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347|回复: 23

從甲骨文“東風曰劦”看詩“習習谷風”之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6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甲骨文“東風曰劦”看

習習”之解

“习习谷风”一语,见于诗经《邶风·谷风》及《小雅·谷风》二处。

《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毛亨解释说:“习习,和舒貌。东风谓之谷风。”(见《毛诗正义》)《小雅·谷风》:“习习谷风,维风及雨。”毛亨也将“习习”解释为“和调之貌。”(《毛诗正义》:“习习,和调之貌。东风谓之谷风。”)

毛氏于二处将“习习”训为“和舒貌”及“和调之貌”。毛氏之说,遗误千古,二千年来学人多因袭毛说。朱熹作《诗集传》也照抄毛传,谓“习习,和舒也。”今本诗经注本也多以“和舒貌”为“习习”之解。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纂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习习”为“形容风轻轻地吹。”(见该书1221页,“习习,形容风轻轻地吹。微风~。”)

“习习”训为“和舒貌”、“和调之貌”,这条故训,前人早已疑之。宋代严粲在《诗缉》中曾说过“来自大谷之风,大风也,盛怒之风也。(桑柔诗‘大风有队,有空大谷。’)又习习然,连续不绝。……旧说‘谷风为生长之风,……习习为和调。’小雅谷风二章言‘维风及颓’,颓,暴风也,非和调也。三章言草木萎死,非生长也,其说(按:指‘习习,和调之貌’)不可通矣。”俞平伯先生在《邶风谷风故训浅释》中说:“宋严粲之说甚好,……以小雅之诗文证‘习习谷风’之解,可谓铁案如山。小雅谷风三章俱以‘习习谷风’起兴,於二章则曰‘颓’,《传》训为焚轮之风,是为从上而下之暴风,文义已不顺矣,於三章则曰‘无草不死,无木不萎’,更以生长之义南北背驰。严氏既以大雅桑柔证谷风之确训,又以小雅谷风反证旧说之不能成立,其说根据实至坚确。”(见《古史辩》)俞先生於此指出“谷风乃大风、暴风,连续不绝之风”,甚是。“习习”乃状谷风之貌,训为“和舒貌”及“和调之貌”,“风轻轻地吹”就不能成立。近来,也有的诗经注家深疑毛传并另创新说,从《说文》:“习,数飞也。”引出“习习”为“风行不止的样子”并说“这里是形容大风连续不断”,同时,承袭严粲“谷风”之训,谓“谷风,来自大谷的风,指暴风。”(蒋立甫《诗经选注》33页)关于“习习”一 语另辟新说的,还有北大编纂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该书说:“习习,鸟飞来飞去。”(见该书260页)并以左思《咏史》诗“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为证。此说溯其源,当也从《说文》中的“习,数飞也。”引伸而来。

“习习”非“和舒貌”,乃“连续不绝貌”。此说并未成定论,故今注家更有二说并存者。朱东润先生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说:“习习,和舒貌。谷风,东风,生长之风。……一说,习习,风连续不断貌,谷风,来自大谷的风,为盛怒之风。”(该书上编第二册)

“习习”一语,究竟当作何解?本文试以甲骨文资料并结合《说文》及《山海经》证之。

毛传训谷风为东风,不误。《尔雅·释天》:“东风谓之谷风”。

东风,甲骨文称为“风”。

发表于 2009-5-16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说文》:“习,猒也。”段注:“猒,饱也。”又,猒也训满。《经籍籑诂》:“猒,满也。[见於]《汉书》的《张廷寿传》集注、《杜邺传》集注、《何武传》集注、《郭解传》集注、《王莽传(中、下)》集注。”“习”训“猒”,“猒”训“饱”;“猒”又训“满”。故“习习”可训“饱满”。因此,“习习谷风”也就是“饱满的谷风”。风之饱满者,自当是急风,力不辍之风,大风了。

習部   翫   wan4   習猒也。从習元聲。《春秋傳》曰:“翫歲而愒日。”   五換切 

 楼主| 发表于 2009-5-16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文》:“翫  習猒也。”这里应是连篆读!读作:“翫習,猒也。”犹如“参 商星也。”应连篆读作“参商,星也。”这是《说文》的体例。“翫習”犹“参商”一样,参、商皆为“星也”,翫、習同训为“猒也”。
发表于 2009-5-16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徐伯鸿:
《说文》:“翫  習猒也。”这里应是连篆读!读作:“翫習,猒也。”犹如“参 商星也。”应连篆读作“参商,星也。”这是《说文》的体例。“翫習”犹“参商”一样,参、商皆为“星也”,翫、習同训为“猒也”。

不是很理解,这样讲的依据是啥啊?

发表于 2009-5-16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要说对应的话

“劦风”对应的应该是“谷风”啊,那么“劦”应该对应“谷”而不是“习习”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篆读,就是篆字连下字读。比如“参 商星也。”参是参星,商是商星,决不是“参,商星也。”即使牵强附会也说不通,参是夏民族的观象授时的星,而商星则是大火星,参星不可能是“商星也”。这里只能按照《说文》的体例连篆读,读作“参商,星也。”是说参和商都是星。同样的道理,翫和習的意思都是“猒”。
发表于 2009-5-17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徐伯鸿:
连篆读,就是篆字连下字读。比如“参 商星也。”参是参星,商是商星,决不是“参,商星也。”即使牵强附会也说不通,参是夏民族的观象授时的星,而商星则是大火星,参星不可能是“商星也”。这里只能按照《说文》的体例连篆读,读作“参商,星也。”是说参和商都是星。同样的道理,翫和習的意思都是“猒”。

也可能是写错了啊,没准应该是“参 晋星也”呢,觉得这个不好说是例证

还有别的例证没呀?

发表于 2009-5-17 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查来一篇《说文连篆读例献疑》,说明“连篆读”不是没争议的可靠论据哦

说文连篆读例献疑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篆读,是钱大昕的一大发明,他举了《说文》中的四个例子。当然,《说文》中的连篆读不止这四个例子。
发表于 2009-5-17 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徐伯鸿:
连篆读,是钱大昕的一大发明,他举了《说文》中的四个例子。当然,《说文》中的连篆读不止这四个例子。

先生可以看看俺上帖给的那篇文章,应该能说明连篆读不是那么可靠的存在。

另外,即便连篆读存在,先生也得先证明“翫習”可以简称“習”并且还是当“猒”讲才行吧,少了这步证明的话,如何能说明“習”有猒意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1 17:24 , Processed in 1.05300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