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簡《保训》解詁四則
(首發)
張崇禮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本文擬在諸位專家學者研究的基礎上,對《保訓》的一些字詞和文句作進一步的解釋和疏通。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
“昔前人傳寶,必授之以誦。今朕疾允病,恐弗念終,汝以書受之。”
“誦”,原作“詷”,《釋文》:“詷,《顧命》‘在後之侗’,‘侗’馬本作‘詷’,與‘童’通,指幼稚童蒙。或説此處讀爲‘誦’。” [1]趙平安 先生認為“今朕疾允病,恐弗念终汝以箸受之”大意是说我现在病得很重,恐怕不能完成把詷传给你这件事情。[2]廖名春先生認為“詷”是諸侯之共主,是天子。[3]子居先生訓“詷”為“共同”,認為“這裡是說前人臨終時有所訓命告誡,必會同臣屬、族人而后申言。 ”[4]陳偉先生釋為“諷”,訓為背誦義。[5]
今按:《釋文》或說讀為“誦”可從。陳偉先生釋為“諷” ,亦通。“誦”和後文的“念”相呼應。“念”亦有背誦義。《漢書·張禹傳》:“初,禹爲師,以上難數對己問經,爲《論語章句》獻之……諸儒爲之語曰:‘欲爲《論》,念張文。’”王先謙補注引周壽昌曰: “念,背誦也。今猶云讀書爲念書。”[6]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原來前人傳寶的時候,都是用背誦的形式。現在我病得太厲害了,恐怕不能背誦完,只能以書冊的形式傳給你。
二
“昔舜久作小人,親耕于鬲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違于庶。萬姓之多欲厥有施于上下遠邇,迺易位。”
“久”,原作“舊”,李守奎先生認為可能應讀為“久”, [7]沈培先生從之。[8]“恐”,廖名春先生認為當讀為“工”,義為擅長、善於;[9]李銳先生疑讀為“恭”。[10]
今按:“舊”讀為“久”,和後文的“恐”正相呼應,可從。《論語·衛靈公》:“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舜久為小人,蓋無德行以名世,所以“恐”。“自稽厥志”的“志”,當訓為“德”。《呂氏春秋·遇合》:“凡舉人之本,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功。”高誘注:“志,德也。”“自稽厥志”當是自省之意。《中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不違于庶。萬姓之多欲厥有施于上下遠邇,迺易位”,《釋文》連下文一起斷句作:“不違于庶萬姓之多欲。厥有施于上下遠邇,迺易位邇稽,測陰陽之物……”并認為: “庶萬姓”指庶民百姓。“欲”,訓為“愿”。或說應讀為“俗”,指風俗習慣。子居先生斷句作:“不諱于庶,萬生之多,欲厥有施, 于上下遠邇”。[11]
今按:“不違于庶”即與眾和同的意思,“萬姓之多欲厥有施于上下遠邇 ”當作一句讀。“庶”,百姓;“萬姓”,萬民。《書·立政》:“式商受命,奄甸萬姓。”如“庶萬姓”作一句讀,語義重複,不辭。“之”, 連詞。相當於“則”。《詩·鄘風·鶉之奔奔》:“鶉之奔奔,鵲之彊彊。”毛傳:“鶉則奔奔,鵲則彊彊然。”《左傳·僖公九年》:“東略之不知,西則否矣。”《呂氏春秋·功名》:“故民無常處,見利之聚,無之去。”[12]“厥”,其,指舜。
舜“不違于庶”,與民和同,民眾則希望舜能夠廣施德澤,也就是希望舜能夠居上位、施仁政于民。所以“迺易位”,意即舜受到民眾擁戴,由小人而居上位。
“易位”之後的“邇稽測”究竟應該如何訓釋及斷句,學者們有多種不同的意見,不具引。我們自己也沒有一個確定的看法,故暫以“易位”為句。
三
“舜既得中,言不易實變名,身茲服惟允。”
《釋文》:“覍”,讀為“變”。“身”,自己。“茲”,通 “滋”,意為益。“備”,《說文》:“慎也。”“允”,《釋詁》:“信也。”“滋備惟允”即益慎與信。 林志鵬先生認為“身茲服惟允”謂舜躬服中道益信益誠。[13]趙平安先生認為“言”指政令、号令,“言不易实覍名”是说政令不违背中的精神。[14]李銳先生疑“身茲(滋)備惟允”當讀為“身滋服,惟允。”[15]孫飛燕先生將簡文理解為舜在得到中道之後,言語不變易名實,愈發躬行誠信。
今按:除“茲”的訓釋外,我們同意孫飛燕先生對簡文的理解。“言”,當訓為一般的言語義。“服”,當從李銳先生讀,訓為“行”。“茲”,當如字讀,訓為 “此”,指示代詞。“身茲服惟允”是一個結構比較特殊的強調句式。我們可以比較“惟德是依”、“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用指示代詞“是”復指的賓語前置句式。古漢語中和“是”起相同語法作用的指示代詞常見的還有“之”、“斯”等。我們認為簡文中“茲”的作用應該和“是”相同,只不過可能是因為前面還有主語“身”的緣故,“惟允”沒有前置罷了。“身茲服惟允”是說舜惟信是行,也就是只行誠信的意思。
“舜既得中,言不易實變名,身茲服惟允”,從言和行兩個方面描述了舜“得中”之後的表現,概括起來可以說是“言行皆誠”。這和《中庸》對 “中道”的相關論述比較符合: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中”讀去聲)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
“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從簡文舜求中“自稽厥志,不違于庶”和“舜既得中,言不易實變名,身茲服惟允”的描述來看,都和《中庸》的思想比較吻合。目前學術界對《保訓》“中”的理解分歧較大,我們這裡不厭其煩地徵引《中庸》的相關論述,就是希望能為整理者把“中”理解為“中道”提供一些佐證。
四
“今汝祗服毋懈,其有所攸矣,不及爾身受大命。”
《釋文》:“卣”,通“由”字。李銳先生認為:從上下文“今汝祗備(服)毋解(懈),其有所(由)矣,不及爾身受大命”來看,“矣”當讀為“疑”。《六韜·文韜·守土》:“敬之勿疑”。此處“其”之義為若。或說“矣”讀為“猶疑”。[16]
今按:“卣”字上博簡《緇衣》和《周易》屢見,今本都作“攸”。簡文的“卣”依例亦當讀作“攸”。“攸”有鬆弛、鬆懈義。《墨子·尚賢下》:“其所罰者,亦無罪,是以使百姓皆攸心解體。”“攸”與“解”對言為文,和簡文相同。“其”,李銳先生訓為“若”,可從。“矣”,語氣詞。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你現在要敬行中道,不要鬆懈,如果有所鬆懈,你就不能受命為天子。
[1]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 <保訓>釋文》,《文物》,2009年第6期,73-75頁。本文簡稱為《釋文》,除了特殊說明的字,都從《釋文》,不再重複出注。
[2] 趙平安:《關於<保訓>“中”的幾點意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首發,2009/06/25。
[3]廖名春:《〈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保訓》釋文〉初讀續》,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首發, 2009/06/17。
[4] 子居:《清華簡〈保訓〉解析》,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首發,2009/07/08。
[5] 陳偉:《<保訓>詞句解讀》,簡帛網首發,2009/07/13。
[6]《漢語大詞典》7卷421頁“念”字條義項7。
[7] 劉國忠、陳穎飛:《清華簡〈保訓〉座談會紀要》,《光明日報》6月29日國學版。
[8] 沈培:《清華簡<保訓>釋字一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首發, 2009/07/15。
[9] 同注3
[10] 李銳:《讀<保訓>劄記》,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首發,2009/06/17。
[11] 同注4。
[12] 《漢語大詞典》1卷676頁“之”字條義項19。
[13] 林志鵬:《清華大學所藏楚竹書<保訓>管窺》,簡帛網首發, 2009/04/21。
[14] 同注2。
[15] 同注7。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原來前人傳寶的時候,都是用背誦的形式。現在我病得太厲害了,恐怕不能背誦完,只能以書冊的形式傳給你。
抱歉,此说不是很懂?既然无法言语,又何能写书?如原本即有书,又何需口诵?
《墨子·尚賢下》:“其所罰者,亦無罪,是以使百姓皆攸心解體。
此攸實為悠,悠忽也。見孫詒讓《閒詁》
“昔前人傳寶,必授之以誦。今朕疾允病,恐弗念終,汝以書受之。” 偶怀疑这里的“念”,是“思虑、考虑”之义。《逸周书·本典》“非不念,念而不知”,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念,虑也。”“恐弗念终”的“终”,当是指西周王业之善终,也就是西周受天命之后的最终结果。因为周文王受天命还不到十年,现在病情加重,很快就要去世了。若去世则不能继续为西周受天命而最终一统天下的事业谋虑,所以说“恐弗念终”,即“恐怕不能继续谋虑西周王业以至最后”。 这样,全句就可以理解为: 过去,前人传授大宝之位的时候,一定要将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