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上博七·吳命》中所謂的“走”字
(首發)
劉雲
北京大學中文系
《上博七·吳命》1號簡和9號簡中各有一個所謂的“走”字、(下文用A指代此字),此為整理者所釋,[1]諸家無異詞。我們認為此字其實并不是“走”字,將此字與楚簡中的“走”字和從“走”之字所從的“走”字比較一下就可以看出來,楚簡中的“走”字和從“走”之字作如下之形:
(包山2.100)、(上博三·周易54)
(曾侯乙158)(上博六·用曰10)
很明顯,A與上揭“走”字和從“走”之字所從的“走”字并不相同,A的上部構件的下端比正常“走”字的相似部位多了一個向上開口的弧形。
我們認為A可能是“害”字,或“遏”字,或“𨘇”字,或“舝”字。
上博簡中的“害”字有作如下之形的(下文用B指代下錄二字):
(上博一·孔子詩論7)、(上博一·孔子詩論10)
將A與B比較一下,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來它們的上半部分是相同的,只是下半部分有些不同。
如果A是“害”字的話,它們的下半部分就應該是有淵源關系的,下面我們略述由B到A的演變過程。由B到A的演變過程可能有如下三種情況:
第一種:
楚簡中的“害”字和從“害”之字還有寫作如下之形的(下文用C指代下錄“害”字):
(郭店·老子甲28)、(上博五·姑成家父4)
將C底部的“口”和上部的 “宀”形去掉后,剩下的部分和反寫的“止”字十分相近,這樣形狀的正寫的“止”字可參看下列從“止”之字中“止” 字的形體:
(上博二·民之父母8)、(上博五·競建內之5)
反寫的“止”字往往被同化為正寫的“止”字,試看下列兩個“癹”字:
(上博五·鬼神之明 融師有成氏7)、(上博二·昔者君老4)
第一個“癹”字左邊的兩個“止”字是反寫的,而到了第二個“癹”字左邊的兩個“止”字就是正寫的了。
既然反寫的“止”字可能被同化為正寫的“止”字,那么C中反寫的“止”字形構件很有可能在其表意性模糊的情況下被同化為正寫的“止”字。而B與C的區別只在于字形頂端一曲筆的有無,所以B中反寫的“止”字形構件也很有可能被同化為正寫的“止”字,這樣的話B就變成了一個從走從口的字,而楚文字中字形底部的“口”往往可有可無,所以B有可能又變為“走”,這樣就和真正的“走”字訛混了,為了避免字形訛混造成的混亂,書寫者於是又在字形中間加了一個向上開口的弧形,這樣A就形成了。
第二種:
將B中的“口”省略掉,下部的兩橫再省掉一橫,這樣就與上揭字同形了,然后像第一種情況所述一樣也再在字的中間加一個向上開口的弧形,再將“止”字略為變形就形成了A。
第三種:
B中的兩撇再加一筆直接變成反寫的“止”字,這一變化過程可與“近”字所從“止”字的演變作個類比:“近”字有作形的,也有作形的。然后反寫的“止”字再同化為正寫的“止 ”字,然后再省掉下部的“口”,這樣A就形成了。
如果A不是“害”字的話,它可能是個從止害(戰國楚文字中的“害”)省聲的字,可能是甲骨文中的 (《甲骨文合集》67正)在戰國楚文字中的流變。甲骨文中的這個字,于省吾先生釋為“途”,[2]趙平安先生改釋為“達”,[3]最近劉桓先生撰文認為此字從止害聲,又將此字改釋為“(遏)”,[4]如果劉桓先生所釋不誤的話,A就可以釋為“遏 ”了。
如果A不是“害”字的話,它還可能是個從止聲或舝省聲的字,疑即《說文解字·辵部》的“𨘇”字[5]。不過A也有可能就是“舝”字的一個異體。
不過,無論A是“害”、“遏”、“𨘇”,還是“舝”,其與“害”聲音十分相近是可以確定的,這一點可以參看裘錫圭先生在《釋 “”》一文中的論述, [6]有了這樣一個立足點我們再來看看A在簡文中應該怎么解釋。
我們先來看看1號簡中A的意義,下面參考學者們的意見將其所在的文句轉錄於下:
先=(先人)又(有)言曰:“馬(將)A,或(又)[7]童(動)之,速(蹶?)。”
在討論此A的意義之前,我們先把范常喜先生和沈培先生所列舉的傳世文獻中與簡文相似的“先人”之言轉錄於下:
《漢書·賈鄒枚路傳》:“馬方駭,鼓而驚之;系方絕,又重鎮之,系絕於天下不可復結,隊入深淵難以復出。”
《說苑·正諫》:“馬方駭而重驚之,系方絕而重鎮之,系絕於天不可復結,墜入深淵難以復出。”
《孔叢子·嘉言》:“馬方駭,鼓而驚之;系方絕,重而填(鎮)之。馬奔車覆,六轡不禁;系絕於高,墜入於深。其危必矣!”[8]
將簡文中的“先人”之言與傳世文獻中的“先人”之言對比一下,我們可以看出,簡文中的“馬(將)A”對應傳世文獻中的“馬方駭”, A與“駭”應該是同一個詞或意義相近、相關的詞。
我們認為A與“駭”是同一個詞,只不過A是“駭”的通假字。我們上文說了A與“害”聲音十分相近,而“害”和從“害”聲的“割”都可以與“介”相通,如弔(叔)多父盤的“受害福”,《易·晉》作“ 受茲介福”,無叀鼎的“用割眉夀”,《詩·七月》作“以介眉夀”,從“介”聲的“疥”與從“亥”聲的“該”、“痎 ”可通,如《左傳·昭公二十年》:“齊侯疥遂店。”《經典釋文》:“疥,梁元帝音該,依《字則》當作痎,《彥氏家訓·書證》同。”可見,從“害”聲之字與從“亥”聲之字可通,那么順理成章地A可以通假為“駭”。[9]
下面我們再參考學者們的意見將9號簡中A所在的文句轉錄於下:
(以)(賢?)多(期)。隹三夫=(大夫)丌(其)辱昏(問)之,今日隹(唯)不(悔?)既(犯?)矣。自暑日(以)(往),必五六日,皆(敝)邑之(期)也。吳A(陳)。楚人爲不道,不思丌(其)先君之臣事先王。 灋(廢)丌(其)(?)獻,不共(承)王事。我先君蓋(闔)[閭]
整理者釋A為“走”,認為:“‘走’,去,離開。‘吳走陳’,吳軍離開了陳地。”如果此處果真如整理者所言是“吳軍離開了陳地”的意思,那么A可能應讀為“遁”或“退”,兩詞都可以表示從陳地離開的意思。
附記:本文寫作過程中蒙袁瑩師妹提出寶貴意見,謹識。
[1]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圖版135頁、144頁,釋文考釋304—305頁、323—325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下文所引整理者意見皆出此書,不另注。
[2] 于省吾:《雙劍誃殷契駢枝三編》二十三葉,1944年石印本。
[3] 趙平安:《“達”字兩系說——兼釋甲骨文所謂“途”和齊金文中所謂“ 造”》,《中國文字》新27期,藝文印書館,2001年。
[4] 劉桓:《釋甲骨文“”、“遏”》,《古文字研究》第27輯96—99頁,中華書局,2008年9月。
[5] 許慎:《說文解字》39頁,中華書局,1963年12月。
[6] 裘錫圭:《釋“”》,《古文字論集》11—16頁,中華書局,1992年8月。
[7] 讀“或”為“又”采用的是單育辰先生的觀點,其說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上博七•吳命〉校讀》后面的跟貼,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77。我在拙文《說〈上博七·吳命〉中的“先人”之言》中沒有予以引用,是不應有的疏忽,拙文公布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年1月7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633。
[8] 范常喜先生的說法可參看《〈上博七·吳命〉“殃”字補議》,2009年1月6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55;沈培先生的說法可參看拙文《說〈上博七 •吳命〉中的“先人”之言》后面的評論,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633。
[9] 現在根據我們所改釋的A來看,我在《說〈上博七•吳命〉中的“先人”之言》的小文中,讀“童”為“縱”的觀點應該放棄,因為這個意見是建立在釋A為“走”的基礎上的,原整理者讀“童”為“動”也許是對的。
本文收稿日期為2009年1月16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09年1月16日
葛陵楚简干支之“亥”可用“還”表示,似乎暗示战国某些楚地“亥”的读音其声母可与喉牙音相通,而韵母可与元部相通。“害”、“舝”都是喉牙音月部字,与“還”音近。从这个角度来解释楚简有可能以从“害”声或“舝”声之字表示惊骇之“骇”,似乎更为顺畅。
謝jiaguwen1899先生,先生所言,剛才也承劉洪濤兄相告,在此一并致謝!
“走陈”不能表示“离开陈”,整理者的意见自不可从。“害”声与“遁”、“退”读音不近,恐亦难相通。而且这样读的话,“陈”上须有一“自”类的介词才行。我怀疑“陈”上之字可以读为“朅”,与“害”声近韵同。《说文》:“朅,去也。”也就是“离开”。《九辩》“车既驾兮朅而归”。“去”表示“离开”义时其下可以直接宾语,“朅”既与“去”同义,大概也是可以这样用的,只是我尚未在古书中寻见此类用例。大概也是一个方言词,在传世古书中留下的用例有限。
漢王褒《四子講德論》:“幸遭盛主平世而久怀寶,是伯牙去鐘期,而舜禹遁帝堯也。”此例似可支持“遁陳”之說。jiaguwen1899先生所言“朅”字比較偏,像這類字我也曾想到過,如“遰”字,《說文》就訓為“去”,且其與“害”聲不遠,但總覺得用這種偏字破讀恐有不妥,所以還是采用了聲稍遠但常用的“遁”、“退”。
俺也認為整理者說“吳走陳”是“吳軍離開了陳地”的意見不可信。俺的想法與整理者理解的意思恰恰相反,俺認為是吳國人到陳國去。
《左传·襄公十八年》:“齐侯驾,将走邮棠。”譯文祇能是“(齊侯打了敗仗)駕着車,打算逃到郵棠”。“走”在這裏祇能理解為“到……地方去”;《吳命》篇這裏的“吳走陳”的“走”應該也這樣理解,是指吳國到陳國去(或假道,或敗逃);同時,吳王與陳國拉關係的話也可以為證,若是吳國離開陳國,何必在言辭中套近乎,顯示出“俺哥倆好”的意思呢?
又如:
【1】孟简子相梁幷卫,有罪而走齐,管仲迎而问之曰:“吾子相梁幷卫之时,门下使者几何人矣?”孟简子曰:“门下使者有三千余人。”管仲曰:“今与几何人来?”对曰:“臣与三人俱。”仲曰:“是何也?”对曰:“其一人父死无以葬,我为葬之;一人母死无以葬,亦为葬之;一人兄有狱,我为出之。是以得三人来。”管仲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說苑》
【2】得寶玉大弓
盜之竊也將以為賂於他國而求容也。今將走齊,齊以求伯為事倘不義其竊而詰之反為害矣——《春秋直解》
【3】
魯昭公棄國走齊,齊公問焉曰:君何年之少而棄國之蚤?奚道至于此乎?昭公對曰:……【聞之對曰:~~~笑的俺肚子疼~~~】
忘了:最後那條出《晏子春秋》~~~
《吳命》「害」讀為「駭」,補充一條通假例證:《簡大王泊旱》02「(竹/介)儀愈夭」,「(竹/介)」字簡大王泊旱》新研〉讀為「蓋」。又如簡15「(羽/介)」,孟蓬生先生〈上博竹書(四)閒詁(續)〉以為「當即“蓋”字之異構」讀為「蓋」。而楚竹書中“害”可讀爲“蓋”,參看彭裕商:《讀楚簡隨記》,《考古與文物》2003年第6期。又《方言三》:「蘇、芥,草也。江淮南楚之間曰蘇,自關而西或曰草,或曰芥。南楚江湘之間謂之芥。蘇亦荏也。關之東西或謂之蘇,或謂之荏。周鄭之間謂之公蕡。沅湘之南或謂之(艸/害)。」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頁405說:「芥從介聲,(艸/害)從害聲,古字通。」而《左傳‧昭公二十年》:「齊侯疥」,《孔疏》:「疥,當為痎」。由以上可以知道《吳命》「害」確實可以讀為「駭」。
回海天兄:這條例證劉洪濤兄在討論《競公瘧》時曾經引《顏氏家訓》舉過嘍~~~
(指:「齊侯疥」,《孔疏》:「疥,當為痎」。)
報告東山鐸兄,請見張儒《聲素研究》頁47-48
东山铎:
回海天兄:這條例證劉洪濤兄在討論《競公瘧》時曾經引《顏氏家訓》舉過嘍~~~
Where, Where
腦袋一時進水,記錯啦~~~
這裡一起說吧:
段玉裁《周禮漢讀考·序》說:“當為者,定為字之誤、聲之誤而改其字也,為救正之詞。”“字誤聲誤而正之,皆謂之當為。”字之誤,即因二字形體相近而誤;聲之誤,即因二字聲音相同或相近而誤。——介、亥聲韻俱不近,似無由聲誤?所以,《孔疏》:「疥,當為痎」,當爲字誤吧?
是林聖峰先生的說法:
因此,筆者推測,對於景公患疾之記載,本當作“痎且瘧”(痎遂瘧)為是,後因“疥”、“痎”二字在抄寫過程中逐漸發生“形近訛混”的現象,導致〈競公瘧〉簡文與《晏子春秋》等傳世文獻將景公所患之疾誤寫作“疥且瘧”。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11
(上博六《競公瘧》“疥”字劄記)簡帛網2008年03月29日。
引用:我們先來看看1號簡中A的意義,下面參考學者們的意見將其所在的文句轉錄於下:
先=(先人)又(有)言曰:“馬(將)A,或(又)[7]童(動)之,速(蹶?)。”
在討論此A的意義之前,我們先把范常喜先生和沈培先生所列舉的傳世文獻中與簡文相似的“先人”之言轉錄於下:
《漢書·賈鄒枚路傳》:“馬方駭,鼓而驚之;系方絕,又重鎮之,系絕於天下不可復結,隊入深淵難以復出。”
《說苑·正諫》:“馬方駭而重驚之,系方絕而重鎮之,系絕於天不可復結,墜入深淵難以復出。”
《孔叢子·嘉言》:“馬方駭,鼓而驚之;系方絕,重而填(鎮)之。馬奔車覆,六轡不禁;系絕於高,墜入於深。其危必矣!”[8]
与简文“童(動)”相应之词文献作“驚”。不知道大家解釋了没有?
看到了。赞成 楊澤生 《上博七•吳命》中的“先人”之言補釋 的说法
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641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53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