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趙平安:關於《保訓》“中”的幾點意見
在 2009/6/25 13:45:22 发布

关于《保训》“中”的几点意见

(首发)

 

赵平安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清华大学所藏战国楚竹简有一组讲周文王对太子发的训教。始于“惟王五十年”,终于“日不足,惟宿不羕”,共11支简(其中第二支简上半残缺)。简的形制一致,墨迹相同,语意联贯,属于相对完整的一篇。整理小组称之为《保训》。[1]保通宝,保训即宝训。在“王若曰”以后周文王的训辞里,提到三个典故,第二个讲舜“求中”“得中”,第三个讲上甲微“中于河”,又“追中于河”。其中“中”字,特别引人瞩目,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我们认为,解读“中”字,首要的是要从内证出发。下面紧扣文本,就“中”谈几点意见。

     

一、“中”和“詷”相类

训辞中第一个典故是“昔前夗传宝,必受之以詷”。说从前前夗传宝训,必定把詷传下去。这是周文王为自己传宝训提供历史依据,显示他是效法先贤所为。詷,《说文》解释说:“共也。······《周书》曰:‘在夏后之詷。’”王筠《说文句读》:“詷即同之分别文。”就是分化字。陆德明《经典释文》:“侗,······马本作‘詷’,云‘共也’。”陈瑑《说文引经考证》引王鸣盛云:“‘夏后之詷’,盖谓中国君长之所共尊奉者,谓天子也。”实际上,这个詷应是指“中国君长之所共尊奉”的东西,而不是人。詷与同既是分别文,可以把詷还原为同来理解。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四度》:“参于天地,阖于民心,文武并立,命(名)之曰上同。”“上同”即“尚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詷”的含义。“詷”是古代帝王即大位之前必须掌握的东西,是治国安邦平天下的道理。《说文》所引《周书》“在夏后之詷”,今本《尚书·周书·顾命》作“在後之侗”。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指出,“夏”是衍文,“後”“后”通用。本字应为后。《周易·姤》:“后以施命诰四方。”《楚辞·离骚》:“惜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后,君也。“在”通载,《尚书·皋陶谟》“载采采”,孔《传》:“载,行也。”《荀子·荣辱》“使人载其事”,杨注:“载,行也。” “在後(后)之侗(詷)”就是践行“後(后)之侗(詷)”,践行历代君王共同尊奉的詷。《保训》“詷”与《顾命》 “侗(詷)”所指应相同。“前夗”二字,是一个词,从语音考虑,可以看作轩辕的借音。轩从干声,辕从袁声,前系字和干系字,袁系字和夗系字都可以间接通用。把“前夗”释为“轩辕”,音理上是有依据的。轩辕乃黄帝名号。皇甫谧云:黄帝“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据《世本》、《大戴礼记》和《史记·五帝本纪》,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黄帝为五帝之首。作为古代传说中的第一个帝王,文王训教从黄帝开始,是非常适宜的。黄帝“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史记索隐》:“按:黄帝立四妃,象后妃四星。 ”黄帝有子多人,《史记》明言有天下的就有两人。大约黄帝多次传宝,所以“受”前用“必”。

《顾命》云:“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奠丽陈教,则肄肄不违,用克达殷。在後之侗,敬御天威,嗣守文、武大训,无敢昏逾。”成王把後(后)之侗(詷)和文武大训(即简文所谓宝训)并列,两者显然是不同的东西。宝训是在位君王对继任者的训教,侗(詷)则是历代君王所共同尊奉的东西。由于詷的重要性,传宝训要特别提到它。

训辞第一个典故讲黄帝传宝训,必授之以詷。第二个典故讲舜“求中”“得中”。舜亲耕于鬲山草茅之中,当此之时,惶恐求中,得中之后,“帝尧嘉之,用受其绪”。第三个典故讲上甲微“中于河”,又“追中于河”。 在郭店简《语丛四》和上博简《容成氏》中作偏旁使用,从石声,可读为托。石声字和乇声字相通的例子甚多。[2]《山海经·大荒东经》:“有人曰王亥。王亥託(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是商人有托物于外族的先例。有易夺王亥仆牛,杀王亥,上甲微为父报仇,发生了与有易氏的战争。上甲微在和有易氏开战时,将“中”寄放在河伯那里,待打败有易氏,形势缓和,又从河伯那里将“中”索回,传贻子孙至于成汤,“用受大命”。周文王透过舜和上甲微的故事,阐明了求中、得中、保中与“践天子位”的关系。指出求中、得中、保中才能践天子位。鼓励太子发钦敬勿淫,像舜一样求中,像上甲微一样保中,能“祗服不懈”,坚守“中”的精神,最终继承大位。显然,黄帝所授的“詷”,和下文提到的“中”应是相类的东西。

 

二、中以书的形式流传

在“昔前夗传宝,必受之以詷”后,周文王说:“今朕疾允病,恐弗念终汝以箸受之。”《说文》: “病,疾加也。”《玉篇》:“病,疾甚也。”《论语·子罕》:“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何晏《集解》:“包曰:疾甚曰病。”这两句应和《顾命》“既弥留,恐不获誓言嗣”联系考虑。“恐弗念终汝以箸受之”和“恐不获誓言嗣” 指的应该是同一类事。要弄清“恐弗念终汝以箸受之”,必须从“恐不获誓言嗣”说起。江声《尚书集注音疏》:“‘获 ’,得。‘誓’,谨。言病日至已当命终,而淹留之际,恐不得谨言后嗣之事。”江氏对文意的总体把握大致是正确的。有些地方需要修正。誓应理解为受命。《周礼·春官·典命》:“凡诸侯之适子,誓于天子,摄其君,则下其君之礼一等。”郑氏注:“誓犹命也。言誓者明天子既命以为之嗣,树子不易也。”贾公彦疏:“郑以誓为命者,诸侯世子皆往朝天子,天子命之为世子,故以誓为命也。‘言誓者明天子既命以为之嗣,树子不易也’,实是命而经云誓者,谓既命以为继嗣使为树子不可改易义。”虽然说的是天子命诸侯嫡子为世子,但这个命的过程可以作为理解《顾命》“誓”的参考。“ 恐不获誓言嗣”是说周成王因为病重,恐怕赶不上太子钊宣誓即位,成为接班人。“誓”和“言嗣”是并列关系,形式上是动词或动宾短语,却是表示两件事情,双双作“获”的宾语。“恐弗念终汝以箸受之”,念读为堪,今和甚同属侵部,两声字常相通用。《史墙盘》“事厥辟”,《眉寿钟》 “事朕辟”,通堪。《尚书·商书·西伯戡黎》之戡,《说文》引作 。“箸”读为书,与郭店简《性自命出》、上博简《性情论》用法相同。“汝以箸受之”就是你以书的形式接受它。这个它,承上文而言,应是指詷。表面上看起来“汝以箸受之”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实际上是主谓短语作“终”的宾语。类似的语法在出土和传世的西周文献里都有,张玉金《西周汉语语法研究》收有5例:

1、唯六月既生霸乙卯,休天君弗望(忘)穆公圣粦明事先王。  《尹姞鬲》

2、余唯经乃先祖考克令臣先王。  《师克盨》

3、尔知宁王若勤哉!   《尚书·大诰》

4、虑天有绎。   《逸周书·度邑解》

5、予畏周室不延。  《逸周书·作雒解》

“今朕疾允病,恐弗念终汝以箸受之”,大意是说我现在病得很重,恐怕不能完成把詷传给你这件事情。中与詷同类,也是以书的形式流传的。这样,求中、得中、保中、传中就不难理解了。

 

三、中不得改易

在第二个典故“舜既得中”之后,紧接着说:“言不易实覍名。”整理小组把覍读为变,是正确的意见。郭店简《五行》“不覍不悦,不悦不戚”,马王堆帛书《五行》覍作变。上博简《性情论》“其声覍,则心从之矣。其心覍,则其声亦然”,覍通变。覍与易同义,是改变的意思。“言不易实覍名”是紧接前面的“中”而言的。“言”指政令、号令。《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郑玄笺:“王之缺尚可磨鑢,而平人君政教一失,谁能反复之。”《国语·周语上》:“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韦昭注:“言,号令也。”名指事物的名称。《释名·释言语》:“名,明也。名实事使分明也。”《庄子·逍遥遊》:“名者,实之宾也。”成玄英疏:“实则是内主,名便是外是宾。”名与实是相对的概念。使用时可分可合。《荀子·正名》:“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邓析子·无厚篇》:“循名责实,察法立威,是明王也。”《管子·九守》: “名实当则治,不当则乱。”《战国策·秦策一》:“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 “易实覍名”即变易名实。“言不易实覍名”是说政令不违背中的精神。可见中是不可改易的。

中的这个特点和古希腊罗马的“祷辞”十分相似。库朗热《古代城邦》说:“这样的祷辞由一定的词语构成,人们用它来求则有求必应。所以人们相信,一定是神懂得这些祷辞,对于它神不得不听,因为它无法抗拒它。于是人们将这种神秘和神圣的祷辞保留了下来,父子相传。后来有了文字,祷辞遂被写了下来。每家,至少每个有信仰的家庭都有这样的书册。这书曾为祖先们所用,并且效验显著。这就是古人用来制服神的武器。但千万不可变更其中的一字,一个章节,尤其不可改变用来唱读它的音调节奏,否则祷辞将失去它的力量,神则保持自身的自由而不为人所制。”[3]金美京博士《两周金文军礼初步研究》认为,中国商周时期用于宗教仪式上的“册”的记载,就是这类祷辞。[4]祷辞是祭祀时用来驭神的,而中是即位后用来驭民的。性质虽然不同,但都以书的形式流传,内容不得改易,这些方面却是很一致的。

 

四、中是受大命之前必须掌握的东西

黄帝传宝训的时候授詷。周文王病重,对太子进行训教,担心自己不能把詷传下去。舜因为求中得中,被尧传以大位。上甲微危难之际保中,使中一直下传至成汤,灭夏有天下。这些都表明,中和詷是受大命之前必须掌握的东西,得詷得中如得天下。

那么上甲微为什么会拥有中呢?这也是可以解释的。上甲微借河伯之兵打败有易氏,杀死有易之君绵臣,不仅为父报了仇,而且壮大了商部落,称得上民族英雄,中兴之君。甲骨卜辞中以上甲微为先公之首,祭祀隆重,有专祭也有合祭。祭祀先公“六示”,或先公先王“十二示”和“二十示”等,都是从上甲微开始的。

上甲微所保、所传的中,应是王亥传下来的。王亥,卜辞称王亥、高祖王亥、高祖亥,传世文献中,《山海经·大荒东经》作王亥,《世本·作篇》作胲,《帝系篇》作核,《楚辞·天问》作该,《吕氏春秋·勿躬篇》作王氷,《史记·殷本纪》《三代世表》作振,《汉书·古今人表》作垓。[5]大约王亥本名作亥,氷和振系用讹字,其余为亥的通假字。王亥是通名加专名的结构,与“邑商”之类同例。王亥可单称亥。可见王亥是称王的。卜辞中王亥的祀典很隆重,他与上甲(微)、大乙(汤)等先王并列于一辞之中,不同于其他的先公。这与他称王的地位是很相称的。王亥在商人祖先中较早称王,拥有中是可以理解的。

 

 

 



[1]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保训〉释文》,《文物》2009年第6期,第73-75页;李学勤:《论清华简〈保训〉的几个问题》,《文物》2009年第6期,第76-78页。

[2] 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第899页,齐鲁书社,1989年。

[3] 库郎热著、谭立铸等译:《古代城邦——古希腊罗马祭祀、权利和政制研究》,第153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 金美京:《两周金文军礼初步研究》,第121- 122页,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5] 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观堂集林》第二册,第 409页,中华书局,1959年。

 

 

本文收稿日期为2009625

本文发布日期为2009625

 

点击下载word版:

0441关于《保训》“中”的几点意见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雨无正 在 2009/6/25 22:23:08 评价道:第1楼

    赵平安先生从文本出发阐释“中”的含义,十分谨慎,个人认为要比其他学者辗转阐发要忠实得多。支持赵先生的意见!

  • 苦行僧 在 2009/6/25 22:39:09 评价道:第2楼

    同意雨无正兄的意见。赵先生的观点虽不是最后的结论,但读来让人感觉言之有物,无空泛之言。为文当若此!

  • xinqiji 在 2009/6/26 10:45:08 评价道:第3楼

    显然,黄帝所授的“詷”,和下文提到的“中”应是相类的东西。

    ----------------------
    先生所说的“相类”是指词性相同,还是指实质内容基本相同?敬请明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