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詞彙研究的理論探索
——王曉鵬先生《西周金文詞義組合類聚研究》介評
(首發)
李紀言
清華大學歷史系;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金文詞彙和詞義的系統性問題。然而,對於傳統詞彙學研究來說,若要深入研究語句中詞義的動態組織、分佈和詞彙語義的系統性以及詞義認知等問題,需要在理論和方法上進行更新,以推動詞義理論和詞義系統研究的進一步發展。山東大學王曉鵬先生的《西周金文詞義組合類聚研究》一書,正是這樣一部探索西周金文詞彙語義系統性理論和研究方法的創新力作。總體來說,這部著作在理論建構、範式探索以及具體疑難問題的解決等諸多方面皆有可圈可點之處。
第一,該書建構了金文詞義組合類聚研究的理論框架。作者在本書中提出了“詞義組合類聚”的概念,並將其定義為“語句中詞義組合所呈現的類聚關係或形態,是對詞義組合關聯性、聚合關聯性的綜合”。作者進而認為,西周器銘詞義組合類聚不僅包括句內詞義組合類聚片段,還包括成句的、句組的詞義組織類聚片段等——實際上是以詞義組合關係為基點,觀測器銘語句內部和詞句之間組織環境、類別中的義位使用情況,從而考察、分析了器銘語句中詞義組合類聚中的主要義位的內容、詞義要素、組合分佈特徵、義位間關係及其結構系統性。除此之外,本書在理論層面的重要創新之處還在於,作者提出:西周器銘中詞義關係的結構系統性研究和認知系統性研究是兩個重要的、前後貫通的研究視角,前者是基礎,後者是對前者的深化和拓展,從探索詞義關係的結構系統性升級到詞義認知系統性研究,從雙重視角分析和解釋詞義關係的系統性。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考察器銘詞義組合類聚的語義認知表現,探討詞義在組合類聚關係中的認知系統性,揭示其語義認知體系的歷史特性。通過對器銘語料的分析和研究,本書得出了有價值的結論,提出了創新性的理論觀點。
第二,該書提出了更具適用性的金文詞彙描寫方法。為了有效、精細地分析和描寫西周器銘義位,作者提出了一種更具適用性的金文詞彙描寫方法:即分析語句中處於動態組合關係和靜態類聚關係中的詞彙詞義,將義位的語義構成分析為義素組合層次結構,並把義位的語義構成區分語義成分與義素兩個層面。運用這種方法,作者詳細考察了西周器銘中的詞義出現使用和詞義組合情況,同時結合考證詞義在傳世文獻和其他出土文獻等語言中的使用情況,詳細分析了義位的語義內容、構成要素的層次和性質。例如作者對於動詞義位“征”和“伐”組合分佈特點的研究:通過將動詞義位“征”“伐”分析表示為語義構成和詞義內容要素的組合層次,以辨析其共性與區別,從而分析得出兩個義位不是同義,而是近義。
第三,該書為相關疑難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的思路。考察西周器銘詞義組合類聚,從詞義的單位、語義的深層和組織精微處入手,有助於精審、詳徹地探究其詞義系統所反映的西周概念和觀念體系、語義認知模式以及歷史、社會制度、禮儀、文化等問題。如西周金文以及相關傳世文獻的“越”“越若”類日序是重要的曆日材料。研究這類材料,對於準確認識西周時代的計日方式和時間關係是非常有價值的。作者在本書第六章中,通過詞義組合類聚研究的視角對相關辭例進行描寫,提出這類辭例用於顯示相對日序的天數,顯示紀時序列中的時間次第,並且對紀實序列中某時間起強調作用。這一問題的解決,推動了我們對於西周曆日制度及相關歷史的認識。
總而言之,《西周金文詞義組合類聚研究》一書值得稱道的地方還有不少,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自能體會和發現。作為古文字學的學習者,我們為《西周金文詞義組合類聚研究》的出版感到由衷的高興。該書對於金文詞彙研究的理論構建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同時對於金文及其相關歷史文化價值的研究也必將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
本文收稿日期为2022年6月11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22年6月12日
点击下载附件: 2285李紀言:金文詞彙研究的理論探索 ——王曉鵬先生《西周金文詞義組合類聚研究》介評.docx
下载次数:21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59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