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请公子小白老师不要误会,我的话没有针对您的意思。上午室友跟我说您指出《保训》很多字跟三体石经相近,但仍说《保训》不是齐系的,很奇怪。我替您解释说虽然您举了“日”、“丑”、“隹”等例,但都只是书写笔势的差别,不能作为判断系别的证据的。这说明我知道您不是这个意思的。我的话倒是针对他这种想法说的。我想存在这种想法的人应该还有,他们会用此怀疑我上面提的标准问题,所以特意加了这一句。没有针对您或任何人,只是打一个预防针而已。
接着要向您承认错误,我的表达确实很不准确。“很像青铜器铭文”的意思很像子居先生说“若”字简直就是金文写法。我猜他所说的像金文,不会仅指笔势,主要应该是字形结构。我的意思也是这样。比如“舟”字、“心”字、“隹”字都很接近以青铜器铭文为代表的正规、规范、不省减、不连笔、偏旁笔画不错位、不变形(也是总体上)的那种写法。裘先生说文字简化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线条化”,一个是“平直化”,《保训》一不平直,二不线条,也很像青铜器铭文。总之,在我这里,“青铜器铭文”实际上成了正体的代名词。我总不能说《保训》很像正体,所以《保训》是正体,那将成为循环论证。所以我只能说《保训》很像青铜器铭文,而青铜器铭文是正体,所以《保训》也是正体。我赋予“青铜器铭文”一词以太多的内涵,这是我的失误,谨向您道歉。
至于《孔子诗论》的问题,我想可以用甲骨文类比。甲骨文也很工整啊,但是由于简省和笔画平直、线条等原因,被归裘先生归入俗体中。
现在被小白老师问得我自己也糊涂了,容我回去再好好读一下《文字学概要》,再把问题想个清楚。 [此主题已被 lht 在 2009-7-11 17:27:17 编辑过] |