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蔡偉:讀《銀雀山漢墓竹簡》札記
在 2009/10/10 12:34:06 发布

《銀雀山漢墓竹簡》

(首發)

 

蔡偉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壹、《銀雀山漢墓竹簡》校

一、

《銀雀山漢墓竹簡·孫子兵法

如決積【□□□】(仞)之,刑(形)也。10

整理小組注:

十一家本作“如決積水於千仞之谿者,形也。

《說文》:“,坼也。從土,虖聲。𨻲,或從阜。”簡文之“”指山間深谷,與“谿”義近。

案:,當讀爲壑。《爾雅》“壑,虛也。”郭璞注:“谿壑也。”《說文》:“,溝也。讀若郝,壑,或從土。”簡本作“(壑)”,與傳世本作“谿”同義。

 

二、盧

《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

……盧毀肩63

:此與《淮南子·脩務》“齕咋足以噆肌碎骨蹶蹏足以破盧陷匈中的“”字用法相同,讀爲顱。

 

三、異名

《銀雀山漢墓竹簡·晏子

古者百里異名,千里異習。(96

整理小組注:

本作“古者百里而異習,千里而殊俗

案:疑簡本“名”,當爲“谷”之誤, “谷”讀爲“俗”。

 

《銀雀山漢墓竹簡·六韜》

鳥將執𪂏翕翼虎狼將耳固伏114

整理小組注:

宋本作“猛獸將搏《治要》作擊),《治要》作俛耳俯伏”。簡文“”疑當讀爲“䭿”,即奔逸之“逸”。“”疑是“戢”之異體。《詩·小雅·鴛鴦》“戢其左翼”,鄭箋“戢,斂也”。宋本“”當是“”之譌字。116

 

爲便於對照我們把唐寫本《應機抄》及《治要》、《長短經》所引《六韜》文和宋本六韜列在下面

《敦煌類書》中的《應機抄》太公曰鷙鳥將擊必卑飛斂翼虎狼將擊,必弭毛誅?)[1]

羣書治要》卷三十一引《六韜》作:“鷙鳥將擊卑飛翕翼猛獸將擊俛耳俯伏。”

《長短經》卷七《懼誡》引《六韜》作:“鷙鳥將擊卑身翕翼猛獸將搏俛耳俯伏。”[2]

《六韜·武韜·發啓》:“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猛獸將搏弭耳俯伏。[3]

唐寫本《應機抄》、宋本《六韜》的《治要》、《長短經》皆作“”,這與《呂氏春秋·知分》“龍俛首低尾而逝”,《淮南子·精神》“作“”,[4]所產生的異文相同,都是由於、“”古音相近的緣故。

我們認爲,簡本的”的誤字。“”、“”皆低下之義。字又作彌。[5]  

*當讀爲抶。《說文》“抶,笞擊也。”《左傳·文公十八年》“人奪女妻而不怒,一抶汝,庸何傷。”《莊子·則陽》“忌也出走,然後抶其背,折其脊。”《孫臏兵法·客主人分》“是以按左抶右,右敗而左弗能救;按右抶左,左敗而右弗能救。”[6]

 

、君

……是胃(謂)偽詐。失民得法,國日君。失民失法,罪死不赦。(132頁)

案:君當爲若。與詐、赦爲韻。

 

、撓

弱而不事強,胃(謂)之撓央(殃);小而不事大,胃(謂)之召(招)害。143

整理小組注:

撓,疑當讀爲“饒”。《廣雅·釋詁一》:“饒,益也。”《小爾雅·廣詁》:“饒,多也。”

案:撓當讀爲招。阜陽漢簡《詩經》“右撓我䌛房”,今本作“右招我由房”、銀雀山漢墓竹簡《唐勒賦》“不撓指”,《淮南子·覽冥》作“不招指”、《文子·上禮》“暴行越知以譊名聲於世”,《淮南子·俶真》作“暴行越智於天下以招號名聲於世”。皆從堯從召之字相通之證。“撓央(殃)”的“撓”、 “召害”的“召”都讀爲“招”。[7]

《說苑·談叢》“政有招寇,行有招恥 ”,向宗魯說:

《荀子·勸學篇》:“言有召禍,行有招辱。”(偉案:又見《大戴禮記·勸學》)《文子·微明》 “行有召寇,言有致禍。”[8]

《敦煌類書》中的《勵忠節鈔》君山曰:“言有速患,行有招恥。人能端揆〈拱〉無爲,自致禍患者,未之有也。 [9]《論衡·累害》“言有招患,行有招恥”文義竝相近。

 

貳、利用《銀雀山漢墓竹簡》校讀傳世古書

 

一、令賤而勇者將輕銳以嘗之

《孫臏兵法·威王問》:“以輕卒嘗之,賤而勇者將之,期於北,毋期於得。”(50頁)

整理小組注

吳子·論將》“令賤而勇者將輕銳以嘗之,務於北,無務於得。”與此同意。

非常正確。簡文以嘗、將爲韻;北、得爲韻。根據竹簡,《吳子》當斷句爲:令賤而勇者將【之】,輕銳以嘗之。今本脫一“之”字。《先秦散文中的韻文》[10]《吳子的作者和成書》[11]《新譯〈吳子〉讀本[12]皆於“者”下絕句,只有劉嬌的博士論文,[13]斷句是正確的。

 

二、破碎亂行

《墨子·兼愛中》“士聞鼓音,破碎亂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餘。”孫詒讓說

疑萃之借字萃亦行列之謂。《穆天子傳》“七萃之士”,郭璞注云:萃,集也、聚也。蓋凡卒徒聚集部隊,謂之萃。破萃亂行,皆謂淩躐其曹伍,爭先赴火也。[14]

王煥鑣《墨子集詁》說,集之義孫用作名詞說似可商。尹以“破碎”讀爲“破卒”,亦覺牽強……竊疑 “碎”爲“陳”之形誤,“陳”俗作“陣”,有似于“碎”耳。“破陳”正與“亂行”相對也。[15]

可惜沒有全引尹說 尹桐陽《墨子新釋》,“言不必順次而走,碎,也。字一作卒,《周禮·夏官·序官》‘百人爲卒’,行,列也。”[16]

案:《孫臏兵法·威王問》:“毀卒亂行,以順其志,則必戰矣。”(50頁)《六韜·龍韜·奇兵》“夫兩陣之閒,出甲陳兵,縱卒亂行者,所以爲變也。”。“毀卒亂行”、“破碎亂行”、“縱卒亂行”義竝相近。碎即卒。卒、行皆士卒部曲之名。卒爲百人,行爲二十五人。[17]可以證明,尹桐陽的說法是非常正確的。

 

三、合乎生死

《文子·道原》“無爲爲之而合乎生死”

顧觀光說,此句不可解。《原道訓》作 “合乎道”,與下句“通乎德”對文。[18]

我們認爲死乃衍文,生當讀爲性,性與道義近。猶《孫臏兵法》的 天之道也”,《淮南子》作天之性也”。[19]《淮南子·原道》作“無爲爲之而合乎道”。字又作精。《文子·道原》“至德,天地之道”,《淮南子·原道》作“ 至德,天地之精也”。

 

四、孔某乃志

《墨子·非儒下》“敬見而不問其道,孔某乃志。”[20]銀雀山漢墓竹簡《晏子》作“敬見之而不問其道,中(仲)泥(尼)囗去。”103

整理小組注

中泥囗去,明本作仲尼迺行”

案:志,當從簡本作“去”,“去”與“行”義近。[21]

 

五、

《孫臏兵法·奇正》“……同不足以相勝也,故以異爲奇。是以靜爲動奇,佚爲勞奇,飽爲飢奇,治爲亂奇,眾爲寡奇……”[22]

《淮南子·兵略》“同莫足以相治也,故以異爲奇……故靜爲躁奇,治爲亂奇,飽爲飢奇,佚爲勞奇,奇正之相應,若水火金木之代爲雌雄也。”[23]

《文子·上禮》有一段文字作:

同莫足以相治,故以異爲竒竒靜爲躁竒治爲亂竒飽爲飢竒逸爲勞竒正之相應,若水火金木之相伐也,何往而不勝。”[24]

根據《奇正》、《淮南子》,《文子》一段文字顯然應該是這樣的:

故以異爲竒,{竒}靜爲躁竒,治爲亂竒,飽爲飢竒,逸爲勞竒,【竒】正之相應……

《文子疏義》標點作:故以異爲奇,奇靜爲躁,奇治爲亂,奇飽爲飢,奇逸爲勞,奇正之相應……[25]

《文子校釋》標點作:故以異爲奇。奇,靜爲躁,奇,治爲亂,奇,飽爲飢,奇,逸爲勞,奇正之相應……[26]

《文子校注》標點作:故以異爲竒。竒靜爲躁,竒治爲亂,竒飽爲飢,竒逸爲勞。竒正之相應……[27]

都是錯誤的。



[1]王三慶《敦煌類書300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3。誅圖版作未詳。所引即《六韜》文而《敦煌類書》校箋篇謂 :“《風后握奇經》〈翔鳥〉云:‘鷙鳥擊搏,必先翱翔。勢援霄漢,飛禽伏藏。審而下之,下必有傷。一夫突擊,三軍莫當。’又〈虎翼〉云:‘天地前衝,變爲虎翼。伏虎將搏,盛其威力。淮陰用之,變化無極。垓下之會,魯公莫測。’本則乃據此文義檃栝成文。”顯然是錯誤的。

[2]四庫全書本誤作身依宋刻本改。

[3]《續古逸叢書·子部·宋本武經七書》483頁,江蘇古籍出版社, 2001

[4]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155頁,齊魯書社,1997偉案俛首”的“首”,《呂覽》本作《淮南子》亦作梁春勝先生據曹植《禹渡河贊》的“龍乃弭身”,謂“耳”當爲“身”之訛。參梁春勝:《楷書部件演變研究》132頁,復旦大學2009年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張涌泉、施謝捷)。

[5]《淮南子·人閒夫狐之捕雉也必先卑體彌耳以待其來也。”王念孫案,捕當爲搏,字之誤也。彌耳當爲弭毛。毛字因弭字而誤爲耳,後人又改弭爲彌耳。《楚辭·離騷》注曰:“弭,按也。”言卑其體,按其毛,以待雉之來也。《太平御覽》人事部一百三十五、獸部二十一竝引此云:“夫狐之搏雉也,必卑體弭毛,以待其來也。”高注《呂氏春秋· 決勝篇》云:“若狐之搏雉,俯體弭毛。”卽用《淮南》之文。《吳越春秋·句踐歸國外傳》亦云:“猛獸將擊,必弭毛帖伏。” 案彌、弭音近,古書通用,“彌(弭)耳”的說法也是可以的。又《史記·酷吏傳》而縱以鷹擊毛摯爲治《集解》:“徐廣曰鷙鳥將擊必張羽毛也。”(《史記》3147頁,中華書局,1994張,應該作弭。

[6]《孫臏兵法97頁及99注⑾,文物出版社,1975

[7]古人之文不嫌於複凡經傳中同一字而上下異形者不可枚舉即用韻之文亦有之。王念孫:《讀書雜志》皆繼,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745頁。出土文獻中這種例子也常見。參裘錫圭;《古文獻中讀爲“設”的“埶”及其與“執”互訛之例》,《東方文化》,香港大學亞洲學研究中心,1998

[8]向宗魯:《說苑校證》406頁,中華書局,2000

[9]王三慶《敦煌類書172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3。圖版1078頁。端揆無爲當作端拱無爲。

[10]龍宇純:《絲竹軒小學論集》236頁,中華書局,2009

[11]李碩之、王世金:《吳子的作者和成書》,《吳子淺說》,解放軍出版社,19884月,第3~12頁。(轉引自單育辰:《從戰國簡〈曹沫之陳〉再談今本〈吳子〉、〈慎子〉的真偽》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 id=409

[12]王雲路:《新譯吳子讀本69頁,三民書局,1996

[13]劉嬌:《西漢以前古籍中相同或類似内容重複出現現象的研究》,復旦大學2009年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裘錫圭教授),第361頁。

[14]孫詒讓:《墨子閒詁》,98頁,中華書局,1986

[15]王煥鑣《墨子集詁》322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6]尹桐陽《墨子新釋》139頁,《墨子大全》第22冊。任繼愈主編,北京圖書館, 2003

[17]參杜預注《左傳·隱公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行出犬雞”下;又《左傳·昭公三年》“卒列無長”下。

[18]轉引自王利器《文子疏義》7頁。中華書局,2000

[19]《孫臏兵法·埶(設)裘先生說,“埶備”實當讀爲“設備 ”。參裘錫圭;《再談古文獻以“埶”表“設”》(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古籍研究中心主辦“古道照顔色——先秦兩漢古籍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200911618日。)備》夫陷齒戴角前蚤後鋸),喜而合怒而),天之道也不可止也。63整理小組注,淮南子·兵略》凡有血氣之蟲含牙帶〈戴〉角前爪後距有角者觸有齒者噬有毒者螫有蹏者趹喜而相戲怒而相害天之性也。”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489頁,中華書局,1989。于省吾(《雙劍誃諸子新證》424頁,上海書店,1999。)、王叔岷(《諸子斠證》 415頁,中華書局,2007。)都據唐鈔本改爲戴。

[20]孫詒讓說,舊本作孔乃志”,道藏本下又空一字季本、吳鈔本並作孔子諱今據增字。《晏子》作“仲尼迺行”。畢本“志”改“恚”,云:“恚”舊作“志”,盧改。(孫詒讓:《墨子閒詁》273頁,中華書局,1986。)是《墨子》本作“志”。尹桐陽云“志,記也。志怒猶含怒。”(《墨子新釋》365頁,《墨子大全》第 22冊。任繼愈主編,北京圖書館,2003。)張純一云“志同誌,記也。志怒於景公與晏子,言怒景公與晏子而不忘也。”(《墨子集解》258頁,成都古籍書店據世界書局19369月初版本影印,1988。)、吳毓江云“志讀如《論語》‘默而識之’之‘識’。”(《墨子校注》441頁,中華書局,1993。)皆不從盧(文弨)校。雖然這些說法并不正確,但不輕改字,還是很值得肯定的。

[21]宗福邦等主編:《故訓匯纂》,商務印書館20037月,第2043頁。

[22]《孫臏兵法》122頁,文物出版社,1975

[23]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516頁,中華書局,1989

[24]《通玄真經》卷十二,七頁。《四部叢刊》三編子部,上海書店,1985

[25]王利器:《文子疏義》537頁。中華書局,2000

[26]李定生、徐慧君:《文子校釋》48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7]彭裕商:《文子校注》243頁,巴蜀書社,2006

 

    本文收稿日期為20091010

    本文發佈日期為20091010

点击下载附件:

0518讀《銀雀山漢墓竹簡》札記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lht 在 2009/10/10 16:52:16 评价道:第1楼

    *”可能是“夫(從犬)”之訛吧,讀為“搏”。

  • yihai 在 2009/10/10 17:50:41 评价道:第2楼

    三、異名

    《銀雀山漢墓竹簡·晏子》:

    古者百里異名,千里異習。(96頁)

    整理小組注:

    明本作“古者百里而異習,千里而殊俗”。

    案:疑簡本“名”,當爲“谷”之誤, “谷”讀爲“俗”。


    此條似不必。“百里異名”,斯故有楊雄《方言》之作矣。明本“古者百里而異習,千里而殊俗”當出後人所改,“異習”、“殊俗”義複,反不如簡本。

  • 小疋 在 2009/10/10 18:03:21 评价道:第3楼

    哦,多谢陈老师指正!

  • 小疋 在 2009/10/10 21:12:04 评价道:第4楼

    谢谢佑仁先生,已改正。

  • 海天 在 2009/10/10 21:39:13 评价道:第5楼

    弱而不事強,胃(謂)之撓央(殃);撓讀為招,已見於陳偉武先生《簡帛兵學文獻探論》164頁。

  • 小疋 在 2009/10/11 8:54:47 评价道:第6楼

    謝謝海天先生提示。

  • zqc4124 在 2009/10/11 16:05:03 评价道:第7楼

    先生所言:“

    二、破碎亂行

    《墨子·兼愛中》“士聞鼓音,破碎亂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餘。”孫詒讓說

    疑萃之借字萃亦行列之謂。《穆天子傳》“七萃之士”,郭璞注云:萃,集也、聚也。蓋凡卒徒聚集部隊,謂之萃。破萃亂行,皆謂淩躐其曹伍,爭先赴火也。[14]

    王煥鑣《墨子集詁》說,集之義孫用作名詞說似可商。尹以“破碎”讀爲“破卒”,亦覺牽強……竊疑 “碎”爲“陳”之形誤,“陳”俗作“陣”,有似于“碎”耳。“破陳”正與“亂行”相對也。[15]

    可惜沒有全引尹說 尹桐陽《墨子新釋》,“言不必順次而走,碎,也。字一作卒,《周禮·夏官·序官》‘百人爲卒’,行,列也。”[16]

    案:《孫臏兵法·威王問》:“毀卒亂行,以順其志,則必戰矣。”(50頁)《六韜·龍韜·奇兵》“夫兩陣之閒,出甲陳兵,縱卒亂行者,所以爲變也。”。“毀卒亂行”、“破碎亂行”、“縱卒亂行”義竝相近。碎即卒。卒、行皆士卒部曲之名。卒爲百人,行爲二十五人。[17]可以證明,尹桐陽的說法是非常正確的。”是也!

     

    長沙馬王堆出土帛《易》“萃”卦正作“卒”!汲郡竹簡《穆天子傳》“七萃之士”釋爲“七卒”良是!!!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32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