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陳偉:讀上博楚竹書《吳命》札記
在 2009/7/12 15:24:28 发布

讀上博楚竹書《吳命》札記

(首發)

 

陳偉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第七册《吳命》一篇,由曹錦炎先生整理[1]。竹簡殘毀嚴重,艱于解讀。資料公布後不久,我們曾在網絡上發表小文,指出3號簡與1號簡、5號簡上段與8號簡下段有可能拼接,幷對幾處字詞的釋讀提出意見[2]。現在的這篇小文,即是在其基礎上修訂而成。

 

1、君之順之,則君之志也。兩君之弗順,敢不芒道以告?吳請成於楚:昔上天不中,降禍於我3二邑。非疾焉加之,而慎(殄)我二邑之好。先人有言曰:“馬將走,有童(衝)之,速衢。”竈來告曰:囗囗1

3號簡存有上端,背面書有篇題,大概是本篇竹書的第二、第三簡。 1號簡兩端皆殘,整理者在圖版(小圖)中列在偏上的位置,而在釋文考釋中却將留存的兩道契口稱作第二契口與第三契口。僅就這一段殘簡本身看,其位置偏上抑或偏下都是可能的。不過,從上揭簡文內容看,這一殘簡適可接在3號簡之下。經此綴合,這支簡只在尾端殘缺約二字。

“敢不芒道以告”作一句讀,由魯家亮君指出[3]。“不中”之“中”如字讀即可,由高佑仁先生指出[4]。慎讀爲“殄”,由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以下簡稱“復旦讀書會”)指出[5]。“衢”字所從,與《周易》23號簡用爲“衢”的字相似,指大道;也可能讀爲“瞿”或“懼” [6]

 

2、孤居緥(保)絝(阿)之中,亦唯君是望。2

緥絝,整理者釋爲“保系絝”三字,認爲:保指“保母”;“系”同“繫 ”,繫結義;“絝”同“褲”。簡文“是說自己處于拴在保姆褲子上的時候,猶言當初自己還是孩童之時”。復旦讀書會將整理者看作二字的部分釋爲“褓”;對整理者釋爲“絝”的字則根據陳劍先生尚未發表的論文釋爲從“亢” 之字,讀爲“繈”。指出“褓繈”猶“繈褓”,見于古書[7]

今按,復旦讀書會對“褓”的處理顯然更加合理,但對後一字的改釋却未能無疑。“繈褓”或者“褓繈”,是指背負嬰兒的寬帶和包裹嬰兒的被子,引申指嬰幼兒。如《列子·天瑞》: “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繈褓者,吾既己行年九十矣,是三樂也。”《大戴禮記·保傅》:“昔者,周成王幼,在繈褓之中,召公爲太保,周公爲太傅,太公爲太師。” 《漢書·宣帝紀》:“皇孫納王夫人,生宣帝,號曰皇曾孫。生數月,遭巫蠱事,……曾孫雖在繈褓,猶坐收系郡邸獄。 ”《東觀漢紀·孝殤皇帝》:“是日倉卒,殤帝時生百餘日,乃立以爲皇太子。其夜即位,尊皇后鄧氏爲皇太后。帝在繈褓,太后臨朝。”檢示先秦兩漢古書,未見有人自稱處于繈褓之中。這是因爲嬰幼兒不大可能有值得記載的話語。整理者所謂“猶言當初自己還是孩童之時”,平添“當初”而作解,大概也是考慮到這層原因。

如果采用整理者對後一字釋法,比較合理的選擇是把二字讀爲“保阿” “保阿”指撫養教育貴族子女的婦女。《漢書·李尋傳》:“唯陛下執乾剛之德,强志守度,毋聽女謁邪臣之態。諸保阿乳母甘言悲辭之託,斷而勿聽。”《後漢書·皇后紀序》:“居有保阿之訓,動有環佩之響。”李賢注引《列女傳》:“孝公使駟馬立車載姬。姬泣曰:‘妾聞妃下堂,必從傅母保阿,進退則鳴玉佩環;今立車無軿,非敢受命。’”如上揭記載所示,保阿的養育者可以是成人,因而不存在前述問題。古書中尚有“阿保” 一詞,除了與“保阿”一樣指傅母之外,還有保傅即撫養教育貴族子女的男女官員的含義。《史記·范雎列傳》: “足下上畏太后之嚴,下惑于奸臣之態,居深宮之中,不離阿保之手,終身迷惑,無與昭奸。”《戰國策·秦簡三》“范子因王稽入秦”章“阿保”正作“保傅”。《後漢紀·孝順皇帝紀下》記張綱上書曰:“大將軍梁冀、河南尹不疑蒙外戚之援,荷過厚之恩,以芻蕘之姿,居阿保之任,不能敷揚五教,翼贊日月,而專爲封豕長蛇。”簡文“保阿”,似同于“阿保”,與“保傅”相當。

將“絝”字所從釋爲“亢”,最初由董珊先生提出,即將《鄂君啓節》與上博竹書《莊王既成》中與船有關的那個字釋爲“航”;在《鄂君啓節》解作“幷舟”,在《莊王既成》讀爲“行”,指車隊[8]。劉洪濤先生認爲:《鄂君啓節》中的那個字,確應釋爲“舿”,因爲所從與上博竹書《三德》 10號簡“毋斷陓(洿)”的“陓”近似。至于《莊王既成》中的那個字,與《鄂君啓節》中的字差別很大,應該釋爲從“尨”之字。劉氏進而認爲:《鄂君啓節》與上《莊王既成》所見不是同一個字,但從文例看應是同一個詞,均假借爲“航” [9]。復旦讀書會所引陳劍先生新作尚未得見,從引述情形看,涉及到更多的字例[10]。他的切入點,也許還是《鄂君啓節》和《莊王既成》中的與船有關的那個字。

《鄂君啓節》中的那個與船有關的字,早先即有不同意見。于省吾先生釋爲“胯”,讀爲“舸” [11]。此說信從者較多,後來却受到吳振武先生的挑戰。吳先生承認把此字所從“說成‘誇’似也無可厚非”,但“幷不是非看成‘誇’不可”。通過字形比較,吳先生把此字分析爲從舟冢聲,看作“”字的古字。吳先生之所以回避“舿”字,是因爲《鄂君啓節·舟節》說“屯三舟爲一~”,而《車節》說“如馬、如牛、如德,屯十以當一車;如檐徒,屯二十檐以當一車”,使用“屯……以當……”的句式表示折合關係[12]。如果本文的分析無誤,這些字可能均從“夸”作。至于吳振武先生揭示的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探究。

 

3、壽(州)來4

壽,恐當讀爲“州” [13]。州來是吳楚間地,二國曾在此爭奪、拉鋸。《漢書·地理志上》沛郡下蔡縣下自注云:“故州來國,爲楚所滅,後吳取之,至夫差遷昭侯于此。後四世侯齊竟爲楚所滅。”4號簡很可能上接1號簡,是竈來之告的內容,或許是說楚伐州來,所以下文接著說“孤使一介使”如何如何。

 

4、有軒冕之賞,又有斧鉞之威。以此前之,猶不能以。牧民而反志,下之相寒也。幾(豈)不左(佐)在 5于周。寡君問左右:孰爲師徒踐履陳地?以陳邦非它也,先王姑繁大姬之邑囗囗8

如同復旦讀書會指出的那樣,5號簡上段與5號簡下段看不出有何關聯。從內容上看,在現存下段殘簡中,倒是 8號簡下段有可能與5號簡上段相接。左,整理者釋爲“右”,復旦讀書會改釋,讀爲“差”。今按,亦可讀爲“佐”。才,整理者讀爲“哉”。今按,亦可讀爲“在”。在這種情形下,下接8號簡下段開頭的“于周”二字,就很順適。

推尋文意,“猶不能以”應作一句讀。能以,是可以用“軒冕之賞”和“斧鉞之威”“前後”人們的意思。寒(從攴),整理者釋爲“齊(從攴)”。今改釋,恐懼義。

 

5、寧心援(緩)憂,亦唯吳伯父6

援,簡文從爰從攴,整理者釋爲從“孚”之字。似應釋爲“ 援”,讀爲“緩”,舒解義。

 

6、自是日以往,必(比)五六日9

是,整理者釋爲“旺”,讀爲“望”。今按:此字上部與楚文字“是”字近似,但缺少“日”下橫筆;下部與上博竹書《容成氏》53號簡背面篇題“容成氏”的“氏”字近似,疑爲“是”異構。

必,恐當讀爲“比”。楚竹書必字或從“匕”作。

 



[1]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頁 12(小圖)、135144(圖版)、303325(釋文、注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2] 《讀〈吳命〉小札》,簡帛網200912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36)。

[3] 《〈吳命〉札記二則》,簡帛網20091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27

[4] 《釋〈吳命〉簡3“天不中》,簡帛網20091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29)。

[5] 《〈上博七·吳命〉校讀》,程少軒執筆,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81230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577)。

[6] 復旦讀書會文後飛虎在20081231日評論也已聯繫到竹書《周易》的近似之字。

[7] 《〈上博七·吳命〉校讀》,程少軒執筆,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81230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577)。

[8] 《讀〈上博六〉雜記》,簡帛網200779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03)。

[9] 《釋上博竹書〈莊王既成〉的字》,簡帛網200772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41)。

[10] 引述還見于李銳《〈凡物流形〉釋讀札記》,清華大學簡帛研究20081231日(http://www.confucius2000.com/qhjb/fwlx2.htm)。

[11] 《〈鄂君啓節〉考釋》,《考古》1963年第8期。

[12] 《〈鄂君啓節〉字解》,《第二届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1993年。

[13] 復旦讀書會文後llaogui20081230日評論已疑“壽逨”爲“州來”。

 

 

收稿信息:本文是提交“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紀念譚樸森先生逝世兩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613-14日)的論文。

 

点击下载附件:

0451讀上博楚竹書《吳命》札記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雨无正 在 2009/7/13 19:03:18 评价道:第1楼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1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