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811|回复: 0

卢央《中国古代星占学》中国科学技术200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1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  者: 卢央 著
出 版 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
字  数:
版  次: 1
页  数: 531
印刷时间:
开  本: 16开
印  次:
纸  张:
I S B N : 9787504648389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自然科学 >> 天文学
  
编辑推荐
《中国天文学史大系》(全套共10卷)是中国科学院重点研究项目的一大成果。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牵头,组织包括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陕西天文台、北京天文馆、南京大学天文系、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等单位的,堪称中国天文学史界主要力量的二十余位专家,历时三十多年,集体编撰完成。
《大系》集中国天文学史研究之大成,深入揭示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理性认知探求与思想文化的关系,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学术价值。其所涉及的内容之广,超过了以往的中国天文学史论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引起国际天文学界和科技史界的高度关注,也推动了国际上对中国天文学史的研究。
《大系》根据大专题立卷,各卷又有机结合,所引用史料准确丰富,分析科学合理,视野广阔,论述深入,构筑了一幅全景式的中国天文学历史发展的宏伟图像。
《大系》展现了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其中《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中国古代历法》和《中国古代星占学》已被收入“中国文库”,《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对于同属中华文化的“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的发掘和整理,也是一项开拓性的探索。 《中国古代天文学词典》对天文典籍阅读者是很有价值的工具书。其余卷册的研究也各具特色。


 内容简介
本书正是基于阴阳五行学说贯穿于整个星占学体系这一基本情况,对古代星占学系统作整体性的介绍。由于干支系统在古代被视为根本的符号体系,它自身或其组成的系列,既体现了阴阳,也体现了五行。在星占系统中干支系统是很活跃的,因此以一章的篇幅来介绍它,并主要着重于干支五行系统。在第二章中,有必要对全部经典的星占学内容作一个稍微全面的介绍。迄今为止有关中国古代星占学的书籍都还没有这样做过。其实本书也是将它看作中国古代星占学的背景而写的,所以突出了北斗星占一章。北斗星在星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干支五行的关系更为密切。另外,二十八宿系统和三垣系统则注意于相对完整,而不注重它们自身更多的令人不得要领的细节。对于日月五星的介绍也只限于它们自身,而忽略它们运行到某个背景星宿或与其他某种星体相遇时的占测。这些占测于占验可能重要,但由于其占辞散漫无章,更难以掌握其要领。由于阴阳五行在日月和五大行星占测中尤为特殊,故而不能不花一些笔墨。在最后的第五章里,主要是对后世形式化了的星占体系,力求作完整形态的介绍。这一章包含风角、太乙、遁甲、六壬等式占节。对于这种高级形态的星占学体系,稍微作详细一点的说明。但限于篇幅,没有也不必考察其占测的细节。

 目录
第一章 干支通说
第一节 干支起源及其意义
第二节 干支的基本应用
一、干支纪年
二、干支纪月
三、干支纪日和纪时
第三节 干支五行
一、五行简介
二、干支五行
三、纳音五行
第四节 干支推演
一、干支五行的阴阳性质
二、五行生旺及五行生死所
三、六甲孤虚
四、德和合
五、刑害冲破
第五节 干支杂配
一、太岁干支神煞系统
二、干支对的神煞系统
三、式类干支神煞系统(一)
四、式类干支神煞系统(二)
第六节 九宫八卦
一、八卦和八节 
二、八风和八卦
三、三元九星
第二章 北斗星占
第一节 北斗星概况
第二节 北斗入占
第三节 斗建阴阳
第四节 建除家说
第五节 堪舆家言
第六节 太乙乘斗
第七节 北斗和九宫神
第三章 恒星和分野
第一节 恒星区划和占验
第二节 紫微垣诸星官
第三节 太微垣和天市垣
第四节 东宫苍龙七宿
第五节 北宫玄武七宿
第六节 西宫白虎七宿
第七节 南宫朱鸟七宿
第八节 分野学说
第九节 分野占测
第四章 七曜和杂星占
第一节 太阳运行占(日占一)
一、太阳在天空的运行
二、日影测量
三、日食占测
第二节 太阳形体占(日占二)
一、太阳亮度变化
二、太阳颜色变化
三、日旁气
第三节 月亮运行占(月占一)
一、月亮运行情状
二、月与五星相干犯
三、月食占
四、月亮与列宿星干犯
第四节 月亮形体占(月占二)
一、月亮亮度变化
二、月亮与云气
三、月旁气
……
参考文献
总跋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干支通说
  众所周知,干支是一种符号体系。干有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有十二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一套符号体系在中国古代有广泛的应用,主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24 04:46 , Processed in 1.04927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