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物流形》甲27「齊聲好色」試解
(首發)
蘇建洲
彰化師大國文系
《凡物流形》甲27後半段曰:「和[1]凥[2]和氣△聖好色[3]」,其中「△」作:
整理者釋為「向」,[4]復旦讀書會釋為「室」,[5]諸家多從後說。[6]或改釋爲「」,讀爲「令」。[7]但是如同范常喜先生所說:「同篇常見『至』字,與此字下部所從差異較為明顯。」除了范先生所舉《凡物流形》的「至」字外,也可舉「室」字為證:
《天子建州》甲01 《天子建州》乙01 《用曰》10
皆可見楚文字「至」、「室」寫法固定沒有例外,[8]可見將「△」釋為「室」的確是有問題的。但是范先生釋為「」,舉下列字形為證:
(上博五·弟附簡)(楚王酓鼎)(郭·緇26)
實際上字形也不相似,所以范說恐也不可從。
筆者以為「△」應釋為「齊」,字形可參:
(《鮑叔牙》08) (《鮑叔牙》08) (△)
看得出來「△」與《鮑叔牙》)08字形非常相似,只是筆劃稍有簡省,所以「△」釋為「齊」應無問題。古籍常見「齊聖」一詞,如
《詩‧小雅‧小宛》:「人之齊聖,飲酒溫克。」
《左傳‧文公二年》:「子雖齊聖,不先父食久矣,故禹不先鯀,湯不先契」。
《左傳‧文公十八年》:「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蒼舒,隤敳,檮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齊、聖、廣、淵、明、允、篤、誠,天下之民,謂之八愷。」
《尚書‧微子之命》:「嗚呼!乃祖成湯克齊聖廣淵,皇天眷佑,誕受厥命。」
《尚書‧冏命》:「昔在文、武、聰明齊聖,小大之臣,咸懷忠良。」
「齊聖」一般從王引之的說法,釋為「聰明睿智之稱。」[9]楊伯峻先生也說:
齊聖,古人常用語,《詩‧小雅‧小宛》「人之齊聖」,文十八年《傳》「齊聖溫(引證:應為「廣」之誤)淵」可證。王引之《詩經述聞》云:「齊者,知慮之敏也。」則齊聖猶言聰明聖哲。俞樾《平議》謂「齊猶精明也,齊聖猶言明聖耳」,亦通。[10]
但是「齊聖」的「聰明睿智」或是「聰明聖哲」之意與簡文的「好色」顯然不能對應。「聲」、「色」相對古籍常見,所以「聖」仍應從復旦讀書會讀為「聲」,簡文可讀為「齊聲好色」。季師旭昇曾解「好色」為「保持和悅的臉色」,[11]即將「好」讀上聲,有美好的意思。而「齊」,《廣韻‧齊韻》下曰:「齊,整也;中也;莊也;好也;疾也;等也,亦州名。」[12]正好也有「好」的意思。考慮到簡文前一句曰:「和凥和氣」,所以「齊聲好色」也可以理解為「好聲好色」,意思大概是「美好的聲音與顏色」。《呂氏春秋‧重己》:「其為聲色音樂也,足以安性自娛而已矣。……聖王之所以養性也,非好儉而惡費也,節乎性也。」高誘注:「聲,五音宮商角徵羽也;色,青黃赤白黑也。」《漢語大辭典》則釋為「美好的聲音與顏色」。[13]可供簡文釋讀參考。
還有一種思考的角度:《詩‧大雅‧皇矣》:「帝謂文王: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不長夏以革。」「不大聲以色」者,毛傳:「不大聲見於色。」鄭箋:「不虛廣言語,以外作容貌。」孔疏:「不大其聲以見於顏色而加人。」[14]戴震《考證》曰:「聲與色,謂言貌。」[15]又《禮記‧中庸》:「《詩》曰:『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子曰:『聲色之於以化民,末也。』」「聲色」即後世所謂疾言厲色或聲色俱厲,[16]二者在容貌情態方面可謂二而一的事情。
其次,古籍又有「齊色」、「齊顏色」一詞,如:
《禮記‧冠義》:「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
《韓詩外傳‧卷一‧第十六章》:「入則撞蕤賓,而左五鐘皆應之,以治容貌。容貌得則顏色齊,顏色齊則肌膚安。」[17]
《大戴禮記‧曾子事父母》:「若夫坐如尸,立如齊,弗訊不言,言必齊色,此成人之善者也,未得為人子之道也。」
盧辯曰:「齊色,嚴敬其色。」俞樾《群經平議‧大戴禮記二‧曾子事父母》:「言必齊色者,言必正色也。《詩‧小宛篇》:『人之齊聖。』毛傳曰:『齊,正也。』《周易‧繫辭上傳》:『齊大小者存乎卦』,王肅注曰:『齊猶正也。』是其義也。盧但訓為嚴敬,於義未盡。」[18]「言必齊色」意思是說「說話必定是容色莊嚴端正」,於此亦可見「言(聲)」、「色」的關係密切。疑簡文「齊聲好色」是說容貌、言語端正和悅。與成語「疾言厲色」、「疾聲厲色」結構相同,而意思相反。
本文收稿日期為2009年2月10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09年2月10日
[1] 宋華强:〈《上博(七)·凡物流形》散札〉,武漢大學簡帛網,2009.01.06。
[2] 何有祖:〈《凡物流形》札記〉,武漢大學簡帛網,2009.01.01、單育辰:〈佔畢隨錄之九〉,武漢大學簡帛網,2009.01.19。
[3] 「色」字是沈培先生的意見,見〈《上博(七)》殘字辨識兩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01.02,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98。
[4]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2)頁268。
[5]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鄔可晶執筆):〈《上博(七)‧凡物流形》重編釋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8.12.31,(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581)。下引復旦讀書會意見皆見此文,不再注出。
[6] 請見范常喜:〈《上博七·凡物流行》「令」字小議〉,簡帛網,2009年1月5日所列諸家的說法。
[7] 范常喜:〈《上博七·凡物流行》「令」字小議〉,簡帛網,2009年1月5日。下引范先生意見皆見此文,不再注出。
[8] 其他字形見李守奎:《楚文字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3.12)頁450-451;李守奎、曲冰、孫偉龍編著:《《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五)文字編》(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12)頁364-365。
[9]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9)頁151。
[10]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台北:洪葉書局,1993.5)頁524。
[11] 季師旭昇:<上博七芻議(二):凡物流形>,武漢大學簡帛網,2008.01.02,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34。
[12] 〔宋〕陳彭年等重修:《宋本廣韻》(台北:黎明出版社,1995.3 十五刷)頁86。
[13]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5.11)第八冊 頁686。
[14] 李學勤主編、龔抗雲等整理:《毛詩正義(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2)頁1032-1033。
[15] 引自向熹:《詩經詞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7三刷)頁562。
[16] 參王文錦:《禮記譯解》下(北京:中華書局,2001.9)頁800。
[17] 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6)頁16。
[18] 並引自黃懷信等:《大戴禮記彙校集注》上(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1)頁547。
學長釋「齊」之說也頗有道理,只不過字形上「齊」字一般都从三「◇」,我們很少看到从二「◇」者,如果能夠舉證古文字有相同的簡省方式會更有說服力。
另外,我認為雖然△字與同篇「至」字形構稍異,似也未必能證明它就不是「至」字,因為「至」在楚簡中的簡省訛變的樣式不少,在獨體與偏旁中未必就能夠等量齊觀,例如:
《成之聞之》單字的「至」寫法與一般楚系寫法無兩樣,但在偏旁中就簡省部分結構。我認為《凡物流形》△字是「[至至]」的可能性似也不能排除。
不成熟意見僅供學長參考。
佑仁兄,多謝指教。尊論認為從「至」,但是對你最有利的《望山》簡2的「屋」字,看來是取自構字式所附滕壬生先生的摹本,但這摹本有誤,其在「X」下部少摹一筆,見《望山楚簡》頁52所附圖版以及《楚文字編》頁520。換言之,你所說「至」旁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1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