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蘇成愛:《“佐子”應讀為“嗟子”》補說
在 2009/10/11 13:13:51 发布

《“佐子”应读为“嗟子”》补说

(首发)

苏成爱

安徽财经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

 

《神乌赋》佐子一词令人费解,蔡伟同志疑“佐子”当读为嗟子,亦即嗟嗞1998年,裘锡圭先生撰写《佐子应读为嗟子》一文指出蔡说“甚为有理 ”,他说:

“嗟”从“差”声,“差”从“左”声,“佐”亦从“左”声,读“佐”为“嗟”,显然是合理的。[1]

 裘先生之论至为有理,蔡同志之说甚为正确,当为定谳。笔者不揣浅陋,再补一类似例证。

阜阳汝阴侯汉墓有竹简云:“晋平公过于九原而叹曰:‘子虖!此地出吾良臣多……’[2]套用裘先生的话,“嗟”从“差”声,“差”从“左”声, “”亦从“左”声,读“”为“嗟”,显然也是合理的。行笔至此,仍然只是推测而已。令人庆幸的是,此简还可以在传世文献中找到对应的文句。《新序·杂事四》此处作“晋平公过九原而叹曰:‘嗟乎!此地之蕴吾良臣多矣,若使死者起也,吾将谁与归乎?’”“子虖”正作“嗟乎”,“ 当作“”无疑,“”即嗟子,亦即嗟嗞。需要说明的是,《新序· 杂事四》有与“嗟”相对应的字而无与“子” 相对应的字,恐系传抄刊落所致。例如,《战国策·秦策》“嗟嗞乎!司空马!” 据姚宏注,有的本子 “无兹”, [3] “ 兹”乃“嗞”之省,无“兹”即省“嗞”,略去与“子”相对应的字。

最后还想指出的是,“ ”字字书不见有载,恐系《说文》“”字之省。再套用裘先生的话来说,“” 从“差”声,“差”从“左”声, “”亦从“左”声,读“”为“”,显然也是合理的。

笔者孤陋寡闻,学识浅薄,唯诸位赐教是幸。

 

附:裘锡圭先生《佐子应读为嗟子》原文

佐子应读为嗟子

发表在《文物》1977(按,恐当作1997)1期的拙文《〈神乌赋〉初探》,对赋中佐子二字未能作出解释。顷接锦州市刻苦自学训诂学的青年蔡伟同志来信,告知佐子应读为嗟子,亦即嗟嗞,其言甚为有理。今将来信有关部分抄录于下:

“佐子”疑读为“嗟子”。《书·大传》:“诸侯在庙中者,愀然若复见文武之身,然后曰:嗟子乎!此盖吾先君文武之风也夫!”又作“嗟”“嗟”,详见王氏《释词》卷八。

声,声,亦从声,读,显然是合理的。

 

 



[1] 裘锡圭:《佐子应读为嗟子》,《文物》1998年第3期,第42页。

[2] 原简照片见韩自强《阜阳汉简〈周易〉研究(附《儒家者言》章题、《春秋事语》章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75页。

[3] 参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5年,第457页。

 

       本文收稿日期为20091010

       本文发布日期为20091011

点击下载word版:

0519《“佐子”应读为“嗟子”》补说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小疋 在 2009/10/11 13:28:02 评价道:第1楼


    郭永秉先生在给我的电子邮件中(2008年8月5日 )早已经指出:

    阜陽漢簡《春秋事語》75號"晉平公過於九原而嘆曰左(此字从髟)子虖此地出吾良臣多",事見於《新序 雜事四》二十二章,"左(此字从髟)子虖"作"嗟乎"(見韓自強《阜陽漢簡〈周易〉研究 附:《儒家者言》章題、《春秋事語》章題及相關竹簡》,上海古籍2004年7月,201頁-202頁)。整理者沒有指出,簡文當讀為古書多見的"嗟兹乎"。

    又见劉嬌先生《西漢以前古籍中相同或類似内容重複出現現象的研究》,復旦大學2009年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裘錫圭教授),第116頁注2。

    另外《书·大传》的·,应该去掉。

  • such 在 2009/10/11 23:49:34 评价道:第2楼

    罪過,罪過!作者孤陋寡聞,現在又從事其它工作,小疋先生所言均未見,劉嬌先生大作《西漢以前古籍中相同或類似内容重複出現現象的研究》,在所在單位圖書館中的中國知網等數據庫亦未能查得。

  • llaogui 在 2009/10/12 7:32:12 评价道:第3楼

    補說挺好。

  • 一上示三王 在 2009/10/12 10:36:55 评价道:第4楼

    郭永秉、劉嬌二位先生的文章均未公開發表,蘇先生不必自責:)

  • 郭永秉 在 2009/10/12 14:41:21 评价道:第5楼

    一上兄所言甚是,苏先生完全不必自责。去年蔡伟先生来到中心之后,我才知道其实蔡先生早已注意到阜阳汉简《春秋事语》的这条材料,只是他也没有写出来而已。

  • such 在 2009/10/12 22:56:17 评价道:第6楼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承蒙諸位賜教,如撥開雲霧見青天。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5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