“《记》百三十一篇”,班固自注:“七十子后学所记也。”孔颖达《礼记正义》引郑玄《六艺论》云:“戴德传《记》八十五篇,则《大戴礼》是也。戴圣传《记》四十九篇,则此《礼记》是也。”可见大小戴《礼记》有相当篇目是选取自《记》百三十一篇的,《孔子闲居》和《武王践阼》应该就是其中的两种。战国时代是否存在《记》百三十一篇不得而知,但是《孔子闲居》、《武王践阼》合编本的存在至少说明,战国时代曾存在过跟大小戴《礼记》一样把有关礼的记载合编为一书的文献。西汉刘向编撰《战国策》时曾见过不同版本的《战国策》,名称也不一样。他把这些《战国策》分类去重重编,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本子。我们怀疑战国时期也曾流传过很多不同版本的《礼记》,汉代学者也曾对这些不同的版本进行过分类去重整理的工作,《记》百三十一篇大概就是整理去重之后的篇目。从这个意义来讲,《民之父母》、《武王践阼》合编本应该是《记》百三十一篇的一个早期版本,把它称为“《礼记》”,应无太大问题。
本文收稿日期为2009年1月5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09年1月5日
劉先生所言極是,李零先生亦指出:
《[民之父母]》,佚书,收入《上博楚简》(二),其内容与今本《大戴礼·孔子闲居》有关。这个篇题不合适。它也是与另外三种合抄。一种与今本《大戴礼·武王践阼》有关,另外两种与颜渊、子路有关,都未发表,也被割裂。
《喪家狗——我讀論語》第46頁。
还好不是在《简帛古籍与学术源流》中指出。
看来李零先生的什么书都得翻翻啊!!
学习了,洪涛先生此说应当加以深入论证,期待中!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