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孟蓬生:“辸”讀為“應”續證
在 2009/1/10 3:32:06 发布

“辸”讀為“應”續證

(首發)

 

孟蓬生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拙稿《“辸”讀為“應”補證》刊發后,網友海天先生指出王志平先生曾有文章討論過影日泥紐的關系,[①]而我自己也有一些材料需要補充,故成此小文,以謝讀者。

王志平先生文章中所在影日(泥)相通的例證較多,大家可以參看。而我覺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文章中有兩條證據確鑿的材料出自古代楚地的方言:

郭店楚簡《六德》:門內之()紉揜義,門外之()宜斬紉。其中的字傳世典籍作

馬王堆竹簡《天下至道談》4041故貳生者食也,孫(損)生者色也。是以聖人合男女必有則也。帛書《養生方》200201益產者食也,損產(者色)也,是以圣人必有法厠(則)也。

可見由戰國至漢初楚地方言中確實存在著影日(泥)相通的情況(當然不排除別的方言也存在這種情況)。由于這兩個例子跟拙文所舉的例子正好形成平行關係,當然也就構成了互證關系,“辸”讀為“應”的可信程度自然可以得到進一步提高。

接下來我要說的是傳世文獻一個相關的例子,這個例子也应是古代楚地方音的反映。

《老子》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或作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河上公注:“言煩多不可應,上下忿爭,故攘臂相仍引。”

《老子》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仍無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寳。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河上公注:“雖欲仍引之,心若無敵可仍(或作扔)也。”

河上公對兩個“仍(扔)”字的注解實在不能讓人滿意。先看第一例。

假如一個人捋起袖子對著另一個人,連三歲小孩都知道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北齊書·帝紀二》:“光禄少卿元子幹攘臂撃之,謂騰曰:‘語爾髙王,元家兒拳正如此。’”就是對“攘臂”后果的最好說明。就《老子》上下文看,既然“禮”是最后的法寶,當提倡“禮”而別人不響應時,自然只有一種辦法可以解決,那就是動粗了。所以老子才說:“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再看第二例:“捋起袖子,拿起兵器”怎么會僅僅是為了“拉扯敵人”呢?

由于河上公注不能令人滿意,前人也有另辟新解的。如清代畢沅說:“仍,王弼本作‘扔’。按《說文解字》:‘仍,因也。’扔亦因也。夏時有扔氏是此字。”[②]簡直是不知所云。今人高亨《老子正詁》于第一例之“仍(扔)”下解說道:“攘臂而扔之者謂攘臂而引人民使就于禮也。”而在第二例的解說中卻說:“攘無臂者,言有臂而不須攘也,扔無敵者,無可攻伐之國也。”[③]今人任繼愈先生一方面從舊說亦“仍”為“引”,一方面卻又把“扔”翻譯成“對”,理解為“對抗”。[④]可見舊注的影響之大。

我們認為《老子》“仍(扔)”都是緊接“攘臂”之后的動詞,自然應當加以認同,而不能分開訓釋。

傳說老子是楚國人,那他跟上博簡《君人者何必安(然)》的抄寫者應該是老鄉。老子口中的這個“仍(扔)”有沒有可能是“膺”的借字呢?我想這種可能性大概是不能排除的。

還是那句老話:“應”之于“辸”,猶“膺”之于“仍(扔)”,“膺”之于“”,“酓”之于“熊(能)”也;亦猶“恩”之于“紉”,“益”之于“貳”也。

 

參考文獻

王志平《“”字的讀音及其相關問題》,《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中華書局,2008年。

 



[①]見拙文《“辸”讀為“應”補證》一文的評論,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628,2009年1月6日。

[②]轉引自朱謙之《老子校釋》第98頁。朱謙之《老子校釋》,龍門聯合書局,1958年。

[③]高亨《老子正詁》(據1943年開明書店本影印)第87頁、第139頁,中國書店,1988年。

[④]任繼愈先生《老子新譯》(修訂本)第142頁、第212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本文收稿日期為2009110

本文發佈日期為2009110

点击下载附件:

0306“辸”讀為“應”續證”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1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