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單育辰:佔畢隨錄之十一
在 2009/8/3 18:05:32 发布

佔畢隨錄之十一

 

(首發)

 

單育辰

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

 

 

在楚簡中,屢見“”字:

九店M5632:是謂外害日,不利以行作。四方埜外,必{無}遇寇盜,必兵,是故謂不利於行作、埜事,不吉。

包山簡120:□客監楚之歲。

包山簡128反:其察識言市既已郢。

上博四《柬大王泊旱》簡16:發馹四疆,四疆皆熟。

上博四《昭王毀室》簡1:有一君子,喪服、絻,廷(徑)將閨。

上博四《昭王與龔之》簡5+6:昭王5】逃寶,龔之推御王。

此字陳偉先生、李家浩先生都讀爲“蹠”,其中以李先生考證的比較詳細。[1]

李先生在解釋九店M5631:“是謂外陽日,利以行作,四方埜外,吉。”時說:

“利以行作,【】四方埜外”,秦簡《日書》甲種楚除外陽日占辭作“利以遮壄(野)外”,乙種楚除成、外陽之日占辭作“利以祭,之四旁(方)壄(野)外”。按下三二號簡有“不(利)(作),四方埜(野)外”之語,與此文義相反。兩相對照,本簡“四方埜外”之上當漏寫一“”字,釋文據之補出。 “”字亦見於包山楚墓竹簡。… …此二簡“”字與本組簡“”字用法相同,是“適”、“ 至”的意思。“”字為字書所無,上引秦簡《日書》甲種楚除外陽日占辭與此字相當的文字作“遮”。“”从“石”聲,“遮”从“庶 ”聲。按“庶”本从“石”聲,故“石”、“庶”二字作為聲旁可以通用。……據此,疑楚簡“”應當是“遮”字的異體。古代“蹠”字有“適”、“至”義。《淮南子•原道》“出生入死,自無蹠有,自有蹠無,而以衰賤矣”,高誘注: “蹠,適也。”《楚辭•九章•哀郢》“心嬋媛而傷懷兮,眇不知其所蹠”,何劍熏據上引《淮南子》高注,謂“此處蹠字,亦當訓適。適,之也,往也”。《淮南子•說林》“蹠越者,或以舟,或以車,雖異路,所極一也 ”,高誘注:“蹠,至也。”至,來也,到也。楚簡“(蹠)”字和秦簡“遮”字,都應當讀為“蹠”。本組簡“蹠四方野外”和秦簡“蹠野外”字“蹠”訓為“適”,包山楚簡“蹠楚”和“蹠郢”之“蹠 ”訓為“至”。

不過典籍中,除了上引的《楚辭》、《淮南子》這三例“ 遮”可訓爲“適、至”義外,再不見他書使用。而典籍中有個“之”字,卻頻繁出現,如,《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曾子門人弟子或將之晉。”《莊子·庚桑楚》:“兒子動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等。這些“之”,也是“適、至”的意思,而楚簡中卻一直沒有發現表示“適、至”義的“之”這個詞。這不由使我們懷疑,楚簡裏的這個“”是否就是典籍中的“之”。

大家都知道,九店日書有很多地方可以和睡虎地日書文字相對照,下面我們舉出這兩批簡文和“”字有關的一些文句:

九店M5631:是謂外陽日,利以行作,四方埜外,吉。

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八正貳:外陽日,利以 A野外,可以田獵。以亡,不得,□門。

睡虎地秦簡《日書乙種》二〇壹:成,外陽之日,利以祭,四方野外,設*

《日書甲種》的A作下形:

A

《日書甲種》簡七正貳

《法律答問》一二五

《日書甲種》二二正壹

A字比較模糊,但從字形上看,李家浩先生釋爲“遮”是可疑的,可對比《法律答問》一二五之“庶”,A的右旁與之相差較遠。A字《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者在釋文釋爲“建” ,也不很象;在注釋中,他們卻把這個字釋爲“達”,[2]這應該是可信的。可對比《日書甲種》簡七正貳的“ 達”的字形,二字除A的“辵”延伸到右旁外,其他都很接近。

九店M5632:是謂外害日,不利以行作。四方埜外,必無遇寇盜,必兵,是故謂不利於行作、埜事,不吉。

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九正貳:外害日,不可以行作。四方野外,必遇寇盜,見兵。

睡虎地秦簡《日書乙種》二一壹:空,外害之日,不可以行。四鄰,必見兵。

從以上兩條可以看出,與“”相對應的字,除了《日書甲種》八正貳模糊不清外,睡虎地秦簡的其他三條都用的是“之”。看來,用楚、秦簡對讀的話,“”應該是可以釋爲“之”的。

在楚簡中,也有一些證據可以證明“”可以釋“之”。 近期上博六公佈,“”字在《平王與王子木》中兩見:

《平王與王子木》簡1+5:景平王命王子木城父,過申,暑食於蒐,成公 乾遇,【1】跪於疇中。

《平王與王子木》簡2+3吾先君 2莊王河雍之行。

這兩條簡文在今本和漢簡中都有相對照的文句:

說苑·辨物》:王子建出於城父,與成公乾遇於疇中。

阜陽漢簡《春秋事語》簡53:楚王子建出於城父,遇 *[3]

《韓非子·喻老》:楚荘王既勝, 於河雍,歸而賞孫叔敖。

今本與《平王與王子木》“”相當的,一作“守”,一作“狩”。因此郝士宏先生懷疑簡1的 “”應從典籍讀爲“守”,簡3的“”應從典籍讀爲“狩”,[4]這大概是正確的。但他認爲“”從“石”得聲,“石”、“守”音近可通。我們看“石”禪紐鐸部;“守”、“狩”,皆書紐幽部,二字音並不相近。如果我們抛開“”從“石”得聲的想法,而依上文考證把“”直接釋爲“之”的話,“之”,章母之部,章、書二母屬舌上音,之、幽旁轉,則與“守”、“狩 ”十分接近了。

 

 

清華《保訓》簡1

子,自(頮)水己丑,昧1】爽*

時賢多已指出,此句可以和《尚書·顧命》的相關文句對照:[5]

《尚書·顧命》 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懌。甲子,王乃洮頮水。相被冕服,憑玉

其中“”二字爲合文,作下形:[6]

”字(下稱爲A),整理者釋爲“潰”,並說:“‘讀爲‘靧’,字或作‘頮’‘沬’,洗面。”不過,在2009615日召開的“清華簡《保訓》座談會上,李守奎先生、李銳先生等學者認爲此字爲“演”,[7]從字形上看,A字右旁確實與“寅 ”沒有任何區別,但釋“演”文義實難講通,尤其我們認出A下有合文符,並與《尚書·顧命》相對照後,則A字只能認爲是從“貴”得聲了。爲了與“演”字相區別,我們把它隸定爲“”。

《說文》小篆“貴”作“”(卷六下),從“臾”從“貝”;在傳抄古文中,更有單從“臾”的“ 貴”字,如《古文四聲韻》4.8“貴”作:“”(引《古孝經》)、“”(引《古孝經》)“”(引《裴光遠集綴》)、“ ”(引《古老子》)諸形。 A字與之相比,只多了一個“水”旁和“宀”旁,所以《保訓》整理者把A 釋爲“潰”是沒有問題的。

在郭店《成之聞之》中有段話作:

《成之聞之》29+30+1:君子曰:“雖有其恒而【29】可,能終之爲難。”“槁木三年,不必爲邦旗。”曷?言B之也,是以君子貴【30】成之。

B作下形:

B以前或釋爲“寅”,認爲是“敬”的意思;[8]或隸定爲“”,讀爲“朝”,又讀爲“朽”;[9]或釋爲“夾”,認爲是朽敗義的“挾斯”;[10]或認爲從“寅”得聲而訓爲“陳舊”的“陳”。[11]其中以釋“寅”的觀點影響最大,從字形上看,“ 日”從“寅”是沒有問題,不過,把B訓爲“敬”,和簡文前後文義互不搭邊,感覺有些奇怪。現在我們知道《保訓》的“”可讀爲“潰”,那麽,我們也可以想象,B字“日”上所從也可以是“ 貴”,可隸定爲“”,讀爲“貴”。 “‘槁木三年,不必爲邦旗’,曷?言之也。”的“,是說“邦旗”之“貴重”。後面接著說:“是以君子貴成之。”“”緊緊照應這句“貴成之”的“貴”。“貴成之”的“成”是“成就”、“完成”的意思,是照應前面“能終之爲難”的“終”的。[12]

那麽《成之聞之》29+30+1這一段話的意思是說:君子說:“有恒心雖然是可以的,但最終完成卻是很困難。”“枯槁的木頭放了三年,不應該作爲國旗的旗杆了。”爲什麽呢?這是因爲國旗是貴重之物。所以君子貴重的是最終完成某件事。

還有個問題,就是《成之聞之》這句已經有了一個“貴”字,這裏又用了“”來表示“貴”這個詞,會不會有些奇怪呢?其實,這是楚地簡帛中常常使用的一種字形避複的辦法,楚簡中同一個詞在相鄰的文句中,甚至在同一句中用不同的字來表示,是很常見的比如郭店《忠信之道》簡7群物皆成而百善(皆)立”;上博三《周易》簡42“乃亂迺啐”;上博三《彭祖》簡7“一命弌俯”;上博四《曹沫之陳》簡36“陳功上賢,能治百人,史(使)長百人;能治三軍,思(使)帥”等。

 

 



[1] 陳偉:《九店楚日書校讀及其相關問題》,《人文論叢》1998年卷,武漢大学出版社,199810月,第151頁。李家浩:《睡虎地秦簡〈日書〉“楚除”的性質及其他》,《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2月,第363-387頁;又,李家浩:《釋文與考釋》,《九店楚簡》,中華書局,20005月,第89-90頁。

[2]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09月,第181-182頁。按《日書甲種》一二正貳:“邋四方野外”,“邋” 字模糊不清,但實無“邋”形,疑亦“達”字。

[3] 阜陽漢簡一條承劉洪濤先生提醒,特此致謝。其簡見韓自強:《阜陽西漢汝陰侯墓二號木牘〈春秋事語〉章題及相關竹簡》,《阜陽漢簡〈周易〉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7月,第174198-199頁。

[4] 郝士宏:《初讀〈上博簡(六)〉》,“簡帛”網,200772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 id=648

[5] CityofEmber(網名)“‘清華簡’研究初見成果:解讀周文王遺言zz”貼子,“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學術討論”子論壇,2009413日,http://www.guwenzi.com/ShowPost.asp?PageIndex=1&ThreadID=1187,第142樓(2009423日)子居(網名)的發言。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保訓〉釋文》,《文物》2009年第6期,第73-75頁。

[6] 合文符整理者失察,筆者已指出,見公子小白(網名)“發一份清晰的《保訓》圖片並談簡文與傳抄古文的關係”貼子,“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學術討論”子論壇,200977日,http://www.guwenzi.com/ShowPost.asp?ThreadID=1684,第11樓(200978日)ee(筆者網名)的發言。

[7] 李銳:《讀〈保訓〉劄記》,Confucius2000”網,2009617日,

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028

[8]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道家文化研究(“郭店楚簡”專號)》第十七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8月,第515頁。陳偉:《郭店楚簡〈六德〉諸篇零釋》,《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5期,第30頁。

[9] 劉信芳:《郭店竹簡文字考釋拾遺》,《江漢考古》2000年第 1期,第43頁。

[10] 周鳳五:《郭店竹簡文字補釋》,《古墓新知——紀念郭店楚簡出土十周年論文專輯》,香港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0311月,第66-67頁。

[11] 劉釗:《郭店楚簡校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12月,第144頁。

[12] 郭沂:《郭店楚簡〈成之聞之〉篇疏證》,《郭店楚簡研究》(《中國哲學》第二十輯),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1月,第281-283頁。

 

 

本文收稿日期為200983

本文發佈日期為200983

 

点击下载附件:

0465佔畢隨錄之十一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admin 在 2009/8/3 18:06:50 评价道:第1楼

    因技术原因,文章字符边框无法显示,着重号改为下划线。原始格式请参文后所附WORD文稿。

  • 战国时代 在 2009/8/3 21:02:33 评价道:第2楼

    第一条:发现之与跖的关系密切,这很好;但用辗转相通来解释,则极不可取。

    我想,“跖”应该是“之”的楚地方言词。这从“跖”仅分布在《楚辭》、《淮南子》这些楚文献中可以看出来。在睡简日书甲种中出现于“楚除”,必有楚文字底本,秦人抄写时,部分改为“之”,尚有不改仍做“跖”的。今本《楚辭》、《淮南子》中的“跖”、“之”并见,也属于改写未尽的情况。

    从拟音的角度,“之”、“跖”的关系也有可说,限于国际音标显示麻烦,这里就不谈了。

  • 水土 在 2009/8/3 21:48:40 评价道:第3楼

    郭店简《成之闻之》:害言B之也。当读为:盖言B之也。参看彭裕商《读楚简随记》,《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6期,第85~86页。

  • 蒿耳 在 2009/8/4 9:39:58 评价道:第4楼

        从“石”聲或“庶”聲表示“到……去”的這個詞,可能跟“之”字有發生學的關系,但看上去不像是直接音轉或直接派生。
        上古晚期或戰國時期是上古音到中古音的一個過渡階段,一些代表語音發展方向的音變規律已經開始起作用,逐漸形成中古的語音格局。就現有材料來看,楚方言似乎走得更快一些。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冬部完成從侵部的分化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離騷》開頭“庸降”協韻),又比如之脂兩部的合流(管寺吾即管夷吾、匪台所思即匪夷所思等)。根據語音發展規律,我們知道,上古鐸韻的三等字跟錫部的三等字合流成為中古的昔韻。“石”聲或“庶”聲是鐸部的三等字,所以跟從“石”聲或“庶”聲表示“到……去”的這個詞關系較近的詞應該從錫部的三等字中查找。如此看來,那就非“適”字莫屬了。
          “𨒙”之所以可以表示“適”,其語音演變規律如下(以鄭張先生擬音為例。示意而已,請大家不要太拘泥)
        假定“𨒙”與“石”同音,上古早些時候它應該讀“djag”,由于韻頭“j”(王力先生用i表示)的拉動作用,元音向前高方向運動,上古晚期變作“djeg”。而錫部三等的“適”字這時正好讀“tjeg”。所以在战国时期,“𨒙”“適”二字相通应该毫无问题。
        由于上古音的研究現在還不能完全令人滿意,文字和訓詁學家多采用諧聲偏旁考察古音的流轉或相通,這已為事實證明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我們知道,諧聲偏旁通轉的背后是語音演變規律。所以在考字時如果能將兩個方面有機的結合起來,一定有助于我們得出更接近事實的結論。

  • 佑仁 在 2009/8/4 10:04:34 评价道:第5楼

    關於貴字,可以補充再幾個字,[妾子][次虫]壺(9734)有「37×104」讀「遺」,六年格氏令戈(11327)有「52×37」字,《殷周金文集成釋文》釋作「貴」(卷6頁514),可見這樣寫法的字與「貴」字關係密切,在現存的出土文獻中也看得到。

     

    〈成之聞之〉簡的字,我還是比較保留,因為《成之聞之》簡共計出現九次「貴」字,都是作「165×391」。另外,「」字下半从「甘」會比从「日」來得適當。

     

  • 海天 在 2009/8/4 14:45:24 评价道:第6楼

    [妾子][次虫]壺(9734)有「37×104」讀「遺

    宜參考一下朱德熙:〈平山中山王墓銅器銘文的初步研究〉《朱德熙古文字論集》頁105-106注18 釋为上寅下心,敬也。

  • 海天 在 2009/8/4 15:00:29 评价道:第7楼

    《璽彙》410 」字,

    原釋文釋為「臾-蕢」。施謝捷先生釋為「寅」,施謝捷:〈《古璽彙編》釋文校訂〉《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4)頁645

  • ee 在 2009/8/4 16:41:58 评价道:第8楼

    拜讀幾位先生的評論,受益著實非淺,十分感謝!

  • 云间 在 2009/8/5 10:14:02 评价道:第9楼

    其实,寿县楚王器中那个“铸”字,也是从“贵”,可以读作从食的那个“归”,表祭祀,一如彝器。

    裘先生的早期一篇文章中,认为“建郾”,其实也是从“贵”。可以读作“归郾”。

  • 佑仁 在 2009/8/5 12:11:33 评价道:第10楼

    云间:

    其实,寿县楚王器中那个“铸”字,也是从“贵”,可以读作从食的那个“归”,表祭祀,一如彝器。

    云間兄所說的應該是:

    748×348

    資料引用自漢達資料庫金文文庫 網址:https://www.chant.org/scripts/member_login.asp

    這些字理當釋「鑄」為宜,「鑄」字甲骨文作「66×103」(英2567)。

     

  • 云间 在 2009/8/5 12:47:13 评价道:第11楼

    佑仁先生:

    楚王器的铭文是“以为铸×”,从语法上“铸”作为动词或动名词,都很怪。

    还有一个“铸客”,可以理解为司空一类,但读为“饋”,理解为接待办,也是有可能的。

    十年前的旧稿不在手边。凭印象答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11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