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到了,偶尔检索伟大的《汉大》和百度,生出些联想。
端午据说与先秦的驱鬼礼俗有关,blahblah。。。。,后来逐渐淡化为一般民间节日,内容以祛除不洁为主。窃疑是因为端午是暑热和黄梅来临之前,蛇虫和瘟疫滋生之际,借机全民动员,做点求福和防疫工作。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 毒气。” 又《论衡》曰:“五月丙午日日中之时铸阳燧”。阳燧么,本是聚焦取火用的, 后来民间多用于祛除妖孽之用。端午流行的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小 孩佩香囊(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都为了避邪。
至于粽子,原先与屈原似乎无关。《初学记》卷四引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 鹜角黍。”粽子、端午与屈原挂钩,似乎是到南北朝时侯。梁吴均《续齐谐记•五花丝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 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今世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栋叶五色丝,皆汨罗遗风也。”说得让人楚楚生怜的。其实那是瞎掰,听无所不知的老猴给您细细道来。
有人说是屈原投江后为水下妖魅所困不得脱身,投粽子喂饱妖魅好让屈原脱身,同 时划龙舟以鼓声、吆喝吓跑妖精。那是外行凑热闹。我怀疑真正目的是喂饱屈原,防止其作祟。上古观念,人死后变鬼,是无所谓善恶的(有点象日本人拜战犯时侯说的糊涂理由?!小小虾夷哪里懂得我华夏铸秦桧跪象之大义所在^_^)。但是鬼一定要喂饱,《左传》说“鬼有所归乃不为厉”才是真谛。屈原本是冤鬼,读读《离骚》等楚辞就知道他怨气有多大。五月汛期降临,已经变成水鬼的屈原多半要乘风驾浪而来危害人间,没办法,只好喂饱它求个安生。至于敲锣打鼓赛龙舟之类,不过是利诱之下再加以威吓以镇抚屈原而已。
这,才是端午吃粽子、驾龙舟、扯屈原的真谛所在。嘎嘎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