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物流形》「問日」章試讀
(首發)
蘇建洲
彰化師大國文系
甲本10-11有段關於「問日」的內容:
日之(始)出,可(何)古(故)大而不(炎)?亓(其)人(日)【10】(中),(奚)古(故)少(小)「△」暲?
其中「」釋為「炎」、「人」讀為「日」是宋華強先生的意見。[1]文中「△」字作:
曹錦炎先生釋為「雁」,[2]復旦讀書會亦釋為「雁」,但加了問號。[3]李銳則認為應釋為「疑為『佳』字,似當讀為『益』。」[4]
謹按:古文字「雁」作:
(《包山》145)(《性自命出》7)(《先秦貨幣大系》2476)
均應分析為從鳥彥省聲,與「△」形體頗有差距。且若將「△」理解為從「隹」,那也只能釋為「應」,也不能釋為「雁」,[5]但是其字形又顯然與「隹」是不相同的。筆者以為「△」字主體正是甲4、乙4釋為「封」的「」,字形如下:
(甲4)(乙4)(△)
看得出來「△」只是將「土」旁寫在「丰」的下面罷了,所以「△」可以分析為從「封」聲,可以讀為「方」。封,幫紐東部;方,幫紐陽部,雙聲,韻部東陽楚國方言常見相通。[6]《凡物流形》甲本簡5-6亦是東陽通押可以參考。[7]且古籍中【邦與方】有通假的例證。[8]楊樹達先生也說:「方者,殷周稱邦國之辭。」[9]由簡文上下文對照來看,「方」應該是個虛詞,《古代漢語虛詞詞典》說:「方,副詞。用在複合句的後一分句,表示主體確認前後兩事有條件關係,可譯為才、這才。」[10]其次,「暲」字筆者同意曹錦炎先生釋為「障」,遮蔽的意思。除了曹先生所舉文例外,還可補充:《淮南子‧精神訓》:「今夫儒者不本其所以欲,而禁其所欲;不原其所以樂,而閉其所樂。是猶決江河之源,而障之以手也。」高誘《注》曰:「障,蔽也。言不能揜也。」[11]而「」則同宋華強先生讀為「脰」或「頭」。所以「障脰(或頭)」就可以理解為用手障蔽頭部。綜合以上,簡文讀作:
日之始出,何故大而不(炎)?其日中,奚故小方障脰(或頭)?
「何故大」、「奚故小」均是日的形狀;「不(炎)」、「障脰(或頭)」均是人的感受或動作。所以可以翻譯為:「日剛昇起的時候,為何大而人不感炎熱?等到正中午時,為何日變小,人才要障蔽頭部呢?(比喻炎熱)」
本文收稿日期為2009年1月17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09年1月17日
[1]宋華強:〈上博竹書《問》篇偶識〉,武漢大學簡帛網,2008.10.21,底下不再注出。
[2]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2)頁245。
[3]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鄔可晶執筆),《〈上博(七)·凡物流形〉重編釋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8.12.31,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581。
[4]李銳:〈《凡物流形》釋文新編(稿)〉,清華大學簡帛網,2008.12.31,http://www.confucius2000.com/qhjb/fwlx1.htm。
[5]參李守奎:〈讀《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雜識〉《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7)頁479-480。
[6]董同龢:〈與高本漢先生商榷「自由押韻」說兼論上古楚方音特色〉,載丁邦新編:《董同龢先生語言學論文選集》(台北:食貨出版社,1981.9)頁9。
[7]陳志向:〈《凡物流形》韻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01.10,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645。
[8]高亨、董治安編纂:《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97.7二刷)頁26。
[9]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全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8)頁330。
[10]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研究室編:《古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1二刷)頁134。
[11]張雙棣:《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8)頁794。
http://www.bsm.org.cn/forum/viewtopic.php?t=1560
我覺得xianqinshi先生釋唯有道理,有點轉折意味的語氣辭吧
關鍵在字形的認定吧! 若有相似寫法的隹, 請劉兄告知。
這三字都有“名”下“曰”上(8號簡”曰“字奪),從文例講是一個字應沒有問題。
第一個字是”隹“沒有問題,那么第二、第三個字也應是”隹“,第二、三個字不就是凡物流行的那個字嗎?所以我認為xianqinshi的看法有道理。
原來劉兄所指是武王踐阼8、9、10號的唯字,此三字我也是同意釋為唯的。但是此三字所從是正常寫法的隹,畢竟與凡物流行的那個字寫法不相同。所以才希望劉兄可以找找類似寫法的隹,當然若解釋為訛變則不確定因素就高了些。
凡物流行的那個字的主體正好與同簡的封寫法相同,我以為這應當不是巧合,因為隹實在是未見過如此的寫法啊。當然劉兄所論自有其理,或許某一天有材料可以證明劉兄所論為真也不一定。
lht 在 2009-1-17 22:24:51 评价道:
武王踐阼8、9、10號
這三字都有“名”下“曰”上(8號簡”曰“字奪),從文例講是一個字應沒有問題。
第一個字是”隹“沒有問題,那么第二、第三個字也應是”隹“,第二、三個字不就是凡物流行的那個字嗎?所以我認為xianqinshi的看法有道理。
----------------------
有道理。考虑到楚简中“则”下面的“火”可以写为“二”,此字当为“焦”,与文意甚合。
此字断与“封”没有关系。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